時間:2020年11月06日 分類:教育論文 次數:
摘要:腰鼓在我國十分盛行,腰鼓是流傳于民間的傳統群體藝術,是我國民間藝術中獨特而又具有代表性的藝術形式之一。人們跳著腰鼓舞,變換隊形,或行走或在一個場地內邊舞邊敲。它所體現的形象美、造型美、色彩美、鼓點美, 給人們美的感染、美的認識、美的教育、美的追求。同時為樹立正確的審美觀、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打下良好的基礎。在小學階段建立進行腰鼓訓練,對豐富校園文化,培養學生堅強意識尤其是個性品質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腰鼓訓練 個性品質 培養
在小學階段,孩子們最喜歡敲敲打打的游戲。特別有些父母工作忙碌,基本無暇顧及孩子的管教,長輩們又過于溺愛,不敢嚴格管教等原因導致他們存在行為習慣得不到約束, 學習目的不明確,心理問題得不到及時排解,久而久之,個性品質也受到了影響。
腰鼓作為流傳于民間的傳統群體藝術,是我國民間藝術中獨特而又具有代表性的藝術形式之一。它在長期流傳過程中形成豪放灑脫、堅毅威猛、張弛有序、群而不亂、變化多端的表現形式,雄壯有力、扣人心弦的鼓點節奏,令人精神振奮,熱血沸騰,它所體現的形象美、造型美、色彩美、鼓點美在給孩子美的感染、美的認識、美的教育、美的追求的同時,還能為他們今后樹立正確的審美觀、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打下良好的基礎。
腰鼓社團活動是一種充滿活力的活動。我校在 2013 年起把傳承腰鼓文化作為校園文化的一部分,建立了腰鼓社團,每周一次訓練。參加腰鼓社團活動的同學中就有相當一部分比較調皮的孩子,針對這一情況,結合我校學生的心理特征,我將從不同角度入手設計活動方案和活動內容,讓他們愛上腰鼓,從而培養他們良好的個性品質。
一、在腰鼓活動的興趣中,培養他們的堅持意識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生在興趣性高的活動中堅持的時間長于在興趣弱的活動中堅持的時間。腰鼓練習是一項很辛苦的活動,枯燥艱苦的訓練并不是所有學生的興趣所在, 復雜的節奏變化、隊形變化更不是一般學生能接受的,也不是老師們在現有水平的情況下能教的。所以,激發學生對腰鼓活動的興趣就顯得尤為重要了。那怎樣才能讓這些學生對腰鼓保持興趣,怎樣讓他們在已有的水平上更好地感受到腰鼓的魅力呢?腰鼓活動以其獨特的形式和熱鬧的場面引起了小學生尤其是南方地區學校的小學生的極大興趣,如何利用他們對腰鼓活動的熱愛轉化為他們的堅持意識也是十分必要的。
1.利用小學生喜歡敲敲打打的天性,讓他們了解腰鼓。在學習中,他們充分體驗了腰鼓活動的樂趣,在原來的音樂學習中增加了敲敲打打,這正符合他們的天性,在敲敲打打中得到了滿足,建立了自信,就更加增強了小學生對腰鼓活動的喜愛,從而他們的堅持意志品質也得了培養。
2.我們在開展腰鼓活動時,充分利用了各種資源。我們邀請社區老年業余腰鼓隊的成員,來到學校向學生介紹腰鼓的打法,并進行示范;平時我們還結合 VCD 指導小學生學打腰鼓,并組織小學生觀看 VCD 腰鼓表演。精彩的表演讓小學生感嘆于小小腰鼓的魅力,并紛紛表示要學打腰鼓,連一些平時不喜歡上音樂課的學生都嚷著要參加。由于這是他們喜歡的事情,因此他們常常一打半個多小時都不覺得累,有時還說:“我才打了一會兒,再讓我打一會兒吧。”
實踐證明,學生在有趣的腰鼓活動中,不斷得到鍛煉, 同時在參與自己感興趣的活動中,獲得了自信,學會了堅持, 也不會喊苦喊累了,而且經常一練就能堅持半個多小時,中場還不會喊要休息。因此,他們的堅持意識得到了培養。
二、在腰鼓活動的訓練中,培養他們的耐挫意識
