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页欧美-第一页综合-丁香花成人另类小说-丁香久久-顶级欧美色妇xxxxbbbb

學術咨詢

讓期刊論文更省時、省事、省心

魯東大學“東營基地”研究進展與展望

時間:2021年12月31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摘要:黃河三角洲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功能區,是實現國家糧食安全的重點區域。本文梳理了近期魯東大學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產教融合東營基地的研究進展,并從糧食安全和生態環境保護的視角分析了圍繞黃河三角洲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的幾個重要研究議題,指出這些方面需要攻克

  摘要:黃河三角洲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功能區,是實現國家糧食安全的重點區域。本文梳理了近期魯東大學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產教融合東營基地的研究進展,并從糧食安全和生態環境保護的視角分析了圍繞黃河三角洲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的幾個重要研究議題,指出這些方面需要攻克的科學挑戰,對鹽堿地土壤綜合治理與高效利用等重大研究領域的前景進行展望。

  關鍵詞:東營基地;黃河三角洲;鹽堿地綜合治理;生態保護;農業高質量發展

農業生產

  保護黃河是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千秋大計。治理黃河,重在保護,要在治理。2021年10月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發布,規劃范圍為黃河干支流流經的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山西、陜西、河南、山東9省區相關縣級行政區,國土面積約130萬km2,2019年年末總人口約1.6億。山東省地處黃河下游,是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區域之一。

  當前,山東省常住人口占沿黃9省(區)的24%,經濟總量占32%,進出口總額占50%以上。全省產量在10億斤以上的糧食生產大縣有80%分布在黃河沿線。山東省可充分發揮經濟人口優勢和山東半島城市群龍頭作用,更好服務國家戰略,大力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這一重大國家戰略在山東省落實,其中重要區域為黃河三角洲。黃河三角洲是全球最年輕的三角洲和新生陸地之一,也是最年輕的濕地生態系統,生態環境脆弱,河—海—陸交互形成了獨特的地理環境。

  黃河三角洲地區水土資源豐富,但受制于鹽堿困擾,土地荒廢嚴重,具有開發潛力的土地面積超過5000km2。鹽堿地的治理與農業利用技術研發、應用和產業發展既符合國家戰略的發展需求,同時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鹽漬土在我國分布廣泛,為我國鹽漬土研究提出了多樣化的科學問題和特色鮮明的研究對象[1]。鹽漬化的發生和鹽漬土的形成,主要是受自然和人為等多種因素影響下的水分和鹽分在土體中遷移與再分配的水鹽運動過程所控制,土壤水鹽運動過程及其調控機理仍然是鹽漬土研究的核心[2]。

  目前,鹽漬土的改良和鹽漬化治理包含物理、化學、水利和生物等途徑,其實質是通過改變土壤的上、下邊界條件和相關土—水—氣—生參數,定向調節土壤鹽分的運動與聚集過程[3]。在我國地理、農業實踐研究和服務地方層面,試驗站發揮著重要的科技支撐和示范功能。為此,魯東大學和東營市政府成立了“魯東大學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產教融合東營基地”(以下簡稱東營基地)。

  東營基地依托“自然地理學”省重點學科和農業水文與水資源學創新團隊建設,緊扣現代高效農業和環境安全的重大技術需求,緊跟濱海水土資源高效利用學科發展的現狀與趨勢,針對黃河三角洲主要土地利用類型,多尺度、實時監測植被和土壤的水、肥、鹽、熱動態變化和互饋機制,從地球關鍵帶的角度明確土壤水文過程及其生態效應,通過不同技術措施調控,達到節水、提質、增效、減污的生態環境友好型的土地利用要求。

  研究基地的建成可作為魯東大學未來在黃河三角洲從事相關野外工作的基礎,也可作為校地融合和學生實習的理想場所,是踐行“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重大戰略”的重要舉措,對于黃河三角洲區域數據觀測、保障區域糧食安全、科研有效服務地方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將從研究基地當前研究進展、近期研究工作重點和未來展望等三個方面進行論述。

