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年01月25日 分類:經濟論文 次數:
這篇金融研究論文發表了郵政互聯網金融發展策略,互聯網金融激發了金融業務需求,但是中國郵政互聯網金融發展的現狀還存在一些問題,論文以國內外互聯網金融發展成功案例進行了解析及經驗借鑒,并預測了中國互聯網金融發展。
摘要:文章分析了互聯網金融的特點以及中國郵政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現狀,借鑒國內外互聯網金融發展的成功經驗,結合互聯網金融的發展趨勢,探討了中國郵政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策略。
關鍵詞:金融研究論文,互聯網金融,信息資源
近年來,互聯網支付、網絡借貸和眾籌等互聯網金融蓬勃發展,傳統銀行、保險等金融企業也在大數據、移動互聯網技術等支持下快速推進互聯網金融業務,特別是互聯網新型理財模式迅速發展,對傳統金融產品產生巨大影響。余額寶、京東金融等新型互聯網金融的崛起對傳統金融體系構成挑戰。郵政金融領域收入占郵政集團總收入的80%以上,面對互聯網金融變革和對傳統金融業務產生的影響,中國郵政要積極謀劃,深入研究,利用互聯網技術加快金融業務創新。
1互聯網金融概述
互聯網金融發展如火如荼,究其機理,主要是互聯網公司或者高科技公司利用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等新興技術開展的低門檻金融服務,激發普惠金融業務需求,促進互聯網金融快速發展。這些服務與銀行提供的金融產品和服務互為補充,為金融客戶提供全新的金融流程再造和服務升級;ヂ摼W金融商業模式主要分為四大類,即傳統金融互聯網化、基于互聯網平臺開展金融業務、全新的互聯網模式和互聯網金融信息服務。傳統金融互聯網化主要涉及互聯網銀行、互聯網保險和互聯網券商:互聯網銀行通過數字銀行或移動銀行,基于網絡平臺或手機APP終端實現;互聯網保險是通過傳統保險公司互聯網化、互聯網辦理、互聯網保險等銷售創新和手持終端辦理承保、理賠等技術創新;互聯網券商是在線折扣券商、社交型券商和眾籌型券商等新型模式;诨ヂ摼W平臺開展的互聯網金融門戶創新,主要有互聯網基金銷售、互聯網資產管理、互聯網小額商業貸款和互聯網消費金融等模式。全新的互聯網金融模式為第三方支付、P2P、眾籌、大數據金融等模式;ヂ摼W信息服務主要為在線投資支持、個人財務管理、在線金融教育、金融產品搜索、信息化金融機構和個人信息管理等;ヂ摼W金融與傳統金融的區別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去中介化,人們對傳統金融服務提供者的服務依賴逐漸減少;二是用戶體驗友好,互聯網金融圍繞互動、移動開展服務,強調用戶體驗的便捷性和及時性;三是民主化,互聯網金融使每位用戶都能享受理財分析、資產增值等高水平頂級服務。
2中國郵政互聯網金融發展現狀及存在問題
中國郵政信息技術力量在我國處于領先地位,互聯網金融研發和布局也較早,目前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推出網絡平臺、手機客戶端等,中國郵政網站有網上營業廳、網上郵局等業務功能,郵政傳統業務互聯網化較為完備。但是相對于國內外其他金融機構,中國郵政互聯網金融還存在不足:一是尚未形成頂層客戶共享信息資源。中國郵政各業務板塊都有自己的客戶信息,但相互隔離,如保險公司無法掌握銀行信息,對于重要客戶資源開發和服務難以統一。二是互聯網金融平臺沒有整合,特別是手機終端客戶,大量客戶端下載導致客戶關注度較低。如果郵政將銀行、保險、證券和網絡銷售等業務基于一體實現網絡化,就可以提高客戶點擊率,實現客戶金融業務在郵政系統內流轉。三是郵政金融綜合實力未在互聯網上充分發揮。中國郵政是我國唯一獲得萬國郵政聯盟認可的國際函件傳遞和貨物運輸機構,在未來物聯領域具有獨特優勢,而目前中國郵政在互聯網應用方面對于國際金融結算和普惠金融尚處于研發階段,尚未形成利益鏈和生態圈。
