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年07月05日 分類:文學論文 次數:
微博作為重要的社交媒體,深受青年們的喜愛,下面文章就主要研究大V微博的言論對于青年群體的影響,介紹了社交媒體意見領袖概念和特點,領袖相應的特點對于青年群體也產生了一系列的影響,微博領袖的意見也通過了廣泛的傳播,對于社會輿論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關鍵詞:微博,意見領袖,青年,影響
1 青年使用微博現狀分析
隨著網絡科技的發展,自媒體平臺百花齊放,促使大量的網民在其中發表觀點,傳播資訊。其中微博具有很強的代表性,它已成為與網民密不可分的重要資訊交流平臺。截至2017年我國網民規模已經達到7.51億,其中20~29歲的青年群體占比最高,為29.7%[1]。在職業類別上,學生的比例排在第一位,為24.8%。微博作為重要的線上平臺,用戶使用率也進一步提升,達到了38.7%。青年群體作為互聯網的主力軍,正處于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形成時期,對于事物的評判標準、思維方式或直接或間接地受到網絡輿論的影響。下面擬從微博意見領袖(微博大V)的特點、對青年人產生的影響及在此影響下的結果幾個角度進行分析。
2 社交媒體意見領袖概念及特點
微博平臺上的意見領袖,由便捷的互聯網工具帶來知名度和虛擬世界的地位[2],他們是互聯網信息傳播的重要關鍵點,他們通過意見的表達、資訊的傳遞影響公眾。從概念上看,網絡意見領袖其實是傳統意見領袖概念的延伸。
1)微博使人們成為意見領袖的難度降低。在微博這一平臺任何人都可以注冊賬號、發表內容。更為有利的是,微博發表文本長度限定在140字以內,極大地降低了文章編寫的難度。一鍵發表、一鍵轉發,這樣便捷、友好的功能讓公眾傳播成本極大下降。不同的文化程度、經驗類別、年齡段的用戶都能夠嶄露頭角,由此也產生了權威名人、專業網絡傳播者、草根用戶等不同種類的微博意見領袖,分別滿足了微博上各類用戶的瀏覽需求。
2)微博意見領袖的言論內容多樣化、碎片化。成為微博的意見領袖有很多方式,如“英國報姐”,分享對于新聞的看法;如“papi醬”,創作自制短片;如“唐寧街的貓先生”,發布優美動人的文字,等。微博的使用環境相較于博客、論壇更為輕松自由,用戶發布的信息更是五花八門,大到國際熱點,小到生活細節,每個不同的領域、層次,都能找到對應的意見領袖。但是微博對于意見領袖并沒有嚴格的審查制度,所以也會同時存在大量的垃圾信息和謠言。
3)微博意見領袖的影響范圍廣。微博意見領袖絕大多數都經過了加“V”認證,這些大“V”長期活躍在微博中,對時事熱點反應迅速,常常附帶自我觀點助力資訊的傳播。他們通常態度清晰、情緒飽滿、愛恨分明,這樣也往往可以表達出網友的“心里話”,從而更受到網友的歡迎。當代發達信息技術,使得信息的傳播跨越了硬件的阻礙[3],改變了舊式傳播的拓撲結構,也同時在一定程度上消減了對傳播的控制力量。網友的一鍵轉發功能,使得資訊裂變式地迅速傳播開來,網友作為一個又一個節點,將資訊飛速送達網絡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3 由意見領袖特點所導致的影響
1)門檻降低導致內容質量參差不齊。但同時因為用戶的文化水平、社會分工、歷史經驗不同,對于社會議題的看法也不盡相同,所以言論內容質量參差不齊。微博讓社會中更多的人掌握了話語權,同時也創造了復雜的言論環境,比如,微博中存在很多垃圾信息和謠言,信息源不可靠,也難以審查和規范。有一些以“惡俗”為噱頭稱為網紅的人,如,“毒藥女流氓”(粉絲數:157萬),通過發布低俗笑話、視頻、言論吸引眼球,但是實際上是毫無營養且毫無學習之處的“劣質意見領袖”。也有不少網民帶頭在評論中使用惡毒之極的極端言論表達心中的憤慨,常見于一些有爭議的明星話題下。比如,喬任梁過世后,大量鍵盤俠在徐璐(粉絲數:947萬)的微博下謾罵、抹黑,用詞極為低俗暴力。
2)“多”而“小”是一把雙刃劍。微博獨特的精簡資訊模式,具有不同的影響層面。好的方面是,意見領袖將不同觀點、情緒、態度,都通過一條微博便捷地傳遞給相應的受眾。評論、轉發的功能,使得大眾的意見得以反饋和呈現。對于青年來說,他們可以隨時隨地找到自己的興趣圈子,快速查看最新的話題輿論走向。可以瀏覽、吸收他人觀點,也可以快速發言闡明自己觀點,充分自由的活躍在微博中。但是相對的,微博這樣“短小精悍”的模式,同樣也可能使青年的價值觀逐步“淺表化”。對于資訊、觀點的查看更偏向于選擇“速食”,而非深入挖掘。大量的圖片及簡短的文字導致人們的閱讀習慣改變,網友沉浸在圖文并茂式的閱讀結構中,享受著有“一圖頂千言”的舒適瀏覽。
