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年06月24日 分類:醫學論文 次數:
摘要目的:在科室信息化建設過程中利用微信公眾號與新生兒疾病篩查信息管理系統有機結合起來,為廣大群眾尤其新生兒父母提供更多的新生兒疾病篩查服務和功能。方法:開通微信公眾號,利用微信公眾號開放的第三方開發接口,通過后續的開發,實現新生兒疾病篩查信息管理系統與微信公眾號的對接,提供相應的服務。結果:為廣大群眾尤其新生兒父母提供新生兒疾病篩查健康宣教、篩查結果查詢、初篩陽性召回通知、預約掛號就診、隨訪管理、疾病分組管理、在線咨詢等服務和功能。結論:微信公眾號是提高本地區新生兒疾病篩查服務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微信公眾號;新生兒疾病篩查;軟件開發
微信作為集圖片、視頻、語音、文字于一體的及時溝通軟媒介,已成為人們尤其是年輕一代使用最多的通訊溝通工具。微信公眾平臺,簡稱公眾號,是運營者為微信用戶提供資訊和服務的平臺,通過它可以進行自媒體活動,簡單來說,就是進行一對多的媒體性行為活動[1]。
根據《2017微信數據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11月,微信日活躍用戶已達到9億,公眾號總數突破2000萬[2],微信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微信公眾號其主要作用是消息推送、品牌傳播、分享,已廣泛應用于商品服務、公共管理、群體溝通、教學管理等多個領域,在醫療服務領域的應用也在逐步推廣[3-5],但在新生兒疾病篩查中的應用尚少見報道。
新生兒疾病篩查作為社會公共衛生服務,覆蓋面廣,廣大群眾尤其是孕產婦及新生兒家長對新生兒疾病篩查的認知程度,直接影響其后續參與新生兒疾病篩查的依從性。然而,目前廣大群眾對新生兒疾病篩查的了解多來自一些碎片化的報道,整體知曉率不高,迫切要求加強廣泛宣傳。本文利用微信具有操作便捷性,普及率高、人際交流的高時效性,內容推送的豐富性,消息推送的準確性等信息傳播優勢,在科室信息化建設過程中,通過建立本科室專用的微信公眾號并進行適當的后續開發實現與全市新生兒疾病篩查信息管理系統有機結合起來,探討其在新生兒疾病篩查日常工作中的應用。
1微信公眾號的申請、驗證與菜單設計
新生兒疾病篩查中心根據微信官方要求,首先需要申請相應的微信公眾號,然后提交相應驗證資料審核通過后,即可獲得認證標識、并同時開通高級接口權限。完成驗證后的微信公眾號都可以自動獲得自定義菜單,一般來說,微信公眾號一般最多包含三個自定義一級菜單,每個菜單最多包含五個二級菜單,一級菜單最多包含4個漢字,二級菜單最多包含7個漢字,多出部分以……替代。根據新生兒疾病篩查工作需求,微信公眾號設置三個一級菜單,分別為篩查中心、服務咨詢、篩查結果,每個一級菜單下均配置5個二級菜單,介紹如下。
1.1篩查中心
1.1.1中心簡介
介紹科室總體概況。1.1.2篩查告知介紹新生兒疾病篩查的意義、相關政策、篩查項目、篩查費用、篩查流程、結果查詢方式、注意事項等。1.1.3篩查項目詳細介紹每個篩查項目。 1.1.4篩查流程詳細介紹每個篩查流程。1.1.5聯系我們提供新生兒疾病篩查中心聯系方式及交通指引。1.2服務咨詢1.2.1科普知識提供新生兒疾病篩查相關基礎知識。1.2.2最新資訊提供新生兒疾病篩查相關新聞、政策、最新的技術進展等。1.2.3宣教視頻1.2.4位置導航1.2.5新篩微課預留。1.3篩查結果1.3.1我的信息個人信息登記、驗證通過。1.3.2篩查報告查詢個人篩查報告。1.3.3診療管理確診病例的隨訪管理、預約服務等。1.3.4互動空間提供意見反饋、在線咨詢等服務。
