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3年10月09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摘要:設計無處不在,并且,正以強大的力量影響并改變我們的生活。生活與設計密不可分。生活是設計的基礎,生活為設計提供源泉、素材與靈感;設計是生活的需要,為生活帶來方便與情趣,創造出符合人類生理、心理需求的環境。設計包圍著生活,生活中許許多多的事物都離不開設計。
關鍵詞:藝術設計評職論文,發表論文期刊網,藝術,設計, 數碼
一、椅子的藝術設計
其實生活中的設計,許多都是自然的設計,椅子的設計也不例外。許許多多的椅子的形狀設計都是設計師們根據自然事物的千姿百態中提取出來的。所以說生活是設計的源泉,為設計提供素材和靈感。然而設計也確確實實給生活增添了很多色彩活力。
休閑椅就是在茶余飯后或者工作之余用來休閑的椅子。休閑椅按使用場所分類為室內(戶內)休閑椅及室外(戶外)休閑椅兩種。不同的椅子就會有不同的設計。休閑椅子追求的就是舒適性,以求在使用時受到最大限度的休閑效果。閑椅給您帶來無限舒適、時尚的家居生活享受。簡潔明快的線條充分發揮人性的內涵。寧靜至遠,幽幽含香,溫馨綿綿,享受時尚,像一首抒情詩。休閑中,總讓人回味無窮。
吧椅是一些例如酒吧這些休閑娛樂場所用到的椅子,我個人覺得吧椅跟餐椅差不多,應該沒有實質性的區別。但為甚么還要把餐椅和吧椅分開呢,兩者還是有區別的。吧椅的形狀與普通椅子相似,但座面離地較高,吧椅具有現代感和金屬的質感,一般可以360度轉動。因為酒吧是一個休閑的娛樂場所,主要是為那些經過一天勞累工作或者一幫朋友聚會服務提供的場所,可以360度轉動的椅子方便朋友們聊天,而且更容易拉近友人們的距離。
二、數碼藝術設計
數碼藝術設計是數字化時代新興的藝術形式。發掘數碼藝術設計與傳統文化的藝術淵源,是豐富數碼藝術語言和正確表現數碼藝術形式美的關鍵。正確認識數碼藝術設計的產生和發展,以及數字技術的特點和表現風格,同時吸收不同文化,各學科相互補充,相互借鑒是數碼藝術得以健康發展的根本所在。
任何一種藝術形式的出現,都要依賴于當時社會和科技的發展。數碼藝術設計這一藝術形式便是隨著計算機的發展和普及,數字化時代的到來而誕生的。著名藝術家羅伯特·勞申伯(RobertRauschenberg)和設計大師喬治·開普斯(GeorgeCapps)在上世紀60年代就開始成立了專門機構研究數碼圖形與數碼藝術,從上世紀80年代美國蘋果電腦公司推出MACINTOSH電腦形成“桌面排版系統”(簡稱DTP)開始,數碼技術在藝術設計領域應用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數碼圖形技術的成熟帶動了CAD/CAM(電腦輔助設計/電腦輔助制造)的普及和發展,設計藝術與數碼技術才得以真正結合。隨著現代的數碼技術在藝術表現領域中開始形成自身獨特的視覺表現語言,體現出更高的藝術價值,數碼藝術設計開始進入到藝術的古老殿堂。但是當數碼藝術創作給藝術家帶來興奮和視覺的新奇的同時,卻發現因文化科技等諸多因素,產生了數碼藝術與傳統繪畫藝術美的情感差異和數碼藝術表現的不足,同時還存在一些對數碼藝術的模糊認識。通過對傳統藝術形式和數碼藝術創作文化淵源的發掘,探討數碼藝術設計創作的視覺表現和美學趨向,及其藝術創作最基本的圖形、色彩、民族文化、數碼技術等方面的要素,有助于我們正確認識數碼藝術。用傳統藝術,尤其是民族的文化藝術來豐富數碼藝術創作,以彌補數碼藝術創作中藝術文化內涵的不足,解決在現代數碼藝術創作中存在的視覺表現,以及認識和發展方向的問題,是正確表現數碼藝術創作中傳統繪畫藝術美的關鍵。
三、現代藝術設計
現代藝術指的是從1880年以后,人類由于對自身的意識和對社會的責任認識到我們已經進入了現代社會,認識到藝術不僅是作為一面鏡子來反映現社會進程的結果,而且把藝術看成推動社會進程的必要手段,也就是說,沒有現代藝術,就沒有現代社會。
現代設計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二十一世紀全球化的進程日益加快,現代設計在推動現代人類文明的過程中擔負重任,更要舉起人類文明的旗幟,站在全球化的高度認識和發展現代設計。現代設計的概念設計是一種有意識、有動機、積極主觀地解決功能,創造市場,影響社會,改變行為的創造行為。現代設計面向大眾,更有別于傳統設計概念的特征就是受到全球化的影響,設計包容的信息傳播速度越來越快,設計是藝術與技術的結合,現代設計更體現出高科技的運用,顯而易見,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正是借助其科學技術的先進,在全球化的進程中,透過設計以強勢影響全球,落后國家及地區在享受西方現代科技的同時,勢必要付出深痛代價,受到西方資本主義文化、價值觀念等的影響,甚至喪失了自身的文化價值觀念。現代設計領域滲透于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衣、食、住、行、學習、工作、社會交流、旅游娛樂等。在現代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直接交流已遠不及人與物之間的普遍大量,現代設計正是解決人與人通過物進行交流的手段.人類的設計由來已久,從最原始的勞動工具發展到現代的高檔藝術消費品,從解決基本的使用功能到如今的純精神滿足,設計活動滿足使用功能的同時,在人類文明的進程中,設計滿足精神功能的特征更顯強大。
四、結語
信息數字化后的虛擬世界,將藝術創作帶向超越時間、空間、與影像經驗的新創作思考領域。在藝術創作的領域里,不管是否運用科技,藝術作品都是用來記錄和反映當代生活。如今越來越多的視覺藝術創作者,嘗試以計算機、網絡、虛擬實等高科技為一個藝術的新形式。在與數字媒體互動的過程中,我們不難發現數字視覺藝術,不僅僅是一個科技與高度文明的產物,更是人類純化心靈的“高感度”作品。任何一種藝術形式的出現,都要依賴于當時社會和科技的發展。數碼藝術設計這一藝術形式便是隨著計算機的發展和普及,數字化時代的到來而誕生的。藝術活動反應時代的現象,且在各種意義上,藝術與時代革新或改造的根本精神,有著密切的關系。在藝術創作的過程中,感情的自發形成占了大部分,但在有些狀態下理性的計劃性成分亦占有相當的比例,尤其在新媒體、新美學觀念、新素材及新的科學技術高度發展的今天,以理性為訴求的創作靈感,已占有絕對的重要性及審美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