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页欧美-第一页综合-丁香花成人另类小说-丁香久久-顶级欧美色妇xxxxbbbb

學術咨詢

讓期刊論文更省時、省事、省心

全球高技術產品貿易網絡演化及影響因素

時間:2022年03月10日 分類:經濟論文 次數:

摘要:高技術產業和商品貿易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科技創新實力的直接體現。本文利用聯合國商品貿易數據,選取2003、2008、2013和2018年四個年份構建全球高技術產品貿易網絡,分析總結高技術產品國際貿易發展情況、網絡結構特征及發展演化趨勢;文章基于貿易引力模型、技術差

  摘要:高技術產業和商品貿易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科技創新實力的直接體現。本文利用聯合國商品貿易數據,選取2003、2008、2013和2018年四個年份構建全球高技術產品貿易網絡,分析總結高技術產品國際貿易發展情況、網絡結構特征及發展演化趨勢;文章基于貿易引力模型、技術差距理論和多維鄰近性關系分析視角,采用QAP回歸分析方法,實證研究了經濟、技術、文化、地理和制度等因素對高技術產品貿易的影響。研究發現:(1)全球高技術產品貿易量不斷增加,網絡規模不斷擴大,貿易聯系日趨緊密。(2)貿易網絡出現中心極化現象,形成以中國為中心的東亞和東南亞、以美國為中心的北美和以德國為中心的歐洲“三團聚核”的網絡結構,呈現跨洲大國貿易和地區鄰近貿易雙重特點,以及“軸輻式骨干網絡”和“放射狀區域網絡”雙網疊加并存。(3)兩國技術差距、經濟差距對商品貿易起正向促進作用,地理距離、語言不同和制度差異對商品貿易有抑制作用,但抑制作用呈減弱趨勢。本文貢獻在于探討了全球高技術產品貿易網絡特征及其演化趨勢,并從動態演化和關系視角探討了商品貿易的影響因素,對我國高技術產業發展和商品貿易有一定的政策啟示。

  關鍵詞:高技術產品;貿易網絡;演化特征;影響因素

產品貿易論文

  1.研究背景和文獻綜述

  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突飛猛進,科技創新成為國際戰略博弈的主戰場。習近平同志在中國科協十大上強調,要以全球視野謀劃和推動創新,擴大科技領域開放合作,努力打破制約知識、技術、人才等創新要素流動的壁壘,積極主動融入全球科技創新網絡。高技術產業和商品貿易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科技創新實力的直接體現。

  我國自2001年加入世貿組織以來,在經濟全球化的推動下,參與國際貿易的程度日益加深,以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為特點的高技術產品在我國對外貿易中成為發展強勁的主要產品,不斷為中國經濟增長和科技創新做出貢獻。

  當前,全球高技術產品競爭和關鍵核心技術封鎖日益激烈,給中國高技術產業發展帶來了諸多不確定性因素。只有厘清我國在全球高技術產品貿易網絡中的優勢地位及網絡演化的影響因素,才能對當前全球貿易的新格局和新形勢有更加準確的認識和判斷。因此,研究全球高技術產品貿易網絡的演化特征,辨析我國在貿易網絡中的地位,探究影響高技術產品貿易的因素,對推動我國高技術產品優化發展和提升我國產業國際影響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在經濟全球化和區域一體化的背景下,世界各國間在經濟、文化、政治等多方面緊密聯系形成不同網絡,其中商品貿易網絡尤為突出。上世紀后期,社會網絡分析方法(SNA)被開創性地引入到全球貿易領域的研究[1,2],并迅速成為學界熱點研究方向。主要議題包括:

