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年01月06日 分類:經濟論文 次數:
摘要運用新新貿易理論構建數字經濟與出口產品質量的分析框架,采用微觀貿易數據實證考察數字經濟對制造業企業出口產品質量的影響效應與作用機制,可以發現:第一,數字經濟能顯著提升制造業企業出口產品質量。這一結論在改變關鍵變量衡量指標、考慮內生性、改變回歸樣本以及考慮行業趨勢改變等穩健性檢驗后依然成立。第二,數字經濟對制造業企業出口質量提升的驅動作用在不同貿易方式上和對不同所有制企業均表現出一定的異質性。第三,生產效率是數字經濟驅動制造業企業出口質量提升的可能機制,而質量生產能力這一機制的作用并不顯著。因此,政府應該加快數字經濟戰略部署,加速數字技術和數字產品創新,不斷推動制造業企業出口質量升級,打造中國制造國際競爭新優勢。
關鍵詞數字經濟;產業數字化;出口產品質量;新新貿易理論
加入WTO以來,中國出口貿易迅速擴張,已于2009年成為全球第一出口大國。但是,隨著全球垂直專業化分工的逐漸深入,出口規模已不再直接體現一國制造業參與國際分工與貿易的綜合素質[1](P55-64)。近年來,中國制造業面臨生產成本上升、資源環境約束凸顯、技術引進受阻等諸多挑戰,同時受到發達國家實行再工業化戰略和發展中國家承接國際產業轉移的“雙向競爭”,以要素成本為核心的制造業傳統競爭優勢明顯弱化[2](P53-62)。
因此,中國制造業迫切需要實現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形成國際競爭新優勢[3](P4-15),這是中國搶占新一輪產業變革制高點、引領國際貿易規制的重要突破口。以企業異質性模型為代表的新新貿易理論認為,產品質量與一國的出口績效和貿易利得有著直接聯系,已成為一國參與國際競爭的新優勢[4](P53-67)。
然而,中國制造雖然在國際競爭中贏得了市場規模,但出口產品尚未“以質取勝”,產品質量仍然與發達國家存在顯著差距[5](P417-474)[6](P263-284)。顯然,如何提升制造業出口產品質量,成為中國在推動制造強國建設和貿易強國建設進程中亟待解決的重要現實問題。近些年,學者們圍繞出口產品質量展開了多方面的討論,研究發現:技術創新[7](P167-185)、融資約束[8](P63-84)、貿易自由化[9](P82-94)、投入服務化[10](P45-60)等是影響出口產品質量的重要因素。
這些研究為探究如何提升出口產品質量提供了有益洞見,但是可能忽視了一個重要維度。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席卷全球,數字技術與傳統制造業不斷融合,數字化的知識和信息作為關鍵生產要素對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引擎作用日益凸顯[11](P1-2),數字經濟成為推動制造業外貿轉型升級的重要驅動力[3](P4-15);诖,本文擬著重研究的問題是:數字經濟是否驅動了制造業企業出口產品質量提升?如果是,其可能的作用機制是什么?以上問題的研究可以為中國制造業培育國際競爭新優勢提供新的發展路徑,進而為國家制造強國和貿易強國建設的制度設計和政策選擇提供合理的啟示。
一、文獻綜述
自“數字經濟”的概念提出以來,學界沿著三條路徑展開研究:第一,數字經濟內涵研究。大量文獻在這方面進行相關探討,形成四種主要的理論視角,包括從組成范圍來界定數字經濟[12](P23-41),從投入產出的過程分析數字經濟[13](P5-22),從組織結構的角度定義數字經濟[14](P15-18),從經濟效率的視角理解數字經濟[15](P102-108)[16](P87-98)。
第二,數字經濟測算研究。目前,國際上關于數字經濟的測算方法還未統一,可以大致分為三類:一是在界定數字經濟范圍基礎上,直接估算數字經濟增加值和規模[12](P23-41)。二是構建多維評價指標體系來衡量數字經濟的發展水平[17](P1-10)[18](P33-44)。三是基于數字經濟衛星賬戶來測度數字經濟規模[19](P3-16)。第三,數字經濟對傳統經濟活動的影響研究。最著名的研究始于生產率悖論,即信息化并未帶來生產率的提高。圍繞于此,學者們開展了廣泛討論[20](P3-43)[21](P5-23)[22](P24-34)。
與本文較為相關的是數字經濟與出口活動的研究。這一類文獻主要集中于理論層面,研究發現數字經濟可以降低貿易流程中的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16](P87-98),同時還能降低貿易中的風險與不確定性,形成一種新優勢[3](P4-15)。相關實證研究表明互聯網及電子商務的應用能夠顯著促進企業出口[23](P137-163)[24](P104-127),改善出口績效[25](P52-65),助推制造業企業向價值鏈高端攀升[26](P646-670)[27](P72-89),F有文獻為本文研究提供了多維度的有益借鑒,但仍有一些問題可以進一步拓展:
第一,如前所述,盡管已有研究從多方面考察了出口產品質量的影響因素,但大多都忽視了數字經濟視角。第二,現有文獻對數字經濟的研究目前仍側重于內涵解讀與規模測算,而關于數字經濟對制造業的驅動效應研究則相對較少,雖然部分文獻以互聯網、電子商務及人工智能的應用為例檢驗了數字經濟的出口驅動效應,但缺乏系統的理論分析框架。鑒于此,本文運用新新貿易理論構建數字經濟與出口產品質量的分析框架,并采用微觀貿易數據考察數字經濟對制造業企業出口產品質量的影響效應與作用機制。
