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年10月20日 分類:教育論文 次數:
摘要:本文采用文獻資料法,錄像觀察法,邏輯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教練員在比賽規則的指引下,抓住事物本身的規律,明確套路各個要素之間的內在聯系,總結出小學街舞啦啦操成套編排的主要因素從小學生身體素質因素、主題、動作、音樂、空間、時間、服飾這七個方面進行研究。皆在為小學街舞啦啦操成套創編的教學訓練提供理論和實踐方面的依據。
關鍵詞:小學街舞啦啦操 成套創編 主要因素
引言
據筆者多年來針對小學生的街舞啦啦操教學、訓練和相關比賽中的經驗積累,總結出在編排一套小學街舞啦啦操動作時應考慮到小學生的年齡、身體素質、個性特點和完成表演動作的能力,做到區別對待,設計動作要能夠充分發揮小學生個人能特長動作和表演風格,并得出小學街舞啦啦操成套編排的重要因素主要是小學生身體素質因素、主題、動作、音樂、空間、時間、服飾這七個方面。皆在為小學街舞啦啦操成套創編的教學訓練提供理論和實踐方面的依據。
1研究背景與選題依據
1.1研究背景
街舞啦啦操是一項新型的體育運動項目,近幾年這種具有時尚代表性的運動在我國凸顯出了巨大的發展空間,在我國街舞這項運動正如火如荼的推于廣各沿海發達城市的高等院校,并每年都參加國內外相關賽事,據查閱資料及各大相關網站搜集資料顯示,針對小學街舞啦啦操成套編排理論方面因素的研究基本處于空白狀態。
1.2選題依據
1.2.1小學街舞啦啦操的開展是構建小學基礎教育階段的特色體育文化的必要性
根據《根據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在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實施“體育、藝術2+1項目”的通知》,關于保證“陽光體育一小時”、積極開展“體育、藝術2+1活動”的實施方案》,是推動中小學校體育和藝術改革發展逐步推進的一項重要工程。目的是讓每一個學生都掌握到兩項體育運動技能和一項藝術特長,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審美情趣和人文素養,努力營造健康向上的校園育人環境,為學生終身發展和全民族整體素質提高奠定良好基礎。選擇適合學校開展的體育運動項目與藝術項目。而小學街舞啦啦操運動是與教育部提出的學校體育新時期指導思想相吻合,其獨具特色。
1.2.2提高教練員理論方面對小學街舞啦啦操成套創編的因素編排因素勢在必行
通過觀看近幾年國內外小學街舞啦啦操錦標賽錄像和相關期刊資料中搜集研究統計數據進行了深入分析,總結出影響小學街舞啦啦操成套創編的主要因素是小學生身體素質因素、主題、動作、音樂、空間、時間、服飾這七個方面。
2.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2.1研究對象
本次研究主要以國內近幾年小學街舞啦啦操比賽視頻為研究對象。
2.2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通過文獻資料法,錄像觀察法,邏輯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進行全面的分析與總結,論證相關結論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和建議,最后歸納整理,為研究提供有效的理論支撐。
3.研究結果與分析
3.1街舞、啦啦操的定義與特征
街舞(英文翻譯:Street Dance)是起源于美國,基于不同的街頭文化或音樂風格而產生的多個不同種類的舞蹈的統稱,是美國黑人“嘻哈文化”(Hiphop)的組成部分。
啦啦操,英文cheerleading,起源于美國, 在早期的部落社會里,為激勵部落中外出打仗或打獵的戰士,通常會舉行儀式,儀式中有族人歡呼、手舞足蹈的表演來激勵戰士,希望他們能凱旋,這與啦啦操的起源有著淵源關系。
3.2競賽規則中對小學街舞啦啦操成套創編的要求