  (1)全球貿易網絡及世界經貿格局研究。相關研究利用國際商品貿易流量數據作為權重和方向,構建全球商品貿易加權有向網絡[3],并采用社會網絡分析方法,通過整體網絡、個體網絡等指標歸納總結全球商品貿易網絡結構特征[4],進而剖析國際經貿格局及其演化特征。總體上看,全球商品貿易流量構成的聯系權重,大體呈正態分布[5],總體形成“核心-邊緣”的網絡結構[6]。少數國家或地區占據網絡中心位置并獲得網絡效率,從而促進經濟增長,兩者存在明顯相關性[7]。全球商品貿易網絡研究多數觀察到,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在全球貿易中迅速崛起、網絡地位不斷提升[8],全球經貿格局正由“西強東弱”向“東升西降”調整[9],我國逐漸進入網絡核心層[10]并處于中心樞紐地位[11,12]。

  (2)貿易網絡拓撲結構及社團板塊特征。拓撲關系是貿易網絡結構特征的基礎[13],具有“凝聚子群”、“擇優連接”和“富人俱樂部”等演化規律[6,14]。隨著全球貿易網絡中的社區板塊不斷出現以及區域貿易協定下的區域貿易集團不斷涌現,近年來學者開始在貿易網絡分析中試圖劃分不同的社團板塊,分析各板塊特征進而更好認識各社團在網絡中的位置及作用[15,16]。Barigozzi[17]構建了多種商品貿易組成的貿易網絡,比較由地緣關系、區域貿易協定等多種不同方式催生的不同社團結構之間的差別,發現地緣關系對社團形成更為重要。

  (3)行業性或區域性貿易網絡研究。除了對全球商品貿易網絡的整體研究,也有很多學者針對某些細分行業、某些產品類型或某些合作區域進行分類研究。現有研究集中于從某一行業(電子、航空產業等)[18,19]、某一產品(手機、汽車等)[20,21]、某一服務(知識產權、專利許可等)[22,23]等視角,但由于高技術產品分類體系的不統一,基于技術含量分類的高技術產品全球貿易網絡的相關研究還相對較少。

  同時,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和不斷推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商品貿易網絡探討正成為時下熱點[19,21]。國際貿易理論向來關注貿易形成的條件因素,經歷了古典貿易理論、新古典貿易理論、新貿易理論和新新貿易理論四個發展階段。古典貿易理論中的絕對優勢理論與比較優勢理論,一直是國際貿易研究的主要理論依據,強調要素稟賦差異是商品貿易的基礎。

  技術差距理論(TechnologicalGapTheory)作為新貿易理論的代表,強調技術是生產活動的第三種要素,具有特殊重要性和影響傳導過程。當技術先進國發明出新產品或者新生產方法時,相對落后國尚未掌握這種技術,導致國家間產生技術差距,技術先進國出口產品,技術落后國進口產品,從而保證技術需求的滿足。但是,技術落后國的技術水平會隨著進口后的技術模仿而提升,并逐漸掌握創新技術,最終技術先進國與技術落后國間的技術差距會逐漸消失。

  因此,技術差距成為國際貿易產生的原因,并對國際貿易流向起決定作用[24]。鄰近性是創新經濟學、經濟地理學等學科關注的焦點,常用于創新和區域合作等方面的研究,本質上關注的是研究對象間的“關系”。法國鄰近動力學派在最初的地理鄰近的基礎上,提出地理鄰近性、組織鄰近性、制度鄰近性均會影響創新知識網絡形成。Boschma[25]在研究中構建了地理鄰近、組織鄰近、制度鄰近、認知鄰近、社會鄰近五個維度的研究框架,且在后續研究中得到了普遍認同和廣泛應用。

  總體而言,關于國際商品貿易發生的影響因素和網絡演化的機制研究,大都以貿易引力模型為基礎[26],采用多“關系”分析視角進行研究,要素稟賦[27]、經濟規模、交易成本(地理距離[3]、文化距離、制度差異和語言不同等)、勞動分工、制度環境、治理水平、科技創新能力、基礎設施建設等因素被廣泛證明對國際貿易有著深刻影響[28,29]。

