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年07月04日 分類:教育論文 次數:
摘要:近些年來隨著我國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和改革,并且由于高校擴招等原因,在我國初中數學教學中,相對應的教學難度和目標也在不斷增大。在當今時代的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是當今教學的重點內容,因此對教師的教學方法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初中教師需要在教學中不斷創新,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作用,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提升整體教學效果和質量。本文結合筆者自身初中數學教學經驗,就如何豐富初中數學課堂,創新初中數學教學方法進行探討。
關鍵詞:初中數學;創新;教學方法
數學是一門具有嚴密性思維、較高抽象性、應用性廣泛特征的基礎教育學科。初中數學是我國初中教育過程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對我國教育教學的發展有著重要的促進性作用,是教育界關注的焦點內容。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在初中教學過程中,創新教學方式已經是初中教育工程的日程內容。因此,如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創新教學方法,是當今初中數學教師應該重點研究的課題內容。
初中數學老師評職:初中教學課題怎么做
一、創新初中數學教學方法的必要性
在創新初中數學教學課堂的過程中,不僅要創新更為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并且還包含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樹立教師的創新思維教學精神。雖然數學知識中的定律、知識、概念等經過千年流傳沒有變化,但是在知識傳授的過程中,卻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隨時改變教學的方法,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在創新的過程中促進教學的發展。當今社會發展飛速,每天都有著非常明顯的變化,因此,作為未來時代主人的學生,不僅要具備良好的創新能力,同時還應該具備良好的適應、應變能力,從而才可以在未來的社會生產、生活中,從容面對激烈的競爭。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創新能力和精神是一項長期工程,可以讓學生受用終身,因此,在初中數學教育教學過程中,創新并豐富教學課堂具有非常深遠的意義和作用。
與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方式相比較,創新教學具有明顯差異。在傳統的數學教學課堂中,教師占有主導的地位,一般都是教師在唱獨角戲,學生只能被動進行機械式的學習。教師在課堂中只是按部就班的講解課前準備好的教學內容,不僅單一而且枯燥乏味,教師也不關心是否學生能夠理解或者是否有興趣。部分教師雖然執教多年,但教學方法卻千篇一律沒有變化,從而也無法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數學思維能力,更無從談起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與我國新課程改革的要求相悖。在當今社會發展過程中,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無法滿足當今教育教學和人才培養的需求,教師必須要與時俱進,不斷研究和創新教學方式,提高對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視,全面掌握學生的心理、生理變化,引導學生喜愛上數學課。
二、豐富初中數學課堂,創新初中數學教學方法的策略
(一)實踐教育方法
所謂實踐教育方法,主要是可以根據學生所了解的實際生活內容以及學生有能力進行實際操作的事物進行數學教學活動,從而可以有效開拓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和鍛煉學生形成良好的實踐動手能力,促使學生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也在積極動腦,以實踐的方式促使學生可以深化對相關知識的理解、記憶,最終實現更為良好的操作、實踐。
例如,北師大版七年級數學上冊第一章《豐富的圖形世界》中《展開與折疊》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利用學生生活中常見的鋼筆墨水盒引領學生進行簡單的展開和折疊實驗,通過引導學生對折疊問題的思考,還可以引導學生學會求得正方體或者長方體的表面積,還可以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空間想象等能力,而對于部分邏輯思維和空間想象力較差的同學來說,教師就可以通過實踐教學法來進行教學,引導學生進行親身的動手實驗,例如,可以用手中的白紙、紙條等進行折疊,在折疊的過程中引導學生觀察形成的線條、形狀個數等方面內容。
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應用實踐教學法,是從感性認知到理性高度認知的提升,通過實踐教學法的應用可以有效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理性思維能力,促使學生可以將更多的注意力投入到教學課堂學習過程中,進而就可以營造出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提升數學課堂教學的效果和質量。
(二)生活教育法
所謂生活教育方法,主要是將數學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相聯系,在教學過程中采用與數學教學內容相關的生活現象的教學方法。其實數學知識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系,在數學教學課堂中,完全可以利用日常生活內容引出教學的內容,促使學生可以產生親身感受的感覺,并且可以促使學生充分認識到數學學習的意義所在。
