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年09月20日 分類:教育論文 次數:
【摘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興趣成為最好的學習指引。教師要給學生創設寬松自由的學習氛圍,給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之下全面發展,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學習興趣情感交流
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提升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關鍵。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改變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的諸多弊端,讓學生真正能夠因為興趣而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避免因為老師的督促而產生逆反心理。學習興趣的增強,避免學生對語文課產生錯誤的認識,讓語文課成為一種快樂的享受,而不是沉重的負擔。心理學認為:“興趣是一種特殊的意識傾向,是動機產生的主要原因。濃厚的學習興趣,又是求知最豐富的源泉,是學習的動力。”那么,我們該如何激發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呢?
一、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需要教師深入研究教學方法
提高學生興趣的方面是很多的,首先就在于教師的教學方法,教師要善于學習,提高自己的教材研究能力,并且學習最新的有效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能夠在新穎的教學內容和方式之下提高興趣,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
當前教育界,科學教學理念被廣大教師倡導,而且有很多是經過教學實踐驗證過非常有效的科學的教學理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將這些理念深入地扎實地研究透徹,并且積極地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進行檢驗,從而更好地選擇適合自己風格的理念來進行教學。教材的內容是經過專家仔細研究,并且經過討論敲定后的內容,教材的編寫也體現出來素質教育的思想。
所以,小學語文教師在研究教材的過程中,也要深入挖掘教材中那些可以有效促進學生興趣的內容。讓教材的作用真正充分發揮出來,教材的更新,意味著教學理念和方式的更新,教師也不能墨守成規,而是要跟上時代的變化,要深刻認識到教材的每一個變化都體現了重大理論的調整。因此,無論從教材的使用上,還是教學方法的革新上,都要以此作為契機進行相應的變化。
二、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要注重從情感交流入手,充分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在情感方面,有著更多的交流機會,教師作為主動進行溝通交流的一方,教師是否對學生真誠相待,對學生的影響是非常直接和明顯的。教師作為成年人,對自己的情感和教學理念應該有明確的目的,并且在教學中及時地反思自己的偏差行為和情感流露進行及時的調整,避免不當的言行給學生帶去傷害。小學生內心是非常敏感的,一般都需要得到老師的關心和愛護,所以,作為教師要不偏不倚,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學生,給學生們平等的展示自己的機會。要注重設置一些互動教學的機會,提高學生們在互動教學中的積極性,增進對老師的了解,增進對老師的愛戴之情。將情感教育自然地滲透在日常教學中,讓情感成為拉近教師和學生之間關系的紐帶和橋梁,讓真摯的情感自然地流動在師生的心田。
三、小學語文教師要發自內心地關心理解學生
關心理解學生,充分地尊重學生,讓學生認識到自己是一個獨立的人,是一個有著很強大的學習能力的人。所以,在學習中即使遇到一些困難,學生也因為這種自信而勇敢的去戰勝這些困難,這樣的一種理念的滲透,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自信心,提升學生對這門課程的學習興趣。
教師要認識到學生內心都是比較脆弱的,而且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的能力與常人相比都有著很大的差距,小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總會因為這些差距而產生對自己的懷疑,所以教師要注重去鼓勵學生,讓學生認識到自己有著非常強大的潛能,需要在老師的引導和鼓勵之下更多地去挖掘,而且需要自己在勇敢地挑戰困難的過程中,使自己變得更加強大。
四、教師可以采用創新的語文練習活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果教師能夠以創新的方式讓學生練習語文的基礎知識內容,就可以避免枯燥的練習過程讓學生心生厭煩,在創新進行練習題的編寫過程中,教師可以把生活的元素自然地融合滲透進去,讓學生在理解生活,對生活有充分的認知的過程中,更好地掌握語文的基本內涵。
所以,生活中有很多可以編寫練習題的主題,在這樣的過程中,教師也可以主動地將其他學科的知識自然滲透。比如,天文、地理、政治、思想道德等內容都可以自然滲透進去。而且這樣的創新練習題,讓學生感到非常的新穎,與自己的生活聯系非常緊密,從而更加有效地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
總之,在小學語文學習中,提高學生興趣的方法是非常多的。小學語文教師要提高教學的科學理念,要通過積極的引導,讓學生樹立學習的自信心,提高他們的學習主動性。語文教學要發揮其綜合的功能,讓學生通過學習語文,更好地認識自己,提高自己社會交往的能力,能夠在遇到困難的時候,采取有效的措施去解決困難。
參考文獻:
[1]李再廣.論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興趣的培養[J].華夏教師,2014,(10):38.
教育方向刊物推薦:《華夏教師》現為月刊。本刊以各級各類學校各學科教學為特色,著重反映國內大中小學管理者的先進經驗及廣大教師在教書育人過程中探討及總結的教育心理、教學心理及教師心理等方面的內容。本刊分為關注、人物、心理、理論、觀點、文化等六個版塊,內容涵蓋教育管理、教師及教學的各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