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年05月30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摘要:籃球運動帶給初中學生的快樂是不言而喻的。通過籃球訓練不僅能塑造陽光帥氣的健康形象,還能使學生掌握籃球技能,提高身體隨機應變的能力,增強團隊協作意識,并建立良好的友誼等。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有效合理組織籃球教學的內容,不斷優化教學的策略和方法。
關鍵詞:校園籃球;訓練方法;探析
一、循序漸進夯實基本功
俗話說: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籃球運動中,擁有扎實的基本功非常重要。籃球的基本功是什么呢?下面從投籃、運球和傳球三方面來做介紹。
體育運動論文范例:小學體育籃球多樣化教學探索與研究
1. 投球訓練
籃球老師需要教授學生掌握正確的投籃姿勢和發力順序。首先,投籃前雙腳要站穩,然后由膝關節—腰—肩關節—肘關節—手腕—手指逐次發力。這時候需要老師向學生演示。接著,要求學生模仿教師的姿勢進行訓練。學生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會出現將球投偏的情況,這對于剛剛接觸籃球的學生來說再正常不過了。這時候需要老師指點學生,投籃時身體的哪個部位動作不對。投球訓練可以增強學生眼、手、腿等各器官與肢體的協調能力,增強靈活度。
2. 運球訓練
投籃只是籃球比賽中的一部分,我們需要通過不停的運球使自己離目標(籃筐)更近,因為只有越靠近它,我們的投籃命中率才會越高。老師要把運球的規則講給學生們:每跑兩步運一次球,拍球時球不能高過肩膀,運球時手腕不能朝上,不然算違例。然后讓學生自己進行大范圍長距離的運球訓練。
3. 傳球訓練
在籃球比賽中,要想讓球快速地到達對方半場,并盡可能地靠近對手的籃筐,最好的辦法就是隊友間的互相傳球了。可以說,一個球員的籃球基本功扎不扎實,只要看他傳球就可以了。標準的傳球是胸前傳球,最簡單,成功率也最高,是初學者需要掌握的基本傳球技能。籃球老師可以在示范完后讓學生兩兩一組,做胸前傳球練習。一個好的傳球手可以讓進攻變得更加順暢。21世紀初期,NBA的薩克拉門托國王隊就是代表。
通過對投籃、運球和傳球的不斷訓練,可以使學生的動作逐漸變得更規范,姿勢更加優美。老師還可以鼓勵學生課余多看看專業籃球比賽的視頻,拓寬視野,增長籃球運動方面的知識。
二、體能充沛,降低失誤率
在籃球比賽中,經常可以看到球員因為體能不足而導致投籃動作變形,或者無法完成比賽的情況。雖然對初中生的要求不能像對專業籃球運動員那樣,但是適當地通過籃球訓練來增強學生的體能還是很有必要的。例如,訓練前的準備環節,充分熱身是確保學生在籃球訓練中不受傷的關鍵。所以教學過程中,需要老師帶領學生認真做好熱身活動。例如跑步訓練、身體各個部位的伸展訓練;原地摸高、練習彈跳等。對于不同學生也應做到因材施教。如有些學生的力量不足,那么在熱身時就可以多做做器械訓練;又或者有些學生氣量不夠,可以安排多做跳繩訓練;再如,對于跑得慢的學生,可以多做速度沖刺練習;對于身材高大卻很笨重的學生,老師可以安排他們多一些靈敏度和柔韌性方面的訓練。像急停,快速轉身等等。
三、團結合作,缺一不可
一支籃球球隊在場上是需要五個人一起來完成比賽的,那么他們相互間的配合就顯得很重要。初中體育籃球教學中,學生要與自己的同學,也就是隊友不斷地配合才能更好地在比賽中占據上風。這需要彼此間建立良好的友誼,養成相互合作的好習慣。這樣不只是籃球訓練,對學生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也會起到幫助作用。老師在籃球訓練中要注重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精神。例如,籃球比賽中的擋拆配合,是需要至少兩個人來完成的。我們不能只看持球人得分,做配合的那個人也同樣重要;再比如反擊快攻的時候,隊友聰明的跑位能為運球的人制造得分的機會。在籃球教學中,學生也能通過相互合作來學習或者比賽,在與別人的接觸學習中找到更好的方法,從而提高自己的能力。
四、心理疏導
研究表明,人情緒的變化,除了內因之外,受外界因素的影響也很大。特別是在初中時期,學生心理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響產生波動,而不正確或不及時的心理疏導會讓學生產生逆反心理。籃球老師在訓練中需要注意學生由于情緒的變化或波動而產生的危險性行為。例如,利用器械做出發泄行為。這不僅對自己無益,還有可能會傷害到別人。再如,還處在青春期的學生,難免會產生戀愛的沖動,雖然這是件很美好的事情,但如不進行科學引導,戀愛失敗產生的負面情緒和消極心理是非常不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的。
五、巧用游戲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學習效果
喜歡玩游戲是初中生學習過程中一個比較突出的學習特征,所以為了進一步提高初中生參與籃球教學的效果,還可以有機結合籃球教學與游戲,借助游戲教學模式來提升籃球教學的質量。但是在設計籃球游戲活動期間,需要結合籃球教學內容與初中生自身的興趣愛好,確保所設計籃球小游戲活動可以調動全體學生參與的熱情。
例如,在指導學生進行罰籃練習的過程中,如果單純要求他們反復進行罰籃訓練,那么他們很快就容易失去訓練的興趣,這時候可以采取游戲教學模式為他們設計一些關于罰籃的游戲:將全班學生劃分成4個小組,讓每個小組的成員依次排成一列,分別按順序進行罰籃,如果哪個小組的成員沒有投進,要繼續進行投籃;如果小組的某個成員罰進了,就換下一個隊員進行罰籃。讓他們比一比哪個小組的“罰籃”可以做到又快、又準,最終成績最差的小組成員需要接受俯臥撐或其他一些小懲罰。通過這種游戲化的籃球訓練方式,可以增加籃球教學與訓練的趣味性,更有利于激發學生參與籃球訓練的興趣,同時也更有利于提升他們整體的訓練效果。
綜上所述,應重視初中體育籃球教學,教師要針對其中存在的問題,采用多種方法調整,多角度提升教學效果和質量。
參考文獻
[1]朱月芳.初中生籃球訓練特點及安排原則[J].當代體育科技,2019,9(3):37-38.
[2]周曉.淺談初中生籃球訓練基本要素的培養[J].當代體育科技,2016,2(18):22-23.
作者:葉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