1.3.5篩查物流物流人員用于篩查標本的接收及管理。
2新生兒疾病篩查微信公眾號開發與實現
通過調用微信公眾號提供的第三方開發接口,結合微信的通訊能力和開發環境與系統運行要求,開發相應的新篩微信后臺業務系統,最終實現新生兒疾病篩查信息管理系統與微信公眾號的對接。在申請的微信公眾號后臺中填寫服務器配置信息,用于微信的接入驗證,驗證需要帶Token參數,前提要在微信后臺將服務器的IP加入IP白名單。
每個微信公眾號都會有唯一的appid,也就是每個公眾號的身份證,appid和appsecret的配置使用是調用接口的憑證。此步驟完成之后就可以將所開發的微信后臺業務接入到新生兒疾病篩查信息系統;接著,完成自定義菜單配置、用戶及模板等信息。通過新生兒疾病篩查微信公眾號及后續開發建設,用戶需求的篩查服務信息通過微信的形式來傳遞和展現,具體的實現流程為:
(1)微信用戶首先關注微信公眾號,微信平臺向微信業務系統推送消息,微信業務系統接收并寫入用戶信息表。
(2)用戶在“我的信息”處登記個人信息,微信業務系統判斷該微信用戶是否存在,不存在寫入用戶信息表,如登記個人信息與篩查信息系統數據完全匹配,則驗證通過并回寫篩查信息系統ID,并根據后臺配置相應模板往推送消息表里寫入記錄;如信息不匹配則驗證不通過然后按后臺配置相應模板反饋驗證不通過信息及原因。微信業務系統后臺 可設置一定時間范圍內自動同步一次微信公眾號用戶信息,確保用戶信息的一致。(3)篩查信息系統完成報告審核后,根據篩查系統ID匹配驗證通過的微信用戶,根據后臺配置相應模板往推送消息表里寫入記錄。(4)微信業務系統后臺根據配置的任務,定時將推送消息表的信息推送給微信用戶。
(5)當用戶進入微信公眾號后,通過點擊微信公眾號中的按鈕提交用戶需求,用戶請求被提交到微信服務器,經過微信服務器的內部解析處理,再將請求提交到新生兒疾病篩查信息管理系統服務器的域名。在通過友好的網絡環境到達服務器后,在服務器端實現相關功能的處理,通過微信返回到用戶。在這個過程中,微信及微信服務器發揮信息載體和傳輸中介的作用,用戶的需求通過微信到達微信服務器,再傳遞給新生兒疾病篩查信息管理系統后臺服務器,經處理后的信息再通過微信服務器傳遞給用戶。
3微信公眾號在新生兒疾病篩查中的應用探討
充分利用微信公眾號自帶消息推送、品牌傳播、分享的主要功能,結合第三方開發者接口的后續開發,微信公眾號在新生兒疾病篩查及管理中主要應用如下。
3.1新生兒疾病篩查宣傳教育通過微信公眾號,可以以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等多種形式提供新生兒疾病篩查相關知識介紹,包括篩查相關政策、篩查流程、篩查病種的介紹、篩查費用、相關的最新資訊及科普知識等,后續也可以繼續拓展如微課堂等功能。研究表明,通過微信公眾號構建婦幼保健服務新模式,包括向特定患者推送婦幼保健相關的信息、圖片、音視頻等資料進行宣教,能顯著提高新生兒疾病篩查率。
3.2篩查結果的查詢與推送新生兒家長通過關注微信公眾號,憑保存的采血回執上有效的信息,可實現自助查詢篩查結果。同時,新生兒家長通過關注微信公眾號后直接綁定個人信息,微信后臺驗證通過綁定成功后,篩查報告審核完成后可通過微信后臺自動推送篩查結果到綁定的微信用戶上。3.3篩查陽性召回通知推送針對已成功綁定個人信息者,如果出現篩查陽性結果,微信后臺可實現自動推送篩查陽性召回通知及召回指引信息至綁定的微信用戶上。
