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年02月28日 分類:教育論文 次數:
摘要:高中語文教學中,古典詩詞所占的比例比較大,也是高考中的重要考點內容。古典詩詞的結構簡單,含義深遠,在學習古典詩詞時不能只是簡單地認為會朗讀和背誦就行了,而要學會對古典詩詞進行鑒賞,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提升學生的文學審美能力和思想水平,因此,高中古典詩詞鑒賞教學對于學生的綜合發展尤為重要。本文主要對高中語文教學中古典詩詞鑒賞教學的意義與當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及有效提升策略進行分析。
關鍵詞:高中語文;古典詩詞;鑒賞教學
古典詩詞是歷史文化中文學方面的藝術瑰寶,通過對這些詩詞的欣賞能夠感受到我國歷史文化的深厚韻味,其中蘊含的思想也為現代的發展提供精神動力和支持。文人墨客在古詩詞的創作以及熏染中形成了家國大愛,闡述了對自然的贊美,在古詩詞的表達中比較含蓄,但是這種含蓄的表達方式也是提升古典詩詞魅力的重要手段。古典詩詞的學習不僅是對語文知識的掌握和語文素養的提升,也是陶冶學生情操的重要途徑。
新課程標準中提出,古典詩詞的文學中蘊含著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深厚的文化底蘊是高中生文學修養以及文化氣質培養的關鍵。從當前高中古典詩詞鑒賞教學情況來看,其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需要結合這些問題探究相應的策略。
一、開展高中古典詩詞鑒賞教學的意義
高中階段的教學目標不僅需要豐富學生的知識和技能,還需要關注學生思想觀念以及品格等方面的培養。高中古典詩詞鑒賞教學,可以通過優秀文化的融入和熏陶,促進高中生正確思想理念的形成,使學生形成高尚的精神追求,提升學生的思想水平。此外,古典詩詞本身具有一定的情感和價值觀導向作用,在古詩詞鑒賞教學中,能夠實現對學生的正確引導。
(一)強調學生的人文精神培養語文是一門人文學科內容,教學的目標除了要求學生掌握相應的語文知識之外,還需要注重對人文精神的傳遞。人文精神是人類發展的重要精神支柱,也是人類社會中先進思想交流和互動的基本體現,人文精神具有規范人們思想和行為的作用,有利于促進個人和社會的共同發展。因此,在高中階段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尤為重要,通過古典詩詞鑒賞教學工作的開展可以突出學生的人文精神作用。古典詩詞中蘊含著古老的歷史文明,經過千年的文化歷史積淀,人文精神的作用更明顯。通過開展古典詩詞教育有利于為學生提供引導作用,促進人文精神的發展。
(二)塑造學生完善的人格高中階段的學生從年齡以及外形上看與成人的差距不大,但是在人格以及思想觀念等方面仍然不夠成熟,在事物的處理以及表達方面都存在欠缺,所以,加強對高中生人格的塑造和培養尤為重要。古典詩詞不僅具有培養審美能力的效果,其中蘊含的文化思想對學生的人格培養也會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學生可以通過對古典詩詞的閱讀和鑒賞逐漸形成完善的人格。比如,辛棄疾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表達了作者對孫權以及劉裕氣吞胡虜,建立霸業的贊美,以及自身為國立功的抱負。在詩詞的下半部分,作者通過對劉義隆的諷刺表明自身愛國主義思想,通過這些古典詩詞的閱讀有利于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培養愛國主義精神。
(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古典詩詞鑒賞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對學生的引導和帶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保證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在古典詩詞鑒賞教學中,教師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的文化修養和古詩詞鑒賞能力,并在教學中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開展鑒賞教學,通過應用靈活的教學手段,加強學生對古典詩詞的理解,提升學生的古詩詞學習興趣。
二、開展高中語文古典詩詞鑒賞教學的現狀
(一)教學目標設置不合理高中階段的古詩詞教學受高考壓力的影響,教師和學生都將考試大綱作為主要的學習依據,強調考試題目的設定,同時在學習中也將古詩詞的背誦和默寫作為主要內容,比較忽視對古詩詞的鑒賞,學生在古詩詞鑒賞中難以感受古詩詞的魅力,無法實現古詩詞鑒賞的作用。由此可見,當前高中語文古典詩詞鑒賞教學中教學目標的設置不太合理。
(二)逐字翻譯喪失美感高中語文古典詩詞的鑒賞中,教師往往采用逐字逐句的翻譯方式,使學生掌握古詩詞中各個字詞的含義,然后總結古詩詞的思想和藝術特色,為學生完成考試中的古詩詞翻譯做準備。在古詩詞鑒賞中,由于過于強調字詞的翻譯,教師會將整首古詩詞拆分,打破整體結構,支離破碎的詞語難以體現出古典詩詞中的審美韻味,學生在古典詩詞鑒賞中無法感受到美感。原本充滿文化氣息和意蘊的課堂氛圍,在實際實施中使學生感受不到古詩詞的美感,從而容易喪失學習興趣,也就更無從提起對創造力以及自主能力等方面的培養和個性發展。
