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年11月28日 分類:教育論文 次數:
下面文章主要在“易班”平臺基礎上,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展開了深入探討,通過分析易班平臺對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作用,分別從全面樹立科學觀念、尋求基礎理論保障、積極融入實際生活三個維度,提出增強高校思政教育實效性的相關路徑,希望能夠充分發揮“易班”平臺的積極能效,切實推動高校思政教育事業的長足發展。
關鍵詞:“易班”平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要作用,有效性
自“易班”平臺推出與實施后,在全國各大高校間引起了廣泛的討論與較大的反響,取得了顯著成效,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它積極整合網絡信息化與高校思政教育管理兩大維度,不斷豐富教育內容、拓展教育媒介、提高教育影響力,同時又努力創新優化管理觀念、管理方式及管理機制等,真正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擺脫課本、突破課堂空間限制,逐步邁向社會當中。
此外,也促使高校思政教育從以往單一形式過渡到了多元形式,讓學生從被動式學習過渡到了主動式學習,根據系統、整體、實施、高效的教育模式,使高校思政教育不受時空限制,從根本上加強了信息交流的及時性與便利性,拉近了師生與生生的距離和情感,構建了資源共享、參與性強的網絡互動平臺,滿足了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現實需要。
一、“易班”平臺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
(一)拓展高校思政教育維度
當前,高校大學生對于網絡的依賴性與興趣更加強烈,微信、微博、各大論壇及交互軟件等成為他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這些新興媒介平臺不僅提供了豐富多彩、便捷高效的網絡信息及服務,能夠有助于增長大學生的見識、激發他們的思維,提高學習效率,但同時也伴隨著許多負面影響。對于大學生在網絡中所遇到的無法辨別信息的真假、無法控制網絡信息的越發娛樂化、無法拒絕網絡虛擬誘惑等各種問題,亟需構建相對高效、科學、優質的網絡服務平臺,為廣大高校學生提供具有教育性、文化性、趣味性、實效性等特征的綜合性網絡空間。
而“易班”平臺就是在這樣的現狀下所成立的,其充分整合了新媒體技術與高校思政教育管理及德育教育內容,用更加符合當代大學生感興趣的方式向他們傳授思政教育知識,革新傳統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創新了過于由輔導員進行統一管理的單調形式,匯聚了海量的精品教育資源與新穎的教育方式,營造輕松和諧的網絡教育氛圍,建立班級文化,創建順暢便利的互動渠道,組織全面、立體、系統化的思政教育工作,積極引導當代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及世界觀,發揮了網絡化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作用。
(二)增強高校思政教育效果
高校傳統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以學科教材為主,依據教材的內容與教學綱要進行教學,雖然這樣的教育模式有著整體性、節約性、協調性等特征,但卻沒有體現出思政教育獨特的優勢與對當代大學生進行思想引導、價值觀樹立等方面的積極作用,致使其教育針對性不強,師生之間缺乏有效互動,日常課堂氛圍過于壓抑、沉悶,學生大多數心不在焉,處在機械化的被動學習狀態,進而嚴重影響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無法實現宣傳社會主義核心思想及主流意識形態的目的,更無法培養大學生強烈的社會責任感,降低了思政教育的實效性與功能。
而基于“易班”平臺開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則能夠有效避免這些情況,其通過網絡熱點事件、熱點話題、熱點新聞、社會真實模擬、人際互動實例等,真實理性地反映出大學生的心理動態變化,讓他們能夠從以往的被動學習變成積極主動學習,更加愿意參與到問題的討論中,使教師有更多機會與學生深入接觸,聆聽學生的真實想法、接受學生的意見,進而更加了解學生的實際需求,并結合他們的特點與需求,進一步調整教學方案、教學方法等,這樣不僅能夠調動大學生對思政學習的興趣與積極性,同時還能從根本上推動高校思政教育改革,增強其教育效果[1]。
二、基于“易班”平臺增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路徑
