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年02月07日 分類:教育論文 次數:
機械制圖是大多高等院校機械類及相關專業開設的一門基本必修課程之一。本篇教育論文認為機械制圖課程要求學生能看懂和繪制簡單的零件圖和裝配圖,培養學生具備一定的空間想象能力,其學習方法與以往課程有所不同,對學生心理會產生一定的影響,我們要以新生入學為契機,利用參觀車間、自制模型、輔助教學軟件等,努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創造性。
推薦期刊:《機械工程學報》創刊于1953年,是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管,中國機械工程學會主辦、機械工業信息研究院承辦的機械工程類高學術水平期刊。國內刊號CN:11-2187/TH,國際刊號ISSN:0577-6686。本刊是中國機械工程領域的頂級學術刊物,主要報道機械工程領域及其交叉學科、新興學科、邊緣學科等領域具有創新性及重要意義的前沿基礎研究、應用研究的最新科研成果。
【關鍵詞】興趣 機械制圖 多媒體教學
機械制圖是機械專業非常重要的一門專業基礎課,是學習后續專業課程的基礎。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要求學生能看懂和繪制簡單的零件圖和裝配圖,培養學生具備一定的空間想象能力,其學習方法與以往課程有所不同,對學生心理會產生一定的影響,我們要以新生入學為契機,利用參觀車間、自制模型、輔助教學軟件等,努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創造性。我們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心理學家研究也表明:人們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總是努力探索它,認識它。所以在《機械制圖》教學中,一直在研究如何激發我們學生的學習興趣。
1 精心組織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上課是一個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提出問題應盡量做到清晰明確,聯系實際并富有啟發性;分析問題要做到層次分明、條理清晰;做出結論要簡明準確、便于記憶。因此,教師在備課時,應圍繞本堂課的教學目的,精心組織教學內容和授課環節。如在進行 “組合體三視圖”的教學時,根據“使學生掌握畫圖方法”這一教學目的,抓住“畫圖方法”這一主線,按“畫圖時應注意的問題和畫圖方法的具體運用”的順序組織教學內容。講清形體分析法、點明關鍵即不同組合形式的視圖特點,再舉例講解畫圖方法的具體運用。在教學的過程中,層次分明、條理清晰地講授教學內容,既反映了教師的施教能力,同時也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掌握所學知識,加深理解。
2 注意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和例題的選擇
繪制和識讀機械圖樣,主要是依據實物的結構和投影規律。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完成從實物到視圖,使用直觀教學法。先引導學生觀察實物如機械零件或教學模型,然后再從觀察中得出空間形體投影規律。因此,教師在備課過程中,對本堂課選擇什么樣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引導學生觀察什么,注意什么,要得出什么結論,怎么演示才能讓學生看懂等等,都應經過認真的思考。
3 提倡精講多練
精講就是講授要做到重點突出、言簡意明,這就要求備課時要很好地提煉所講的內容,切忌面面俱到,照本宣科,注意歸納總結。在精講的過程中,要注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進行分析和綜合,每個人思維能力的強弱,取決于他對事物的分析和綜合的能力。機械制圖中形體分析法和線面分析法是畫圖和讀圖的基本方法。如用形體分析法讀圖,根據相鄰線框一般是立體上不同表面的投影的道理,把組合體的視圖分解為若干個線框,利用投影規律對應找出每一線框的三面投影,抓住特征視圖看懂各部分的形狀,這就是分析的過程。然后再結合位置特征視圖,把各部分聯系起來,想象出該組合體的形狀,這就是綜合的過程。教師在授課或輔導時,都應經常地啟發學生去分析和綜合。
4、利用多媒體等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現代畫教學設備已大量運用于教育教學中。模型、示教板、掛圖在觀察主要特征及各種事物之間聯系時,由于受客觀條件限制,同一內容往往要多次重復演示。而采用電化教學這一輔助手段適時地穿插于教學之中,與模型、示教板相結合,就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它不僅具有較強表現力,可以用來直接完成教學任務,還能調節課堂教學氣氛,激起學生學習興趣,使得視覺、聽覺、觸覺多種知覺系統協同參與學習,有助于知識獲得的精確和完善性,發展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在《機械制圖》中運用電化教學可把許多文字教材表達不清楚的內容,通過錄像或幻燈片進行微觀和宏觀、表態和動態相互轉化,不光能讓學生了解整個教學,內容的連續過程,更突出表現教學對象的本質特征,把細致入微之處,關鍵轉變點充分突現出來。同時對重點、難點可重復播放,加長停留時間、增強教學效果,節省了時間,提高了教學質量和效率,學生易接受,大大提高了短時記憶容量,促進長時記憶。如三視圖的建立與投影規律,投影作圖、剖視等都可自制幻燈片用教學中。
5、有效利用簡單的自制模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好機械制圖課關鍵是空間想象能力的培養。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這類專業基礎課是首次接觸,學生需要改進以往的學習方法,是一個調整和接受的過程。我們要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進行教學,啟發學生從感性認識逐步上升到理性認識,由淺入深,從簡單到復雜,逐步深入地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利用客觀環境是形象、直觀的教學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熱情,提高學習效果。讓學生看自制的模型,有利于學生從事物到圖形的轉換,而且學生會認為這個老師的手好巧,水平好高,會對老師產生一種崇拜心理,有利于教學的展開。我還鼓勵學生自己動手制作模型,不僅讓學生學到了知識,又提高了動手能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開闊了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在投影原理及三視圖的形成內容的學習中,由于學生對這部分內容從未接觸過,在授課中運用一些簡單教具,利用身邊的事物來演示,有利于學生空間想象能力的培養。如:三視圖的形成,在講課過程中,把粉筆盒當著學生的面拆成三個面,直觀示范展開。回去后讓學生在家里拆鞋盒,模擬三面投影體系的形成。第二次上課后再以教室墻角為例來進行講解。這樣學生對三視圖的形成就有了一個深刻的理解,對空間體系的形成很有幫助。
教師的教學水平主要表現在使學生能透徹、迅捷、愉快地學習知識技能。在機械制圖教學過程中,我們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根據學科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正確地運用它,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千方百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機械制圖的教學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