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年04月08日 分類:政法論文 次數:
摘要:司法責任制改革與司法實踐對類案類判的迫切需求,以及法律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提供的技術平臺支撐,促成了類案檢索機制從試點到推廣、從自主到強制的全面推進。通過對類案檢索機制演進路徑及其內涵、特征及預期進路的檢視,引出類案檢索機制的優勢及實踐運行中存在的困境與問題,從機制內在改進、外在技術平臺構建以及審判理念轉變、律師參與類案檢索運行程序保障等視角提出類案檢索機制的完善建議,為實現促進公正司法及法律適用統一的司法責任制改革目標發揮積極作用。
關鍵詞:類案檢索;法律適用統一;司法責任制改革;公平正義
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在全國人大十三屆三次會議《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中在總結2019年全面落實司法責任制工作時,強調了全國法院正在推行的類案與關聯案件強制檢索機制。2020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印發了《關于統一法律適用加強類案檢索的指導意見(試行)》,對類案檢索提出了明確、具體、統一的指導意見,由此類案檢索機制在法院系統經歷了從試點到推廣、從自主到強制并不斷健全完善的推進過程。筆者通過類案檢索機制演進路徑及其內涵、特征及預期進路的考察,梳理出類案檢索機制運用實踐中現存問題并提出全面推廣應用的完善建議,以期為公正司法及統一法律適用的司法責任制改革目標的實現做出積極嘗試。
司法論文范例:司法推理價值判斷的觀念與體制分析
一、類案檢索機制的探索與演進路徑
發布于2017年7月的《司法責任制實施意見(試行)》正式開啟了最高人民法院層面的類案與關聯案件檢索機制的探索,演進至今類案檢索機制的全面推行,整個歷程雖然僅為三年,但它卻有一個很長的過去[1](P99),可以追溯到公報案例發布及案例指導制度。
(一)《最高人民法院公報》發布案例對類案裁判的影響《最高人民法院公報》創刊于1985年,公開刊登各級法院推薦并經審定的典型案例,成為審判工作進一步適應改革開放需要、全面落實審判公開原則及案例指導應用的一項重要舉措,對指引審判具有實踐影響,發揮了傳承司法經驗與類案裁判參考的價值。
盡管最高人民法院在(2014)民申字第441號案中認定:黃某援引的本院公報案例并非是本院根據《關于案例指導工作的規定》發布的指導性案例,其主張本案應參照該案例處理沒有依據[2],導致公報案例不具有對類似案例的參照效力。但鑒于公報案例畢竟是經過精選提煉并修改完善后發布,所折射的案件實踐意義深遠[3](P21),而且公報案例本身所蘊含的法治信息、所提出的前沿命題以及邏輯推理和法律詮釋,能夠為立法和司法解釋提供新的思路和視角[4]。因此應用并參考公報案例的裁判理念,仍然有利于統一裁判尺度、提升司法能力和水平,有利于加強司法實踐與法學教育研究的交流互動[5],仍應成為類案檢索的重點案例。
(二)案例指導制度逐步深化對類案裁判參照的影響
最高人民法院2010年11月發布的《關于案例指導工作的規定》正式確立了案例指導制度。2011年12月第一批指導性案例的發布,標志著我國案例指導制度由多年的理論積累進入了審判實踐,由此形成了案例指導制度,對法官參照類似案件及發揮對類似案件裁判統一方面具有重要保障意義。[6]
(P163)但由于《關于案例指導工作的規定》未明確法院在審判類似案件應當參照指導性案例的具體內容,導致司法實踐中參照效力僅被定位為參考或借鑒,使得指導性案例的參照適用出現了偶然性、隨意性等被弱化問題。2015年5月《案例指導工作實施細則》發布,明確了各級法院審理類似案件時應當查詢、引述相關指導性案例的編號和裁判要點,并參照相關指導性案例的裁判要點作出裁判,從而使得指導性案件在補充法律、彌補漏洞、統一法律適用標準、簡化法律適用過程以及強化裁判的說理論證等方面起到重要指引作用。[7](P73)由此案例指導制度對解決同案不同判、促進司法統一方面的作用真正得到確認與發揮。
案例指導制度運行至今已達十年之久,但最高人民法院發布指導性案例總數偏少且類型單一,至今僅24批139例指導性案例[8],難以形成規模效應,無法全方位覆蓋各種類型糾紛;而且在參照援引指導性案例的司法實踐中還出現樣態迥異、論證不詳、援引率低、隱形參照等問題。[9](P148)由于指導性案例僅以公布時間先后順序列于《最高人民法院公報》《人民法院報》及中國法院網等平臺,并未按照類別進行有序羅列,更無科學、便捷的檢索系統[10](P146),給指導性案例查詢、適用及援引帶來一定障礙,由此呼喚著類案檢索機制的創設與全面推行。
(三)裁判文書上網為類案檢索提供了豐富素材最高人民法院于2010年11月印發《關于人民法院在互聯網公布裁判文書的規定》,開啟了裁判文書公開上網的探索,2013年11月第二個裁判文書上網新規發布,中國裁判文書網上線運行,至2016年8月第三個裁判文書上網新規出臺,上網裁判文書數量迅速飆升。
二、類案檢索機制概念、特征界定及預期進路
上述類案檢索的探索、創設與推進的演進路徑考察表明,類案檢索機制正經歷著從點至面、從自主檢索到強制檢索的推進過程,由此形成了具有特色的類案檢索機制概念、特征及預期進路。
(一)類案檢索機制概念及特征界定