(三)過于強調詩詞解讀的權威性高中語文古詩詞鑒賞中,大部分教師習慣于采用經驗式的教學方式進行分析,這種被動的思想使部分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古典詩詞解析中為學生設置過多的框架,并將“權威”的解析和鑒賞內容強加給學生,并通過練習以及測試等方式對這種思想進行強化。采用此種教學方式會影響學生創造力和想象力的發展,無法從自身情感出發感悟古典詩詞的韻味。而且,在多種框架的限制下還會導致教學方式刻板化。
(四)濫用現代教學技術隨著新課程的改革以及科技的發展,多媒體教學技術開始逐漸覆蓋當前的中小學教學,為課堂教學提供了更有效的輔助手段,豐富課堂教學內容。但是部分教師在多媒體教學中并沒有掌握多媒體的實際應用作用,在教學中濫用、亂用,從而影響教學效果,而且容易導致教師的教學受到影響。為了展示詩詞的情境,部分教師在古典詩詞鑒賞中會將詩詞中的每句話都制作成為一個幻燈片進行展示,通過畫面引導學生欣賞。但是過于細化的畫面會使學生對古詩詞的內涵形成刻板印象,不利于學生通過文字感受古詩詞的魅力,導致教學效果難以保障。
三、高中語文古典詩詞鑒賞教學的策略
(一)感知意象,以小見大
古典詩詞中,意象是詩詞的靈魂,具體表現在詩人在創作古詩詞的過程中會將自己的情感和觀念寄寓到一些客觀事物中,比如動植物、云雨等自然景象和現象等,而且古人在使用語言中習慣應用一些客觀事物表達內心。
因此,古典詩詞中需要注重對客觀事物背后情感的思考,體現作者的心緒。古典詩詞鑒賞意象的分析是最基礎的內容,意是對詩人情感的體現,是一種抽象的、模糊的精神層面物質。象則指的是意的載體,是具體的、明確的。通過意象的應用,能夠為古典詩詞增添韻味和美感,營造具有文化氣息和神秘色彩的詩境,豐富整首詩詞的情感,使整首詩的風格更含蓄。正是因為古典詩詞的含蓄魅力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難度較大,教師在古典詩詞鑒賞教學中需要引導學生對詩詞意境的分析和體悟,加深學生的理解。
比如在李清照的《聲聲慢》中,可以先引導學生通過李清照對殘秋景象的描述,感受作者心中的孤寂心理和愁緒。在詞的開頭采用了十四個疊字抒寫作者的愁緒以及波動的情緒,整篇詞中字字泣淚,風格凝重、凄苦,藝術感染力比較強。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古詩詞的意象,教師可以先對作者的寫作背景進行介紹,使學生了解作者寫作時的心境。體會“三杯兩盞淡酒”“滿地黃花堆積”“梧桐更兼細雨”等“象”中體現出來的“愁”“意”。
(二)寓情于景,感悟意境
古典詩歌中意境欣賞是鑒賞中的重要內容,作者在寫作時會將現實生活中的圖景結合自身情感實現空間的延伸。意境是一種高于意象的表達方式,在詩詞的意境設置中,不僅需要注重對事物廣度的感知,還需要具有深度的拓展。寓情于景是古典詩詞中意境營造的重要方式,高中語文教師在古典詩詞鑒賞教學中,可以利用現代教學手段,呈現多元化的課程形式,利用視頻、音樂等方式使詩詞更靈動。古典詩詞中意境的理解難度比較大,需要學生自身具有一定文學功底,并對詩詞的內容有比較深刻的感悟,激發學生的詩詞學習興趣。
意境中往往包含哲學、人生感悟等,教師在引導學生感悟意境的過程中不能以做題為目的,而是用一種放松、自由的心態會感受作者豁達的心境和高遠的意志,實現對學生文學素養的提升。比如,在學習白居易的《琵琶行》這首詩時,作者表面是對琵琶女高超技藝以及不幸 遭遇的描述,但是實際上抒發的卻是封建社會的腐敗,以及自身滿身才華郁郁不得志的心情。詩歌中塑造出鮮明的琵琶女形象,通過化虛為實以及音樂形象的塑造情感表現得隱晦而自然。
(三)錘煉詞句,鑒賞語言
古詩詞中的語文也是詩詞鑒賞中的重要內容,古詩詞中的語言比較豐富,有一些語言比較簡練直白,有一些語言則意蘊悠遠,不同風格的詩歌體現出的語言風采也不同。因此,在古典詩詞鑒賞中,教師需要帶領學生聯系上下文學會“煉字”,感悟古詩詞的風韻。比如,杜甫的《登高》中“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蕭蕭”“滾滾”兩個疊字的應用更能夠體現出蕭條的景象,通過字斟句酌引發學生的思考和想象,體悟古詩詞中的語言美。
語文教學論文: 語文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培養
四、結語
綜上所述,傳統高中語文古典詩詞鑒賞課中以考試為目標,強調學生古詩詞的記憶和重點字詞的解釋,忽視了學生對古詩詞意象和意境的感悟,不利于學生文學藝術鑒賞能力的提升,限制了學生想象力以及創造力的發展。因此,教師需要正確認知古典詩詞鑒賞的意義,并采用科學的指導方法和現代化教學技術手段,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意境感知,提升學生的古典詩詞鑒賞能力。
參考文獻:
[1]林建威.高中語文教學中古典詩詞的審美鑒賞研究[J].語文課內外,2021(2):49.
[2]朱恒培.關于開展高中語文古典詩詞鑒賞教學的思考[J].課外語文(下),2020(12):61—62.
[3]陳靜.高中語文教學中古典詩詞鑒賞教學有效性的研究[J].家長(上旬刊),2020(1):122—124.
[4]唐蕓巧.高中語文教學中古典詩詞的審美鑒賞研究[J].課外語文(下),2018(12):101.
作者:賀會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