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5年09月29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期刊之家辦的非常成功,極具口碑。在這里,你可以找到最具時事性的文章和最具代表性的各類文章。當然,因為免費和開源,大家都可以學習、借鑒和共同使用,如果你需要專屬于個人的原創文章,請點擊鏈接獲得專業文秘服務。
摘 要:目的:探討血清肺腫瘤標志物在肺癌診斷中的作用方法:對我院2008年5月—2009年7月,我科收治的不同臨床分期和病理類型肺癌患者、肺部良性疾病患者、以及健康體檢者的血清腫瘤標志物水平進行收集和整理,并分為3組,肺癌組患者100例、肺良性病組患者100例、健康體檢組100例。結果:肺癌組患者的血清腫瘤標志物水平以及陽性率明顯高于其他兩組(P<0.01)。結論:血清肺腫瘤標志物在肺癌的診斷中,具有較高的臨床價值。
關鍵詞:肺癌;腫瘤標志物;癌胚抗原
由于吸煙和空氣污染的增加, 近年肺癌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 病死率在各類惡性腫瘤中居首位[1],在我國肺癌是病死率增長最快的惡性腫瘤[2]。肺癌的診斷主要依靠組織學和影像學兩種方法,但早期診斷和療效觀察時這兩種方法有一定局限性。隨著對腫瘤研究的不斷深入,腫瘤標志物越來越多地用于臨床診斷、療效和預后判斷。理想的腫瘤標志物應具有靈敏度高、特異性好、以及能監測腫瘤的治療效果、復發和預后等特性, 但至今還沒有一種腫瘤標志物能滿足上述要求。一種腫瘤標志物可在多種不同腫瘤出現或升高, 也可以在一些良性疾病出現或升高; 另一方面, 一種腫瘤標志物并不是一定會在某種腫瘤出現或升高。因此, 腫瘤標志物的臨床應用價值需要進行系統評價。本文對我院2008年5月—2009年7月,我科收治的不同臨床分期和病理類型肺癌患者、肺部良性疾病患者、以及健康體檢者的血清腫瘤標志物水平進行收集和整理,并分為3組,來評價腫瘤標志物在肺癌診斷中的臨床應用, 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對我院2008年5月—2009年7月,我科收治的不同臨床分期和病理類型肺癌患者、肺部良性疾病患者、以及健康體檢者的血清腫瘤標志物水平進行收集和整理,并分為3組,肺癌組患者100例、肺良性病組患者100例、健康體檢組100例。
1.2 方法:
采集清晨空腹血3ml,30分鐘內送檢。應用德國羅氏公司的ACS180:SE電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及配套試劑盒,檢測血清腫瘤標記物。
1.3 統計學處理:
應用統計產品與服務解決方案(SPSS)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數據用±s表示,計量資料應用t檢驗,計數資料應用X2檢驗,兩組間的相互比較則應用q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各組腫瘤標志物水平以及陽性率(表一)。結果顯示肺癌組血清腫瘤標志物水平明顯高于健康體檢組和肺良性病組(P<0.01)。
表一 三組患者血清腫瘤標志物檢測及陽性率(%)
3 討論
本文對我院2008年5月—2009年7月,我科收治的不同臨床分期和病理類型肺癌患者、肺部良性疾病患者、以及健康體檢者的血清腫瘤標志物水平進行收集和整理,并分為3組,肺癌組患者100例、肺良性病組患者100例、健康體檢組100例。采集清晨空腹血3ml,30分鐘內送檢。應用德國羅氏公司的ACS180:SE電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及配套試劑盒,檢測血清腫瘤標記物。結果顯示肺癌組血清腫瘤標志物水平明顯高于健康體檢組和肺良性病組(P<0.01)。
血清腫瘤標志物是腫瘤組織細胞表達、分泌、釋放入血的特異性地反映細胞癌變各個階段及基因型特性、特征的一類活性物質。其具有如下特征: (1) 為惡性腫瘤所相對特有; (2) 對惡性腫瘤組織類型具有相對特異性; (3) 能從腫瘤組織或宿主體液中檢測到,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病變腫瘤的惡性程度。此類物質在正常組織或良性病變中幾乎不產生或產量甚微,隨著分子生物學的發展,多種腫瘤標志物在肺癌的診斷、分型、治療、評估等方面的價值日益受到臨床重視。
在現有技術條件下, 肺癌患者確診時約80%以上為中晚期, 其5年生存率僅為14%。肺癌患者的生存率依賴于其早期診斷及治療技術的提高, 因此肺癌的早期診斷尤為重要。肺癌發生是一個緩慢多階段過程, 伴隨諸多分子及細胞生物學改變。腫瘤標志物是由腫瘤細胞的基因表達而合成分泌的或機體對腫瘤細胞的反應而產生的特異性物質,通過檢測血液等體液和細胞中的腫瘤標志物,可為是否存在腫瘤、腫瘤類型、療效及預后評估提供依據。本實驗結果顯示, 肺癌患者血清腫瘤標志物水平明顯高于肺良性疾病患者以及健康人群,同時,腫瘤標志物血清水平對肺癌的病理類型和臨床分期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在肺癌的診治和評估中具有較高的臨床價值。
參考文獻
[1] ?? Park in DM, B rary FB, P isan i P. G lobal can cer statistics[ J] . Cancer J
小編推薦優秀的醫學期刊 《中國腫瘤臨床》
中國腫瘤臨床 核心期刊發表多少錢 致力于介紹國內外腫瘤防治研究最新成果和進展,交流基礎理論研究,特別是臨床工作中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的新手段和新技術,普及推廣腫瘤預防與康復知識,為國內外腫瘤學科臨床醫生、研究人員以及醫學院校從事腫瘤醫學教育工作者,提供全新的學術交流園地,為促進腫瘤醫學事業發展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