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年06月02日 分類:政法論文 次數:
摘要:我國社會主義經濟發展和改革,給我國國有企業的經濟發展指明了方向和發展重點,而隨著國有企業不斷的完善和發展,其內部矛盾和問題也不斷顯露,這需要國有企業不斷提升、完善其黨建思想政治工作來進行有效的改善。那么,針對當下的新常態,國有企業黨建思想政治工作的加強與創新工作應當如何開展?本文將進行詳細的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新常態;國有企業;黨建思想政治工作;加強與創新
前言:
當下,國有企業不僅迎來了機遇和發展,同時也面臨了嚴峻的挑戰和考驗,如何促使國有企業更加科學、穩健的發展,是目前國有企業決策層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國有企業的發展不僅需要合理規劃生產經營理念,對于國有企業的黨建思想政治工作更是要不斷加強和創新。國有企業應當立足于其思想政治創新工作;改善黨建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調整國有企業黨建工作的機制,保證國有企業的特性與思想政治的充分結合。
政工師論文范例:國企黨建工作考核評價機制的探索及思考
1 加強國有企業黨建思想政治工作的意義
國有企業是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重要產業支柱,同時也可以為我黨組織提供穩定的經濟支持,所以,國有企業的科學、和諧、有序的發展對于我黨的整體建設來講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和作用。國有企業的有序發展,可以促進我國整體發展的穩定性以及確保社會的和諧穩定發展[1]。所以,國有企業即為了自身的長遠發展同時也為向我黨提供更好的經濟支持,所以在新黨態下國有企業,勢必要對其黨建思想政治工作進行加強和創新,并且將這種黨建思想政治意識有效的融合在企業的日常運作中,實現企業員工黨建思想政治的共同進步、共同提升。對于出現思想不端正的情況的員工,應該不斷的加強其黨建思想政治工作,不斷的端正員工的思想方向和意識形態,從而更好的幫助國有企業實現企業文化的建設。黨建思想政治工作對于國有企業來講,不僅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同時還是國有企業良性發展的根本和基礎。
2 國有企業黨建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的重要性
2.1 提升企業員工的思想覺悟
在國有企業的人際關系當中,員工與企業的關系將直接的影響到企業是否良性的運轉,所以,國有企業決策層應當加強員工的黨建思想政治工作,幫助員工樹立正確的黨建意識,更好的解決員工在思想上出現偏差或者疑慮,這也是解決企業與員工之間主要矛盾的有效手段之一[2]。國有企業的黨建思想政治工作,可以有效的調動員工對于工作的積極態度,促使員工更好的投入到工作中去,促使國有企業的穩健發展,同時也為國家的經濟建設和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有利條件。所以,在新常態視角下,國有企業加強對黨建思想政治工作的創新工作,對于國有企業自身的科學發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和作用。
2.2 推進企業科學發展和改革
國有企業就應當加強對于企業員工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關注程度,這樣才可以有效的打破傳統生產經營模式和思想觀念,對于員工造成的不良影響和弊端。新常態視角下,國有企業實現黨建思想政治工作的創新,有利于挖掘企業自身發展與黨建工作創新的新手段和新途徑,通過對于國有企業內部結構和管理形式、以及企業內部的實際情況進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究,強對于國有企業當下發展中存在的問題的解決效率和質量,從而探索出一條適合國有企業長遠發展的科學道路、科學運營模式。
3 新常態下國有企業黨建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標和任務
3.1 深刻掌握黨建思想政治工作面臨新要求
在新常態視角下,國有企業的黨建思想政治工作迎來了從未有過的重大挑戰,所以,當下的國有企業黨建工作人員必須緊抓思想政治工作,充分的掌握黨組織的思想政治方針,并且科學合理的運用到黨建工作的實際中去。國有企業黨建工作人員應當積極的抓好黨建工作的,執政能力建設、先進性建設以及純潔性建設等工作,堅定不移的嚴格按照黨建工作的原則和規范制度來開展工作,并且始終堅持以解放思想為黨建工作的基礎和前提,有效的推進黨建工作的完善、創新和改革。除此之外,國有企業黨建工作人員還需要立足于從嚴治黨的工作方針基礎上,完善和發展國有企業的反腐倡廉制度,從根本上凈化國有企業黨員的思想意識,從根本上凈化國有企業黨員的思想作風建設。通過有效的優化國有企業內部黨建工作,使得在新常態視角下,國有企業可以輕松、穩健的應對全新的挑戰和任務。
3.2 深刻掌握國有企業管理突出新常態
從我國當下的經濟發展情況可以看出,宏觀經濟的滯后狀態是如今國有企業急需解決的問題和困難。而在這樣的經濟現狀下,國有企業必須做好當下的轉型工作,并且盡快完成國有企業的全面創新性升級,這樣才可以確保國有企業的生產力、發展動力都得到了全面的提升,以此來滿足當下市場經濟的發展需求,也為國有企業自身謀求了轉變和發展。而想要實現國有企業的重要轉型和全面升級,則需要國有企業黨建工作人員始終保持黨員的先進性、廉潔性,深刻的掌握當下國有企業管理新常態的現狀,勤勤懇懇、腳踏實地的開展黨建思想政治工作,為國有企業的更好發展努力積累發展經驗,維護國有企業的良好發展態勢。只有深刻掌握國有企業管理突出的新常態,才能夠為國有企業健康穩定的發展奠定夯實的基礎。