  1東營基地主要開展的試驗

  1.1地下水位調控與生態島構建技術

  黃河三角洲地下水位埋深淺且礦化度高,農田水鹽調控既要發揮地下水資源潛力,也要防止土壤積鹽。在地下咸水區,如果要實現農業生產,則需將地下水位調控在臨界地下水位以下和地下水產量補貼重疊的區間。生態島實驗通過抬高地表高度(1、1.5和2m)達到控制不同地下水位的目的,這為鹽分淋溶提供了先天條件,進而通過微咸水灌溉技術利用地下的微咸水對地表土壤進行洗鹽脫鹽,從而達到“改土、節水、控鹽”的目的[4]。

  此方法可依據不同生境條件(土壤鹽分和地下水位),構建出不同的鹽漬土區水土資源高效利用的配置模式,相關成果可在東營市現代化農業示范區等高鹽度鹽堿地區推廣應用,對于鹽堿地高效利用研究有重要意義,預期可輻射面積為東營高鹽堿含量土地666.67hm2,研究成果已申報國內發明專利1項、國際專利1項。

  1.2鹽堿地土壤綜合改良技術

  土壤改良實驗主要針對鹽堿地土壤高堿、有機質含量極低、土壤結構差等問題,開展田間原位試驗和模擬研究,采用化學改良措施如脫硫石膏、過磷酸鈣,有機物料改良措施如秸稈、褐煤腐殖酸、豆科綠肥、脫堿3號,利用當地不同種類鹽生植物制成不同改性生物質炭,采用宏基因組分析、同位素標記和團聚體分級等技術,探明不同改良培肥措施對土壤理化性狀及作物產量的影響,研究低成本改良產品對鹽堿地土壤養分固持的影響,揭示濱海鹽堿地植物根系—土壤—微生物之間的互作機制,闡明改良培肥措施對鹽堿地土壤地力提升的影響機制,篩選促進鹽堿地高效農業利用的最優組合方式,集成不同有機—無機改良濱海區鹽堿地的關鍵技術。

  從學術層面上豐富鹽堿地土壤肥力演變過程理論,從應用層面上為該區土壤健康發展、作物增產增效提供技術途徑。研究發現:添加秸稈、秸稈+脫硫石膏均能顯著降低濱海鹽堿土的pH和堿化度(ESP);與單施秸稈相比,秸稈+脫硫石膏可不同程度降低土壤堿化度、鈉吸附比(SAR)以及可溶性Na+含量,卻提高了可溶性Ca2+、SO42-含量以及有機碳含量。明確秸稈與脫硫石膏復合改良措施下土壤有機碳(SOC)周轉過程,揭示復合改良措施影響SOC固持的關鍵因子。中量秸稈還田(10thm2)+脫硫石膏(29thm2)是該區較優的改良組合措施,此方法對于中低鹽度鹽堿地有顯著效果。預期可輻射東營中度鹽堿含量土地面積1333.33hm2。

  1.3畜禽糞便生物轉化技術

  依托畜禽糞便生物轉化與循環技術的農業環境友好型畜牧一直是我國可持續發展的方向,而現今禽畜糞便多采用自然干燥法和地坑式高溫發酵法進行簡單處理后作為有機肥施加農田,這不僅影響周圍居民的生活環境,殘留的重金屬、抗生素、致病菌對地表、地下水以及土壤都造成了嚴重污染。

  基于農業廢棄物資源化與種養結合的發展理念,引入黑水虻生態工業技術,利用黑水虻幼蟲7~10d的采食過程,結合蟲體蠕動產熱和自身有益菌群的作用,發酵、分解畜禽糞便,剩余干燥松軟的蟲糞沙與商品幼蟲。其預蛹含32%蛋白質、37%脂肪、19%礦物質、9%幾丁質,成蟲期粗蛋白可高達57.6%,還有21.6%的脂肪,可作為高蛋白商品飼料直接出售,蟲糞沙則為高有機質土壤改良制劑。

