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年06月07日 分類:政法論文 次數:
為了更好地推進國企改革,打造一個符合現代企業管理的競爭體系,作為國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國有企業改革正在加速批量落地。國家發改委也在進一步研究完善混合所有制改革政策,多地也在整體上加大混改力度,擴大范圍,放寬權限。
從2017年第一批9家混改試點方案被批復,到2019年第四批混改試點名單審議通過,短短的兩三年時間,上百家國企計劃通過民企入股國企、國企入股民企、中央企業與地方國企混合、國企與外資混合、PPP模式等多種混改模式來提升企業競爭力。
隨著國有企業參股各類型企業越來越多,如何確保國有企業最大化享受國有企業改革帶來的紅利,從而切實維護國有股東權益,提升參股股權投資收益水平,是當下國有企業管理者最需重視的問題。
1當前國有企業持有國有參股股權的管理現狀
國有企業對于參股股權的管理普遍存在“重投資輕管理”的問題,股權管理較為宏觀,缺乏規范的股權管理職能,主要現狀如下:
(1)參股股權管理制度主要依托國家法律法規制定,較為宏觀,實操性不強且未成體系,對業務開展缺乏指導作用;
(2)參股股權管理人員不足,日常監管職能弱化,不能覆蓋到所有參股公司;
(3)參股股權由國有企業多個部門分段管理,聯動性不強,國有企業委派的董監高和股權管理人員之間缺少溝通渠道,監管合力發揮不足;
(4)現有參股股權投資回報水平參差不齊,未及時對參股股權結構進行優化和調整,還存在多年無投資回報甚至虧損嚴重和賬銷案存仍未予清理情況;
(5)未與參股公司股東建立良好的溝通機制,對參股公司的長遠發展缺乏共識和助力保障。
2提升國有參股股權管理水平的對策
國有參股股權作為國有資產若想保值增值,必須提升國有企業管理者對國有參股股權的管理水平,通過建章立制(是基礎)、股權監管(是手段)、公司治理(是關鍵)、優化結構(是目標)和股東合力(是保障)這五個要素入手建立一套完整的國有參股股權管理體系,理解這五個要素的作用發揮區別,將其熟練的運用到工作中并列入常態化管理。圍繞這五個要素的管理對策如下:
2.1健全管理制度,實現股權管理規范化和流程化
國有參股股權作為國有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規范、安全及保值增值是基礎,因此制定參股股權管理制度既要依托國家法律法規,又要結合參股股權管理實際,確保制定的管理文件具有可操作性和指導作用,確保國有參股股權管理規范化和流程化,形成一套較為完善的股權管理體系。
2.2強化股權監管,實現股權管理精細化和專業化
對參股公司進行深入調研,運用專業、有效的監管工具,對參股公司開展經營分析,動態掌握參股公司的真實經營情況,及時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防范監管風險,切實維護國有股東權益。在不斷完善股權管理制度建設和風險控制體系建設過程中,將形成的股權監管方法和手段進行固化,將股權管理經驗進行有效積累和沉淀,穩步提升股權管理能力。
在保證參股公司企業基礎信息與工商登記備案信息一致的情況下,做好參股公司的收益管理,編制收益預算和滾動預測,做好投資收益的核對和分紅款項的回收。建立日常監管機制,當動態監控出現異常時,如出現參股公司異常虧損、業績下滑、侵害股東權益、長年虧損扭虧無望、長年盈利不分紅等情形時,要及時分析異常原因并制定對策,對執行效果進行跟蹤,直至化解風險。
2.3完善治理結構,促成董監高三會一層規范運行
督促參股公司按照公司章程完成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及經管層治理結構,向參股公司推薦合適的董事、監事及高管,參與參股公司重大經營決策和管理,確保或促成參股公司三會一層規范運行,落實股東管理意志,支持和推動參股公司發展。