3國內外互聯網金融發展成功案例解析及經驗借鑒
3.1國際互聯網金融發展
隨著互聯網金融升溫,各國政府和金融投資機構開始廣泛參與和接受金融服務領域的技術革新,通過世界銀行金融科技排名統計機構盤點世界各國頂尖金融機構在互聯網金融領域的布局。在美國,政府部門對互聯網投資的金額比往年增加兩倍,花旗銀行旗下全球投資部門建立跨國家、跨地區的科技金融加速器,吸納全球多名高級大數據分析師和信息技術安全專家組建金融創業服務公司;在德國和荷蘭,互聯網金融孵化器、天使投資與互聯網金融資源實現高度銜接,同時出臺減稅等優惠制度;在日本和新加坡,由政府發起倡導,有針對性地引導資本流入互聯網金融公司,互聯網金融已經在全球生態布局,成為引領世界金融發展的潮流。以美國花旗銀行互聯網金融發展為例,花旗銀行是傳統金融與互聯網結合的模式,在美國沒有互聯網金融概念,所以稱為金融科技創新。走進花旗私人銀行及財富管理客戶服務中心,客戶經理均手持平板電腦與客戶友好攀談,提供咨詢和營銷。廳堂內自助服務設備布放標準、簡單易用。高端客戶服務區,更像咖啡館或者書吧,有賓至如歸的溫暖。通過互聯網金融終端服務改造,讓客戶在愉悅的環境中滿足金融需求,同時客戶的網銀、手機銀行和平板終端與網點實現無縫配合,保證服務流程的無縫銜接;ㄆ煦y行對客戶需求的響應恰到好處,使客戶隨時、隨地、隨心在旗艦店、全功能網點、簡易型網點、ATM和電子銀行之間自由穿梭。花旗銀行還利用互聯網金融為客戶提供全球范圍快速響應、最優資金匯劃路線和最佳收費模式等服務。
3.2我國互聯網金融發展
我國最大的三個互聯網公司為百度、阿里巴巴和騰訊,合稱BAT,旗下都擁有龐大的隊伍經營互聯網金融業務,其中:百度錢包擁有4500萬用戶;阿里巴巴支付寶是全球最大的金融科技公司,僅在2015年第三季度處理的第三方支付金額就達2.6億美元;騰訊2015年處理交易額達到8000億美元。以阿里巴巴余額寶互聯網金融為例,余額寶是全新的互聯網金融模式,支付寶作為中國最大的第三方支付平臺,在2013年6月與天弘基金合作后,為余額寶帶來龐大的客戶資源和資金流儲備,一天內獲得13萬客戶和5000萬元申購額。余額寶充分發揮互聯網金融的用戶友好和民主化體驗等優勢,相對傳統銀行儲蓄,具有流動性強、操作便捷的特點,不僅可以查詢、轉賬、網購、信用卡還款,還可以和銀行卡互轉、支付各種家庭賬單,同時向用戶提供年化收益率超過銀行存款利率的理財產品,無起購資金限制,雖然收益率有變化,但不影響用戶體驗,深受“草根”人群追捧,至今余額寶資金管理超過8000億元,成為中國最大的互聯網貨幣基金產品。隨著年輕人的成長,經濟能力不斷增強,豐富多元、靈活方便的互聯網基金產品將逐步替代現有銀行理財產品,能夠創新互聯網信息服務,為客戶提供全功能金融服務的企業將引領未來金融發展。
3.3互聯網金融發展優勢和趨勢分析
互聯網金融作為新生事物,從產生到發展備受人們關注,據統計,35%的用戶選擇互聯網金融產品的原因是開戶簡單,可以提供在線體驗功能,有更高的服務質量和群體規模;28%的用戶青睞互聯網金融是因為費用低廉;20%以上因消費需要第三方支付被動接受互聯網金融;只有不到17%的客戶認為互聯網金融產品比傳統金融產品更值得信賴而主動選擇,因此互聯網金融還有巨大的發展空間;ヂ摼W金融的優勢表現在:金融服務產業本身就是全球范圍內的強勢產業;互聯網金融正在不斷升級金融服務業的用戶體驗;移動技術的發展為互聯網金融領域的成長和創新提供巨大的發展空間,而且成為未來趨勢,目前已經有互聯網金融公司進入世界500強企業,而且數量還在不斷增多,未來將極大侵占傳統金融信貸交易。按照現有國際上各國投入的成本和人力,未來互聯網金融將更加強大,互聯網金融線上平臺優勢,如國際間跨國結算、投資和國際購物、轉賬等強大功能尚未體現。經過調研,人們對互聯網金融的功能需求為:提供更好、更便捷的服務,占比19%;提供更好的數據分析和金融理財決策依據,占比16%;個人金融管理,如保險規劃和資金升值管理,占比16%;替代銀行服務支持,占比11%;支付和國際轉賬,占比7%;借貸和小型金融解決方案,占比7%;購物和消費支持,占比7%;國際轉賬,占比6%;移動服務,占比6%;其他,占比約為5%.