  綜上,關于全球商品貿易的研究成果已較為豐富,研究對象從整體貿易網絡到單一產品或單一服務貿易網絡、到某類產品貿易網絡等,研究內容從產品結構、拓撲結構、空間結構到全球經貿格局的識別,影響因素從資源要素稟賦到經濟技術差距、到多維鄰近視角,以揭示貿易網絡形成及演化機理等。相關研究雖然闡釋了全球商品貿易體系的結構特征和格局變遷,但缺乏將網絡拓撲結構特征和空間布局結構特征結合起來的綜合研究,因而難以清晰刻畫全球商品貿易的總體格局以及中國在全球科技版圖中的位置。

  同時,影響因素研究多停留在單一年份、單一網絡、單一維度的研究,缺乏動態、比較等分析視角。因此,本文采用社會網絡分析方法,一方面分析網絡拓撲結構特征,另一方面將貿易網絡投射到地圖上,繪制全球高技術產品貿易格局,并利用CONCOR方法對貿易網絡進行社團板塊劃分,總結全球高技術產品貿易的網絡空間格局及其板塊演化態勢。同時,借鑒貿易引力模型、技術差距理論和多維鄰近性分析框架,分年份、分樣本進行多次回歸,力圖從動態的角度、關系的視角去探究影響國際高技術產品貿易的因素和機理。

  2概念界定和數據來源

  2.1高技術產品界定

  根據我國《高技術產業(制造業)分類(2017)》,高技術產業(制造業)是指國民經濟行業中R&D投入強度相對高的制造業行業,包括:醫藥制造,航空、航天器及設備制造,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計算機及辦公設備制造,醫療儀器設備及儀器儀表制造,信息化學品制造等6大類。

  考慮到“信息化學品制造”統計數據年限較短,本文最終選擇的研究對象僅包括前五類行業。為獲取高技術產品國際貿易數據,本文需將國內高技術產業分類標準對照到國際貿易標準分類,建立“《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4754-2017)—《國際標準產業分類》ISIC—《國際貿易標準分類》SITC”對照表,以獲取全球高技術產品貿易數據。

  2.2數據來源及處理

  本文數據源自聯合國商品貿易統計數據庫(UNComtrade),并選取了2003-2018年各國高技術產品貿易數據進行統計。經分析得知,2003-2018年全球高技術產品貿易廣泛涉及160余個國家和地區,但貿易量相對集中,貿易額較大的50個國家和地區占比超過94%。

  考慮到數據下載處理工作量大,我國2001年底加入WTO,最新完整數據年份到2018年,全球商品貿易在2009年和2015年有較大波動等情況,本文根據2018年貿易額排名和高技術產品分類對照表,選取了貿易額較大的前50個國家和地區、69個SITCRev.3商品編碼、四個代表年份(2003、2008、2013、2018年)的進、出口貿易數據作為分析對象,共計62萬多條。

  經數據清洗和匯總統計,建立全球主要貿易國高技術產品貿易矩陣,構建四個代表年份的全球高技術產品貿易網絡。實證研究中,影響因素的變量數據主要來源于世界銀行數據庫(WDI)、CEPII官網(http://www.cepii.fr/)和世界銀行治理指標數據庫(WGI)等。

  3全球高技術產品貿易結構特征與網絡演化分析

  3.1全球高技術產品貿易結構特征及演化

  2003-2018年間,世界高技術產品貿易迅猛發展,貿易總額由32503億美元增長至85265億美元,年均增長7.02%。期間全球商品貿易受2008年金融危機、2015-2016年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下跌等影響而出現了波動,但相比而言,高技術產品貿易所受沖擊較小,對全球商品貿易起到重要的穩定作用。2011年以來,高技術產品貿易更是成為拉動全球商品貿易增長的主要力量,其增速高于全球商品貿易,在全球商品貿易中的占比也穩步上升,由2011年18%上升至2018年的22%,凸顯了高技術產品貿易在全球商品貿易中的重要作用。從高技術產品貿易行業結構看,五類行業產品結構相對穩定、各類產品貿易保持較快增長。