1.類案檢索機制的概念界定根據《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責任制實施意見(試行)》及《關于統一法律適用加強類案檢索的指導意見(試行)》相關規定,類案檢索機制的內涵可以概括為:承辦法官在審理案件時,依托中國裁判文書網、審判案例數據庫等平臺,全面檢索與在審待決案件在基本事實、爭議焦點、法律適用問題等方面具有相似性的生效裁判,通過比較分析后形成類案檢索說明或者報告,作為在審案件裁判的參照或參考,從而實現裁判尺度統一與類案類判。該內涵即作為本文所涉類案檢索機制的概念界定。
2.現行類案檢索機制的特征
(1)類案檢索主體不限于法官。現行機制將檢索主體主要設定為從事審判工作的法官,要求法官在案件審理時必須對類案進行全面檢索,并將類案檢索作為審判工作流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及重要工作,同時還應對案件當事人、律師及其他訴訟參與人提供類案檢索報告予以積極回應。由此形成了類案檢索以法官強制檢索為主、其他案件參與人自愿參與為補充的主體特征。
(2)類案檢索的對象為類似案例。判斷兩個案件類似的基礎是比較兩個案件的構成要件,兩個案件之間的構成要件相類似,便可對兩個案件作出相同或相近似的法律評價。[14](P258)關于兩個案件之間的構成要件識別問題,左衛民教授提出依案件性質、案情特征、爭議焦點、法律適用特征體系來認定的觀點[15](P27),得到現行類案檢索機制的采用。《關于統一法律適用加強類案檢索的指導意見(試行)》確定了與待決案件在基本事實、爭議焦點、法律適用問題等方面具有相似性來識別認定類案的標準,為類案檢索奠定了基礎,為精準地確定類案對在審案件的參照或參考提供了指導與借鑒。
三、類案檢索機制運行存在的問題
按照現行類案檢索機制設計,將在審待決案件與已生效類案進行比對考量,從檢索類案的裁判要旨中尋求啟示和參考,對確保實現類案類判具有獨特優勢和積極作用。但結合近幾年運行實踐,諸多問題與困惑已開始顯現,應當得到正視與穩妥解決。
(一)檢索基數過于龐大導致檢索成本過高目前我國類案檢索平臺眾多且各顯特色,相關司法案例資源未經有效整合,案例的檢索和發現渠道過于多元,檢索結果不盡相同且無法窮盡。[1](P101)檢索者艱辛檢索出的海量案例信息必然包括著大量冗余數據,往往容易將類案檢索引入歧途[16](P35),導致裁判效率降低,由此形成了類案檢索成本過高的問題。
(二)檢索技術滯后導致檢索案例精細化程度不夠1.案例范圍過窄、關聯性不強即使中國裁判文書網收錄了各地法院浩如煙海的案例,可供檢索案例基數極巨,但該網僅是將已經公開的裁判文書進行匯總,對案例進行精確標簽化的深加工處理程度較低。在實踐檢索中搜索出大量與在審案件事實無關的案件,需通過逐個點擊排查的方式進行篩選甄別與反復檢索,不利于檢索效率的提升。2.檢索案例級別缺失、層級不清對于已經公開上網的一審裁判文書,缺乏涉及同一案件的二審或再審裁判結果的進一步關聯性標注與關聯鏈接,導致檢索出的一審裁判案例無法判定是否屬于最終生效結果,進而可能將已被改判或撤銷的案件錯誤納入類案范圍,降低了檢索的精準性。
四、類案檢索機制的完善建議
針對類案檢索機制實踐運行中遇到的困境問題,通過從該機制內在改進完善、外在技術平臺構建以及審判理念轉變、律師參與等方面進行完善,以促進司法審判與實際貼合,為實現類案類判、統一裁判尺度發揮應有作用。(一)建立指定的專門類案檢索平臺,加強類案建設管理類案數據平臺作為類案檢索機制的基石,其建設與運用程度直接決定著類案檢索機制的成敗,為此提出以下建議:1.專門案例檢索平臺的頂層設計與建設通過建設全國統一兼具權威性、全面性和便捷性的案例檢索平臺,使松散的案例體系化,將中國裁判文書網與中國司法案例網進行整合,實現一鍵式跨網搜索,使得檢索的結果更加統一、豐富、及時,更為貼近檢索需求。2.加強類案的精細化、標簽化、結構化工作讓更多法律知識素養深厚的人員加入基礎性數據整合工作,為紛繁復雜的法律事實界定更為清晰明確的法律標簽,從而提高檢索的針對性和準確度,節省法官的時間和精力。
五、結語
總之,作為統一裁判尺度、落實司法責任制改革重要舉措的類案檢索機制,正與伴隨法律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結合的智慧法院建設齊頭并進,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但其完整建立與全面強制推進,仍需在多方合力下步步為營、分步緩進,并在實踐中不斷完善。
參考文獻:
[1]鄭通斌.類案檢索運行現狀及完善路徑[J].人民司法·應用,2018,(31).
[2]中國裁判文書網.最高人民法院(2014)民申字第441號案民事裁定書[EB/OL].https://wenshu.court.gov.cn/website/wenshu/181107ANFZ0BXSK4/index.html?docId=802bea7199d74eca97d6379950ddb20e,2020-06-21.
[3]馬曉藝.中國司法案例指導作用的歷史演變[J].法制博覽,2020,(4).
[4]于同志.我們為什么要重視司法案例[N].人民法院報.2017-08-02(05).
[5]周強.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工作推進會上的講話[EB/OL].http://www.court.gov.cn/zixun-xiangqing-54702.html,2020-06-20.
[6]陳福才,何建.我國案例指導制度的檢視與完善[J].中國應用法學,2019,(5).
作者:陳開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