(一)全面樹立科學觀念
1.意識形態觀念
當代大學生是實現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中堅力量,對我國未來發展至關重要,易班作為高校師生推廣黨的政策、路線、戰略方針以及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開展思政教育的主要網絡平臺,它的建設及發展也必須要與共產黨、人民群眾站在一起,堅持馬克思主義、固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維護社會主流意識形態的基本道德底線,對其他一切不利于我國發展的思想、政治體制、偏激言論等全部消除,確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健康發展[2]。
2.人本服務觀念
易班作為大型網絡教育虛擬社區,最重要的價值與作用就是為高校師生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滿足師生間的實際需求,能夠提升高等教育效率與質量等。因此,易班的建設與發展應緊密圍繞、切近、針對當前高校師生特別是當代大學生們的特點、日常學習生活、興趣愛好等,進而增強高校師生對易班的喜愛程度、依賴程度。
3.不斷創新觀念
創新是確保不斷進步的動力,是促進發展的基礎,易班的創建對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來說,也是一項重要的創新舉措,而想要實現易班的可持續發展,還需要具有持續創新的思想觀念,不斷努力探索的執著精神[3]。在現代網絡社會中,最鮮明的特點就是迅猛的速度與各方面的多樣性,具體來講,即技術日新月異、需求的日益多元化,價值觀念、文化形態的多樣等。在這樣的環境下,易班應正面應對飛速發展的社會,積極順應時代的發展,緊跟主流節奏,應在堅持傳統精華的基礎上,自由開放、吸納包容、創新超越,充分實現系統界面設計、內容排版、交流溝通、工作形式等方面的與時俱進,提高基于易班平臺的高校思政教育整體效率與質量。
4.共同合作觀念
易班從自身的根本屬性上看,屬于團體性的網絡虛擬交際空間,是高校開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平臺。相對于過去傳統的高校思政教育而言,易班系統最為顯著的優勢就是不需要像現實生活那樣,人們要面對面的交流,只需要通過電腦進行語言交流即可,而這也是易班中“身體缺場”的特殊交流方式,身體除了是簡單的物理實體,還是一種行動系統、實踐模式。
因此,易班系統能夠突破時空的限制,讓教育實現了跨時空性與雙向互動性。此外,由于高校網絡思政教育中存在學生信息造假、故意躲避、隱藏情感等狀況,針對這些問題,應通過易班在開展高校思政教育時,與現實日常生活中的思政教育相互結合,形成虛擬與現實協同教育模式,共同推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發展。
(二)尋求基礎理論保障
1.易班基本理論
易班作為網絡虛擬的交際空間,運用其開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夠真正促進傳統思政教育與現代信息化思政教育的有機結合,充分體現媒體融合的鮮明特征。因此,深入探索媒體融合理論與虛擬交互空間構建理論,可為易班的正確定位與良性發展提供科學的基礎理論支撐。
2.易班構建理論
為了增強易班系統的影響力與吸引力,充分發揮其積極能效,需要借鑒大眾傳播理論中議程設置理論,它主要指的是大眾傳媒有社會大眾設定議事日程的作用,大眾對于身邊所發生的大型事件的態度與觀點,主要源自于大眾傳媒對這一事件的播報與報道內容的版面設計等。從中能夠得出,易班內容的制定必須要重點突出關鍵內容以及能夠引起廣泛關注的內容,并要反復長時間地進行宣傳與推廣,直到達到預期教育效果為止。
3.易班推廣理論
傳播與交流是易班系統中的最為關鍵的兩個功能,因此,為了確保傳播的高效性、科學性,切實增強高校思政教育的實效性,就要從整體出發,全面地進行分析、學習易班傳播中的有關理論。比如自我傳播、議程設置理論、知溝理論、群體感染理論、大眾傳播理論、兩極傳播理論、培養理論以及沉默的螺旋理論等。
4.易班反饋理論
為了有效檢測易班的實際工作效果、總結重要的經驗,就需要制定信息反饋制度,而這一制度的核心理論則是由德國著名傳播學領域的專家卡爾·德克所發明的“五級輿論傳播形式”當中的“蒸騰模式”,它主要指的是信息的特定結構與拓撲形式的聚集體以瀑布的方式,從高處的傳播系統向低處傳播系統的運動[4]。在這一過程中,信息的聚集體會經過許多水潭,也就是社會的優秀人士、政府部門工作人員、社會媒體、意見領袖、普通群眾,而這些信息同樣也會再返回到初始點。這就是所謂的“瀑布”及“蒸騰”模式。
(三)積極融入實際生活
1.創建豐富規范的易班文化
首先要創建品牌文化,易班應重點突出自身與眾不同的特點與優勢、設計特殊的標志、簡單卻有力的宣傳口號,以及便于相互傳唱的歌曲等。其次要制定內容文化,易班的內容主題的設定、內容的排版、各個模塊的位置等要依據相互統一、彼此協調的原則進行設計,也就是要保證科學與藝術協調統一、引導性與多元性協調統一、傳承性與創新性協調統一,進而使其更具吸引力與帶動性。
