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5年02月08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摘要 介紹了中華壽桃優質豐產栽培技術,包括建園定植、肥水管理、合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蟲害防治等內容,以期為中華壽桃的優質豐產栽培提供科學的技術管理依據。
關鍵詞 2015版北大核心,中華壽桃,優質,豐產,栽培技術
中華壽桃是山東省萊西市1993年從中國北方冬桃自然芽變中選育出的一個極晚熟品種,被譽為桃中極品。1999年引入磁窯鎮,經定植觀察,該品種具有以下突出特點:結果早,栽后2年即可豐產;極豐產,盛果期產量可達37.5 t/hm2以上;個頭大,一般在350 g左右,最大可達975 g;色澤美,成熟后的桃子表皮光滑,色澤鮮紅,著色面可達77%以上;品質好,果肉細膩、脆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達18%,汁多如蜜,食后清香爽口,風味獨特;價值高,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和多種維生素,成熟期正是市場水果供應的淡季,市場十分搶手,市場前景和經濟價值很高;適應性強,適桃區均可栽培;耐貯運,成熟后不軟,可在室溫下存放30~40 d,在冷庫中可存放至春節。現將中華壽桃優質豐產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1建園定植
宜選擇地勢較高、有水澆條件、保水透氣性好的砂壤土建園,密植栽培株行距以3 m×4 m為宜,以新川中島為授粉樹,按6∶1配置,授粉樹中心式定植。定植前,挖1 m×1 m×1 m的定植穴。開挖時生、熟土分開;回填時,先回填生土,再回填熟土;施圈肥30 kg/株,充分與土混勻(因幼樹生長根較少,并且都生長在表土層),然后灌墑蟄實。中華壽桃苗子在3月下旬栽植[1],植苗深度以苗木原埋土位置為宜,植苗后及時澆水、培土,并且用地膜覆蓋,以利增溫保墑,同時對苗木涂白。
2肥水管理
施肥以秋施基肥為主,結合深耕擴穴和桃需鈣、鉀肥多的特點,于立秋前后普施1次鈣、磷、鉀肥料和有機肥37.5 t/hm2。追肥一般一年進行3次,第1次于花前(3月下旬)追施速效氮肥(因該品種對氮肥敏感,盡量少施);第2次于麥收前,追施三元復合肥;第3次于8月下旬至9月上旬追施磷鉀復合肥。果樹生長前期和7—8月,結合噴藥可選用光合微肥和磷酸二氫鉀等進行2~3次葉面噴肥。施肥后應立即澆水,并及時中耕除草。
3合理整形修剪
中華壽桃比較喜光,多采用自然開心形[2-3]。定干高度為30~40 cm,即在距地面30~40 cm處選5~7個飽滿芽截干。采用自然開心形,在新梢抽出40 cm處摘心,以促使萌發副梢。冬剪時從中選出3個角度合適的枝條作主枝培養,疏除旺枝,甩放弱枝,在整形中留3~4個主枝、7~8個側枝和適量的輔側枝。開心要自然,根據其生物學特性,因勢利導,自然成形,保證從縱向到橫向多個角度通風透光,連年穩產、優質、豐產。為了達到早期豐產的目的,對幼樹的修剪要輕,以便枝多葉茂,盡早擴大樹冠,低干矮冠早期豐產。重點通過拉枝、抹芽、摘心等手法培養樹形。對主枝的截留長度主要靠夏季分段摘心,以促形成較多側枝、副側枝、葉叢枝,加速花芽分化,及早開花結果。春天主要采取抹芽、激萌,從根本上調整營養枝和結果枝的方位問題;秋季主要妥善處理好內膛過密枝,解決好通風透光問題;冬季主要從大處著眼,整出既不是高干小冠又不是多主干的叢狀樹形,變冬季一次性修剪為四季常年修剪。結果樹的修剪主要是進一步擴大樹冠,完善樹形,穩定樹勢,在樹冠中下部及早培養中大型結果枝組,并用弱枝帶頭,以削弱或緩和枝組的生長勢和生出更多的結果枝,用大型果實下墜法代替一般的里撐外拉法。中華壽桃屬于大型果,果子掛樹時間比較長,應多采取小枝角開張角度,一般在春季發芽前或7—8月對枝條直立枝進行開張角度,掌握在50~60°,以利于成花及負載。
4花果管理
中華壽桃自花授粉能力強,坐果量大。疏花疏果分3次進行:第1次是疏花,花蕾期(3月28日至4月5日)每節留1個花蕾,其余均疏除,不計劃留果的枝、預備枝、花束狀枝上的花蕾全部疏掉,直徑0.6 cm以上枝條上的花全部疏除第2次是疏果,花落后2周(4月25—30日),根據坐果情況,重點疏除并生果、畸形果、小果、朝天果、病蟲果和骨干枝、粗枝上的果,留好枝條中上部的單果、好果、長形果,疏果比例占總坐果量的60%~70%;第3次是定果(5月29日至6月5日),根據產量定果,枝角大的強果枝留2個果,中庸果枝留1個果,中果枝如分布合理,可留1個果,疏去短果枝、花束狀果枝,其葉果比應掌握在55∶1。疏花疏果的原則是先上后下、先內后外,座落互錯,縱橫各別。同時,花期采取果園放蜂、噴0.1%硼砂等措施,提高坐果率[4]。套袋是保證果大質優的關鍵技術之一,在6月上旬定果后即套袋,套袋前20 d左右,間隔10 d連續噴2遍殺菌劑,以噴克、科博、多菌靈為主。9月18日左右撕開紙袋,4~5 d后除袋,除袋的同時采取摘葉、疏除背上枝等方法,使果實充分受光,促使果實全面著色。國慶節前后供應市場。套袋有利于防蟲滅病、防雹祛傷,最大限度地防止中華壽桃的采前裂果現象,對于保證果品質量、提高經濟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5 病蟲害防治
桃樹的病蟲害主要有褐腐病、細菌性穿孔病、桃蚜、桃小食心蟲、紅蜘蛛、介殼蟲、潛葉蛾等。堅持“治早、治少、治了”的原則,以保證果品的產量和質量。發芽前(3月上旬),均勻噴布1次4~5 °Bé石硫合劑,重點防治褐腐病、蚜蟲、介殼蟲、紅蜘蛛、潛葉蛾等。在花前花后噴菊酯類、蚜虱凈、樂斯本等低毒殺蟲劑,重點防治蚜蟲。同時,可根據情況加入0.5%的尿素噴施。在5月下旬每隔7 d左右連噴2遍殺蟲劑,防治桃小食心蟲、葉螨、蚜蟲等;同時加入殺菌劑,為果實套袋做準備。以后根據不同蟲情進行防治,主要有紅頸天牛、桃小食心蟲、葉螨、蚜蟲等,可用桃小靈、滅幼脲三號、樂斯本、吡蟲啉、菊酯類或73%克螨特或60%尼索朗2 000倍液。后期以防病為主,多噴幾遍殺菌劑,如噴克、多菌靈、甲基托布津等,使保葉率在95%以上,果實摘袋后,立即噴1遍殺菌劑,以防爛果。
6參考文獻
[1] 李艷芬,趙青.中華壽桃優質豐產栽培技術[J].山東林業科技,2007(4):42.
[2] 湯莉燕.中華壽桃高產栽培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07(15):42.
[3] 李曉榮,楊聚德.中華壽桃的優質豐產栽培技術[J].落葉果樹,2007,39(2):57-58.
[4] 王安亭.中華壽桃優質豐產栽培技術[J].河南農業科學,2005(9):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