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年04月28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摘要:近年來,從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有一個共同的看法,就是如今的思想政治工作越來越不好做了,這主要是因為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生活追求個性化的人也越來越多。這些會使人自身的行為發生變化,在一定的環境暗示下,會對職工本人的身心健康帶來不利影響,同時也制約著企業的健康發展。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用正確的方式處理人際關系,是今后思想政治工作努力的方向。本文將對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與人文關懷的相關問題進行探討。
關鍵詞:思政評職論文范文,期刊征稿,企業,思想政治,人文關懷,精神力量,職工
一、人文關懷與思想政治工作的關系
所謂人文關懷,從倫理學的角度講,就是對人的價值、個性、尊嚴、地位、發展和人的自由的關注、愛護與尊重,其核心是對人的精神價值的重視和對人性的關懷。就制度而言,人文關懷是一種柔性管理,這種管理的優勢與核心是“以人為本”,強調對人的關懷,從而形成共同的價值取向。現代科學研究表明,管理者、領導者存在著兩種影響力:權力影響力和人格影響力。在大多數情況下,人格影響力要遠遠大于權力影響力。因此,加強企業各級管理者的自身修養既是企業管理的需要,也是把人文關懷落到實處的內在要求。
企業各級管理者對員工的生存和發展要給予充分的關心、愛護和尊重,并盡量完善企業各項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用人制度上的激勵與約束機制,真正為員工提供發揮自身才能的機會和條件。企業各級管理者要善于運用激勵機制。目標激勵、參與激勵、認同激勵、公平激勵等一系列激勵機制也是企業人文關懷的一種具體體現。這一系列激勵機制有利于在企業內部創造出一個公開、公平、競爭、擇優的用人環境。企業各級管理者不能把員工僅僅看作是追求經濟利益的勞動者,而要把員工看作追求自我價值實現的人、看成企業的主體,充分體現其主人翁精神;其次,在實際經濟活動中,要充分尊重員工,關心員工,全力營造一個讓員工感到溫暖和舒心且能充分發揮其才能的人文環境,使每個員工都能充分發揮他們的主動性、能動性和創造性,確保每一名員工都能“人盡其才”。做好職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須從細微處著手,了解職工的思想動態并及時加以分析,盡量滿足職工的一些合理的訴求。在工作的同時要注重發現有思想問題的職工,及時進行心理疏導,理順情緒,確保工作的正常進行。
二、人文關懷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
人文關懷是當代一種新型的企業文化,人文關懷所帶來的精神力量是無窮的,建立企業文化必須把“以人為本”作為其基本理念。其實,企業發展歸根到底是企業的發展和員工個人的全面發展,因此,致力于造就富有個性的人并使他們得到全面的發展,這是企業乃至社會發展的最終目標。對企業而言,需要一個安定和諧的環境保障發展,需要凝聚廣大員工的智慧推動發展。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工作、生活節奏的明顯加快,競爭的日益激烈,導致員工精神壓力和思想負擔增大,思想日益活躍,由此容易引發一些不利于企業穩定發展的矛盾和問題。如何緩解員工的心理壓力,促進企業員工的心理健康,實現企業的和諧發展已經成為企業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課題。
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首先要有較高的理論和思想水平同時在群眾中還要有一定的威望。正人要先正已,一個人的威望來源于自身的德行,只要德行好,人們自然會從內心信服你。然而,有些管理者,不善于與職工溝通,有的不注重自己的學習和個人修養,在處理問題時動不動就吼人有的甚至罵人,極大地挫傷了職工的自尊心,這樣會給職工帶來極其不好的影響。尤其是在地處山溝、交通不便,文化生活又過于匱乏的工地。我們要特別注重用情感留人,用我們的企業文化留住人。
