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年06月01日 分類:文學論文 次數:
摘要:休閑體育產業和養老產業的融合發展具有重要的時代意義和價值,同時也是亟待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課題。相比西方老年體育及其康養產業較為成熟的發展體系,我國在該領域的研究尚處于起始階段,在我國老齡化社會日漸加速的時代背景下,對休閑體育產業和養老產業的融合發展研究更加迫切。基于此,文章深入分析了休閑體育產業和養老產業融合發展的影響因素,從營造良好的政策體系、培育堅實的市場基礎、構建良好的家庭和社會環境等三個維度提出了休閑體育產業和養老產業融合發展的策略建議。
關鍵詞:休閑體育;養老產業;產業融合
2000年我國已經步入老齡化社會,呈現出老年人口基數大、增速快、高齡化、失能化等發展態勢,2019年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25388萬人,占總人口的18.1%,我國未富先老的國情和空巢化的家庭結構,使得養老供給嚴重不足,養老問題異常嚴峻。2017年《養老金融藍皮書》指出,我國正處于老齡化增長速度最快、發展時間最長的人口變老進程之中,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威脅和挑戰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嚴重現象,人口的老齡化必將對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以及和諧社會的構建造成諸多潛在性影響[1]。
養老論文范例:養老建筑環境與規劃設計研究
在進入現代社會以來,體育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的一種常態化和終身化現象,并在人民群眾的身體素質提升以及維系社會和諧穩定、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方面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2]。隨著人們健康觀念的轉變以及閑暇時間的增多,參與休閑體育活動已經成為現代社會生活的重要部分,2014年10月,國務院46號文件《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將全民健身上升為國家發展戰略,明確指出體育健身休閑是建設健康中國、和諧社會和幸福中國的關鍵領域,把體育產業作為綠色產業、朝 陽產業培育扶持,鼓勵和支持全民健身休閑產業的快速發展。休閑體育在緩解人口老齡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促進老年人精神健康以及身體長壽的重要途徑[3]。
體育健身休閑產業與旅游、健康、養老等生活性服務業緊密關聯,經濟帶動作用強勁,產業之間的融合發展也可以產生疊加效應,實現互利共贏。體育休閑產業和養老產業都是我國的新興產業,發展潛力巨大,是未來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優化調整的重要途徑,同時還具有滿足人們精神文化需求的實際功能[4]。
目前,產業融合的研討主題十分寬泛、研究內容也日漸豐富、研究范圍不斷拓展。但對于體育產業和養老產業的融合研究,國外的研究起步較國內早,且已形成一定的理論體系,國內的研究尚處于起始階段。貝力(2016)提出通過體制機制創新等,促進體育健身休閑產業與養老產業融合發展;王偉杰(2019)認為在發展體育健身休閑產業時,要注意與養老產業的互動發展;曹涌(2019)基于健康養老產業與其他產業融合發展的前提、支撐、目標,闡述了其融合的內在邏輯;李從容、張潔(2020)認為健康型運動休閑特色小鎮是體育產業和養老產業融合發展的重要抓手。
當前我國和老年群體具有密切聯系的體育休閑產業和養老產業的融合研究還較為匱乏,因此,深化該領域的研究不僅有助于體育休閑產業和養老產業的融合發展,助推我國經濟增長,同時也有助于提升老齡人口的生活質量和水平,具有重要的時代意義和社會價值。
一、休閑體育產業和養老產業融合發展的價值意義
(一)休閑體育產業對養老產業的滲透提升作用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老年人也愈加重視體育健身活動,而休閑體育作為一種不拘泥于活動形式,不具有強烈競爭性的體育活動,備受老年人的喜愛。鑒于此,實現休閑體育產業和養老產業的融合發展,有助于社會養老服務內容的充實和創新,充分發揮休閑體育產業資源在推動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中的價值和優勢。養老產業和休閑體育產業屬于不同的產業形態,將休閑體育產業資源充分引入社會養老服務體系,以此為基礎開發和轉化為品類豐富、形式多樣的養老服務產品,從而營造更為完備和成熟的養老服務網絡[5]。
