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年12月13日 分類:文學論文 次數:
摘要:俄羅斯在愛國主義教育上取得了重大成果。為了彌補我國小學語文課程中愛國主義教育的不足,本文以中俄兩國教育現狀作對比,深入剖析中俄兩國愛國主義教育的異同點。在兩國對比中,我們得到了一些啟示,并提出了有針對性的建議:加強語文教師愛國主義觀念;關注語文課堂內外的愛國主義教育;在語文課堂的愛國主義教育中加入實物教育,內容貼近小學生生活;通過教學策略將愛國主義教育與小學語文教育完美融合。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小學是青少年時期思想觀念形成的基礎期,在小學語文教育中融入愛國主義教育已刻不容緩。
關鍵詞:愛國主義教育;小學;語文教育;融合教育
“在廣大青少年中開展深入、持久、生動的愛國主義宣傳教育,讓愛國主義精神在廣大青少年心中牢牢扎根,讓愛國主義精神代代相傳、發揚光大。”[1]這是習主席在新時期對我國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在黨中央不懈努力和帶領下,愛國主義教育在我國青少年中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不管是現在還是未來,愛國主義教育將長期永遠占據工作的重要位置。愛國主義教育的潛移默化性、融合性,要求學校將愛國主義教育融入在具有思想性的語文課程中。語文教學中融入愛國主義教育,已在我國語文課程中實行很久了,但仍然還存在一些不足。而俄羅斯作為我們的鄰國,他們有著和我們類似的歷史境遇。普京領導下的俄羅斯不但承襲了前蘇聯時期愛國主義教育的做法,并將“愛國主義”“強國意識”“國家觀念”“社會團結”作為俄羅斯社會的價值觀進行建設,使愛國主義教育在俄羅斯卓有成效。
一、中俄愛國主義教育對比
(一)俄羅斯當代愛國主義教育特點
整個蘇聯時期愛國主義教育主要以維護國家安全、傳承黨和祖國歷史等為教育主旨,[2]后來蘇聯瓦解,一個多民族國家俄羅斯成立。在經歷戰爭、裂解等磨難后,人們渴望著和平安寧,愛國主義情懷便已深入人心,也成為國家的重要教育內容之一。新時代下俄羅斯愛國主義教育呈現出獨有的特點:
1.愛國主義教育受到國家空前的重視
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為增強青少年對本國的愛國情感,樹立國家的形象,俄羅斯頒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規來加強對青少年的愛國主義教育。從1994年頒布的《對青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大綱》開始[3],不斷在新頒布的大綱中提出愛國教育的各項要求,旨在不斷加強青少年對國家的熱愛和信任,使愛國主義在青少年心中扎根。在俄羅斯最新頒發的《俄聯邦公民愛國主義教育綱要(2016~2020年)》中對愛國主義教育的內容規范指導,愛國主義教育成為國家發展戰略。[4]
2.愛國主義教育對象廣泛,青少年成為教育主體之一
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又是國家繼續建設、民族不斷富強的基石。1994年頒布《對青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大綱》,俄羅斯開始重視青少年的愛國主義教育。[5]之后,國家對青少年的愛國主義教育不斷加強重視。其中《2001~2005年俄羅斯國民愛國主義教育國家綱領》中要求教育部對青少年的愛國主義教育承擔責任;《俄聯邦公民愛國主義教育綱要(2006~2010年)》指明愛國教育的主體包括兒童和青年。他們應當是愛國主義教育的主要對象,教育廣度隨著青少年的活動范圍,從學校延伸到家庭,從課堂延伸到課后。
3.豐富課內外教育形式
在俄國政府頒布《2006~2010年愛國主義教育綱要草案》之后,俄羅斯國家杜馬和國防部為加強愛國主義教育,修訂《教育法》,將愛國教育加入學校課程,融合其他不同學科。在特殊紀念日,學校還請老紅軍來校講述革命故事,傳播愛國精神。俄羅斯還在課外組織愛國主義俱樂部,建設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提高青少年的愛國熱情,培養青少年的愛國主義情懷。
4.注重學校教師的愛國主義教育