政工人員要大力開展輿論宣傳和政策引導,本著“堅持原則,依法辦事,有情操作”的方針,在相關政策允許和條件可能的范圍內,積極爭取最大化地維護員工利益,采取“有的放矢、循序漸進、細致入微”的疏導方式,最大限度地化解不滿情緒,最大程度地減少不穩定因素。政工人員要始終堅持以人為本,以解決員工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為重點,在做好職工在崗期間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時,進一步把工作向職工家庭延伸,從關注職工家中的大事小事做起,切實體現人文關懷。也使各級領導干部在這一過程中進一步強化宗旨意識和群眾觀念,養成密切聯系群眾、熱情服務群眾的好作風。各項人文關懷舉措的實行,能夠進一步提高廣大員工的凝聚力和生產積極性,促進企業的和諧穩定,為實現企業又好又快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要多學一些老一輩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一些好的做法。如“五必訪”、“四必談”:職工生病住院必訪;職工家里有婚喪事宜必訪:職工家里發生天災人禍必訪;職工有不明原因的缺勤必訪;職工情緒出現波動必訪。職工崗位變動必談;職工工作、生活遇到困難或問題必談;職工在思想上出現問題必談;職工取得成績、進步必談等等,與職工真心實意交朋友。 思想政治工作中離不開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不是刻意地去做思想工作,而是在工作和生活中,在拉家常中不經意間地去了解職工的思想和情緒變化,與職工拉近距離。職工的思想順了,情緒好了所有的工作都會迎刃而解。工作中還要善于發現一些員工的特長,在有條件的情況下,給職工提供施展才華的平臺,這樣也可以促進工作向著好的方向前進。
三、注重人文關懷是處理好企業人際關系與員工利益訴求的重要途徑
如果說員工正確的利益訴求能夠得到及時的解決,其心情自然而然就會舒暢,工作中就會產生一種“馬太效應”即“越好越好,越壞越壞”,成倍地變化。這個效應會體現在工作中,他會加倍努力地去干好本職工作。遇到事情也不會去計較。
正確解決職工的利益訴求是處理企業人際關系的基礎,做好企業的人際關系又必須從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入手。對職工在企業改革認識上存在的誤區,甚至產生的抵觸情緒,思想政治工作者要與職工進行面對面的交流溝通,耐心回答職工提出的各種問題,與職工共同解讀政策,化解職工的思想之困惑,與職工共同學習了解企業改革的政策規定。針對職工存在的“熱點”、“難點”問題要及時給予解釋或答復,化解職工思想上的困惑,使其盡早地放下包袱,端正對企業的看法和態度。
要注意從職工切身利益出發,把經濟工作中的方法靈活運用到思想政治工作中來,用具體的政策規定對照職工的實際情況,與職工算賬對比,既算企業長遠發展賬,又算職工個人得失賬。目前大部分職工的怨氣都來源于收入增長太慢,總認為自己付出了很多的勞動,收入卻微不足道。這時要與職工通過算賬對比,既能算出職工所能得到的實惠,也能算出職工新的就業觀念。同時也能看到企業對職工的關懷和照顧。交流排解職工的不良情緒,多與職工交流對話,坦誠交流,并讓職工參與民主決策,做到尊重人,理解人,以真誠溝通排解職工心中留存以久的不良情緒。幫助職工樹立良好的心態,要時刻關注職工的個人興趣,豐富職工文化生活,開展讀書、技術比武、知識競賽、聯歡晚會、詩歌朗誦會等,陶冶職工情操。用豐富健康的文化生活調節職工的情感和心理糾結。真心實意為職工辦好事辦實事。解決職工生活中的后顧之憂,職工沒有煩惱了當然就會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工作當中來。
結語
企業界里有這樣一句話:“三流的企業賣產品,二流的企業賣服務,一流的企業賣思想。”有了正確的思想理念,企業在發展的道路上就會少走彎路。時代要求企業的領導干部和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以人為本,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滿足職工正確的利益訴求,處理好企業人際關系。這樣才能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敗之地。社會的發展,歸根結底就是為了使人性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企業所有的改革要確保成功就必須符合人性的需求,因此,人文關懷對企業而言具有極其深遠的意義和現實價值。在科學技術飛速發展、市場變幻莫測、競爭日益激烈、經濟全球化等多元的社會環境下,企業面臨太多內外部環境中的諸多變量與不可預見的因素,而人文關懷則是企業在夾縫中求生存、圖發展的強大思想支撐,是企業價值觀建設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