休閑體育產業和養老產業的融合發展,可以進一步擴充養老產業的市場空間,促進養老產業的結構轉型升級,在促進國民經濟發展的同時,為廣大老年人提供更優質、高效的養老服務。隨著投入的不斷加大,我國休閑體育產業的市場規模和容量不斷擴張,休閑體育產業和養老產業的融合發展,能夠促進養老產業資本逐步向休閑體育產業領域滲透,進而提升養老服務產品的整體經營水平,最終使養老產業的市場空間不斷拓展。例如,一些社區性養老服務企業可以通過一些公益性的休閑體育活動,吸引老年客戶的關注,從而達到積累客戶資源的目的,提升企業自身的品牌和知名度。
(二)養老產業對休閑體育產業的引導和擴散作用
當前我國正處于人口老齡化迅速發展的時期,根據研究預測,到2030年我國的老年人口將達到2.48億,進入深度老齡化社會,“銀發經濟”直接刺激養老產業的迅速發展。在這一背景下,養老產業不僅成為眾多社會資本的直接投資領域,同時也為養老服務垂直領域的深度開發提供了市場機遇。根據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對我國養老產業市場規模的最新預測顯示,在2014年至2050年間,我國老年人口的消費潛力將從4萬億元增至106萬億元左右,其中不僅包括物質層面的消費潛力,同時也包含巨量的精神服務需求。但是,從當前的情況來看,我國的養老企業比較注重醫、食、住、行等方面的物質供給,而在老年人的精神享受服務方面重視不足,這不僅不利于提高老年人養老服務的質量,同時也造成了巨大的市場缺口[6]。
2019中國養老服務行業報告顯示:目前中國至少需要1000多萬名養老護理人員,但實際從業人員不足百萬,家政養老看護服務和社區日間照料的缺口率分別超過55%和70%。因此,休閑體育產業和養老產業的融合發展,可以為體育企業進軍養老產業領域提供廣闊的外部空間,促進廣大體育企業從老年人休閑體育需求出發,積極主動地開創專業老年休閑體育服務市場,通過有效的跨界經營,為廣大老年人打造健康服務的“幸福產業”。
二、休閑體育產業和養老產業融合發展的可行性
休閑體育產業的發展不僅有助于人們身體健康水平的提升,同時也表現出重要的經濟特征,是我國政府大力支持和提倡的產業。養老產業是以老年人為主要服務對象的新興綜合性產業,與體育休閑產業類似,都是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且兩者之間具有極強的產業關聯性,具有融合發展的必要的基礎和條件。
(一)高度的產業關聯性是融合發展基礎
體育休閑產業和養老產業之間具有高度的產業關聯性,為兩者的融合發展提供了必要的基礎。首先,體育休閑產業可以為人們提供健康與休閑服務,而這正是老年人的主要生活需求。因此,老年人就成為體育休閑產業的重要服務群體。另一方面,養老產業以老年人為主體,并圍繞這一特定群體的養老需求提供各種社會服務活動。由此可見,無論是養老產業還是休閑體育產業,都指向老年人身體健康這一服務活動的核心,具有高度的產業關聯性,從而為其融合發展提供了必要的產業適配性[7]。
其次,在當前的社會背景下,養老產業和休閑體育產業都和旅游、教育、文化、醫療等其他相關產業具有密切聯系,都可以直接或間接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同時,兩者也可以通過與關聯產業的整合發展,為對方提供必要的補充和滲透作用。例如,休閑體育產業主要為老年群體提供群體和個體服務,滿足其當前和未來的實際需求,而養老產業在某種意義上也可以視為休閑體育產業在老年群體領域的延伸和補充。因此,養老產業和休閑體育產業之間的關聯性和互補性也為兩者的融合發展提供必要的基礎性條件。
三、休閑體育產業和養老產業融合發展的影響因素
(一)政府政策因素鑒于我國特殊的歷史背景和國情特點,政府在產業融合領域發揮著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是休閑體育產業和養老產業融合發展的重要影響因素。首先,政府的制度供給可以對兩者的融合發展產生重要影響。顯然,我國的休閑體育產業和養老產業的融合發展尚處于探索時期,還沒有建立起科學合理的管理機制和制度體系,并成為制約兩大產業融合的重要因素[10]。
一方面,由于我國的休閑體育產業和養老產業發展極為迅速,并提出了融合發展的現實需求,但是相關的頂層設計和制度體系建設相對滯后,導致兩大產業的融合缺乏必要的監管和制度約束,還容易引發諸多社會矛盾和問題。例如,《“十三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規劃》要求加快公辦養老機構公建民營改革,加強供應主體的多元化供給。
