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年12月12日 分類:教育論文 次數:
摘要:興趣是打開知識大門的鑰匙,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高效課堂教學理念的引導下,提高學生對歷史課堂的興趣是提高歷史教學有效性的重要途徑,能大大加強課堂的效率。因此,下文將對如何培養學生歷史課堂的興趣提一些淺見。
關鍵詞:高中歷史,學習興趣,有效,途徑
一、首課激發歷史學習興趣
有句名言說的好,“一個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如果我們把培養學生對學習歷史的興趣作為是一件成功的事情,那么一個好的開始就是在第一節課上吸引學生來學習歷史。下面就來大致地介紹一下關于如何在首課就激發起學生學習歷史興趣的方法。
歷史教師論文范例:淺談中學歷史教學中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
1.提問式
所謂的提問式并不是指提問學生一些有關歷史的知識,而是指以一種循循善誘的方式去帶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們集中注意力到歷史課堂上來。舉例來說,教師可以這么提問學生:“最近湖南衛視熱播的“武則天秘史”不知道同學們有沒有看過呢?”;或者是“同學們平時喜歡看什么類型的電影或者電視?”;同學們有沒有什么喜歡的歷史人物啊?”教師以這樣聊天式的方式來和學生進行首課的溝通和交流,一方面,既可以緩和學生們上第一節歷史課的忐忑之情,也可以營造出一種師生和諧的教學氛圍,從而吸引學生的學習歷史的興趣。
2.競猜式
“競猜式”的教學方法具體是指教師在講臺上模仿歷史人物,包括口述他的外表、名句以及具體的一件名事,讓學生們競賽是哪個厲害人物。比如教師模仿毛澤東,首先先向學生們簡述一下他的外表:“面容慈祥、嘴角的下方有一顆黑痣,”接著說:“他說過這么一句話”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差不多講到這里的時候,大多數的學生都可以異口同聲地喊出“毛澤東”的名字。
教師給予肯定的鼓勵,并接著說:“接下來,老師要來個難一點的啦,這個人呢,他跟最近幾年的一步熱播的穿越劇有關,是一位皇帝,同學們來猜猜吧。”這時候學生們都在底下竊竊私語,紛紛猜測是雍正還是其他皇帝。在大家討論的熱火朝天的時候,教師再給出一條關鍵性的線索“九龍奪嫡”,這個線索已經給出,幾乎全體的學生都可以猜出是清朝的雍正帝。通過競猜式的方法,不僅僅可以起到很好地吸引學生去學習歷史,而且還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去記憶了很多的歷史人物。
3.娛樂式
由于歷史是一門文科性的科目,學習起來不免枯燥,這時教師就應該使用“娛樂式”的方式;來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具體操作如下:教師可以在網絡上收集一些關于歷史人物的表情包。在課堂上通過多媒體放映給學生看,比如說有一個表情包是法蘭西第一帝國開創者拿破侖騎在馬上,手持兵器的樣式,學生在看到這個表情包之后,必定是對這個曾經輝煌一世的國王充滿了好奇,這時教師就可以和學生們分享一些關于拿破侖的故事,并且自然而然地將學生帶入課堂的教學中去。
二、有效開展情景教學
歷史是過去的事情,而且不同時代的歷史有著特定的情境,單純通過文字理解很難去把握,反而往往會將學生弄得暈頭轉向,興趣盡失。這就要求老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充分營造教學情景,引導學生進入特定的歷史背景中,感受歷史中的人與事,從而作出判斷,得出認識,增強感悟。高中生都有自己的見解和想法,有著自己的推理模式,在課堂上有效開展情景教學,可以充分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判斷力,鼓勵學生進行探索,加強對歷史的了解。
比如,在建國初期社會主義改造的內容時,我鼓勵學生,分別站在商人、資本家、工人的角度,對分析社會主義改造對各個階層的影響,幫助學生了解了社會主義改造意義。情景教學關鍵在于老師的引導,只要情景設立得當,一定會增強課堂的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適度運用多媒體形象化的特點抓住學生的興趣
多媒體教學圖文并茂,集文字、表格、圖像、動畫、視頻、音樂于一體,它依靠生動形象的優勢,為學生提供真實自然的歷史情境,使教學變得生動、活潑、感染力強,用多媒體教學可以優化教學情境,改變以往課堂中死氣沉沉的氣氛,從而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營造濃厚的學習氣氛,充分調動學生各種智力、非智力因素,讓他們興趣濃厚地學習知識。但多媒體教學要適度,不能過量。
筆者曾經自制表格,對400名高二學生進行了關于對多媒體教學感受的調查。調查是以問卷形式進行的,由于當場收卷,故收回率為100%,有效問卷為400份,調查結果如下表:從“學生對多媒體教學反應調查分析表”的前兩個項目來看,在接受調查的400個學生當中,對于使用多媒體課件進行課堂教學都存在著相當濃厚的興趣,而且在課堂上的學習態度都很認真。這充分體現了多媒體課件在培養、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從“學生對多媒體教學反應調查分析表”的第四項看到,平均分不是很高。
在對“歷史課一定要進行多媒體教學嗎”這一問題進行調查時,只有192人(占總人數48%)認為多媒體教學結果良好。這一調查結果讓我們認識到,在實際多媒體教學中,已經存在可不用多媒體課件教學而強用的情況。同一類型的新鮮感每天都經歷的話,也不能稱之為新鮮感了,也就不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使他們感到“疲勞”。因此,在教學過程中,筆者認為應根據歷史教學的目的,選擇恰當的時機,適度地采用多媒體進行教學。
四、高中歷史教學不能脫離實踐
搞好實踐活動是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因此,在高中歷史教學中,要著重加強實踐的環節,經常組織學生到社會中去鍛煉自己。同時,可以通過歷史與現實的聯系,歷史與社會熱點的聯系,歷史與政治學科之間的聯系,引導學生關注社會,關注現實,開闊視野,啟迪思維,培養人文精神,提高學生的理論聯系實際能力。
總之,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我們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要充分發掘他們的歷史感,讓他們感受到歷史在生活中的存在,對歷史產生興趣,繼而在課堂中真正發揮主體作用,為提高歷史教學效益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孔繁剛.改進課堂教學的幾點做法[J].歷史教學問題,2002,(04)
[2]胡踴虎.歷史課堂中如何讓學生學會學習[J].中小學電教(下半月),2007,(12)
作者:鄒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