  基于蟲糞沙有機質含量高、氮與磷含量低的情況,以鹽堿土改良先鋒鹽生植物鹽地堿蓬和經濟作物水稻為研究對象,精細配伍黃河三角洲鹽生植物根際分離篩選高效解磷菌、固氮菌等高效耐鹽功能促生菌,結合溫室盆栽模擬和田間原位實驗,利用同位素標記、核心微生物組分析、宏基因組和蛋白質組學等多種跨學科技術,明確畜禽糞污資源化產物制劑對鹽生植物促生及其對黃河三角洲不同鹽分鹽堿土的改良效果。預期可輻射面積為東營中高鹽堿含量土地666.67hm2,相關研究成果正在申報國家專利。

  1.4濕地生態保護

  濕地生態保護是一項重要的生態工程,同時也是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黃河三角洲作為我國暖溫帶最完整、最廣闊、最年輕的濕地生態系統,具有巨大的社會經濟效益和不可替代的生態環境功能。然而,由于自然環境的改變和人為因素的干擾,黃河三角洲濕地生態系統遭受了巨大破壞,生態功能退化,環境問題突出。黃河三角洲最重要的建群物種檉柳(TamarixChinensis),對維持濱海濕地生態系統穩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方面,檉柳可以增加土壤有機質,降低土壤鹽分,改善土壤結構;另一方面,檉柳具有防止水土流失、削弱海岸侵蝕、維持庫岸穩定 等功能。因此,圍繞黃河三角洲檉柳這一物種,系統開展檉柳地上部生理生態特征、地下部生長分布規律及其對根區水鹽環境的響應研究,厘清檉柳蒸騰耗水規律、水分來源及其對環境脅迫響應機制等,能夠揭示黃河三角洲檉柳地上地下部生長發育規律與生態水文過程,最終為黃河三角洲濕地生態系統的保護與恢復提供理論指導。

  2近期研究工作重點

  2.1地下水位調控與鹽源阻隔土體構建

  傳統上,土壤水鹽調控措施多種多樣,包括各種具有節水控鹽、綠色增效特色的土壤改良、灌溉、水利工程,其核心是通過減少蒸發抑制鹽分上行(如覆蓋)、改善土壤結構促進鹽分淋洗(如改良劑)、創建隔層阻滯鹽分上行(如隔層),或增加土壤排水加快土壤排鹽(如暗管)等途徑實現調控[3]。

  隨著近年來材料科學研究的不斷深入,出現了可降解地膜、生物質材料、多孔吸附材料、納米材料等鹽漬化物理調控的新方法。最近,Swallow和O’Sullivan基于植物仿生學原理,測試了一種新的植物仿生除鹽法,模仿維管束植物吸水原理設計制作除鹽材料,添加在土壤中,借助自然蒸發作用,將地下水—土壤鹽分通過結晶過程析出,然后直接從表面移除[5]。室內試驗表明,該方法能夠將土壤鹽分含量迅速從8%降低到0.8%,除鹽效果非常明顯,但還缺乏田間應用效果驗證。

  總體來看,物理調控措施的機理相對明確,操作性較強,調控的效果根據土壤質地、剖面構型、氣象和地下水條件、灌溉水質水量等狀況不同存在差異。黃河三角洲鹽漬土地下水淺,中低產田地力提升和鹽堿區農業高質量發展,地下水管控是核心,阻隔鹽源是保障,研發基于地下水優化調控的關鍵技術,構建有效阻隔鹽源的土體模式(如秸稈、地膜隔層;土壤剖面自然滯水層),可為該區鹽漬土改良和農業高效生產提供理論依據與技術支撐。暗管排鹽可通過在地下一定深度鋪設打孔排水管網,保持地下水位在臨界埋深以下,適合地勢低洼、地下水埋深淺或次生鹽漬化灌區[6]。

  然而,應該看到,黃河三角洲地下水資源豐富,如利用得當,也是資源。基于此,我們重新定義“地下水效益區間”———將地下水位調控在臨界地下水位以下和地下水產量補貼兩者重疊的區間,并以此作為地下水調控的理論標準[7]。首先,解析基于地下水效益區間的土壤控鹽因素;其次,構建地下水效益區間模型并進行情景分析,確定黃河三角洲地區不同分區地下水效益區間范圍;最后,探討臺田結合隔鹽層土體構建的鹽源阻隔效應,抑或暗管排鹽的使用效果,并明確地下水效益區間對不同阻鹽排鹽模式的響應。

