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年10月20日 分類:教育論文 次數:
摘要:基于學生的全面發展的教育需求,學校的教學方式以及教師的教學方法都采取了一定的改變,例如逐漸增強的學生課堂地位,更加看重的學生學習感受等。但是在另一方面,學生的學習環境并不夠完整,除校內環境之外,學生的家庭學習環境需要學校與家長合作共建,同時在家校共建學生成長環境并且進行有效互動的時候,學生的全面成長將更加現實有效。
關鍵詞:網絡學習;家校互動;合作共贏
前言:家長往往關心孩子的學習成績與學校生活,但經常由于與學生之間缺少溝通而了解的不夠具體詳盡,存在一定的信息缺失。而如若與教師進行接觸,其中的渠道也有限,不管是家長會或者是教師家訪都受到了或空間或時間的限制,無法有效地實現家校信息互通,想要建立有效的家校互動模式,需要借助如今已經發展成熟的網絡空間。
學校信息公開,展示詳盡曲線
對于家長來說,最終對于學生的學習狀況的判斷大多都以最終的分數為主,對于測試的具體內容卻并不了解,所以容易導致家長只看到了下降的分數而不清楚對應的測試是否難度有所上升等。所以針對這種狀況,教師需要提供更針對家長設計的數據曲線,對于近期內的學生成績以及學習狀況做出展示,同時教師可以針對曲線中的每一個節點或者是整體附上自己的評價。
例如,在網絡空間中可以以班級為一個單位建立獨立的空間,其中班級內不同學科的教師都可以在其中記錄自己學科的學生學習狀況,對學生近期或者一學期的成績做出整理,并且借助網絡空間的工具做出折線化處理,讓家長可以清晰的看到學生近期的成績走向,如果想要對其進行更加細致的情況處理,折線每一個節點都可以添加教師的評估以及班級內對應的平均成績,讓家長對于整體狀況進行把握。
而學校的信息公開可以不只停留在學生的學習成績方面,對應的班級可以每天對于班級課表做出展示,如若詳盡還可以由教師手動添加本堂課程的教學內容或者涉及到的主要知識點,讓家長對于情況進行了解,方便家長對于學生進行考核或者輔導,當學生的成績出現大幅度的變動時,家長與教師之間需要進行及時的溝通,對此進行處理。
開展線上會議,實時反饋應答
在之前的教育模式中,班級內的家長會往往開在一次重要的考試后或者是學習中的一個結點處,主要用于對家長做出提醒,或者是讓家長對于近期學生們的狀況做出了解,對之后計劃有所認知,但是傳統的家長會對于空間和時間的要求過高,所有家長與教師的時間無法進行一個統一的協調,導致一些家長會經常的缺席,而最后留下的想要了解更加詳細信息的家長往往也很多,增加了許多的工作量,而利用如今的線上服務進行網絡家長會,可以降低時間空間帶來的影響。
例如,教師可以將周末的晚上選為網絡家長會的時間,其間選用騰訊會議、qq群、釘釘群視頻或者微信視頻等方式進行會議,避免了空間上的不便和時間上的緊俏問題,即使有家長錯過也可以通過之前家長會的網絡錄像對于重點信息進行觀看。而對于想要提出問題的家長,可以進行會議排查或者提交發言申請,由教師按照順序對于問題進行回答,解決家長們開會時的秩序問題。
家長會等之前也可以可以借用釘釘群對一些重要的信息進行公示,釘釘群的專業性較強,適合用作正式的通知以及交流反饋,實用工具較多。最重要的是線上會議的時候教師可以使用屏幕分享的方式對于家長會的重點信息做出展示,整個會議的節奏更加流暢,重點也會有所突出。
另外重要的是,需要提升家長對于家校互動模式的認識,讓家長了解到自身對于學生在學校中的狀況了解是十分重要的,不管是學生的學習狀況還是對于學生的心理狀況,都應該建立清晰的認知,并且有意識地將學生在家中的狀況主動的反饋給學校,由學校進行掌握,來為學生進行更加合適的課堂教學和教學改進。如果家長在對于學生進行輔導時產生了疑問或者出現了問題,也可以及時的與教師進行聯系,去解決自己的疑惑或者問題。
使用論壇留言,建立家校互動
除了網絡會議等實時性較高的互動方式,家校之間的互動還可以使用論壇,論壇的優點在于整體性較低,家長如果想要進行提問,只需要在論壇進行留言,而教師在閑暇時間看到評論后進行回復,整體都將零碎的時間利用起來了,提升了互動效率。同時在論壇之上,學校可以將一些重要的通知或者活動進行展示,家長之間也可以進行交流,互相提供建議,減輕教師工作量,這樣的方式直接建立于網絡平臺,如果要進行信息收集也十分的方便。
例如,如果學校要舉辦什么活動,其中要征求家長的意見時可以選擇發帖由家長留言或者是投票的方式,避免了傳統模式下由教師進行電話通知統計以及由學生傳遞的信息差以及理解錯誤等問題,信息整理也十分方便。同時在論壇中的實名處理以及登錄發言也避免了網絡閑雜信息的混入,讓整體的環境更加干凈,有人提出問題時教師可以迅速找對應家長,聯系之后進行處理。另外,有一些網絡工具可以實現信息的批量發送,可以方便一些不習慣使用網絡的家長,由教師在網絡空間中進行一鍵發送,家長們在手機上收到信息以后自然對相關的內容也會有所了解。
教育論文投稿刊物:《中國電化教育》雜志忠實地記錄著我國教育技術事業的發展歷史,內容涉及教育信息化政策、教育技術理論與應用研究、網絡遠程教育、學校教育信息化實踐、學科建設、學習資源、技術與產品、國內外教育技術動態等方面。
結語:在如今的不斷改進之下,家校互動模式尚存在一些弊端,對于家庭情況不好的家庭來講缺乏有效的互動方式,所以在家校互動模式的完善中,也應當不斷尋找方法降低網絡工具的使用門檻以及對于額外資源的需求,盡量使用現有的工具去完成互動模式的建立。而網絡工具帶來的一系列問題例如信息泄露等等,也需要在家校互動模式的建成探索中設法解決。
參考文獻
[1]李亞婷,陳敏,王歡,周馳,王會軍.融合網絡學習空間過程性數據的中小學教師信息素養評估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20(09):119-128.
[2]王慶梅.天橋區用網絡學習空間為教育扦上翅膀[J].走向世界,2020(34):56-59.
[3]任勇,蔡遵義.網絡學習空間在中高職課程銜接中的作用與策略研究——以語文課程為例[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中旬刊),2020(07):53-55.
[4]董國麗.網絡學習空間下的小學數學教學策略[J].數字教育,2020,6(03):62-66.
作者:魏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