  其中,電子通信和計算機兩類產品占比始終較高,超過60%;醫藥和醫療儀器兩類產品貿易額略有增長,2018年約占30%。從空間分布看,全球高技術產品貿易呈現越來越廣泛和越來越集中的雙重特征。

  一是參與全球高技術產品貿易的國家和地區越來越多,涉及的地理范圍越來越廣,多達160余個國家或地區。二是高技術產品貿易越來越集中在少數國家或地區,其中中國和美國的優勢地位越來越明顯。從全球貿易格局上看,北美、西歐和東亞是全球高技術產品貿易的三大中心,中國、美國、中國香港、德國、新加坡、日本、韓國等是全球高技術產品貿易的主要國家或地區,它們的貿易量和所占份額都相對較多。中國則是高技術產品貿易量大國中唯一的發展中國家,自2009年超越美國后,一直位居全球第一大貿易國,約占全球的17.5%。

  3.2全球高技術產品貿易網絡特征及演化

  利用兩國間高技術產品貿易額作為權重、進出口額作為方向,本文分別構建加權無向網絡和加權有向網絡。加權無向網絡整體特征顯示,全球高技術產品貿易網絡十分通達,網絡聯系數保持在2442-2446條之間,接近理論最大值2450條,表明全球最大貿易額的50個國家或地區之間幾乎都有高技術產品貿易往來。

  網絡平均連接強度(平均貿易額)不斷提升,由2003年的12.0億美元快速增長到2018年的28.8億美元,說明國家或地區間的高技術產品貿易聯系日益緊密,表明了國際高技術產業的新技術交流和新產品傳播擴散日趨活躍。加權有向網絡個體特征顯示,網絡中少數節點(國家或地區)擁有較強的點度中心性,在網絡中占據著中心節點(Hub)位置,體現出網絡中節點間存在明顯的“地位”差距。高技術產品貿易網絡中心地位表現出明顯的“經濟規模”和“先進技術”支撐作用。

  這些國家無論是出口額、還是進口額都較高,四個代表年份中排名前十的基本都是世界主要經濟體或經濟相對發達地區,包括中國、美國、德國、韓國、日本、新加坡、法國等。同時,點出度和點入度、出口額和進口額雖有差異,但總體上高度相關。高技術產品出口能力較強的國家或地區,往往也是進口需求強烈的國家或地區,表現出高技術產業主要經濟體存在進出口地位“同強”特征。中國的出口額多年來穩居全球第一,在高技術產品生產和出口貿易有著強大的規模實力和強勁的發展動力;但同時,我國的進口額位居全球第二,還落后于美國,輸入能力還有待進一步提升。

  3.3全球高技術產品貿易網絡空間結構及演化

  本文利用ArcGIS軟件,通過地理坐標配對將全球高技術產品貿易網絡投射到地圖上,用圓圈大小代表各國貿易額,用連接線的粗細和顏色代表兩國間貿易額。

  北美、東亞和東南亞以及西歐構成全球高技術產品貿易網絡的三大核心,形成“三足鼎立”格局且有不斷加強之勢,是網絡演化中典型的“富人俱樂部效應”,構成洲際貿易為主導的“軸輻式骨干網絡”。網絡中心節點(如中國、美國、德國、日本、韓國等)高技術產品貿易額較大,且彼此間貿易流量極大,具有中心極化特征。同時,這些中心節點還發揮著跨洲網絡樞紐和周邊輻射帶動的雙重作用,東亞和東南亞以中國為核心、歐盟以德國為核心形成區域性的緊密貿易網絡,具有典型的空間鄰近溢出效應,形成地區內貿易為主導的“區域性貿易網絡”。

  3.4貿易社團板塊的劃分及特征

  為進一步揭示和刻畫貿易網絡子結構狀態,本文利用UCINET軟件中的CONCOR方法對貿易網絡進行社團板塊劃分,以識別各社團成員及特征,更好甄別不同板塊國家在網絡中所起的作用。