3)“新、奇、怪”的爆紅模式被追捧。伴隨著互聯網的蓬勃發展,網友們的內容、觀點也百花齊放。但是有些時候,一些意見領袖為了增加粉絲數,增加轉發量,從而特意設計出迎合網友口味的言論。比如,網紅“papi醬”,通過吐槽視頻一炮而紅,但是后來卻沒能持續守住“極紅”的高地。還有一度炒得火熱作家咪蒙的作品:《致賤人:我憑什么要幫你?!》等文章,她的用詞非常犀利,甚至是暴力。從效果來看,粉絲紛紛表示讀后感覺十分痛快。
但是反觀這樣的速食文章,并不能對于網友個人生活起到實際的促進作用,也同時宣傳了一些惡俗文字、暴力詞語的使用,對青年人的文學水平及個人素養傷害很大。筆者把這一類微博大V的特點概括為“新、奇、怪”。普通人能夠一夜爆紅、當上意見領袖,都是源于其獨有的特點,這些特點往往十分奪人眼球,能迅速吸引極多網友的關注。但是在網友了解了他們“新、奇、怪”的有趣內容后,這些東西就會變得“不新、不奇、不怪”。這些大V如果后續沒有真正有價值的內容持續輸出及適時的發展、轉型,他們也很快會消失在大眾的視野。
4 微博意見領袖對青少年的影響
1)青少年價值觀易受影響。網絡使用者中,占比最大的是青年群體,他們大多處于初入社會的人生階段,社會經驗較為不足,判斷力尚未完全成熟。微博中水平參差不齊的資訊、不經過控制和過濾就可以直接出現在青少年的屏幕前,尤其是一些辱罵、“毀三觀”的言論對青年人影響極大。青年群體不斷接觸這些魚龍混雜的信息,使得他們不能用理性、有素養的方式看待事物,在未來甚至會影響他們的心理健康。一些博主不斷炫耀物質財富,分享一夜暴富的經歷,宣揚玩樂享受的生活主義,容易引起正值人生奮斗階段的青年人喪失斗志,沉迷享樂,使得青年人出現功利化、責任感缺失、自私自利、價值觀崩塌等問題。
2)使得青年人閱讀能力退化。微博平臺上有簡短的資訊,有趣的圖片,各類的短片,青年人在不知不覺中就會沉迷其中,這樣的資訊接受環境易使青年對簡單圖片、淺顯的內容產生適應性,這樣的傾向也可能投射到青年人的專業學習、生活中去,導致其更加難以走出閱讀的“舒適區”,更加難以閱讀長篇深度的文章。這樣不論對于學生還是步入社會的青年人,都是極其不利的。
3)使得青年人傾向于追求“速”,而非“質”。越來越多的“草根”大V的涌現,容易使得青少年也產生“自己也可以一夜爆紅”的想法。殊不知能夠歷久不衰的意見領袖,都擁有真正的內涵及經得住考驗的經典作品,但是在當下這樣的“網紅”大潮中,青年人的價值觀在不知不覺中就被影響,青年變得更加想盡辦法盡快出名、爆紅,而不追求真正有價值有意義的沉淀自我、厚積薄發。
5 新型傳播浪潮帶來的考驗
時下的互聯網浪潮改變了傳播的方式[4]。被轉發的微博在這種裂變式的傳播過程中,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傳播,而最早發布這條微博的人所要表達的信息和觀點,也傳達到了無遠不及的地方。社交媒體意見領袖的思維方式出現在每個人的眼前,并逐漸內化為粉絲的思考方法。這種影響無孔不入,影響深遠,著實亟需管理和引導。
青年的社會經驗與判斷力尚在發展,非常容易成為不良信息的受害者。隨著自媒體時代的發展,社交媒體意見領袖的輿論影響已經滲入每個網民的生活中。我們要明白這樣強大的傳播方式帶來的挑戰:要保障微博上內容的自由性、多樣性,也要逐步增強監管和引導,盡量杜絕不實和有害內容的傳播,鼓勵具有正能量的意見領袖發展。為所有網民提供一個高質量的社交媒體平臺,助力青年人正確三觀形成,為青年未來發展提供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CNNIC.第40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R].北京: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2017.
[2]涂凌波.草根、公知與網紅:中國網絡意見領袖二十年變遷闡釋[J].當代傳播(漢文版),2016(5):84.
[3]劉懷光.當代媒體文化與青少年[M].上海:中西書局,2010:51.
[4]宋好.微博時代“意見領袖”特點探析[J].今傳媒,2010(11):97.
新聞媒體論文可投稿期刊:《中國傳媒科技》由中國新聞技術工作者聯合會主辦。秉承“立意嚴肅、觀點前瞻、通俗易懂、先進實用”的一貫風格,致力于對當代中國傳媒科技發展問題的獨立判斷以及深刻剖析,重點關注信息技術的創新性應用,為媒體帶來的巨大發展潛力,是一份真正能夠在中國傳媒發展過程中起到引導與參謀作用的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