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年05月29日 分類:醫學論文 次數:
【摘要】目的:分析缺陷防范措施在消毒供應室管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我院消毒供應室于2018年6月開始實施缺陷防范措施,回顧分析我院消毒供應室2018年1月至6月與2018年7月至12月的缺陷發生情況。對比分析實施措施前后的缺陷發生率。結果:實施缺陷防范措施后,消毒供應室缺陷發生率明顯低于實施前,組間差異顯著(P<0.05)。結論:在消毒供應室管理中實施缺陷防范措施干預,能夠有效降低缺陷發生率,提高消毒供應室的工作質量,值得推廣。
【關鍵詞】缺陷防范措施;消毒供應室;護理管理
護理缺陷主要是指護理人員在日常工作期間出現的差錯以及存在的不足之處,在消毒供應室護理中的缺陷主要是指護理人員在對器械設備進行清洗、消毒、包裝以及滅菌的過程中出現操作不當等現象,對醫院消毒供應室的日常工作開展造成不良影響,甚至有可能導致出現人員傷亡。為了強化消毒供應室護理管理力度,保證消毒供應室工作質量,需在日常護理管理期間實施缺陷防范措施加以干預[1]。本研究針對消毒供應室管理中應用缺陷防范措施的效果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回顧分析我院消毒供應室2018年1月至6月與2018年7月至12月的護理管理狀況。工作人員共30人,其中,男性17名,女性13名,年齡在20~62歲,平均(37.32±3.21)歲。選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的200分無菌包作為研究實施前組,選取我院2018年7月至2018年12月的200分無菌包作為研究實施后組。
1.2方法
缺陷防范措施內容如下:(1)構建護理監控小組。在院內組建相應的消毒供應室護理監控小組,結合缺陷防范措施開展護理管理工作,從而對護理缺陷進行防范。(2)提高護理人員的專業能力以及操作技術。消毒供應室內工作人員應定期開展業務培訓以及技術培訓,確保工作人員能夠對消毒供應室內的護理技術以及技術操作熟練掌握,避免對設備造成損壞。
(3)定期抽查。質控小組可定期對消毒供應室內清洗包裝好的物品進行抽查檢驗,并選取2~3個滅菌包進行治療檢測,對器械性能以及清洗質量進行全面檢查,從而有效避免切斜清洗質量不過關的缺陷發生。(4)定時收發醫療器械。消毒供應室應每天早晨、下午常規到各個科室中收發醫療器械,特殊物品以及急用物品應做到下科發放,避免由于物品未到位而影響臨床治療。(5)強化消毒供應室與其他科室工作人員之間的溝通。積極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確保消毒供應室人員能夠與臨床科室工作人員做好配合,從服務態度、儀容儀表以及溝通技巧等方面入手,提高消毒供應室護理人員的護理質量,避免由于人為因素影響而導致護理缺陷發生。
1.3觀察指標
觀察缺陷防范措施前后消毒供應室的缺陷發生率。護理缺陷:錯發無菌包、個人防護差、拿取無菌包置于胸前、器械包外核對卡與內容不符、接觸無菌包未洗手[2]。
1.4統計學分析
用SPSS20.0分析數據,計量資料(±s)、計數資料行t檢驗、檢驗對比。P<0.05為差異顯著。
2結果實施缺陷防范措施后,消毒供應室缺陷發生率明顯低于實施前,組間差異顯著(P<0.05)。
3討論
在醫院中,消毒供應室具有重要地位,該科室主要負責為臨床治療提高各項無菌醫療器械、醫療用品以及醫療敷料等,同時還負責院內醫療器械的消毒、清潔、包裝、發放[2]。為確保醫院消毒供應室中的各種醫療物品滅菌質量過關,醫院需對常出現的護理問題加強缺陷防范措施管理,例如:做好物品消毒、回收以及清洗、發放等工作,同時還應定期開展培訓會,提高消毒供應室工作人員的護理意識以及缺陷防范意識,提高消毒供應室工作人員的操作規范性,確保消毒供應室內各項工作更具有科學性、規范性以及合理性,避免發生院內感染[3]。
本研究結果顯示,實施缺陷防范措施后,消毒供應室缺陷發生率為5.00%,明顯低于實施缺陷防范措施前的17.50%,這提示缺陷防范措施能夠有效降低消毒供應室的護理缺陷發生率,有效提高消毒供應室工作治療,具有顯著臨床應用價值。綜上所述,在消毒供應室管理中應用缺陷防范措施,能夠為消毒供應室護理質量提供保障,減少護理缺陷的發生率,避免出現醫患糾紛,值得應用。
參考文獻:
[1]田立美,周雪燕.信息化追溯系統在消毒供應中心外來器械管理中的應用[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9,38(3):364-366.
[2]莫曼莉.品管圈活動在口腔科手機消毒供應管理中的應用價值探討[J].臨床醫學工程,2019,26(7):1001-1002.
[3]凌艷,徐瑞蕓,周桂琴.品管圈在降低精密器械無菌包缺陷率中的應用[J].安徽醫藥,2019,23(8):1666-1669.
作者:張萍
護理論文投稿刊物:國際護理學雜志辦刊宗旨重點報道我國基礎與臨床護理的最新研究成果、臨床護理經驗,以及新技術、新方法在臨床的應用與發展,介紹國際護理領域的最新發展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