競賽規則是運動員在競賽場上必須遵守的一項原則,這就要求教練員對該競賽項目的規則要進行深入分析,掌握規則之后首要做的就是完成該項目的影響因素。本次研究過程中根據筆者多年來帶隊經驗和觀看近幾年國內外小學街舞啦啦操比賽錄像總結出在進行小學街舞啦啦操成套創編的首要問題時要認真研究相對應的規則,在競賽規則的指引下教練員才能做到對小學街舞啦啦操成套動作創編的因素研究具有安全性、有效性和科學性。
3.3影響小學街舞啦啦操隊形創編的主要因素
3.3.1身體素質因素
身體素質是人體中日常身體活動中表現出來的速度、耐力、力量、柔韌性、協調和靈敏等技能能力,這五大能力決定了人的運動能力,每一項素質的發展均有一個敏感期,而這個敏感期大多集中自兒童少年時期,對普通的兒童少年而言身體素質的敏感發育期多與遺傳因素有著緊密關系,但后天科學的鍛煉和營養的供給也是非常關鍵的。
3.3.2主題因素
教練員在認真學習相關競賽規則后明確一套自選小學街舞啦啦操成套的主旨要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所要表現什么主題和展現什么情意有著直接的關系。如舞種的主題主要以幅度較大的Hiphop為主;靠身體不同關節的肌肉突然收縮與放松來達到振動身體不同部位的Poping為主。
3.3.3動作因素
動作要素是街舞啦啦操展示一種“形于外情于內”的一種表演。它是有形無聲的,只有將街舞啦啦操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個造型、每一個表情變化都融會在音樂中,或者通過身體的自然動作來表現音樂的內在感情和深邃意境,才能使舞蹈啦啦操產生水乳交融的審美效果。
3.3.4音樂因素
隨著啦啦操的發展,在音樂主體風格確定之后還可以采用爵士、拉丁、古典、民族、現代等不同風格進行融合,在向西方學習的基礎上結合中國民族文化與城市風情,自創中國與西方融合的完美表演。在發展趨勢上,新規則加大了音樂的分值,更加強調了音樂風格要與主題相結合的編排理念。
3.3.5空間因素
相應組別的競賽規則明確指出一套小學自選街舞啦啦操成套動作中至少要有5-6至甚至十多次的隊形變化來增強成套動作的流動感。小學街舞啦啦操空間要素包括地面空間和垂直空間這兩個方面,地面空間的運用通過隊員的移動和隊形來實現。
3.3.6時間因素
時間是物質運動過程的持續性、間隔性和順序性,它是一種客觀存在形式,具有方向性和不可逆性。一套小學街舞啦啦操成套的時間是依據競賽規則中時間范圍確定的,是從開始走向高潮,再到結束的一個時間過程,在這個時間過程中充滿了動作、音樂、隊形、服裝、道具等內容。因此我們也可以說小學街舞啦啦操的創編就是將以上這些內容進行合理組合形成一個個精彩瞬間的過程。表達主題的動作放在比賽開始時做,還是結束時做,或者在比賽過程中做;是同時做還是依次做,或者在平面上對比做,這些都能體現時間因素。所以,時間也是編排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主要因素之一。
3.3.7服飾因素
一套小學街舞啦啦操成套動作的主題思想、音樂風格要和服飾的搭配相對應,什么樣舞種的風格就要選取相應服飾來搭配,這樣才能更加的體現主題思想,表達運動員內心的情緒,給成套動作的視覺沖擊增添亮點和不一樣的效果。所有服飾也是創編者在創編過程中必須要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
4.結果
4.1教練員要充分掌握競賽規程,小學街舞啦啦操成套創編的評分配置和評分細則在不斷地變化,裁判員、教練員、運動員要不斷加強學習,以提升成套創編能力與審美能力。
4.2小學街舞啦啦操成套創編的主要影響因素有:小學生身體素質因素、主題因素、動作因素、音樂因素、空間因素、時間因素、服飾因素。
4.3提高教練員在小學街舞啦啦操成套創編方面的專業技術水平和藝術編排水平,為小學階段街舞啦啦操更好的發展做好鋪墊工作。
體育教學論文范例:體育教學中“多媒體技術”的運用與實踐
參考文獻:
[1]張秋艷.街舞理論與實踐.中國北京對外貿易經濟大學出版社.2010.3:63-70
[2]許波.啦啦操教程,[G]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2015:16-17
[3]張敏.談健康街舞成套的創編因素.體育教學.2006.3:57
作者:強曉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