因此,互聯網金融更容易受到國際跨國金融集團創新影響,隨著人們對互聯網金融功能需求的增加,國際間金融客戶爭奪也將更加激烈。從互聯網金融技術的使用來看,未來互聯網主要向以下方向發力:一是可視化金融,使金融業務海量數據成為直觀感知、檢測和操作金融平臺;二是可計算金融,建立決策金融模式,提供基于算法的自動化資產組合管理咨詢,無需財務或資產規劃師的幫助,提供線上財富管理服務;三是物聯網金融,提供金融、醫療、旅游、安防等生活服務型資產管理和信息管理;四是虛擬金融,提供無國界互聯網金融交易、支付和兌換等金融服務,以及數字化股權眾籌投資,為具有公信力的投資人提供種子輪或早期投資資金;五是智能金融,通過智能終端收集個人信息、風險偏好,智能化開展投資和支付服務產品,成為個人金融管家;六是自金融、自保險,未來每個人都可以發起眾籌融資,通過互聯網微信等社交群獲得營銷,構造新的金融形態。
3.4中國互聯網金融發展預測
互聯網金融具有極大創新性,但對傳統金融秩序也有破壞性,政府的支持往往決定當地互聯網金融生態。2014年,中國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促進互聯網金融的健康發展,2015年,國務院和中國人民銀行多次鼓勵互聯網金融創新發展,在明確底線基礎上給互聯網發展預留一定空間,國家營造的良好政策環境將會極大推動互聯網金融產業發展。花旗銀行研究認為:中國是互聯網金融和數字銀行業務發展的熱土,因為中國商業銀行與發達國家相比還不夠發達,而中國監管機構也在促進金融創新,因此中國的互聯網巨頭必將站到互聯網金融服務變革的臨界點,引領世界發起互聯網金融變革,而美國和歐洲在監管上的突破仍需數年之久。
4中國郵政發展互聯網金融的策略
中國郵政傳統金融板塊包括郵政儲蓄銀行、中郵保險、中郵證券等多個金融企業,已經取得巨大成功,但互聯網金融發展相對滯后。中國郵政具有國內最大的線下服務人員網絡和相對齊全的金融牌照,擁有海量客戶數據資源,加上中國營造金融體系創新環境,結合國內外互聯網金融發展經驗和未來趨勢,對中國郵政互聯網金融發展的策略建議如下。
4.1打造特色郵政經濟圈,延伸郵政金融網點功能
相對于傳統互聯網金融或商業公司,郵政的最大優勢在于具有中國最大的線下人員網絡,遍布城鄉的投遞員、村郵站、“三農”服務站等形成強大的線下網絡資源。隨著移動終端、微信支付、數據算法等技術的成熟,加上資本的催化,未來商業模式將是線上線下的狂歡熱潮,上門送餐、滴滴打車等各種O2O模式層出不窮,當客戶使用頻率和忠誠度上升改變理財模式后,郵政網點金融業務將受到沖擊。郵政應設立互聯網金融部門或公司,統一對接現有金融板塊,開通具有郵政特色的移動終端金融業務,充分發揮物聯網優勢,在農資產品配送等基礎上,推出郵政特色的O2O消費模式。城鄉以下地區因遠離城市中心對于O2O消費模式需求更加強烈,同時也是網絡市場空白地帶,在使用郵政智能終端形成消費和理財習慣后形成郵政經濟圈,能夠延伸郵政金融網點功能,進一步增強郵政普惠金融服務。
4.2增強郵政互聯網金融科技,提升終端客戶體驗
互聯網金融前期給客戶的主要感受就是去中介化,提升客戶體驗。目前,智能移動終端用戶下載郵政儲蓄銀行客戶端較少,主要原因是操作復雜。從美國花旗銀行案例可以看出,通過互聯網科技將原來需要到銀行柜面辦理的繁瑣業務前置到理財人員手持移動終端上,就能節省大量人力和物力,如果郵政儲蓄銀行小額理財或貸款業務能夠由理財經理使用移動終端辦理,除節省時間外,還可以進一步改善客戶體驗。同時要整合郵政金融客戶端操作界面,增加服務功能。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經濟聯系、金融往來、資金結算不斷增多,城市居民的房租、水電、煤氣等費用都需要便捷支付,郵政網絡金融終端提供服務功能越多,操作越簡便,客戶體驗就會大大提升,愿意使用郵政金融網絡的客戶就越多,郵政網絡金融也就有了立足的基礎和發展的空間,從而增強核心競爭力和客戶忠誠度。根據平安集團統計,平安核心金融公司的個人客戶總量達1.14億元,其中6556萬客戶已成為互聯網用戶;2016年第一季度新增個人客戶917萬,其中263萬新增客戶來自互聯網用戶。
4.3推進郵政個人征信體系建設、加快傳統金融資源整合