  2.2多水源聯動高效利用機制探究

  淡水資源短缺成為制約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發展的瓶頸之一,高效合理的“開源節流”對于緩解淡水資源壓力顯得十分必要。在非常規水資源的安全利用方面,劉海曼等[8]研究發現高礦化度咸水灌溉后覆蓋地膜,膜下蒸汽水凝結成淡水在地表形成淡化薄層,為作物出苗提供適宜的微域土壤水鹽環境;Guo等[9]發現在冬季抽取淺層地下咸水進行結冰灌溉,融水入滲后,咸淡水分離梯次入滲顯著降低土壤鹽度和SAR,咸水結冰灌溉比直接灌溉咸水或淡水有更好脫鹽效果。

  節水灌溉為鹽漬土根區水鹽調控提供重要依據,大量研究表明膜下滴灌有利于在植物根系形成局部的淡化環境。雷宏軍等[10]針對灌溉過程中土壤缺氧問題,利用曝氣滴灌水肥一體化將大量微氣泡與水肥同步輸送到根區;然而,節水灌溉下非充分淋洗引起土壤鹽分在亞表層聚集以及如何維持年際間土體水鹽平衡備受關注。利用微咸水資源進行農田灌溉,可以節約大量的淡水資源,但若利用不當,會導致土壤次生鹽堿化、土壤結構等物理性質惡化。鑒于以上問題,亟待對利用微咸水進行農田灌溉展開系統研究:

  1)改進降水的“集—輸—灌—排”排水排鹽水利設施,提升降雨或淡水灌溉時鹽分淋洗效率;2)基于水土資源特征的差異,對不同微咸水灌溉方式(輪灌、混灌、壟溝灌溉)進行適用性評價;根據農作物生育期不同階段的需水量,制定科學的灌水時間、次數和灌水量,揭示微咸水灌溉對作物生長發育和品質的影響機制;3)探究微咸水灌溉方式對區域土壤安全的作用機理,闡明微咸水灌溉與覆蓋措施(秸稈、地膜)對鹽堿地土壤水熱鹽運移的影響機理,探析微咸水灌溉方式與土壤改良劑配施對土壤碳庫和氮庫作用機理;4)從合理利用微咸水資源、微咸水灌溉作物優質高產(產量、品質)、土壤安全(肥力、結構)的角度綜合分析論證,探討適宜于當地水文氣候特征和土壤鹽分動態分布的咸 淡水灌溉方式,探明氣候變化條件下長期微咸水灌溉適用性,實現區域生態環境保護和土壤可持續利用,為科學利用微咸水資源、鹽堿地資源持續利用提供科學借鑒和管理依據。

  2.3農經牧循環的綜合種植模式

  黃河三角洲鹽堿地普遍存在土壤鹽堿度高、肥力低下、水資源有限等障礙性因子,對應的傳統種植模式往往采用大水漫灌壓鹽、增施化肥等方式,這與有限的水資源矛盾突出,同時容易造成肥力流失、環境污染。而通過農、林、牧循環發展和優質資源挖掘,進行合理的區域資源系統配置,則在一定程度上有望解決該問題。

  在高強度的人為改造影響條件下,土壤鹽漬障礙快速消減,生產功能迅速提升,但生態系統形成與穩定具有滯后性和長期性,鹽漬土的生態治理是指兼顧農田生產和生態功能、短期性與長效性、資源節約與環境友好的治理方式[11]。Rozema等[12]指出生物技術有助于解決全球不可逆的土壤鹽漬化問題,鹽生植物可在鹽漬化程度較高的土地上生長,可以充分利用海水資源和邊際水資源,避免使用緊缺的淡水資源改良鹽堿地。

  2.4鹽堿地土壤健康與生物強化技術

  環渤海鹽堿地土壤含鹽量高,地下水水位高,土壤自然脫鹽率低,土壤有機質含量低、結構差、土壤層次發育不全,限制了耕地質量快速提升。但鹽堿地作為一種資源,能夠為鹽生植物提供生長的環境,為鹽堿農業的發展提供基質。生物改良是指通過提升植物的耐鹽抗逆能力并在鹽漬土上進行適應性種植,利用植物根系生長改善鹽漬土理化性質,或最大化植物生物量并結合收獲物移除根區部分鹽分,主要機制表現在植物耐鹽性、植物生長對土壤質量提升、植物收獲物除鹽三個方面[14]。

