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年09月17日 分類:醫學論文 次數:
[摘要] 目的 探討循證護理式在外科急腹癥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擇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期間我院外科收治的84例急腹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各42例。觀察組采取循證護理,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觀察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數、并發癥發生率及患者滿意度均顯著優于對照組,組間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循證護理可以幫助護理人員制訂出科學、合理、有效地臨床護理決策,對患者實施優質的護理,可提高患者的滿意度,提高臨床護理質量。
[關鍵詞] 循證護理;外科;急腹癥
循證護理(EBN)又稱實證護理,核心是護理人員在護理實踐中運用科學方法對病人實施護理[1]。 循證護理對于減少護理不良事件,提升護理滿意度具有重要作用,是廣大護理人員應掌握實踐的方法。近年來,我院將循證護理應用于外科臨床護理實踐中取得了良好效果。回顧分析 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期間我院外科收治的84例急腹癥患者的臨床資料,旨在探討循證護理式在外科急腹癥患者中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擇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期間我院外科收治的84例急腹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全部患者均已確診,并自愿參與本研究。將84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患者42例,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9例;年齡在24~59歲,平均年齡(39.5±5.6)歲。對照組患者42例,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9例;年齡在23~62歲,平均年齡(39.7±5.4)歲;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臨床癥狀等臨床資料比較均無顯著差異(P<0.05),有可比性。
1.2 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數、并發癥發生率及患者滿意度等指標 。滿意度調查采用我院自制的患者滿意度調查表,每月發放1次,對調查表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
1.3 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監測患者的臨床癥狀和生命體征。保持病室環境舒適溫馨,控制溫、濕度,濕度45~60%[2]。觀察組患者采取循證護理,護理方法如下:
1.3.1 密切觀察腹痛變化與疼痛護理 循證支持: 急性腹痛是全部患者的共有臨床癥狀,是病變部位刺激經由神經傳導至大腦皮層而出現痛感。疼痛部位與刺激性質密切相關。
護理干預:護理人員應通過一看、二問、三查細心觀察腹痛變化,一看:通過面部神態、表現、面色等判斷患者病情。面容痛苦、輾轉不安提示疼痛較重;煩躁、出汗、面色蒼白提示休克。二問:詢問疼痛部位、程度、放射部位等,一般情況下,急性闌尾炎多位于右下腹麥氏點,急性胰腺炎可能是刀割樣疼痛,腹痛較輕者可能是闌尾炎或腸系膜淋巴結炎,夜間饑餓痛提示十二指腸潰瘍,疼痛向右肩部放射如膽囊炎。三查:護理查體應著重腹部情況、血常規、尿常規等輔助檢查;颊甙l病早期,可試用解痙藥如阿托品止痛,同時避免注射使用嗎啡等強鎮痛藥物。
1.3.2腹脹的觀察護理 循證支持:隨疾病進一步發展,患者可能出現腹脹,甚至腹腔積液[3]。
護理干預:上腹脹滿可能是急性胃擴張,腸管擴張,腹部均勻隆起和持續脹痛是麻痹性腸梗阻癥狀。護理人員應根據患者情況,給予患者胃腸減壓管進行負壓吸引,減少腹脹。同時患者需做好口腔護理,積極預防并發癥。
1.3.3 消化道癥狀觀察與護理 循證支持:急腹癥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惡心、嘔吐,以及排氣、排便的改變。
護理干預:觀察患者嘔吐情況 :嘔吐咖啡色血液多由潰瘍病引起,黃臭味可能是由低位麻痹性腸梗阻引起,胰腺炎則多表現為嘔吐后癥狀不減輕,關注患者是否存在排氣及排便異常:長時間腹痛腹脹無排便排氣可能存在腸梗阻,闌尾炎早期常伴有腹瀉癥狀。在觀察與治療初期患者多需禁食,并進行胃腸減壓和補液擴充血容量,合理的營養支持改善電解質紊亂。
1.3.4 生命體征的密切觀察 循證支持:急腹癥患者可能導致發熱、脈搏和呼吸急促、血壓下降甚至休克等表現,因此護理人員應密切關注患者的臨床癥狀和體征。
護理干預: 急腹癥初期患者體溫一般維持正常,但隨病情發展往往出現發熱現象。急腹癥患者常出現低血容量性休克或中毒性休克,因此應注重監測患者的體溫、脈搏、呼吸及血壓等狀況[4]。
1.3.5 臥位的護理 循證支持:血壓穩定無休克者均采用半臥位,促進腹腔內滲液流向盆腔使炎癥局限。松弛肌肉患者痛感,減輕膈肌壓力,利于患者呼吸。
護理干預:指導患者采取正確的姿勢,給予老年患者氣墊,護理人員需協助患者翻身,預防褥瘡等并發癥。
1.3.6 配合醫生做好手術前后護理 循證支持:通過腹腔穿刺鑒定腹腔積液的性質。
護理干預:手術前做好準備工作,術后做好病情觀察,傷口處理和引流管護理,根據醫囑輸注藥物。
1.4 統計學方法[5] 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所有數據均以均數(x±s)方式進行表示,組間差異采用 t檢驗進行比較,P<0.05 表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比較觀察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數、并發癥發生率及患者滿意度均顯著優于對照組,組間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結論
急腹癥主要表現為急性腹痛,急腹癥的病因及發病機制均較為復雜,早期診斷對降低病死率,和減少并發癥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患者需及早診斷和進行治療[6]。循證護理作為一種科學護理實踐,是遵循證據的護理,體現了護理的人文性、藝術性,循證護理提倡患者的具體情況、需求與遵循證據的完美結合,能夠最大限度的地滿足患者的各項要求,護理過程中充分體現了“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理念,顛覆了傳統以直覺和經驗為主的護理習慣,促進了科學、系統的護理觀念的進一步發展,可有效的減少矛盾,降低就發發生率,顯著提高護理質量,提高患者滿意度。
醫院護理方向評職知識:吉林省護士晉副高職稱征稿要求?
研究發現,采用循證護理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平均住院時間和患者滿意度均顯著好于常規護理組(P<0.05)。綜上所述,循證護理可減少矛盾,有效提升患者的滿意度,同時能夠增強護理工作的科學性和合理性,促進提高護理質量,值得在臨床上推廣。
參考文獻
[1] 黃海燕, 傅繼勇, 黃銳. 護理干預在腹腔鏡診斷和治療急腹癥患者中的應用[J]. 齊魯護理雜志旬刊, 2012, 18(3):70-71.
[2] 俞友芳. 外科急腹癥的術前護理及應用體會[J]. 大眾健康:理論版, 2012, (10):240-241.
[3] 趙靜. 循證護理模擬訓練在外科急腹癥護理教學中的應用[J]. 當代護士旬刊, 2010, (5):90-92.
[4] 孟慶芝, 李淑華, 汪庚明等. 循證護理在食管癌放療患者中的應用[J]. 中華全科醫學, 2013, 11(6):966-967.
[5] 董亞芳. 外科急腹癥患者的整體規范化護理[J]. 中國基層醫藥, 2012, 19(4):631-632.
[6] 應漪云. 健康教育在外科急腹癥護理中的應用探討[J]. 現代診斷與治療, 2013, (12):2863-2864.
作者:張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