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年12月23日 分類:文學論文 次數:
摘要:藝術,特別是優秀的藝術作品是反映那個時代的經濟、政治和文化發展的方向。文藝反映的是人民的心聲,為人民服務。牢牢樹立馬克思文藝觀,去滿足人民大眾的文化精神需求。人民大眾是藝術創作的源頭,對于油畫來說不僅要有文化血脈還要有生活底蘊。任何藝術家的創作都要有那個時代社會生活和精神寫照。這篇文章討論的就是俄裔法國畫家馬克·夏加爾藝術作品讓人震撼,帶有強烈主觀訴說的藝術語言。情感的表達對于藝術風格形成至關重要,夏加爾的情感生活影響了繪畫形式語言。
關鍵詞:夏加爾情感藝術風格
繪畫論文范文閱讀:繪畫藝術家性格和風格兩者有何關系
繪畫藝術需要藝術家具有真實情感的創作,這樣才能設計出優秀的藝術繪畫作品,也能夠使觀賞者與作品之間產生共鳴。繪畫藝術作品也是藝術創作者的真情流露,主要是依靠藝術者的性格與繪畫風格形成的。下面文章通過對影響藝術家性格形成的因素加以分析,從而探究出藝術繪畫作品的風格,進一步分析繪畫藝術家性格與繪畫風格之間的關系。
一、關于馬克·夏加爾
馬克·夏加爾(MarcChagall,1887-1985)法國畫家,出生于白俄羅斯東北部的小城維捷布斯克的一個貧窮的猶太人家庭。家庭的影響使得猶太人習俗成為他根深蒂固的想象之源。俄國和猶太民間故事,以及故事表現的童話般色彩和宗教信仰的深情,令他成為依靠內在詩意力量而非繪畫邏輯規則打動人的畫家,將個人經驗的意象與形式上的象征和美學因素結合的恰到好處。夏加爾16歲以前一直在猶太經學院中學習猶太經典,他從小就對繪畫有特殊的興趣,并表現出敏銳的觀察力。
夏加爾在自傳中提到他的母親并不贊成他成為一位畫家而是建議從事其它。他受教于本地的一家畫室,在學了幾個月后,他離開家鄉到圣彼得堡求學。1915年與猶太小姐帕拉結婚,1944年9月,其妻帕拉·夏加爾去世,于是,對過去的和更遙遠的時期的強烈回憶貫穿了他的作品。對于社會大眾來說,純學術的美術作品很難被普通大眾所欣賞,如果從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的角度去看這件作品,它就失去了群眾基礎,沒人去欣賞的作品是不成功的。夏加爾的繪畫作品是藝術界的瑰寶,正是經濟、政治的發展引領了思想領域和藝術領域的革新,這也是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帶給我們的現實藝術的啟示,優秀的藝術作品來源于生活而高于現實生活。
二、畫面里的思鄉情結
說到故鄉讓人聯想到了《鄉愁》這首詩,“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思家的心情自然不必言說。俄裔法國畫家馬克·夏加爾曾說過的一段話,“即使來到巴黎,我的鞋上仍沾著俄羅斯的泥土”。這是夏加爾剛來巴黎時動情的表白,他的畫作《我和村莊》(IandtheVillage),似乎很能表現了這份鄉愁、故土之情。家鄉是一座城市,或是一個縣城,也可能只是一個村莊、海島、林場、戈壁,那里總會有你的家人在數算并巴望著你的歸期。
馬克·夏加爾出生于俄國,是現代繪畫史上的偉人,早年故鄉的生活習俗是他想象之源。在他的畫里時刻表達著他對故土的愛戀思緒,那是對故鄉的熱愛,也是對童年生活的真誠流露,是他繪畫作品中情感之源。他的藝術作品依靠的是內心情感力量而非遵循繪畫原則。這些畫種類豐富,其中常表現出夢幻、象征性的手法與色彩,“超現實派”一詞的誕生就是用來形容這位大師的作品。他仿佛是看到過在天上飛的綠色的牛、馬,躺在花叢中的伴侶,同時向左和向右的兩幅面孔,倒立或飛走的頭顱,歷經立體派、超現實主義等現代藝術實驗與洗禮,充分表達出心中的愛和幻想,從而發展出獨特個人風格,奠定了夏加爾在現代繪畫史上的重要地位。
三、作品中愛的表達
在馬克思文藝理論中對文藝真實性和傾向性中,包含著文藝如何處理現象與本質、客觀與主觀、感性與理性等一系列對立統一的辯證關系。在夏加爾作品中就是將客觀物象和現實生活進行感性轉換,表達了自己的強烈情感。筆者想介紹夏加爾與妻子帕拉婚后幸福生活的畫作《生日》,那個拿著鮮花,飛騰在空中的場景設計至今也無法忘記,尤其是那個懸浮空中的扭頭一吻,將超現實手法淋漓表現,只是夏加爾并不接受這種大眾評審的說法,堅決不讓超現實主義成為他的標簽,可是歷史并沒有放過他。