教師是小學生在校園的引導者,也是小學生學習的榜樣。教師的愛國主義教育也不容忽視。培養教師的愛國情懷、民族自信,不僅加強了教師團體的團結。同時,小學生也會受到潛移默化地影響。俄羅斯教師經常會在學校組織下進行愛國主義學習,如歷史課、國慶課、勇氣課等一系列學習課程。
(二)我國小學語文課中愛國主義教育現狀
在我國,愛國主義教育與語文教育的融合已經普及到各個小學,雖然已有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首先,在傳統語文課堂以知識傳授為主,愛國主義教育發酵緩慢。一些學校只用小學生成績來衡量教師的教學。教師的觀念還停留在教學只為提高成績的想法上,忽視了語文課中所包含的愛國主義教育思想,也忽視了小學生愛國主義情懷發展的需求。[6]語文教學和愛國主義教育相脫離。
其次,愛國主義教育在語文上被重視,但仍然會出現課堂上愛國主義教育形式單一,課后愛國主義教育被忽視的問題。愛國主義教育多局限于教師講授愛國主義精神,缺乏小學生親身體驗;在語文課后,教師忽視課后閱讀或參觀歷史遺跡等課后活動的愛國主義教育。再次,語文愛國主義教育的課程內容遠離小學生的生活。小學生擁有具體形象的思維特征,對生活中的事跡更感同身受。語文教學中愛國主義內容課文多為歷史事跡,和小學生的生活有一定差距。
小學生對課文中的愛國主義精神和情懷還不能完全體會。最后,語文教師作為小學生體會愛國主義課文思想內容的引導者,其自身在理解課文時,過多注重對語言技巧詞匯的剖析,而忽視了課文的情感因素,不能帶動小學生一起深入感受和領悟。而且,個別教師民族自豪感不強,不認同中國文化,在生活中傳播不實言論,在課堂上對愛國主義只字不提。
二、俄羅斯愛國主義教育對我國語文課堂的啟示
在仔細了解俄羅斯愛國主義教育特點和分析我國小學語文中愛國主義教育的不足后,筆者提出以下建議:
(一)培養教師的愛國主義情懷,讓教師成為榜樣教師作為學生朝夕相處的朋友、人生導師,學生要以教師為學習榜樣。因此,加強教師的愛國主義教育刻不容緩。特別是語文教育,它是愛國主義教育主要融合的課程之一。我們只有不斷地加強語文教師的愛國主義意識,才能讓教師更好地引導學生。
(二)多運用學習語文教育與愛國主義教育融合策略語文教師應當全面掌握語文課程標準,將愛國主義教育融入語文課程的思想深入心中。在教學策略上,教師可以采用念愛國詩歌、寫愛國事跡讀后感等,用不同的方式,巧妙地結合愛國主義教育。
(三)注重語文課后的活動對愛國主義精神的培養,豐富語文愛國主義教學的形式語文教育中愛國主義教育不僅僅只是在課堂進行,還要延伸到課外。在快速發展的信息時代,小學生的閱讀量急劇增加,而小學生也處于自我認知和社會認知不足的階段,教師應當認真負責地引導小學生選擇正確的課外讀物,接受正確的觀念,培養愛國主義精神與民族自信感。當然,課后閱讀不是唯一的課后活動。語文教師還可以帶領小學生去英雄紀念館、歷史遺跡等實地感受愛國主義教育和民族精神。
(四)將語文課程貼近生活
小學時期是兒童心理發展的重要時期,是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轉變的時期,也是人生觀、價值觀構建的初期。貼近實際生活的課程內容更易于讓這個階段的兒童接受理解。國家要做好對小學語文課程中愛國主義教育的引導。
(五)規劃落實小學語文教育中的愛國主義教育,需要國家引導,教育局關注
國家頒布愛國主義教育規范,并細化各科與愛國主義教育融合的教育標準。這樣,將愛國主義教育在語文教育中的融合規范化、細致化,也能讓教師在融合愛國主義教育時有章可循。愛國主義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內容,語文是愛國主義教育融合的主要課程。語文傳授知識,也傳播精神。教師在語文課程中引導小學生感受愛國精神與民族自豪感,可以在他們心間播撒愛國的種子。只有在國家的引導下,不斷調整語文教育中愛國主義教育的內容和方法,教師才能通過語文教育共同培育未來一代又一代的國家建設者。
語文教育論文投稿刊物:《語文月刊》創刊于1982年4月,由華南師范大學文學院主辦,經過20年的努力,已成為目前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的有較大影響的語文專業期刊!墩Z文月刊》立足廣東,面向全國,兼顧海外,以具有中學以上文化水平的學生、教師及其他語文工作者、語文愛好者為主要對象;以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語言文字方針政策,普及語文知識,指導語文學習和運用,活躍語文研究風氣,提高社會語文水平以及為兩個文明和四化建設服務為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