3.3 深刻掌握團隊建設面臨新課題
隨著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進步和完善,人們的思想也得到了空前的解放和發散,這使得人們的思想也出現了各種變化,多樣性思想的碰撞以及員工組織架構的重建,這一現狀給國有企業的組織建設工作帶來了更大的挑戰。所以,國有企業黨建工作人員需要對國有企業的管理方式進行全面的升級和創新,強化企業的服務質量,加強企業員工對服務對象提供個性化服務的能力,增強組織建設教育的成果。同時,國有企業黨建工作人員還應當加強,對企業員工自身綜合素養的提升,例如、專業技能、專業理論知識、以及綜合服務的能力。從而,使得國有企業可以加快轉型的速度,以此來推進國有企業全面升級的目標和任務。
4 新常態下國有企業黨建思想政治工作加強與創新的有效策略
4.1 立足國有企業思想創新工作
為了幫助國有企業強化黨建思想政治工作、提升國有企業黨建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果,所以在開展基層黨建工作過程中,需要著重于國有企業的黨建思想創新層面[3]。不論是國有企業的決策層、還是國有企來的內部員工,都應當保持先進的思想觀念。只有國有企業的基層黨建工作做得好,才可以充分的激發國有企業黨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作用和突出的功能特性,也才能更好的推進國有企業健康有序的發展。除此之外,在國有企業黨建工作的實際現狀中,想要實現創新可以通過積極開展黨建組織培訓、黨建思想政治授課或者是黨建工作報告會的形式,來促使國有企業基層黨建工作的積極性和先進性。立足于實事求是的角度來開展國有企業黨建思想政治工作,從而培養出更多能力過硬、專業技能過硬、思想過硬、踏實肯干、敢于創新的黨建工作人員。另外,在創新國有企業黨建工作時,一定要與國有企業的實際情況和實際發展需求相結合,將切實的解決國有企業的發展問題為出發點,從而提升決策層以及所人員工的業務能力和思想水平,并努力保持所有人員的思想先進性。
4.2 改善黨建思想政治工作方式
我國國有企業當前正在不斷的完善和發展,為了更好的適應市場經濟和滿足市場的需求,國有企業也正在需求突破口[4]。另外,傳統的國有企業生產經營模式已經與當前的經濟發展形勢不相匹配,并且傳統的國有企業黨建思想也無法跟上新時代的發展需求,無法切實的滿足企業的發展需求。隨著我國邁入信息化時代,先進的信息化技術、大數據理論被廣泛的運用到各個行業、各個領域。所以,國有企業在開展黨建思想政治工作時,也應當有效的結合多種信息化技術,合理的運用到黨建思想培訓過程中,通過讓員工自主的發表意見和觀念,充分的展示國有企業黨建工作中的民主性、科學性和先進性。國有企業的黨建工作不僅僅要在什業內部進行創新,同時在企業外部、以企業的黨建工作進程中,也應當積極的吸取人民群從的意見和建議,同時,對于員工來講也不應當總是采取強硬性的措施和態度,應該通過正確的引導方式,幫助員工樹立良好的黨建思想政治意識。
4.3 調整國有企業黨建工作機制
立足于新常態視角下,國有企業的黨建思想政治工作,想要完成創新環節,那么調整國有企業黨建工作機制也是不可忽視的步驟。以黨建工作為核心的前提下,將黨組織的工作和企業的有效生產經營生活充分結合,使進國有企業在完善和發展的進程中發揮其先進的模范作用和影響,更好的推進所有黨員和國有企業的員工實現真正的進步和發展,積極鼓勵黨員和國有企業的員工進行思想進步和精審發展。除了之外,還需要針對黨員和國有企業員工進行有效的引導和推動,從而促使其事業和工作的穩步提升,最終提升國有企業的整體工作效率和思想境界[5]。在調整國有企業黨建工作機制的過程中,應當積極的發揮黨員干部的政治優勢和思想先進性,這對于國有企業的重要轉型和完善升級都提供了最有力的保障,同時,在領導班子換屆或者選拔時,一定要將黨建思想政治因素考慮在其中,作為選擇的重要標準,這也是有效保障國有企業領導班子先進性的重要手段。
總結:
通過上述可以得知,在新常態下國有企業想要完善黨建思想政治工作的加強和創新工作,不僅僅需要整體的提升企業內部的黨建水平和黨建能力,同時還要將黨建思想政治意識融入到企業的經營生產活動中與員工的管理當中,從而有效的推進企業文化的提升和企業形象的改善?傊瑖衅髽I的黨建思想政治工作的加強與創新工作對于其自身來講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國有企業應當以更好的適應企業發展和滿足市場需求,來為其科學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參考文獻:
[1]萬小梅.新常態下某企業黨建思想政治工作的加強與創新[J].中外企業文化,2020(06):137-138.
[2]何月蘭.新常態下國有企業黨建思想政治工作的加強與創新[J].辦公室業務,2020(08):29+36.
[3]閆偉.新常態下企業黨建思想政治工作的加強與創新[J].理論學習與探索,2019(05):59-60.
[4]閆曉宏.新常態下國有企業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強化策略[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8(08):206+208.
作者:馬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