例如在進行《一次函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為學生舉例生活中的場景,以學生了解的方式引出新知識的學習。教師先問學生是否知道如何計算平時和家人一起做出租車的費用和所行使的路程?學生自然會不知道該如何計算,并對計算的方式充滿好奇心。基于此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進行相關問題的計算。比如出租車的起步價為5元錢,起步價費用可以行駛2公里,2公里之外10公里之內每公里收費標準為1.5元,而如果行駛超過10公里則每公里需要加收1元錢,并且還要收取30%的空車返程費用。根據這些收費標準,如果小明每天從家里坐出租車到學校總計需要花費20元錢,那么請問小明家距離學校有多少公里?這是學生在生活中必然會遇到的事情,但這也是數學教學過程中的函數問題,利用這種方式引入教學內容,更加方便與學生理解,同時學生也會形成良好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三)探究性教育法
在我國新課改中明確提出當今教學應該積極采取探究性教學,探究性教學不僅是當今教學過程中科學的學習目標,也是科學的學習方式。所謂探究性教學,主要是在教學中,主要以采用探究性的學習活動,引導學生形成對知識的獲取、理解和掌握,促使學生可以形成良好的探究性學習和創新能力,從而可以有效實現初中數學的教學目標。探究性教學包含很多教學方法,例如實驗教學法、驗證教學法、推理教學法、觀察教學法等等。采用探究性教學的主要目的在于促使學生可以親自去感受,從某方面來說,前文所述的實踐教學法、生活教學法也屬于探究性教學的一種方式。學習是一個積極的過程,只有引導學生學會自我觀察,才可以在根本上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提升初中數學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進行《相似圖形》的教學過程中,就可以有效應用探究性教學方法,組織學生進行觀察、驗證和推理等,促使學生學習掌握《相似多邊形》《相似三角形判定》等相關知識內容。
(四)優化教學過程,促進新知識學習
數學知識內容具有非常嚴謹的邏輯,以及非常高度的抽象特征,從而才會呈現出數學教學過程的精煉,同時數學教學的精煉的前提是準確性、科學性。例如在《線段、射線、直線》的教學內容中,通過精煉的一句話就可以清楚將直線與射線的區別明確界定;例如在九年級下冊《圓》的教學內容中,定義“平面上到定點的距離等于定長的所有點的集合叫做圓”,僅僅是一句話就非常清晰的闡述了圓的特征和圓的本質,不僅準確嚴謹,而且簡明扼要的表述了數學概念、定理。
在實際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數學教學過程的簡明性還在公式化、符號化、表格化等多方面有體現。例如,通過一些數學公式配以一系列符號就充分表達了概念定力、步驟、算法。通過圖標、圖形等應用,較比文字敘述可以更為系統、直觀、形象的表現出教學的內容,從而可以方便學生進行運用、記憶,不僅簡化了數學教學內容和難度,還便于學生進行理解和掌握。
(五)創新課堂組織形式,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很多教師在進行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多年來都在反復使用一種教學方式或一套教學方案,而對于教學創新則絲毫沒有興趣,很多教師害怕改革教學方式后,就會對教學質量產生影響,并且會直接導致學生的學習成績下降,從而影響到自身的工資、薪水、職稱評定等,并且很多學校教師的薪水、職稱評定等都與學生的考試成績直接掛鉤,這種以學生成績為基礎來激勵教師的方式,不僅不利于教師進行教學創新,而且還束縛了教師的思維和手腳,促使教師不愿意進行教學創新。
長久以來,傳統的課堂組織形式都是教師在講臺上賣力的講解,而學生只需要被動的記憶,教師布置相應的學習任務和作業,學生應付教師的安排和任務,這種被動的課堂組織形式嚴重阻礙了當今新時期初中數學教育的創新和發展。與傳統教學方法相比,創新教學方式具有多種多樣的方式,例如,可以在教學過程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引導所有學生都可以有機會參與到學習活動之中,教師可以按照學生的測驗分數進行小組劃分,每個小組維持在4到6人之間,在分組的過程中要注重科學性、合理性,保證每個小組都有相近的競爭實力。以這種方式來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組織能力、合作能力、自覺意識,促使學生可以產生良好的自主能動性。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當今的初中數學教學課堂中,教學改革是一項任重而道遠的過程,需要以新課改的要求為基礎,在教學中引入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和理念,提升教學的質量和效率。扎實基礎性教學,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數學創新能力、數學素養,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多種渠道豐富自身的理論知識,進而對教學實踐可以形成良好的指導性作用,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豐富理論基礎。積極改革落后的傳統教育教學方法,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探索新型的教學方式,滿足當今學生的學習需要,從而完成初中數學的教學目標,最終將初中數學“教”與“學”形成相互促進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李茂江.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探討[C]∥廣西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2019年教學研究與教學創新論壇成果集匯編(一).廣西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廣西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2019:270-272.
作者:克日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