  大多數鹽生植物和耐鹽植物,如堿蓬、海蓬子和檉柳等,都具備特殊的滲透調節機制或鹽分泌機制,使得它們能夠在高鹽分的土壤中生長。諸多研究表明多種材料聯用能顯著提升鹽漬土的調理效應,通過各種功能微生物的組合制備復合微生物的菌劑、菌肥等,在改良修復鹽漬土方面均表現出較好的效果。近年來,分子生物學的發展使得耐鹽基因克隆和表達成為可能[15]。

  基于此,圍繞環渤海鹽堿區土壤健康與鹽堿農業綠色發展,利用高通量測序、核心微生物組分析、宏基因組和蛋白質組學等多種跨學科技術,分析環渤海不同成因鹽堿地本土抗鹽植物的環境適宜性機理及其對鹽堿地淺層土壤的保水作用及土壤返鹽的抑制程度,解析菌根真菌在低有機質含量鹽堿土壤中協助植物耐鹽、及獲取氮、磷養分的機制;研究土壤核心功能微生物群系的建立、定植及其對微生境的響應過程,促進有益根際微生物組以改善土壤健康和提高作物生產力,同時利用土壤中天然存在的“拮抗微生物”對作物常見病原菌進行生物防治;挖掘并利用土壤“微生境”功能,從而減少因高施化肥和農藥帶來的生產成本高、土壤酸化、農產品品質低、有害物質積累以及農業面源污染等生態環境問題。

  2.5鹽漬農田養分增效和有機質快速提升技術

  鹽漬化耕地作為我國最主要的中低產田類型之一,其土壤有機質含量不足1%的面積達到26%,因而提高其耕地質量意義重大。黃河三角洲鹽堿地土壤肥力快速提高的一個關鍵點在于促進表層土壤良好結構(主要是團聚體)的形成。有機質是促進土壤團聚體形成及穩定的重要物質基礎。土壤有機碳,通常被認為是改善土壤團聚體形成和穩定性的重要“結合劑”;鹽堿地土壤的高含鹽量(尤其是交換性Na+)被普遍認為是破壞團聚體形成及穩定性的“分散劑”。研究表明,添加外源有機物增加了土壤有機碳的“結合”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抵消”交換性Na+的“分散”作用,促進鹽堿地土壤團聚體的形成和穩定。

  此外,土壤鹽漬化顯著影響農田氮、磷等大量營養元素的遷移轉化與吸收利用過程,黃河三角洲鹽堿地土壤肥力快速提高的另一個關鍵點在于促進表層土壤碳、氮等養分庫的形成。增施有機物是解決鹽堿地土壤肥力問題的一條重要途徑。土壤有機質分解以后可提供各種養分,特別是氮素,因為鹽堿地土壤礦物質一般不含氮,除施入的氮肥外,鹽堿地土壤氮素的主要來源就靠有機質分解所提供。此外,有機質也是鹽堿地土壤中磷、硫、鈣以及微量元素的重要來源。由此,土壤有機質是土壤肥力的物質基礎,可不斷地供給作物所需的各種營養、改善作物營養水平。

  Xiao等[16]發現生物質炭可提升土壤質量,增大土壤孔隙,在改良鹽漬土的同時增加土壤中速效養分,延長肥效,減少土壤銨態氮的淋失量,提高作物養分吸收和利用。在鹽漬土中,磷素移動性差且易與土壤膠Ca2+結合形成沉淀,同時鹽漬土中大量Na+使土壤可溶性磷以磷酸鈉鹽的形式存在,危害作物生長,降低磷肥生物有效性[17],因此關于鹽漬土磷素的研究更多從磷素活化方面開展。環渤海鹽堿地土壤層次發育不全、耕作層次尚未形成,鹽堿地土壤有機質極低,土壤結構差、養分種類少、微生物區系組成單一。且在鹽堿地高鹽、高pH等特殊生境條件下,鹽堿地自身積累大量有機質的過程極其緩慢。