如今的學生大多是家里的“小太陽”,許多孩子由于父母沒有時間管教,個性心理特征更加明顯,也怕遇到困難, 不想吃苦。家長和教師總是盡可能的使他們少遇到困難,最好是不要遇到困難,這樣一來,學生一遇到困難就往往采取逃避、求救以及屈服的態度,常常手足無措,無法完成任務。
因此我們應經常讓學生去進行一些較難的活動,以增強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我們的腰鼓社團活動是一項既苦又累又比較復雜的活動,包括節奏、手勢、步法等要求,我們老師也常常會手腳失調。有些學生試了幾次,可連鼓錘都不會拿; 還有些學生左手的動作總是掌握不好,以至于不能連貫起來打。何況背著腰鼓打了一段時間后,腰酸背疼,非常吃力。
因此一些學生都嚷嚷不愿再打了。對此情況,我們一面幫助一些學生尋找原因,總結經驗,幫助他們逐步解決困難;另外,還以一些能力強的學生作為榜樣,讓他們介紹經驗、示范表演。漸漸的,學生們遇到困難不再叫老師了,他們會先去想一想,然后找找方法,或是幾個學生一起進行討論,實在不行,再向老師求教。漸漸地,很多學生都堅持下來了, 在不知不覺中,鍛煉了身體,強健了體魄,意志品質也更加堅韌。
三、在腰鼓活動的成功中,培養他們的成就意識
我們的腰鼓社團活動的作用遠不僅僅停留在健身方面。腰鼓首先是一種集體活動,表演中的各種造型需要所有表演者共同參與、彼此合作,相互協調才能完成。因此,通過打腰鼓可以培養所有參與者的團隊合作精神,進而學習正確處理各種人際關系的技能。而經過刻苦排練之后的舞臺表演, 又可以使一般沒有登臺表演機會的普通人作為集體的一分子充分的展示自己,對于小學生來說,這種機會他們非常珍惜。讓他們分享那份屬于自己的歡呼、鮮花與掌聲,這可以極大的增強全體表演者自信心。反過來這種自信又會增加他們在前期排練中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克服困難的勇氣與信心,從而促進心理健康發展。
在學打腰鼓的過程中,由于學生能力的差異,一部分學生已能熟練的掌握了打腰鼓的手勢和基本鼓點,而另一部分學生只完成了右手的動作,這時,我們一邊讓那部分能力強的學生學打花樣鼓點,同時又讓他們承擔了教另一部分學生的責任。這樣,使他們樹立了一份責任感, 既完成了任務,也得到了心理滿足。當他們學打腰鼓初具成效時,我們在“六一匯演”、“校園文化藝術節”等全校性的大活動中,精心編排了迎賓隊列及腰鼓表演等節目,讓他們為全校師生表演、為自己的爸爸媽媽們表演,當聽到一陣陣掌聲時,他們為自己的努力感到了驕傲。
教育論文投稿刊物:中國農村教育是由教育部城市與農村教育綜合改革辦公室、全國農村教育改革專業委員會、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教育理論部合辦,是全國唯一面向農村各類教育,為推動農村教育改革發展服務的刊物。
綜上所述,學生在有趣的腰鼓活動中,刻苦訓練,精心表演,他們在在身體和心理上上都得到了鍛煉,獲得自信; 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時,體驗到是和同伴共同表演、共同游戲的樂趣,學生的自主性也得到發展等等,所以說,腰鼓訓練活動,對學生的個性的培養與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音樂課程標準[S],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年;
2.紀明江,彰顯和樂競進文化傳承腰鼓藝術特色[J],北京:中國農村教育,2011 年第 11 期;
3.徐國忠 焦建軍,安塞腰鼓的社會特征與功能價值研究[J],西安: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6 年第 4 期。
作者:方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