  CONCOR方法是目前使用較為廣泛的、一種迭代相關收斂法,通過重復計算矩陣內部各行(列)的相關系數,得出相關系數矩陣(含Pearson積距系數),從而測量群體內部成員的相似性,并判斷各板塊群體間的關系[30]。社團板塊劃分后,可根據板塊內部及板塊之間的貿易關系將社團板塊進行分類,判斷板塊的貿易溢出特征,分析網絡結構。結果顯示,歷年的社團板塊劃分結果差別不大,所包含的國家或地區相對穩定,但各社團板塊間的作用類型差別明顯。

  以2018年為例,以美國為中心的美洲社團板塊始終屬于經紀人類型,即板塊內部國家間貿易聯系較少,與板塊外貿易以進口為主;以中國為中心的東亞和東南亞社團板塊則相反,屬于雙向溢出板塊,板塊內國家間貿易緊密,且板塊外貿易以出口為主。歐洲則分為兩種社團板塊,一是以德國為中心的主溢出板塊,該板塊與其他板塊聯系緊密,并以出口聯系為主;二是以荷蘭為中心的經紀人板塊,板塊內貿易聯系較少,與其他板塊以進口為主。

  綜上,全球高技術產品貿易總額增長迅速,各國進出口貿易總體協同發展。貿易網絡聯系廣泛且較為緊密,整體凝聚性較強,主要經濟體或經濟較發達地區因“經濟規模”或“技術水平”占據了中心節點位置,發揮著洲際貿易樞紐和地區輻射帶動的雙重作用,表現出“富人俱樂部效應”和“空間鄰近溢出效應”,網絡結構總體呈現“軸輻式骨干網絡”和“放射狀區域網絡”并存疊加。可見,全球高技術產品貿易表現出明顯的經濟規模支撐、先進技術依賴和空間鄰近溢出等特點。

  4高技術產品貿易網絡演化的影響因素分析

  本文綜合利用貿易引力模型、技術差距理論、多維鄰近性關系分析視角,采用QAP相關分析和回歸分析方法,實證研究全球高技術產品貿易網絡形成及演化的影響因素,并對不同類別的高技術產品貿易網絡進行分樣本回歸。

  4.1QAP方法、變量選取和模型構建

  QAP方法(QuadraticAssignmentProcedure,二次指派程序)是專門用于網絡分析、檢驗關系數據的非參數檢驗分析方法,被廣泛運用于國際貿易等“關系”型數據的回歸檢驗中。其應用已從早期在單維數據與區域、群體范圍,拓展到現今多維數據視角、國際層面的分析研究。本文根據研究對象和關系數據的特點,采用QAP方法對全球高技術產品貿易網絡的影響因素進行關系層次的實證檢驗。本文借鑒貿易引力模型、技術差距理論和多維鄰近性關系分析視角,選取了經濟、技術、文化、地理和制度五個方面的要素差距作為解釋變量。

  (1)經濟差異。一國的經濟體量(市場規模)和發展水平(市場需求)向來是影響國際商品貿易的重要因素。本文經濟體量以國內生產總值(GDP)反映,收入水平以人均生產總值(PGDP)反映,對兩國間的數據差取絕對值,形成GDP差值矩陣和PGDP差值矩陣作為經濟差距解釋變量。

  (2)技術差異。技術差距理論認為技術差距是影響國家間商品貿易的重要因素,其作用機制包括壁壘效應、學習效應和互補效應。技術差距越大,國家間的互補效應、學習效應就越強,壁壘效應就越弱,從而有利于雙邊貿易。專利申請量是技術創新能力的直接體現,因此本文選擇人均專利申請量(TECH)作為國家間技術差異的衡量指標,構建人均專利申請量差值矩陣作為技術差距解釋變量。

  (3)文化差異。文化是一國“軟實力”的象征,對科技創新和商品貿易有深層次的影響。參照以往貿易網絡影響因素研究中衡量文化差異的做法,本文以語言差距(LAN)作為表征,選取兩國之間是否使用共同官方語言表示語言差距,若同取1,否則取0,構建語言關系矩陣作為文化差異解釋變量。