本文的邊際貢獻可能在于:
第一,在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不斷融合的新形勢下,本文為提升制造業出口產品質量提供了新的研究視角和思路,可為培育制造業國際競爭新優勢提供新的發展路徑。第二,本文基于質量異質性模型剖析了數字經濟的出口驅動效應,為理解數字經濟與貿易的關系提供一個較為完備的分析框架,這是對已有相關研究的有益拓展。
二、理論分析本部分我們主要基于Hallak和Sivadasan[4](P53-67)的理論框架,討論出口產品質量的內生決定因素,進而分析數字經濟影響企業出口產品質量的理論機制。
三、模型、變量與數據為了定量考察數字經濟對出口產品質量的影響效應及作用機制,本部分將構建數字經濟影響出口產品質量的基本計量模型及中介效應模型,并對相關變量的指標選取及數據來源與處理進行說明。
四、計量結果及分析
基于以上構建的計量模型,本部分將首先進行基本回歸,以從整體上考察數字經濟對制造業出口產品質量的影響;其次,對不同貿易方式和不同所有制企業進行異質性檢驗;再次,分別從改變關鍵變量衡量指標、考慮內生性、改變回歸樣本以及考慮行業趨勢改變等四個方面進行穩健性檢驗;最后,對生產效率和質量生產能力這兩種作用機制進行檢驗。
五、結論及政策建議
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席卷全球,數字經濟成為推動制造業外貿轉型升級的重要驅動力;诖,本文從數字經濟視角來考察制造業企業出口產品質量的升級路徑,首先運用異質性貿易模型分析數字經濟對出口產品質量的作用機制,然后利用海關數據庫與中國工業企業數據庫的匹配數據進行經驗分析。我們研究發現:
第一,總體而言,數字經濟可以顯著促進制造業企業出口產品質量提升。數字經濟發展水平每提高1%,將會驅動制造業企業出口產品質量提升0.050%。在改變關鍵變量衡量指標、考慮內生性、改變回歸樣本以及考慮行業趨勢改變等穩健性檢驗后,這一結論依然成立。
第二,異質性檢驗結果顯示,數字經濟對制造業企業出口質量提升的促進作用存在著貿易方式異質性和所有制形式異質性。具體來說,數字經濟發展對一般貿易企業和私營企業的出口質量促進作用最為明顯。第三,生產效率的中介效應顯著存在,即生產效率是數字經濟驅動制造業企業出口質量提升的可能機制,而質量生產能力的中介作用在本文研究樣本期間并不顯著;谝陨涎芯拷Y論,提出如下政策建議:
第一,政府應該加快數字經濟戰略部署,完善數字經濟基本支持與保障環節,積極制定并推出相關激勵措施,加速數字技術和數字產品創新,加強數字技術應用水平,進而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為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培育新優勢、注入新動能。近些年,我國產業數字化進程不斷推進,但是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也存在一些問題和瓶頸,比如第一二三產業數字經濟發展不協調、區域數字經濟發展不均衡、融合發展能力有待增強等[18](P45-48),因此需要政府統籌部署,并促使政策措施落地生根。
第二,在數字經濟時代,制造業企業應適應性調整生產方式和生產模式,充分利用數字技術帶來的生產力,形成包括需求信息、研發設計、智能制造、銷售與服務等全過程的資源整合優勢,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轉型升級。
第三,充分發揮數字技術的創新賦能作用,推動中國制造業出口轉型升級。由于傳統制造業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存在轉換成本高、投資周期長及見效慢等問題和瓶頸,政府應該加大重點項目資金支持,完善產權保護體系,以促使轉型企業可以獲得數字技術的正向收益,激發企業更大的創新動力,不斷推動出口產品質量升級,打造中國制造業國際競爭新優勢。
參考文獻:
[1]謝靖,廖涵.技術創新視角下環境規制對出口質量的影響研究——基于制造業動態面板數據的實證分析.中國軟科學,2017,(8).
[2]王拓,李鋼.我國外貿體制改革與國際競爭新優勢培育.改革,2019,(6).
[3]裴長洪,劉斌.中國對外貿易的動能轉換與國際競爭新優勢的形成.經濟研究,2019,(5).
[4]J.C.Hallak,J.Sivadasan.ProductandProcessProductivity:ImplicationsforQualityChoiceandConditionalExporterPre‐mia.JournalofInternationalEconomics,2013,91(1).
[5]J.C.Hallak,P.K.Schott.EstimatingCross-countryDifferencesinProductQuality.QuarterlyJournalofEconomics,2011,126(1).
[6]施炳展.中國企業出口產品質量異質性:測度與事實.經濟學(季刊),2013,(4).
作者:謝靖王少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