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5年05月20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現代企業文化跨國公司文化融合管理的提高措施 推薦站內優秀企業文化刊物:《現代企業文化》雜志是由中華全國總工會主管,中國工人出版社主辦的國家級綜合類期刊。是目前國內宣傳報道企業文化的大型的期刊媒體之一。國內刊號CN:11-5637/G0;國際刊號ISSN:1674-1145,郵發代號:80-780。
摘 要:跨國公司因具有多元化的管理結構,因此在經營時會面臨員工價值觀、經營管理模式存在巨大差異的困境。如果企業對文化差異的影響力認識不足,會導致企業運轉抵消,如果沖突傳遞到經營管理層面,還會降低董事會決策的執行力,使企業在面對市場機會時不能及時反應。因此,文化融合的成敗是企業發展戰略能否順利實施的關鍵,如何通過吸取多國文化的精華,在優勢互補中實現異質文化的兼容,是跨國企業應著重關注的問題。
關鍵詞: 現代企業文化,文化融合管理,跨國企業,企業文化,文化差異
一、跨國公司的文化融合管理背景
不同文化背景的國家,思維方式、生活習慣和行為方式等存在著很大差異,在相互交往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帶來文化的碰撞,甚至出現摩擦沖突的現象。文化融合是作為減少摩擦與沖突,加強合作的有效手段。
跨國公司具有多元化的董事會結構,本土化的經營管理團隊和在價值觀、經營管理模式等方面存在巨大差異的異文化環境,這對跨國公司來講是一個不小的挑戰。如果董事會階層的文化差異認識不足,會導致企業運轉抵消,市場機會把握能力不足。如果沖突傳遞到經營管理層面,降低董事會決策的執行力,助推了強勢經營管理層的形成,將使董事會形同虛設。因此,文化融合的成敗是企業發展戰略能否順利實施的關鍵。
二、跨國公司的文化融合管理內涵和主要做法
跨國公司應高度重視文化融合管理運作,將文化融合作為關系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課題來破解,遵循“以人為本、實事求是、取長補短、充分溝通、促進經營、同步推進”的原則,形成企業文化融合的強大組織保證。在積極開展文化辨識,形成文化融合的基礎上,通過全員國際化培訓,奠定文化融合管理的基礎;建立溝通機制,推動文化溝通的順利進行;通過發揮本土優勢,以實力贏得認可,在尊重對方文化習俗基礎上開展制度建設,確保文化融合“落地”,有效地實現對海外企業的管控,構建和諧的外部環境。可實行的主要措施如下:
(一)建立文化融合聯系人制度
以國際視野把握公司發展的戰略方向,努力實現企業文化與企業戰略的和諧一致,企業文化優勢與競爭優勢的和諧一致,企業發展與員工發展的和諧一致,為企業的持續穩定快速協調發展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
文化融合管理遵循以下基本原則:
一是以人為本原則。企業文化的核心是以人為本,通過企業文化的構建,創造出有利于實現人的價值,尊重人的合法權益的和諧的內外部環境。
二是實事求是原則。在新的企業文化構建過程中,要立足于企業實際,選擇適當的企業文化融合方式,推動不同文化的磨合與融合。
三是取長補短原則。把跨國雙方的文化差異作為重要資源,吸取雙方文化精華,激發解決問題的新思路新途徑,在優勢互補中實現異質文化的兼容。
四是充分溝通原則。溝通應貫穿文化融合的全過程,跨國并購雙方必須在互相尊重的基礎上,充分、有效、全面溝通,相互了解,求同存異。
五是促進經營原則。文化融合必須促進企業的經營走向預定目標。
六是同步推進原則。文化融合方案要與其他管理融合同步推進。
全面開展文化辨識,形成文化融合管理基本思路
(二)根據五維度文化系統分析理論研究文化差異,以中西方文化差異為例:
表1 中西方文化差異的主要表現
(三)開展全員國際化培訓,奠定文化融合管理基礎
重點招聘有海外留學經歷的高校畢業生,有海外工作經歷的成熟人才引進模式和自身現有人才培養模式。
并以多種形式對全員進行文化敏感性培訓。
一是請專家以授課方式系統培訓中國文化的本質和有別于其他文化的主要特點,成為“知己”。二是通過模擬文化環境,培訓對文化特征的理性和感性分析能力,此為“知彼”。三是外語培訓,熟悉東道國文化中特有的表達和交流方式,如手勢、符號、禮節和習俗等。四是以文化討論的形式,組織全員探討文化的精髓及其對管理思維、管理風格和決策方式的影響。
(四)建立溝通機制,推動跨文化溝通的順利進行
1.頂層溝通,明確企業發展方向
跨國公司需經過多國的多輪溝通,按照尊重差異、求同存異的原則,形成新的公司戰略發展愿景。戰略發展愿
景明確后需將其轉化成計劃目標,通過嚴格的商業計劃考核強化經營管理層觀念和行為文化養成。
2.基層溝通,營造和諧氛圍
建立聯系人制度,為多國的企業員工和管理人員提供交流溝通的機會,并確立“由高層到員工,從業務到管理,
由工作到生活,由單向到雙向”的全方位溝通機制,努力營造和諧氛圍,促進雙方順暢交流,從思想上感情上打好文化融合的心里基礎。
第一, 高層到員工,以文化人,樹立文化融合。可安排員工交流學習,到全球各國的公司實地參觀,掃清文化
融合的心理障礙。
第二, 由單向到雙向,吸收各國優秀文化,健康實現文化再造。例如不光由母公司向各國子公司輸出管理理念
和發展方向,而是在維持主方針不變的情況下,吸收各國突出的優秀管理方法,不斷提高管理水平。
(五)在尊重對方文化習俗基礎上開展制度建設,確保文化融合落地
1.建立董事會溝通機制,確保頂層文化融合落地
董事會決定著企業的一切重大問題,發揮股東在董事會的決策作用,是順利實施文化融合管理的組織保障。但是因各國之間存在時差問題,經常造成董事會會議召開期間,是一方股東的工作時間,另一方股東的休息時間,因此需要全球各國的管理層輪流做出讓步,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參加董事會會議。
2.尊重對方民族節日,確保生活層面文化融合落地
各國的法定假日各有不同,各國間應做好協調溝通,在對方法定休假日,盡量減少交流的頻次,讓對方國家員工與家人享受一個愉快的假期。
三、跨國公司的文化融合管理效果
通過對不同國家的文化融合管理,提高了公司員工凝聚力,促進了企業的健康發展,保證了海外發展戰略的順利實施,避免了因文化差異,而導致企業運轉抵消,使企業能夠及時的把握住市場機會。通過吸取多國文化的精華,激發解決問題的新思路新途徑,在優勢互補中實現異質文化的兼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