  (4)地理距離。貿易引力模型認為地理距離會影響運輸和交流成本,是國際貿易的重要影響因素。本文參考以往做法,采用兩國首都城市之間的直線距離來表征地理距離(DIS),形成距離矩陣作為地理差異的解釋變量。

  (5)制度差異。制度差異與文化差異有類似之處,主要會影響國家間貿易成本,并主要反映在制度不確定性、政府治理效率等方面。由Kaufmann等創建的世界銀行治理指標數據庫(WorldwideGovernanceIndicators,WGI),包括言論自由、政治穩定性、政府效率、規則質量、法制水平、腐敗控制六個維度的指標(取值在[-2.5,2.5]之間),是數據來源規范且計算方式較合理的制度衡量指標,被廣泛使用。

  4.2總體回歸結果

  由于貿易額、GDP等變量在國家間相差較大,為排除量綱影響,本文在進行QAP相關分析和回歸分析前,對以上變量矩陣均進行標準化處理。考慮到本文涉及變量較多,在進行回歸檢驗前利用UCINET軟件的QAP相關性分析,探討變量間的多重共線性問題。結果顯示各個解釋變量的Pearson相關系數都在[-0.6,0.6]之間,對此可以判斷基本不存在嚴重的多重共線性問題。

  (1)代表經濟因素的兩個變量回歸系數均為正,說明經濟規模和發展水平差距對高技術產品貿易有促進作用,反映了一國經濟規模和市場需求是高技術產品貿易的基礎。世界主要經濟體的經濟體量較大,具有超大規模市場和生產能力優勢,能夠促進與其它各類國家的高技術產品貿易,是整個貿易網絡的中樞。

  由于世界主要經濟體的經濟規模較大,它們彼此間或與其他國家間的經濟規模差距(GDP)絕對值也都較大,這進一步驗證了商品貿易網絡中出現中心節點極化的現象。發展水平差距(PGDP)只有2013年通過了1%的顯著性檢驗,一定程度上說明發展水平差距有利于促進高技術產品貿易,但也可能由于高技術產業門類眾多、商品類型多樣,國家間資源稟賦不同和優勢產品容易錯開,以及產品生產存在規模報酬遞增,同水平國家間貿易也廣泛存在。

  (2)技術差距TECH變量回歸系數同樣為正,說明技術差距越大,雙邊貿易額越大,這與技術差距理論一致。高技術產業、特別是電子信息和計算機行業,產品技術復雜、生產鏈條較長,技術水平差距越大反而推動勞動分工合作,促進雙邊貿易。

  (3)文化差距變量LAN回歸系數為正,說明語言相似性在高技術產品貿易中具有顯著的正向作用,表明文化鄰近在貿易中依舊發揮著重要作用。一般而言,擁有相同語言或文化背景的國家,貿易磋商成本較低,有助于推動商品貿易談判。

  (4)地理距離變量DIS回歸系數為負,表明空間距離對高技術產品貿易依然具有抑制作用,即國家間地理距離的增加會加大運輸成本及貿易風險,從而制約國家間高技術產品貿易發展。同時,地理距離的回歸系數總體呈現下降趨勢,表明交通運輸和通信技術的進步,有利于克服地理空間障礙。

  (5)制度差距變量INS回歸系數也均為負,說明國家間制度距離越大,對雙邊貿易抑制作用越強,并且這種阻力未因時間變化而減小,難以用時間去消化。可見,制度差異會增加雙邊貿易的不確定性,增加貿易成本。4.3分樣本回歸結果為進一步驗證不同高技術行業商品貿易的影響因素,本文還對五個行業進行了分樣本回歸分析。總體上看,分樣本與整體高技術產品貿易網絡的回歸結果基本一致,地理距離、制度距離回歸系數為負,對商品貿易產生負向影響;而經濟差距、技術差距、語言差距回歸系數為正,其中經濟差距、技術差距對商品貿易產生正向促進作用,語言差距產生負向抑制影響。