看來現實是拗不過歷史的大腿,什么是現實,什么又是歷史,歷史記載的又有多少是曾經的現實。似乎對于一個拿畫筆的人,只管畫就好,不用管那么多的現實和歷史,免得畫布上落不下畫筆的顏料。然而夏加爾用畫作好像在說明,畫家是需要表明思想的,用畫筆管好可以管好的現實,至于歷史談不上管,卻可以以一種堅持現實的方法來影響歷史。好比春運給人們帶來的焦慮和煩惱是現實,給人們帶來的喜悅和興奮也是現實,歷史的記錄沒有情感的偏頗。歷史并不是人的記載,而是在時空中正做著漫反射的影像,可能重現、可以直面的才稱得上是歷史!斗凵珣偃恕芬彩撬麑μ鹈蹛矍榈拿枥L,色彩明快。
《城市上空》這幅畫就是對他幸福愛情的見證。而《藍色戀人》畫中的戀人輕柔相擁,女子的臉在暗處顯得朦朧不清,整個畫面充斥著純靜而淡淡的憂傷藍,正是夏加爾在巴黎與貝拉分離之后悲痛不已,夏加爾用這透徹心扉的深藍色表達出了對妻子深深的思念之情。
四、想象與現實巧妙結合
夏加爾的直覺像兒童一樣好奇和天真,和現實社會相比,他更相信隱于內心的世界。畫面里似乎不合邏輯的內容,在夏加爾畫中表現出來得那么隨性合情理,這是他的大膽嘗試,是實際生活在他頭腦中的想象。也許是碎片式記憶的無意識的拼貼,從而構建出獨特的畫面。他的繪畫從不追求絢麗色彩或是逼真的造型,而是忠誠于內心真摯的情感。
《我和村莊》是一幅極具代表的意象性作品,有著立體主義鮮明的風格,也是夏加爾剛到法國巴黎時的成名之作。從畫面來看,與其說是他對故鄉的記憶或回憶,不如說是他心靈深處對故鄉嚴選后的模樣,不知何時“嚴選”較“優選”更流行了,這也是真切的現實。整幅作品是由不同的幾何形體拼接而成的,很像萬花筒里面的碎片散落自然構成的圖案。中心處是一個圓形,將一只拼接而成的動物頭像和一個綠色的側面人臉結合在一起,人臉的頭上好像有一頂帽子。順著這頂帽子向左延伸,是一排房屋,花花綠綠的房屋猶如兒童的涂鴉,只是有正著的,有倒著的,還有一座鄉村的教堂,里面有一個快要撐滿了的正面人臉。
在動物頭像和人臉之間有一個扛著農具的農夫和一個倒立的村婦,恰好村婦像是在倒置的屋頂上舞蹈。有線在動物眼睛和人的眼睛間被勾勒出來,實在弄不清夏加爾有何用意,卻引出動物眼下部,女工正在擠奶的小圖。最下方的中間,有一棵樹在生長著,有花有果實,好像還有果子落在了地面的石頭上。當然,我們也可以看作是人用手拿著的一束鮮花,這時你能發現人像脖子處有一個十字架項鏈,再仔細看去,發現動物頭像,也有一條項鏈。仿佛這一切是夏加爾頭腦中家鄉記憶無意又無序的排列、堆積,雜亂中呈現出夢一般的寫照,同時也是一個幾何體和色彩的勝境。藝術來源于現實生活但又高于現實生活,藝術家是真善美的追求者和傳播者,把崇高的價值、美好的情感融入自己的作品,引導人們認識真、理解善、欣賞美。
五、獨特審美創造
夏加爾畫中的空間并不是客觀空間,而是經過改造后的,更具有創意,更貼合人們的審美理想的空間。以夏加爾對故鄉維切布斯克的深切懷念為例,夏加爾使用過豐富的意象來定位自己的故鄉,寄托自己的思鄉之情,尤其是在故鄉已經發生滄海桑田之變后,夏加爾反而對這些意象更為堅守。這就需要藝術工作者積累生活經驗、提高自身修養、拓展知識素養,具備創新精神,才能創造出具有典型性的藝術作品。文藝是時代發展的風向標,也是一個人獨特風格、創新精神的寫照。夏加爾認為,自己內心世界的情緒并非是無中生有的,它們來源于社會生活甚至比現實世界還要現實。
夏加爾將曾經和現在的現實如此描繪,如同他有一張網,能夠將逝去時光的影像重新捕捉收羅回來,將不同的時間和空間組合集中于一個畫面上,只是排序有點著急,生出少許雜亂。畫面是只有他才能詮釋的神秘氣息,既不完全像立體主義沒完沒了的幾何形體的堆砌,也不比野獸派那么突出色彩表現的重要性,體現出他獨有的風格來,奇異的人和動物,以及村莊的建筑和人們勞作的符號,裝扮出鄉村的田園氣息。
六、對我油畫創作的啟發
夏加爾在繪畫方式上多樣且極具變化性,個人風格形成也經歷了很長時間,筆者也需要經過長期觀察、長期學習和長期沉淀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繪畫語言的表達方式。每個人可能對你眼前看到的事物會有不同的感受,可能是歡喜或者是失落、惆悵。
這依賴于個人的心理變化和選擇方式,在這些存在的基礎上,作品創作出來會呈現不同的效果。在熱衷于表達自己感受的繪畫語言時也不能脫離現實生活,要善于觀察發現身邊的生活美,把它上升為藝術美。
參考文獻:
[1]夏加爾.我的生活[M].北京: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06.
[2]鄭勤硯.夏加爾與《我和村莊》[M].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