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年06月05日 分類:醫學論文 次數:
摘要:[目的]觀察纈沙坦聯合氨氯地平治療社區高血壓合并糖尿病的療效。[方法]以2018年2月至2019年10月為時間段,選擇本社區200例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且將其隨機分成對照組、研究組,一組100例。對照組給予氨氯地平治療;研究組聯合氨氯地平與纈沙坦治療。對比觀察患者的血壓值及肌酐、尿素氮與24h尿微量蛋白,并且統計不良反應。[結果]研究組治療后血壓值低于對照組,且肌酐、尿素氮與24h尿微量蛋白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纈沙坦聯合氨氯地平治療社區高血壓合并糖尿病,療效確切,可推廣。
關鍵詞:纈沙坦;氨氯地平;社區;高血壓;糖尿病
高血壓是社區常見病、多發病,隨著病程延長,病情發展,可出現系列并發癥,多表現為血管、心臟與腦部等方面。如今,高血壓合并糖尿病的情況并不少見,增加了治療難度,降低生活質量,二者相互影響,不利于治療【1】。本文以2018年2月至2019年10月為時間段選擇200例患者展開研究,探討觀察纈沙坦聯合氨氯地平治療社區高血壓合并糖尿病的療效。現在總結如下。
1資料及方法
1.1一般資料
以2018年2月至2019年10月為時間段,選擇本社區200例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且將其隨機分成對照組、研究組,一組100例。所有患者確診高血壓、糖尿病,年齡50-90歲,男女不限,排除嚴重心肝腎功能不全者,排除認知障礙、精神障礙者。對照組:59例男性,41例女性;年齡60-82歲,年齡均值(68.92±3.48)歲;高血壓病程4-16年,平均病程(9.84±1.22)年;糖尿病病程2-11年,平均病程(5.29±1.07)年。研究組:57例男性,43例女性;年齡57-81歲,年齡均值(69.21±3.21)歲;高血壓病程3-15年,平均病程(9.14±1.09)年;糖尿病病程1-13年,平均病程(6.71±1.35)年。二組患者的基本資料比較顯示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照組:口服氨氯地平片,每次用藥5.0mg,每天1次,清晨口服,持續用藥3個月。研究組:聯合纈沙坦與氨氯地平治療,氨氯地平的用法及用量與對照組相同,在此基礎上,口服纈沙坦分散片,每次80mg,每天1次,持續用藥3個月。
1.3觀察指標
第一,觀察比較治療前后兩組患者的血壓值,包括收縮壓與舒張壓;第二,對比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后的肌酐、尿素氮與24h尿微量蛋白;第三,統計患者的不良反應。
1.4統計學處理
研究數據錄入EXCEL表格中,采用SPSS20.0軟件予以處理。例(n)、百分比(%)表示計數資料,予以卡方(X2)檢查;標準差±方差()表示計數資料,予以t檢驗。檢驗值P<0.05評定組間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血壓值
比較發現,研究組治療后的收縮壓、舒張壓都低于對照組,二組數據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肌酐、尿素氮與24h尿微量蛋白
治療后,比較肌酐、尿素氮與24h尿微量蛋白,數據顯示,二組有統計學差異(P<0.05)。
2.3不良反應
研究組100例患者2例輕度水腫,不良反應發生率2%(2/100);對照組100例患者5例輕度水腫,2例頭暈,1例心悸,3例疲倦,發生率為11%(11/100)。二組比較,研究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
3討論
社區高血壓合并糖尿病,病情嚴重,加上兩者均難以治愈,具有終身性特征,治療難度大。纈沙坦,可減少醛固酮釋放,降低血壓值。纈沙坦,屬于選擇性血管緊張素Ⅱ抑制劑,應用較廣泛,可選擇性對血管緊張素受體亞型發揮作用,阻斷血管緊張素Ⅱ與其受體結合,抑制血管收縮及醛固酮生理活性,調節血壓水平【2】。氨氯地平,舒緩血管平滑肌,擴張血管,發揮作用。纈沙坦聯合氨氯地平,不會影響血管內皮細胞鈣離子通道,也不會破壞血管緊張素轉換酶的活性,故而也不會干擾體內緩激肽的水平,減少不良反應【3】。經本文比較發現,纈沙坦聯合氨氯地平治療社區高血壓合并糖尿病的療效顯著,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許典粵.纈沙坦聯合氨氯地平治療社區高血壓合并糖尿病臨床研究[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7,28(15):2791-2792.
[2]龔愛保.纈沙坦聯合氨氯地平治療社區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療效觀察[J].醫藥前沿,2015,(29):123-124.
[3]徐鑫焱.纈沙坦聯合氨氯地平治療社區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效果分析[J].醫藥前沿,2019,9(27):126-127.
作者:王翠
醫學論文投稿刊物:《診斷學理論與實踐》(雙月刊)創刊于2002年,是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主辦、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編輯出版的全國性醫學專業學術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