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年02月07日 分類:科學技術論文 次數:
人們通常顧名思義,認為海水利用就是對海水全部功能的利用,包括利用海水進行開發保護、生產經營、運用管理的全過程,如海水養殖、海水灌溉、海水發電、海水浴場、海水資源利用等等。業內將海水作為水資源(或其他化學資源)在工業生產和居民生活中的開發與利用,包括海水淡化、海水直接利用與海水化學資源利用等,統稱海水利用。
水資源論文范文:海水鉆井液廢液處理技術研究
摘要:海水鉆井液廢液需要進行減量化處理,必須進行固液分離。對于模擬的海水鉆井液廢液,優選的混凝劑為PF-PCF,由一種陽離子雙子型聚丙烯酰胺(分子量300萬,陽離子度15%),使用濃度為7500mg/L,絮凝分離后上清液的pH=6.94,脫水率為55.7%,脫出水較清。使用MaterialsStudio2017R2軟件,分析了加入混凝劑前后,海水鉆井液廢液體系的能量絕對值由937.733kcal/mol,降至390.518kcal/mol,下降率為58.4%,有利于海水鉆井液廢液的固液分離。
在《海水利用“十三五”規劃》中,海水資源利用除了這三方面,還包括海水資源利用工程技術服務。厘清海水利用概念,深刻理解其內涵,對于建立更為科學有效的管理指標體系,促進海水利用規模化應用具有重要意義。海水利用內涵解析海水是可利用的有效性水資源。海水是溶解了許多物質的復雜溶液,海水里儲藏的大量純水是可以通過科學技術獲取且能被人類所利用的。在對水資源有效性的討論中,學者普遍認為,只有對人類生存和發展具有效用的水分才可以看作是水資源。海水利用,無論是海水淡化還是海水直接利用,都是基于對現有淡水資源的不足,為緩解沿海地區水資源短缺,優化用水結構,保障水資源的持續利用而開發生產的。因此,海水同樣具備常規水資源的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是有效的水資源。
海水利用是科技創新發展的過程。海水資源開發利用是通過科學技術獲取人們生產和生活所需的水資源和化學資源的人工控制行為。海水利用中的每一次技術研發和技術突破,都是對海水利用產業發展的極大促進。海水利用與海洋生態環境系統息息相關。由于海水同樣具有純水的稀釋和溶解能力,“藏污納垢”的同時又是水生生物的生命載體,海水環境與海里水生生物之間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形成海洋生態系統。
海水利用過程中的海域使用、取排水口設置、水質監測、達標排放等都與海洋生態環境息息相關。以處理好海水利用和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是海水利用產業快速發展的關鍵。海水利用是發展循環經濟的重要選擇。加快節水、節能及各種資源的綜合利用、再生資源的回收利用等是循環經濟的重點內容。海水利用低能耗、低污染,從海水中獲取生產和生活用水用料,可以實現開源增量,為陸地資源作重要補充。海水利用是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海水利用業是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是海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2017年,海水利用產業全年實現增加值14億元,比上年增長3.6%。海水利用產業在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技術服務、經濟成本、市場競爭、產業集群等環節如何破局提升,是海水利用產業不斷發展壯大,助力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容。海水利用管理內容建構海水利用的這些內涵特征,是研究分析海水資源利用管理內容的前提和基礎,也是合理開發利用海水資源、促進海水利用規模化發展、全面建立健全海水利用管理體制機制的重要依據。具體而言,海水資源利用管理內容主要包括海水資源利用規劃、環境保護、資源配置、技術促進、產業引導這5個方面。
海水利用規劃。主要是指對海水利用作出合理安排,包括海水利用工程的選址、規劃、建設、審批、海水利用規模與相關配套等。我國對海水利用實行統一規劃,制定了中長期總量目標,相關職能部門應該根據總體規劃要求作出相應的銜接管理和規劃。海水利用環境保護。按照循環經濟的理念和發展模式,堅持“減量化、資源化和再利用”的原則,海水利用過程中應盡可能采用節能和清潔生產等工藝技術。
通過建立海水利用海域使用制度,實現海水利用在取、排水的綜合利用與產業空間布局上綜合化、合理化,以減少對海洋生態環境的影響,確保海水利用活動與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協調、可持續發展。海水利用資源配置。推動海水利用成為工業和生活用水的重要補充和戰略儲備,緩解水資源短缺問題,是海水利用管理的重要內容。應鼓勵、支持符合標準的海水淡化水、大生活用海水進入市政管網,并對有條件使用技術處理后符合要求的淡化水的地區確定相應的使用額度,鼓勵新增用水供給中優先配置海水淡化水,并將供水配套設施作為市政公共基礎設施的一部分,統一建設統一維護。
海水利用技術促進。加大對海水利用的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支持力度,是快速提升我國海水利用科技創新水平的著力點。確立基礎研發資助制度,完善科技成果轉讓機制,加強科研院所科技園區及政府部門的信息溝通和數據合作共享,加快研究成果產業化步伐,應成為海水利用創新管理的重要內容。海水利用產業引導。推動海水利用產業規模化發展,市場主導、政府引導的雙重作用不可或缺。要健全產品質量標準體系和監督機制,營造良好市場環境,建立健全公共服務平臺,制定出臺支持海水利用的政策和措施,鼓勵相關科研機構和企業的技術研發、項目示范及投資建設,實現海水利用產業又快又好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