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年07月10日 分類:醫學論文 次數:
【摘要】目的:探析感染性肝炎護理中應用優質護理的效果。方法:抽選感染性肝炎病例,共計50例,共劃分為兩組,每組病例25例,對照組行常規護理,觀察組行優質護理,比較項目為生活質量、情緒狀態。結果:SAS評分、SDS評分、生活質量評分進行對比,觀察組各項指標更優異,與對照組比較P<0.05。結論:感染性肝炎患者接受優質護理的效果更優異,對于患者的情緒狀態與生活質量均具有改善作用。
【關鍵詞】感染性肝炎;優質護理;
感染性肝炎是一種肝臟所出現感染性疾病,類型較多,均具有極強的傳染性,病毒感染后具有潛伏性,若治療不及時,會形成肝硬化,且可快速傳播,不僅危及患者自身安全,也會影響社會穩定運行[1]。目前,臨床感染性肝炎的治愈率較高,但是護理難度較大,做好患者個人護理基礎上,也需預防交叉感染,重視護理人員自身防護。我院以感染性肝炎患者50例進行對比研究,了解優質護理的應用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資料
于2019.7~2020.7,抽選的50例感染性肝炎病例進行分組研究,方法為隨機分組法,共劃分兩組,每組有25例;對照組:男17例,女8例,年齡均值為(47.55±6.42)歲;觀察組:男20例,女5例,年齡均值為(47.26±5.19)歲;資料間比較無差異,P>0.05。
1.2方法
以常規護理模式為對照組的25例患者開展護理;以優質護理模式為觀察組的25例患者開展護理,方法:(1)改善現有的住院環境,保證采光良好,環境干凈整潔,通風良好,定時消毒,為患者提供適合修養的環境,使患者住院期間的睡眠質量提升,提高患者的舒適度。有效控制病房內人數,同一病房內患者均患有同種疾病,禁止將非傳染性疾病同感染性肝炎患者置于同一病房。(2)對工作模式進行優化改善,合理排班,加強防護,保證護理人員自身安全,以良好的精神狀態開展護理工作[2]。評估護理人員的專業能力與溝通能力,選擇綜合能力強的護理人員作為小組組長,帶領三班護理人員工作,要保證兩組交接班時間在30min以上,避免因交接過程中遺漏重要信息,影響后續護理工作開展。(3)為了提升患者用藥依從性,保證治療質量,提前告知藥物類型與給藥方式,同時介紹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強化用藥護理,可減輕患者對臨床用藥治療的顧慮,使患者更好遵從醫囑用藥。
(4)日常飲食選擇更容易為胃腸消化吸收的食物,控制食物的含糖量與熱量,為患者提供優質蛋白,以豆制品、牛奶、瘦肉為主。患者檢查顯示血氨水平升高后,也需對蛋白質的攝入量進行限制。建議患者低脂肪飲食,脂肪不可超過總熱量的20%[3]。多讓患者適應富含維生素的新鮮的水果及蔬菜。(5)患者由于病情影響,住院期間會出現明顯的自卑、焦慮、恐懼等不良心理,導致患者不愿意與外界接觸,缺乏正常社交,導致患者的負性情緒進一步加重。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要以平等、關愛的態度為患者提供護理服務,加強健康宣教,使患者對于疾病有正確認識,減少恐懼感,保持平和心態接受治療。強調正常社交下傳染風險極低,只需避免避免飛沫與血液傳播即可,使患者的社交信心恢復,愿意做好自身防護的基礎上與他人溝通。
1.3觀察指標
情緒狀態應用焦慮(SAS)、抑郁(SDS)自評量表評估,總分為100分,患者情緒狀態越差,兩項指標評分會越高;生活質量應用SF-36量表評估,總分100分,患者日常生活質量越高,最后所得總分越高[4]。
1.4 統計學處理
SAS評分、SDS評分、生活質量評分均為計量資料,用(60e81fc6de68d_html_c6c3dc0445d1f39a.gif )描述,數據輸入到SPSS24.0軟件后,行t值檢驗,若P<0.05,有差異。
2 結果
在生活質量、SDS、SAS三項評分比較,觀察組護理后改善情況更優異,P<0.05。
3 討論
感染性肝炎是具有傳染性的肝臟疾病的統稱,其中甲肝與戊肝是以消化道傳播為主的急性傳染性肝病,以急性肝炎癥狀與體征為主要表現,可治愈;乙肝、丁肝、丙肝是以血液、體液傳播為主,隨著病情進一步發展,會導致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纖維化,需積極開展抗病毒治療。感染性肝炎患者治療期間,護理服務質量直接影響著患者的預后康復效果。
優質護理開展時,做好感染防控工作具有重要意義,可有效避免交叉感染發生[5]。優化工作模式,科學排班,可使護理人員在工作中保持謹慎狀態,以免過度疲勞導致服務態度差,降低醫療事故發生風險。可通過合理飲食調整身體免疫力,避免飲食不當加重身體負擔;做好用藥管理,可提升患者的用藥依從性,使患者更好遵從醫囑劑量用藥,保證用藥安全性。
患者患病后,會害怕傳染他人,會主動減少的溝通,同時社會中的有色目光,也會導致患者自尊心受傷,特別是女性及年齡較小的患者,極易萌生自卑感,猜疑心加重,也會引起焦慮、不安等負性情緒。因此,優質護理開展過程中,護理人員也需做好患者的疾病宣教與心理疏導工作,同時護理操作過程中也應以正常眼光看待患者,安撫患者情緒,使患者的配合度有效提升,可提升治療效果,改善生活質量。
綜上,感染性肝炎患者住院接受治療時,開展優質護理,可減輕患者的不良情緒影響,更好配合治療,進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鄭成燕.慢性重癥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應用優質護理干預及患者依從性影響分析[J].醫學美學美容,2019,028(021):107-108.
白明華.優質護理對病毒性肝炎焦慮、抑郁狀態的影響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2019,17(13):229-230.
郭蓉.優質護理服務在慢性肝炎患者中的臨床護理效果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9,017(001):270-271.
李曉紅.優質護理用于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作用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9,22(05):14-16.
李曉紅.優質護理用于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作用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9,022(005):8-10.
作者:賈丹丹 邵建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