  同時,分樣本回歸結果中各解釋變量的系數和顯著性略有差別,總體而言變量PGDP的顯著性下降,DIS、INS的顯著性也有所下降,表明這段時期內交通通信技術的發展和雙邊、多邊貿易協定的出臺,加快了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高技術產品貿易更能克服發展水平差距、空間距離和制度距離等因素障礙。從分行業橫向對比來看,各變量對不同行業商品貿易的影響程度有所差異。

  (1)經濟差距與技術差距對航空航天產品的影響最大。這與該產業的技術含量高、行業壟斷性等特征相符。航空航天產業具有規模經濟效應和行業壟斷特征,其發展要求具有長期的技術儲備和較強的經濟實力,目前該產業主要集中在美國、德國、英國等技術優勢國,因此技術差距和經濟差距對商品貿易的促進作用較為顯著。

  (2)地理距離對電子通信行業的回歸系數最小、影響最弱,其他行業則出現回歸系數逐年變小的趨勢。這與電子通信行業產品價值高、體積小,因空間距離帶來的交通運輸成本影響不大有關。其他行業的回歸系數變小,說明了交通及通信技術進步帶來的全球時空壓縮,大大降低了全球商品貿易的物理空間障礙和物流溝通成本,空間溢出和地理鄰近效應趨弱。

  (3)制度差距和文化差距均對航空航天產品貿易產生較大負向影響,其次是醫藥制造行業。這與這兩類行業技術含量高、知識產權保護嚴格有關,技術“封鎖”或出口“限制”容易導致雙邊貿易不暢的情況。

  5結論與建議

  本文利用聯合國商品貿易數據,構建了全球高技術產品貿易加權無向網絡和加權有向網絡,分析總結全球高技術產品貿易發展情況、整體網絡和個體網絡特征、網絡結構及演化趨勢等;基于貿易引力模型、技術差距理論和多維鄰近性關系分析視角等,文章采用QAP回歸分析方法,實證研究了經濟、技術、文化、地理和制度等因素對高技術產品貿易的影響。主要結論如下:

  (1)全球高技術產品貿易總額增長迅速,已成為全球商品貿易的重要支撐和主要增長點,約占全球商品貿易的22%。全球高技術產品貿易網絡在廣度和深度上發展迅猛。廣度上表現為網絡規模不斷擴大、連通性提升,節點數量已覆蓋全球160多個國家和地區,貿易額前50的國家和地區間廣泛存在雙邊貿易關系;深度上表現為節點國家間貿易量不斷提升,貿易聯系強度增大。

  (2)全球高技術產品貿易網絡結構總體呈現中心極化現象,并表現為“軸輻式骨干網絡”和“放射狀區域網絡”并存的情況,形成以中國為中心的東亞和東南亞、以美國為中心的北美和以德國為中心的西歐“三團聚核”網絡結構。世界主要經濟體或經濟較發達地區因具有產業技術領先優勢和巨大規模市場效應,占據著網絡中心節點位置,并有中心極化發展之勢,發揮著洲際貿易樞紐和地區輻射帶動的雙重作用。高技術產品貿易總體表現出明顯的規模經濟效應和市場需求支撐作用,以及技術水平依賴和空間溢出效應等特點。

  (3)從影響因素上看,總樣本和分樣本的回歸結果基本一致,經濟差距、技術差距因素對雙邊商品貿易產生積極的正向促進作用,而地理距離、制度差異和語言差距則產生負向抑制影響,但抑制影響作用逐年趨弱。這表明高技術產品貿易高度依賴于經濟規模和產業技術基礎,這是高技術產業生產制造和商品貿易的核心動力;而空間距離、文化及制度差異等客觀條件或人為因素會對商品貿易造成阻礙,但在全球經濟一體化趨勢之下,可隨交通、通信技術發展和多邊經貿談判等得到化解或弱化。雖然,我國在全球高技術產品貿易中具有明顯的規模優勢,占據網絡樞紐和中心地位;但我國仍存在明顯的加工貿易、技術競爭力不強等問題。