郵政傳統金融有銀行、保險和證券,目前各金融體系客戶資源是分割的,尚未做到個人信息共享,也未對金融客戶進行全面分析和評估。阿里云的客戶管理系統把客戶信息碎片化為200多個有效特征,能夠清晰分析出客戶消費習慣和水平、購買能力和可信任度。以阿里螞蟻金融為例,為小微企業和個人消費者提供普惠金融服務,不需要申請和抵押,依靠移動互聯、大數據、云計算,為客戶提供小額貸款、網絡銀行、在線融資、在線理財、保險等金融服務,旗下有支付寶、余額寶、網商銀行、螞蟻花唄、芝麻信用、螞蟻金融云、螞蟻達客等子業務板塊。中國郵政已經營120年,擁有海量客戶信息,可根據客戶在郵政辦理業務情況對客戶進行多維度畫像,分析出客戶信用等級和風險狀況,給每位金融客戶建立個人征信體系,建立金融云終端,為郵政金融客戶提供“金融一賬通”。整合銀行、保險和證券數據以及金融產品,發揮互聯網客戶民主化優勢,為客戶提供無金額起點的理財產品和功能齊全的保險產品,讓城鄉或農村客戶在信用額度內進行消費,打造開放的郵政金融系統。
4.4打造郵政互聯網金融平臺,提高金融業務處理能力
目前,中國郵政網點經營和辦理金融類業務較多,大部分投融資產品(包括存款、貸款、基金、信托、保險等)都需要傳統金融機構的牌照去設計、打包、生產,對于好的投資項目無法快速匯集資金,且規模操作較為繁瑣。中國郵政應重新投入技術能力建設互聯網金融平臺,打造全新互聯網金融操作模式;ヂ摼W金融突破了傳統金融的時空限制,如保險業務,傳統方式需要填寫保險單、客戶告知書、客戶抄錄和簽名、驗證客戶信息等,使用大量業務單證且操作繁瑣,若使用郵政互聯網金融平臺則可以通過客戶提供證件快速驗證和讀取信息,在平臺上完成保險投保和客戶認證簽名,還可以保存錄音錄像信息,既節省了單證,也減輕了網點人員操作壓力。郵政金融網絡平臺全面建成后,可以快速上線新產品進行短期融資,后期增加電子錢包、國際間金融結算等業務,成為隨時隨地為客戶提供金融服務的移動郵政金融網點。
4.5創新郵政互聯網金融功能,實現郵政服務跨界整合
為提升社會形象,中國郵政開展了愛心包裹、母親包裹等新服務項目,但是認購較少。傳統郵政服務項目,如賀年卡的發行和銷量也在下降。而農村和偏遠地區需要社會支撐,孤獨人群需要關懷,郵政可利用互聯網金融創新,在互聯網各平臺進行資金眾籌,如愛心包裹不再是固定金額,而是1元眾籌,籌款到固定金額產生一個愛心包裹,在網上向籌款人發布感謝語言和進展情況;ヂ摼W智能穿戴用品日漸增多,郵政可以通過互聯網金融發起孤獨老人關愛服務,由老人子女通過互聯網購買服務,郵政聯合保險、醫療等機構為老人提供保險保障、醫療服務,并贈送可穿戴的互聯網產品,將老人健康信息提供給子女和醫療機構監測平臺,打造郵政物聯網金融板塊。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可以促使郵政業務跨界整合,為郵政提供更多的服務項目和發展機遇?傊,互聯網金融在中國已經承擔金融企業加速器的功能,引起了世界廣泛關注并投資研發,形成銳不可當的發展趨勢并對傳統金融造成巨大沖擊。相信中國郵政能夠利用互聯網金融發展契機,對現有組織架構和金融產品、服務功能創新升級,推動郵政金融快速發展,為中國郵政創造出更加美好的明天。
參考文獻
1陶婭娜.互聯網金融發展的研究.金融發展評論.2013,11
2王明國.我國互聯網金融發展的現狀與問題.銀行家,2015,5
3王建寧.我國互聯網發展中問題和對策.人民論壇,2014,8
4黎瓊等.互聯網金融業務發展現狀、趨勢及對國內金融體系的影響分析.現代經濟信息,2015,13,
作者:吳旭東 程漠大 單位:中郵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石家莊郵電職業技術學院
推薦閱讀:《安徽農村金融》是由中國農業銀行安徽省分行 安徽省農村金融學會主辦的期刊。一份大型農業綜合性、指導性經濟刊物。始終站在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村改革的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