  針對這些問題,開展田間原位試驗和模擬研究,采用宏基因組分析、同位素標記和蛋白質組學等技術,在外源施用土壤改良劑降鹽措施的基礎上,研究不同作物體系秸稈還田和施用有機肥/生物炭等對養分固持的影響機制,揭示濱海鹽堿地植物根系—土壤—微生物之間的互作機制,探明該區特殊生境對不同鹽堿程度的響應規律,闡明秸稈還田、豆科作物肥田和有機肥/生物炭施用等培肥措施對鹽堿區地力提升的機制,集成不同有機物改良濱海鹽堿地的關鍵技術。

  2.6鹽漬化演變多源數據融合與水鹽運移過程

  多尺度模擬精確獲取土壤鹽漬化多尺度、多要素的時空動態,對精準解析自然、人為要素驅動下的鹽漬化演變機制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隨著遙感和近地傳感技術的不斷發展,使得土壤鹽漬化多要素、多尺度、一體化監測成為可能,如航空/衛星光學/微波遙感影像、磁感式大地電導率儀、探地雷達等。在土壤鹽漬化的近地傳感監測方面,Xie等[18]構建了磁感式大地電導率和土壤鹽分之間的回歸模型,定量評估了河口區近10年來土壤鹽漬化的時空演變。近年來,國內學者更多關注不同尺度、觀測要素和數據之間的融合以提高土壤鹽漬化的反演精度,如陳俊英等[19]構建了基于無人機多光譜遙感和GF-1衛星遙感數據的模型,實現了無人機—衛星遙感升尺度的土壤鹽漬化監測。

  目前,關于土壤鹽分運動的尺度轉化研究尚不成熟,主要原因在于鹽分遷移基于土壤水文過程,其驅動要素和控制因子更為復雜且具有極強的時空間依賴性,未來研究應加強不同尺度觀測數據的集成,構建普適性的尺度轉換函數。土壤溶質運移模型是描述鹽漬土水鹽運移規律的有效方法,目前較成熟的商業化水鹽運移數值模型包括HYDRUS、DRAINMOD、SHAW和COMSOL等,其中HYDRUS是目前最為廣泛應用的模型,能夠較好地模擬點源交匯條件下飽和—非飽和滲流區水、熱及多組分溶質的遷移與轉化過程[20]。

  3展望及前景

  3.1鹽漬土高效用水與精準控鹽理論與技術

  黃河三角洲鹽堿地水鹽調控不僅是本地的問題,而且是黃河下游乃至整個黃河流域的問題。黃河生態系統是一個有機整體,要充分考慮上中下游的差異。黃河三角洲鹽漬土區水資源非常短缺,土壤鹽漬障礙治理對水資源存在極強的依賴性。

  在“以水而定,量水而行”的水資源剛性約束下,“水”的高效和安全利用依然是未來鹽漬土水鹽調控的核心。需要重點研究流域—灌區—景觀—田塊等多尺度上的水資源優化配給機制,分析作物物候相匹配的節水灌溉理論與制度;要深化節水型鹽漬土水鹽優化調控研究,深入闡明各類節水條件下鹽漬化的中長期演變規律,進一步拓展微咸水和咸水利用條件下土壤水鹽平衡的調控機理與技術,建立綜合考慮農田土壤水文過程、作物生長和鹽分特征的機理模型,研究灌區用水實時調配技術與產品、構建現代灌區高效用水調控技術集成模式。

  當前鹽漬農田生境模型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初步實現了作物產量和灌溉的優化管理,但對鹽分脅迫的影響以及土壤水、鹽、熱、氣、肥、微生物之間耦合關系缺乏深入考慮,尚不能適應當前鹽漬農田地力提升、作物高產和農業增效的需求[22]。亟需充分結合區域氣候特征、水資源稟賦和土壤條件,研究不同灌溉處理、土壤改良措施和施肥管理等農藝措施下作物產量、水分利用效率及土壤質量(含鹽量)的變化趨勢,以多尺度的高效用水實現田塊和區域尺度的土壤鹽漬化精準調控。