然而,目前養老機構的主要供給主體仍然是政府,有限的供應能力和日益豐富的養老需求之間的矛盾會影響養老事業的發展。另一方面,受到政府機構改革的長尾效應影響,不僅造成兩大產業融合方面的機制和公共服務缺乏,同時也不利于引導廣大企業進行跨產業協同經營,進而影響到產業融合的進程和效果。再次,要促進體育休閑產業和養老產業的融合發展,頂層的引導、宣傳和設計無疑是十分重要的,但是,由于這方面工作的滯后,不僅影響到相關企業的產業融合認知水平,同時也影響到老年人對休閑體育的認知和信息獲取,不利于產業融合向深度和廣度推進。
四、休閑體育產業和養老產業融合發展的策略建議
(一)營造良好的政策體系
政府在休閑體育產業和養老產業融合發展方面可以發揮重要作用,并主要表現為引導促進和監督管理,而上述作用主要通過營造良好的政策體系實現。首先,政府應該營造良好的政策支持環境,促進兩大產業領域內的各個產業鏈的不同價值創造環節的整合與重組。例如,政府可以通過建立健全老年福利和體育建設領域的法律、法規體系,強化稅收、金融、就業以及人才供給方面的政策供給和保障力度,為產業融合發展提供必要的法律和制度保障。其次,政府可以積極發揮自身的資源優勢,創建開放性的產業融合平臺。
就當前的國情實際來看,休閑體育和養老產業均屬于朝陽產業,其初期發展離不開政府的引導和支持,通過開放性產業融合平臺建設,打通產業之間的市場壁壘,促進各種資源的流動和整合。例如,各級政府應該積極貫徹“健康中國”戰略,大力支持社會資本進入兩大產業領域,培育形成健康養老、休閑旅游、健康體育、健康養生和健康食品等產業的龍頭企業,建立產業融合創新激勵機制,增強廣大市場主體開展產業融合發展的信心。最后,政府還應該加強市場監督和監管工作,保證全行業的規范和有序發展。例如,政府可以建立、健全科學合理的老年運動健康服務監管機制,推動相關工作的標準化建設,促進老年服務市場的規范化。
(二)培育堅實的市場基礎
要促進休閑體育產業和養老產業的融合發展,必須依靠良好的老年休閑運動健康服務市場,從而有效增加相關產品和服務的供給,滿足老年群體日益增長的多元化休閑體育和養老服務需求,實現老年人在養老和體育保健方面的供需對接。首先,通過促進市場的標準化、規模化和層次化建設,實現養老服務和老年人體育保健公共服務的全面覆蓋,同時完善與養老產業相關的金融支持和人才培養體系,大力推進供給主體和產品的多元化,充分發掘市場的潛在需求。大力建設體育主題公園、體育特色小鎮、森林康養基地和城市體育服務綜合體。
其次,要進一步完善我國的養老保險體系,為休閑體育和養老產業的融合發展提供必要的經濟基礎和保障。具體而言,要以政府為主導,積極謀劃和實施基本養老保險、職業年金、商業保險與個人養老儲 蓄相結合的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使廣大老年人在維持基本生活之外能夠獲得更好的收入改善,可以在休閑體育項目方面進行更多的投入。最后,在企業層面,要在休閑體育產業和養老產業融合發展方面加強理念和戰略創新,通過構建新的產業價值鏈、進行制度的標準化建設以及采用新的渠道銜接和融合等方式促進產業融合,爭做產業融合的行業先驅和領袖。
五、結語
產業融合是新世紀經濟發展的重要趨向,有效的產業融合可以產生巨大的疊加和溢出效應,實現各產業企業之間的互利共贏。在我國即將進入深度老齡化社會的背景下,包括休閑體育在內的體育產業和養老產業的融合發展具有重要的時代意義和價值,是不斷增長的康養市場的客觀要求,同時也是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重要國家戰略。當然,兩大產業的融合發展屬于一種新的經濟現象,具有顯著的前沿性和復雜性特點,不僅需要政府、社會和企業的共同努力加以促進,還需要相關學者在該領域進行不斷的探索和研究,在為廣大老年人提供良好的晚年生活保障的同時,促進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以及社會的和諧穩定。
參考文獻:
[1]賀丹,劉厚蓮.中國人口老齡化發展態勢、影響及應對策略[J].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學報,2019,23(04):84-90.
[2]韓松,王莉.我國體育產業與養老產業融合態勢測度與評價[J].體育科學,2017,37(11):3-10.
[3]杜輝,王楚淵,李惟英.現階段發展老年休閑體育的理性分析[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7,25(07):92-94.
[4]姜坤,蘇波兒.健康產業和體育產業融合發展路徑探析———以浙江省寧波市為例[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9,27(02):55-56.
作者:李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