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年09月12日 分類:教育論文 次數:
摘要:語文是一門綜合性學科,是一門藝術。語文教學要提高中職學生的語文素養是一個難題。在中職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藝術素養是語文教學的一個課題。本文從素養寫作教學,閱讀教學,詩歌教學和故事教學等方面總結了中職學校語文教學的探索和創新,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促進他們的發展健康和諧。
關鍵詞:中職語文;創新教學;素養教育
現代社會對現代人的要求是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藝術素質,社會實踐要求人“全面發展”。一些思想家頗有見地,早就提出將藝術精神教育注入學校教育,反對純粹的科學主義。許多著名科學家精通中西文化,文理兼備,具有很高的藝術素質。在中職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藝術素質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從以下方面,探索和創新中職語文藝術素養教育方式。
語文教學論文范例:讓語文教學奏響生命的強音
一、針對誦讀教學滲透給學生繪畫藝術
呂叔湘先生說:“語文教學一半是科學,一半是藝術。”描繪出來的事物或情景具有直觀性、具體性的特點。例如王維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在初秋的傍晚,下過雨后,空氣新鮮,天空已暗,但是天空中有明亮的月亮。群芳已謝,卻有青松如蓋。高山泉水清澈純凈,在巖石上傾瀉下來,就像純凈無瑕的素練一樣,在月光下閃閃發光。
多么安靜,明凈的自然之美!竹林中陣陣歌聲和笑聲。是一些天真無邪的女孩洗了衣服笑逐著歸來了;飄逸的荷葉在兩側蔓延,推翻了無數的珍珠水滴。沿著河航行的漁船打破了荷花池的寧靜。在綠色的松樹之下,在綠色的竹林和綠色的蓮花中,有一群這樣的無憂無慮、勤奮善良的人。
詩歌的描寫似乎把我們帶到了一個仙境,到處都是和平與和平的景象。通過閱讀,教師可以逐步引導學生想象詩歌中的畫面,例如春天、綠色的松樹、綠色的竹葉、荷花和女孩。一幅美麗的圖畫映入我們的眼簾。通過對語言和單詞的理解,這首詩中描繪的圖畫在學生的腦海中變得生動起來。中職語文教科書中有許多文章和詩歌展現了豐富多彩的世界,為了讓學生受到美的影響和感染,教師應讓學生主動感受和欣賞教學中的絢麗圖畫。同時,對于一些易于顯示的圖片,在老師的指導下畫一畫,并用圖畫來理解和解釋文字內容,這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深入了解文本內容,還可以培養學生的繪畫藝術。
二、針對詩詞教學培養學生的音樂藝術
詩歌本身就具有的音樂之美可以使課文內容的表現力和藝術吸引力增強。 音樂由旋律,節奏,力度,音色和其他元素組成。美術作品可以獨立存在并且脫離主題, 而它需要依靠主體才能更好的發揮作用。 在語文教學中,中職語文教師應加強對學生的音樂美術教育,音樂教學和文字教學相互結合,使音樂與語言、思想情感融能夠為一體。在背誦、體驗、品嘗和欣賞的過程中,可以激發他們的興趣,啟發他們的智慧,凈化他們的心靈并提高他們的音樂藝術水平。中職語文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將音樂教學巧妙運用,不僅可以提高課堂教學效果,還可以激發學生們的激情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也可以增強學生對音樂欣賞的能力,提高他們的審美素質。
三、針對故事類課程訓練學生表演藝術
語文課程是所有課程中最基礎的,它不但能培養學生對于書法、繪畫、音樂等的藝術,還可以培養學生對于表演方面的藝術。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我們可以練習“課本劇”,這是一種教學活動,其中文本的內容是以戲劇的形式進行表演的。在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在課文中扮演角色,根據文字的情節,分析人物的性格和品質,體驗人物的內心世界和思想情感。
然后,將角色的角色和動作安排到情境中并表演。無論學生作為“演員”還是觀眾,都可以投身于文本中的上下文中并體驗他們每個角色的思想感情和心理狀態。表演不僅使文字更加立體,更重要的是,學生可以直接參與表演并體驗角色的內心世界。隨著表演的進行,學生情感變化逐漸強烈,這不僅幫助學生們理解了文字內容,還讓他們感受到了思想受各種情感的影響。表演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加深因此獲得勞動成果。只要老師教學時能夠適當地利用一些情節供學生模擬,不僅可以加深學生的印象,還可以幫助他們理解課文內容和思想情感,提高表演藝術水平。
四、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探索藝術之美
羅丹從藝術家的角度說:“生活中缺少的不是美,而是發現美的眼睛。”語文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并且和音樂是相互聯系的。清晰的鳥鳴可以喚起山脈和森林的無限寂靜和涼爽的綠色。海浪的聲音可以感覺到江河洶涌的浪潮;吹來的風將你帶到荒涼的戈壁沙漠,槍聲咆哮會帶你進入炮火戰場。它可以提供各種自然景象和社會生活場景所需的感知材料料給聽眾,并培養并提高學生的語言學習理解能力。不僅如此,語文與體育也密切相關。
例如,2007年廣東高考卷的第22個問題提供了了四個奧運會的徽標圖形:乒乓球,田徑,籃球和游泳。需要同學關注了解圖形的內容,與之動態功能相關的圖形,并進行關聯。這要求學生能夠欣賞運動的美,然后使用語言來表達。可以看出生活中到處都有藝術。中職教師們應善于探索和利用藝術,把音樂、舞蹈、體育等方面的知識引進課堂,這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還可以陶冶他們的藝術素養。
總結
語文與藝術聽上去像是兩門毫不相關的學科,但是他們卻有很多相通點。培養學生藝術素養的有效方法便是這兩者的有機融合。語文既有工具性,又有人文主義性。它要求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師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同時,教師應注意語文的人文價值,探索語文的審美因素,對學生進行美的教育和啟發。時代和社會實踐的需要便是跨學科教學,這要求教師在普通教學中逐漸整合各學科的知識,并不斷滲透入各學科之中,以培養學生在綜合方面的能力。 教師在教學中要有意識的引導學生,這樣一定能把語文教學滲入生活和藝術中。
參考文獻:
[1]孟慶莉. 中職語文美育實踐策略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20.
[2]郭仲妍.以學生為本的中職語文課堂教學改革研究[J].才智,2020(18):45.
[3]徐蔚蔚.對語文教學藝術的一些思考[J].亞太教育,2016(21):57.
作者:梁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