建立董事約束與激勵機制,國有股東委派的董事應當發揮自身專業特長和經驗優勢,密切關注參股公司發展變化,注意研究參股公司發展規律,并圍繞任職參股公司生產經營、企業管理及內控制度、風險管理等方面的現狀及存在問題,向參股公司提出與發展戰略或管理改進有關的建議。每個年度終了,國有股東要對委派董事的履職情況和工作成效進行評價,對認真履行董事職責且對參股公司管理和經營起到支持作用的委派董事,可以給予一定的獎勵,不合格的應及時調整崗位。
2.4優化股權結構,提升股權投資收益回報水平
通過對參股股權現狀及持有價值進行有效梳理及分析,結合國有企業的發展戰略,確定將要長期持有、培育的股權以及清理退出的股權。制定股權培育及退出的實施方案,快速推進,不斷優化股權結構,提升股權投資收益回報水平。
對現有的參股股權進行識別,挑選出契合國有企業戰略發展、自身經營規范、盈利能力強、未來發展前景廣闊的優質股權,通過向其輸出管理與人員,幫助其提升管理能力和協調資源開拓市場,從而提升參股公司經營業績,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對現有的參股股權進行識別,挑選不契合集團公司戰略發展、經營不規范、盈利能力弱、未來發展前景不明的低效無效股權,通過資產重組、破產清算、股權公開掛牌轉讓等方式,及時退出保全,確保國有權益不受損失。
2.5強化股東合作,共同推動企業長遠健康發展
參股公司經營業績的提升,離不開股東的共同努力與支援。股東可以根據各自優勢對參股公司形成支持合力,向參股公司提供產品、技術、研發、管理、市場、銷售、資金、資本、渠道等方面的支持。因此,強化股東合作,達成股東之間的高度共識,是推動參股公司可持續健康發展的后盾,也是股東獲取豐厚投資回報的保障。
通過定期股東會與董事會、臨時股東會與董事會和日常交流與互訪機制等形式建立股東定期交流機制,在確保參股公司誠實守信、合法經營的情況下,股東應勤勉盡責、不越權、不侵權、按章程辦事,共同維護參股公司市場主體獨立性。在此基礎之上,還應該尊重各方意志實現多方共贏,股東與參股公司之間要相互理解和包容,在博弈和尊重中共贏,共同推動參股公司長遠健康發展。
3國有參股股權管理的未來發展構想
與股權管理精細化和專業化相比,科學化與信息化管理作為新興的股權管理模式,在提高工作效率和加強準確性上,有著絕對的優勢。
建立大數據管理平臺,運用信息化管理機制對股權進行監管,通過對標行業先進,積累股權管理大數據,建立靜、動態股權監管手段,實現股權監管信息化、智能化,建立一套成熟的風險控制體系。
搭建股權管理信息系統,將股權管理所有信息都集中存儲,確保資料的完整和安全,避免因員工的流動造成數據丟失,從而造成國有企業資產受損。在股權管理信息系統中,信息可以按一定的方式進行加工、整理、組織并存儲起來,再根據信息用戶特定的需要將相關信息準確的查找出來,滿足使用者的不同需求,從而告別手工賬。通過配置靈活的用戶權限,設置多級的管理員權限,幫助使用者獲取所需的全部信息,增強決策的科學性,可以將信息與其他人共同分享,從而更加合理地達到資源配置,提高信息資源利用率,避免在信息采集、存貯和管理上重復浪費,節約時間成本。還可以向使用者提供數據分析,它將是股權管理過程中必須配備的一種常態化分析工具,可以根據數據分析的受眾對象,多維度對參股公司經營情況進行評價,使股權監管有的放矢并及時提出風險預警,最終實現股權管理科學化與信息化的目標。
政工師論文范文:國有企業稅務管理工作突出問題及解決策略
為了提高參股公司的投資回報水平,國有企業必須對參股股權管理給予足夠的重視,要認識到參股股權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運用好管理國有參股股權的五要素,提升參股股權管理水平,從而促進國有企業的業績提升,確保國有企業的長遠健康發展。
作者:曹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