最后要構建體制文化,相關部門應時刻關注并重視易班體制文化的構建與發展,制定詳細的規章制度,明確其中的有關法律條例等,其語言要規范、細致、準確,體現法律的嚴肅性、權威性,制度的科學性、嚴謹性,為高校易班思政教育的良性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2.充分體現主體的引導功能
易班穩定長足發展過程中的重要主體一般包括政府部門、高校相關部門、思政教育專職與兼職人員等,積極發揮信息把控者與管理者的自身職能,建立網絡管理小組,避免信息被盜、信息繁雜、信息不足等不良現象的發生,從根本上確保在易班平臺上順利開展高校思政教育的正向引導與健康安全環境。
社會知識分子、院校權威人士、高校輔導人員以及大學生干部等是易班傳播主體中關鍵構成部分,因而,要明確自身身份,并要體現出意見領袖的積極能效,通過自己身份地位的影響力,充足的人脈、他人的高度信任等優點,全力拓展信息傳播范圍、深化傳播層次,延伸到各個角落。而對于大學生來說,他們是易班系統中人數規模最大的參與者,不僅要掌握易班設置工作體制,還要嚴格管理自我、約束自我,不斷提升自我、完善自我,要用辯證的思維看待問題,保持沉穩理性的態度,自覺遵守具體的管理制度,規范自己的網絡語言,自覺抵制不良信息,通過自己的實際行動來促進易班的穩定健康發展。
3.制定完善的易班教育機制
作為各大高校進行教育推廣工作的關鍵性網絡系統,必須要制定完善的易班網絡系統輿論引導機制、系統聯動機制、工作審核評價機制與信息反饋機制等,以此來確保易班系統內部的穩定運行、外部的安全運行,在實踐過程中要不斷總結并積累寶貴經驗,善于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從而展開新一輪的實踐行動[5]。嚴格按照這樣循環重復、逐層遞升的過程,促使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越發成熟,實現依托“易班”平臺增強高校思政教育實效性的目的。
4.不斷創新易班的宣傳形式
依托網絡信息技術的“易班”平臺在傳遞信息當中,應努力實現由環形網絡結構轉換成星形的網絡結構,實現每個人都是有效媒介的格局,進而真正確保信息傳遞能夠從推向你轉變成抽出來,并根據人們的從眾心理與追求主流方向的心理,通過政治學與大眾傳播理論機制幫助那些信念不堅定的當代大學生,在最大限度上保障易班宣傳受眾的廣泛性。簡單來說,網絡信息的傳播形式一般情況下是按照信息源、編碼、通信渠道、譯碼以及信宿的流程,因此,為了能夠保障易班信息的實時性、精確性、高效性,必須要高度重視信息傳遞的每個環節,從而做到易班傳遞的四面通達,獲得預期理想的教學效果。
結束語
“易班”平臺當前在我國是發展成熟、影響力較大、系統運行流暢的優質網絡教育平臺,受到了各大高校師生的廣泛歡迎。其主要依托網絡媒體,匯聚了大量的精品教育資源,有著完善的班級管理模式及各項科學健全的管理制度,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著重要作用。高校想要進一步增強思政教育的實效性,就應充分運用“易班”平臺及其開放性、高效性、便捷性等優勢,結合當代大學生的特點與傳統教育中存在的不足問題,通過全面樹立科學觀念、尋求基礎理論保障、積極融入實際生活等有效路徑,努力順應時代潮流,借助“易班”這一強大系統,不斷提高思政教育的吸引力與影響力,從根本上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與實效性。
參考文獻:
[1]顧懷秋.新媒體時代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探索———以“易班”平臺為例[J].湖州師范學院學報,2015(5):62—66.
[2]吳昊,黃禹鑫.基于易班構建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大數據平臺的思考與實踐———以重慶大學為例[J].思想教育研究,2016(1):64—67.
[3]朱瑋,李濤.微時代域境下易班平臺在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嵌入式研究[J].科教導刊(下旬),2016(2):67—68.
[4]何熒居.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新陣地研究———以廣州大學地理科學學院“易班”平臺為例[J].人力資源管理,2017(8):280—281.
[5]付妮.易班平臺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與對策[J].法制與社會,2017(31):198—200.
期刊推薦:《法制與社會發展》創刊于1995年,是由國家教育部主管、吉林大學主辦的法學學術刊物。該刊原為綜合性的法學學術刊物,從2004年起改為理論法學學術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