  3.2變化環境下農業用水與生態協同適應

  在當今氣候變化對農業和生態環境影響越來越突出,且國際間資源政策博弈加深,黃河三角洲鹽堿地水鹽調控還需充分考慮氣候變化的影響。鹽漬土的灌排管理需根據不同形成、驅動機制下的水鹽運動實際情況進行確定,隨著近年來氣候變化、極端氣候頻繁和降雨帶移動的影響,開展水資源格局再分配、再平衡背景下的土壤鹽漬化灌排管理研究至關重要。當前,這方面的研究國內外已經做了大量工作,但真正能闡明土地利用變化和氣候變化耦合關系的并不多,尤其是在區域上如何具體落實,從而指導生產是一個極具挑戰的問題。

  因此,亟需研究預測未來氣候變化情景下作物需水量和作物產量的變化規律,提出黃河下游不同區域應對氣候變化的策略和措施,評價不同技術方案的水足跡,開展流域水資源、能源、糧食協同優化研究,研發變化環境下流域水資源優化配置方案和優化技術[23];研究全球氣候變化背景下土壤鹽漬化演變驅動機制及生態效應,土壤鹽漬化與植被生態對節水場景的響應與過程模擬,解析鹽漬土區土壤—植被—水文耦合響應與協同適應機制;闡釋黃河三角洲鹽堿地農業用水和濕地生態用水的配額配置,既能加強濕地生態保護,也能促進區域農業高質量發展。

  參考文獻:

  [1]楊勁松,姚榮江,王相平,等.中國鹽漬土研究:歷程、現狀與展望[J/OL].土壤學報,2021:1-21[2021-11-15].

  [2]楊勁松,姚榮江.我國鹽堿地的治理與農業高效利用[J].中國科學院院刊,2015,30:162-170.

  [3]彭新華,王云強,賈小旭,等.新時代中國土壤物理學主要領域進展與展望[J].土壤學報,2020,57(5):1071-1087.

  [4]HUQL,ZHAOY,HUX,etal.Effectofsalinelandreclamationbyconstructingthe“RaisedField-ShallowTrench”patternonagroecosystemsinYellowRiverDelta[J/OL].AgriculturalWaterManagement,2021:107345[2021-11-23].https:∥doi.org/10.1016/j.agwat.2021.107345.

  [5]SWALLOWMJB,O'SULLIVANG.Biomimicryofvascularplantsasameansofsalinesoilremediation[J].ScienceofTotalEnvironment,2019,655:84-91.

  [6]耿其明,閆慧慧,楊金澤,等.明溝與暗管排水工程對鹽堿地開發的土壤改良效果評價[J].土壤通報,2019,50(3):617-624.

  作者:趙英,索立柱,王毅,吳楠,牛忠恩,胡秋麗,趙惠麗,李雅婷,宋冰

主站蜘蛛池模板: www精品| 欧美在线观看高清一二三区 |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久久久久 | 最新久久精品 | 日韩成人国产精品视频 | 在线观看不卡 | 国产片网站 | 亚洲精品一区henhen色 | 精品香蕉视频 | 午夜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成人影院 | 欧美区一区二 |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观看 | 可以免费观看的黄色网址 | 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 | 久久久久久久免费视频 | 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美女黄页在线观看 | 国产成人综合精品一区 | 国产剧情一区二区三区 | 五月一区二区久久综合天堂 | 最近中文日本字幕免费完整 | 奇米网久久 | 日韩成人综合网 | 国产成人免费视频 | 99久久精品国产高清一区二区 | 9久re在线观看视频精品 | 无码中文字幕乱在线观看 | 在线观看日本永久免费视频 | 亚洲美女自拍视频 |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 | 国产一级毛片大陆 | 日韩免费在线视频 | 国产日韩精品一区在线不卡 |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久久999 | 麻豆入口视频在线观看 | 日韩欧美在线中文字幕 | 免费在线观看中日高清生活片 | 99久久精品国产麻豆 | 正在播真实出轨炮对白 | 久久久久久国产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