3.4預約掛號,就診功能成功綁定個人信息后,可在篩查中心遺傳代謝病專科門診進行預約掛號及就診,查看歷史就診情況記錄,獲取后續就診指引信息。3.5隨訪管理成功綁定個人信息后,微信后臺可根據新生兒疾病篩查管理系統診療管理模塊中登記的診療計劃安排,生成并推送相應的隨訪信息進行定期隨訪,患兒可按隨訪信息的指引進行回復,并將隨訪回復內容保存至系統診療管理模塊中。
3.6疾病分組管理對于已經確診的患者,經成功綁定個人信息后,系統可以將確診患者按疾病進行分類管理,可以定期推送個性化的確診疾病治療相關資訊及喂養指導。3.7互動空間提供在線咨詢及用戶間的相互交流平臺;同時,可收集并整理用戶的反饋意見促進后續工作質量與服務的持續改進。3.8物流管理對物流人員進行授權,可在微信公眾號中,進行掃描接收各采血單位篩查標本的操作;同時,物流人員可隨時查看各采血單位待送檢標本信息。
4討論
2018年4月,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發展“互聯網+醫療健康”措施,緩解看病就醫難題、提升人民健康水平。作為移動互聯網的新興傳播媒體,微信及微信公眾號以其操作便捷性,普及率高、人際交流的高時效性,內容推送的豐富性,消息推送的準確性等特點,在各領域開展了大量探索和應用,在醫療領域也不例外。目前,醫療服務單位微信公眾號開通率比較高[6],醫療微信公眾號的應用,在優化患者就診流程、創新醫療服務模式、提高醫療機構管理效率、促進醫療機構智能發展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1]。
研究表明,公眾對于從醫院微信公眾平臺獲取信息和服務的意愿較為強烈,占比92%[6],證明醫療相關微信公眾號的建設存在較大的需求。目前,東莞市新生兒疾病篩查中心在自主研發的東莞市新生兒疾病篩查信息管理系統基礎上,開通“東莞市新生兒疾病篩查中心”微信公眾號,自主開發了相應的“新篩微信業務管理系統V1.0”(軟著登字第4392754號)并投入使用,逐步實現了本地區新生兒疾病篩查管理與服務的信息化。在后續的信息化建設持續改進中,將充分發揮微信公眾號的優勢,結合自身工作特點,加強與用戶的溝通交流,并且注重為用戶提供更多的個性化服務。
公共衛生論文:公共衛生微生物檢驗不合格的原因分析
綜上所述,新生兒疾病篩查作為社會公共衛生服務,覆蓋面廣,對公眾宣傳和健康教育作為新篩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意義特別重大。利用微信簡便、快捷、高效、準確的信息傳播優勢,是一種作為新生兒疾病篩查知識宣傳普及很好的方式;同時,微信兼容性強,微信公眾平臺開放了第三方開發接口,通過新生兒疾病篩查中心申請微信公眾號,并進行適當的開發,使微信公眾號成為新生兒疾病篩查中心為廣大微信用戶尤其新生兒家長提供更多新生兒疾病篩查服務的平臺,使中心的服務得到延伸。
參考文獻:
[1]羅浩,胡川,汪鵬.基于移動互聯網的微信和企業微信在醫院的設計與應用[J].中國醫療設備,2019,34(06):114-116+120.
[2]史嘉興,丁紹平,寧德坤,等.“互聯網+”醫院微信公眾醫療平臺的建設和應用[J].中國數字醫學,2019,14(01):95-97.
[3]仲曉偉,陳莉.基于微信公眾號就醫服務模式的探討[J].江蘇衛生事業管理,2017,28(03):92-94.
[4]王宏斌,鄭新瑞,安書杰,等.依托微信平臺開展醫療安全(不良)事件管理[J].中國衛生質量管理,2019,26(03):47-48.
[5]李瑾,雷健波.醫院微信公眾平臺服務發展現狀及建設對策研究[J].中國衛生信息管理雜志,2019,16(03):293-299.
作者:葉立新,陳錦國,鐘玉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