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年06月12日 分類:醫學論文 次數:
【摘要】:目的觀察分析基于微信公眾平臺在肺結核患者延續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肺結核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延續護理,觀察組采用微信公眾平臺延續護理。比較兩組患者的遵醫行為及護理滿意度。結果觀察組患者遵醫率為92.5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5.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97.5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0.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將微信公眾平臺運用于肺結核患者的延續護理中,能有效提高患者的遵醫行為及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在臨床上值得進行大力推廣應用。
【關鍵詞】:微信公眾平臺;肺結核;延續護理;遵醫行為;護理滿意度
肺結核是結核分枝桿菌引起的肺部慢性傳染性疾病,病程長、易復發和具有傳染性,需要長期治療與隨訪,而治療效果取決于患者服藥依從性,若不堅持規范治療,最終導致復發、惡化、耐藥,形成難治性肺結核[1]。延續護理是通過一系列的行動設計用以確保患者在不同的健康照護場所(如從醫院到家庭)及同一健康照護場所(如醫院的不同科室)受到不同水平的協作性與連續性的照護。本文觀察分析了基于微信公眾平臺在肺結核患者延續護理中的應用效果,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肺結核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0例。其中,觀察組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7例,年齡26-75歲,平均年齡(45.32±7.55)歲。對照組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8例,年齡25-76歲,平均年齡(45.39±7.49)歲。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之間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延續護理,觀察組采用微信公眾平臺延續護理,具體方法:①成立微信公眾平臺運行小組。由護士長、結核專職醫師和護士、平臺維護護士組成。護士長擔任組長,科主任擔任顧問。科主任、護士長主要負責平臺推送信息和資料質量的審核,結核專職醫師和護士主要負責平臺推送的信息和資料的收集,平臺維護護士主要負責在平臺上推送經科主任、護士長審核后的信息和資料。
②微信公眾平臺推送內容。主要包括肺結核疾病基礎知識、抗結核化療方案及減免政策、抗結核化療藥物相關知識、正確留取痰標本的方法、肺結核患者飲食、運動、心理、保健知識、居家消毒隔離知識以及通過調查問卷所獲取的患者希望了解的相關信息。③通過微信公眾平臺與患者進行互動。患者可在微信公眾平臺進行咨詢和留言,醫護人員進行答復。④微信公眾平臺推送內容形式。通過文字、圖片、視頻等方式組合進行對推送的內容進行編輯成鏈接,要求突出重點,圖文并茂,通俗易懂。護士每周通過電話、微信等方式對患者進行隨訪,解答患者相關疑問,并做好相應指導工作。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的遵醫行為:完全遵醫為按時服藥、定期復診、合理飲食、休息和運動適度、戒煙戒酒及心理狀態良好等方面均達到95%以上;部分遵醫為按時服藥、定期復診、合理飲食、休息和運動適度、戒煙戒酒及心理狀態良好等方面均達到51%~94%;不遵醫為按時服藥、定期復診、合理飲食、休息和運動適度、戒煙戒酒及心理狀態良好等方面均達到50%以下。采用我院自行設計的滿意度調查表評價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分為非常滿意、基本滿意與不滿意3個等級,護理滿意度為非常滿意率與基本滿意率之和。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7.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率的比較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當P<0.05時,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遵醫行為比較
觀察組患者遵醫率為92.5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5.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1兩組患者遵醫行為比較[例(%)]
組別
例數
完全遵醫
部分遵醫
不遵醫
遵醫
觀察組
40
25(62.50)
12(30.00)
3(7.50)
37(92.50)
對照組
40
16(40.00)
14(35.00)
10(25.00)
30(75.00)
2.2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97.5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0.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2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n,%)
組別
例數
非常滿意
基本滿意
不滿意
滿意度
觀察組
40
23(57.50)
16(40.00)
1(2.50)
39(97.50)
對照組
40
15(37.50)
17(42.50)
8(20.00)
32(80.00)
3討論
肺結核化療失敗最普遍、最主要的原因為不規律化療或過早停藥。因此,要徹底根治肺結核,不僅需要醫師正確診斷與合理的化療方案,更需要提高肺結核患者的遵醫行為,讓患者規律用藥并完成足夠的療程,是治愈肺結核的關鍵所在。肺結核的治愈除了與合理治療有關外,與患者具有的健康知識、信念、遵醫行為和良好的生活方式也密切相關。遵醫行為是指患者求醫后其行為與臨床醫囑的符合程度[2]。
延續性護理并不強調為出院后的患者提供直接而長期的護理,而是幫助患者及家屬提高自我護理的能力,對患者的指導內容以循證為依據[3]。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遵醫率及護理滿意度分別為92.50%、97.5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5.00%、80.00%。綜上所述。將微信公眾平臺運用于肺結核患者的延續護理中,能有效提高患者的遵醫行為及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在臨床上值得進行大力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施燕芬,陳怡.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延續護理在肺結核患者中的應用[J].解放軍醫院管理雜志,2019,26(5):439-442.454.
[2]譚少清,李艷霞,李英.微信延續護理對肺結核患者強化期治療管理的研究[J].現代醫院,2019,19(7):1090-1092.
[3]界玉紅,鞠桂萍.基于微信平臺的延續護理干預對初治涂陽肺結核患者治療依從性及治療效果的影響[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8,26(4):160-162.
作者:劉心
護理論文投稿刊物:護理學報的宗旨是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及時反映本省各醫學學科的新成果、新技術,介紹和推廣國內外醫學科技的新理論、新進展;堅持普及與提高相結合、臨床與基礎相結合、西醫與中醫相結合、治療與預防相結合,立足本省,面向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