  在新的貿易環境下,首先,我國要不斷推進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著眼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演化趨勢,努力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科學技術是高技術產業發展和商品貿易的基礎,只有把關鍵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從根本上確保我國在全球貿易網絡中的核心地位。

  經濟貿易論文:貨物貿易發展對能源強度的影響研究

  其次,要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發揮我國超大規模經濟體優勢。高技術產業在科技研發和生產貿易上供求雙向互動、規模經濟效應十分明顯,我國應利用好大國經濟縱深廣闊的優勢,提供巨大國內市場和供應能力,實現內部大循環并支撐帶動外循環,才能更好地促進科學技術研發、發展高技術產業并推動商品貿易。最后,要推動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切實實行多邊貿易主義政策,深度融入全球經濟。全球高技術產品貿易連通性和流動性逐年提升,交通距離成本和制度文化障礙等抑制作用則逐漸變弱。

  雖然西方主要國家民粹主義盛行、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但我國仍應堅定捍衛多邊貿易體制,進一步擴大市場準入、創造更加公平的市場環境,加快推進貿易便利化和貿易政策創新,這必將推動形成更加緊密穩定的全球經濟循環體系,促進各國共享全球化和科技創新發展機遇和成果。

  參考文獻:

  [1]SnyderD,KickEL.Structuralpositionintheworldsystemandeconomicgrowth,1955-1970:Amultiple-networkanalysisoftransnationalinteractions.AmericanJournalofSociology,1979,84(5):1096-1126.

  [2]SmithDA,WhiteDR.Structureanddynamicsoftheglobaleconomy:networkanalysisofinternationaltrade1965-1980.SocialForces,1992,70(4):857-893.

  [3]GarlaschelliD,LoffredoMI.Structureandevolutionoftheworldtradenetwork.PhysicaA:StatisticalMechanicsanditsApplications,2005,355(1):138-144.

  [4]KaliR,ReyesJ.Thearchitectureofglobalization:anetworkapproachtointernationaleconomicintegration.JournalOfInternationalBusinessStudies,2007,38(34):595-620.

  [5]BhattacharyaM,BhattacharyaS.InternationalTradeandEconomicGrowth:EvidencesFromTheBrics.JournalOfAppliedEconomics&BusinessResearch.2016,6(2):150-160.

  [6]陳銀飛.2000-2009年世界貿易格局的社會網絡分析.國際貿易問題,2011,11:31-42.[ChenY.AnalysisonSocialNetworkofWorldTradeSituationin2000-2009.JournalofInternationalTrade,2011,11:31-42.]

  作者:周銳波1,2,陳依楠1,覃遠紅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经典在线 | 国产成人综合一区精品 | 欧美一级毛片免费网站 |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202 | 手机看片日韩国产 | 国产精品一卡二卡三卡 | 害羞的清纯女神露脸在线视频 | 亚洲欧美精选 | 亚洲精品影院一区二区 | 国产福利不卡视频在免费 | 欧美人与善交大片 | 亚1洲二区三区四区免费 | 国产最新精品精品视频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一级毛片 | 国产成人免费高清在线观看 | 精品免费久久久久久久 | 黄色免费观看视频 |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 |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理论片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成人网 | 日本一级特黄在线播放 | 欧美性猛交xxxx免费看蜜桃 | 婷婷六月久久综合丁香可观看 | 日本黄色网址免费 | 国内自产拍自a免费毛片 |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综合网 | 尤物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 人人爱爱人人 | 99riav国产精品| 日本a一级毛片免费观看 | 亚洲日本欧美产综合在线 | 日本免费大片免费视频 | 1024手机在线观看旧版国产 | 国产青草视频 | 香蕉视频色 | 日韩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 免费在线观看的黄色网址 | 高清国产美女一级a毛片录 高清国产美女在线观看 | 视频自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