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年08月23日 分類:文學論文 次數:
這篇藝術類職稱論文發表了美學在中外古橋梁的應用,在橋梁建設中,中外橋梁存在不同的藝術之美,不僅僅是解決了時展中的行車通路,同時也成為了美學界一抹亮彩,美學在古橋梁設計中更是被廣泛的應用。論文對中外橋梁的美學對比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藝術類職稱論文發表,古橋梁,美學
一.中外橋梁的美學對比分析
1.中國橋梁的美學分析我國古橋梁眾多,現就一些典型的古橋對其主要的美學特點進行分析:
①盧溝橋該橋結構堅固,造型優美,具有極高的建造技術和藝術水平。其設計充分利用了美學中的多樣性美和統一美。例如橋柱頭上的獅子,其間距、大小、輪廓都是統一的,內容上也以表現獅子的情態為主旨而統一,但這些獅子卻千姿百態,趣味無窮。在統一中求變化,在變化中求統一,這正是橋梁美的必要條件。
②蘇州寶帶橋該橋結構奇特,設計精巧,充分展現了美學中的協調美。橋身的漸變,不僅賦予橋形動態的變化,同時減輕橋的自重,增大泄水面積,減少水流對橋身的沖擊,而且橋身與四周相互映襯,共同構筑了如詩一般的畫卷。
③泗水卞橋該橋造型雅樸,雕飾精美,充分采用了美學中的對稱手法,集數學、力學、美學于一體。布局的巧妙,合理的結構,使橋身獲得美學效果的同時受力簡潔,雖久經滄桑,但至今仍可使用,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和科學價值。
④北京頤和園十七孔橋該橋采用起伏韻律的藝術手法,在視覺上有鮮明生動之感。整座橋給人一種雄偉高大之感。十七個橋孔中中間的最大,由中間向兩端逐漸縮小,并且對稱排列,形如飛虹架于碧水之上,狀若滿月橫臥清波之中,橋身與倒影交相輝映,具有極好的美學體驗。
2.國外橋梁的美學分析
①法國加爾德水道橋此橋充分利用美學中的比例手法,是技術與藝術完美結合的杰作。該橋共三層,在每一層拱面,拱與墩的結合點正位于拱高的黃金分割點,由此取得了觀賞效果。還有西班牙Alcantara橋,其部分跨徑也接近黃金比,由此收到了很好的美學效果。
②英國鐵橋該橋是世界上第一座鐵橋,采用仿石拱結構,運用勻稱的美學手法,以古典建筑風格顯得十分雅致。還有波黑穆罕默德•帕夏•索科洛維奇大橋,該橋為十一孔石拱橋,同樣符合美學中的勻稱法則,顯示了獨特的優雅氣質,宏偉壯觀。
③莫斯塔爾老橋這是一座石拱人行橋,主拱有較大的矢跨比,呈半圓形,橋面為雙面坡,并在兩端有數級臺階相連,該橋符合美學中的協調規則,橋身與兩岸建筑相互協調,形成了小鎮的標志。
④瑞士Chapel橋此橋是歐洲保存至今最古老的木梁橋,該橋的廊屋很有特色,主要是為了保護木結構,使橋梁長久保存,同時也為行人遮陽避雨。廊屋造型可變化多樣,也可具有民族特色,如我國廣西永濟橋很有當地特色,使得其更具吸引力和親和力,實現了功能與裝飾的完美結合。
二.中外橋梁美學研究對我國橋梁建設的影響
1.積極影響橋梁美學對于橋梁建設具有推動作用,為了使橋梁符合美學標準,在設計時就要從多方面斟酌,以便最大可能使橋梁輕便、精巧、有視覺美感,并達到節省材料的目的。如讓橋梁與周圍環境相適合,則應考慮地勢地形、氣候等影響,并盡可能就地取材。橋梁的用色與裝飾則需要設計者的技術與藝術相結合,讓橋梁作為交通構筑物的同時成為文化瑰寶。為了追求自然美觀的橋梁,利用仿生等技巧將增添美感,且對橋梁的承重功能有益。
2.消極影響橋梁作為集造型結構于一體的特殊結構物,而工程師的審美意識不足,建筑師的設計理念過于抽象,這就必須要兩者能很好的協調,才能全面地柔和美學與功能,體現橋梁的美學價值。但是,美學要求一般與結構相違背,往往增加施工難度,美學元素的融入需要在各個方面有所考慮,這無疑地延長了設計時長,增加了建造難度。
三.中外古橋梁美學的標準
1.結構整體具有視覺美感橋梁不僅僅是交通憑借,更重要的是成為融入人們生活的藝術構筑物。整體的視覺美包括:橋梁類型、比例協調、結構對稱、均勻穩定、用色恰當等。在滿足使用條件下,最直觀的視覺美感是對橋梁更進一步的要求。有時,力學與美學的要求會有相同之處,如對稱同時滿足力學要求和視覺美感。
2.具有韻律,明暗搭配合理韻律是美的最高標準,橋梁構件的疏密長短、寬窄排布和空間虛實等使橋梁富有韻律。合理地運用韻律不僅使橋梁擁有視覺美,更能從細部中透露出美。明暗搭配是在光照之下,橋梁的線條、陰影和色調等協調連續,當陰影線條與橋面線條平行連續時,會增強橋梁的連續感。
3.與環境相適所謂環境包括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環境決定了橋的類型和風格。地勢地基、依山傍水等特點對橋梁設計有很大影響,如楓橋若建在山林遍布的地區則不太合適,趙州橋建若在地基松軟的地區則無法長久屹立。橋梁不僅要有美的形態,也要有美的文化底蘊,這就要求與當地的人文環境相契合。如寓于橋的神話故事或歷史事件將為橋梁增加別樣的美,橋梁可以說是科技、藝術、人文三者結合的產物。
四.中外古橋梁美學的實現
1.橋梁設計及選型橋梁的美感最直接地取決于橋梁的造型設計。選址環境決定了橋梁類型,簡潔的梁橋宜選在平和統一的環境中,典雅的拱橋宜選在江南小橋流水的畫面里。木橋必然在盛產木材且氣候適宜木材保存的山林附近。橋的類型、規模和材料都應結合具體的環境,根據實際去探索創新,并統一美學元素,使其在美觀上達到最佳。
2.用色與裝飾橋梁的色彩首先要與周圍環境相協調,使橋梁顯得自然。用色應注意并不是顏色越多越有美感,而應突出重點,注意整體統一,考慮橋梁長期使用的特性去選擇耐看的色調。裝飾上有用于防護的欄桿,也有用于彰顯特色的雕塑雕花。這些應注意與橋梁整體美相契合,同時要有實用性。
五.結語
“橋梁美學”這個術語在我國出現較晚,原因在于我國古工匠在設計橋梁時雖運用了大量美學知識,但這些美學知識確切的說是感性美學、美學經驗,美學在我國發展比較早,但是對于其理論概念、專業闡述卻比較晚。我國現存古橋梁眾多,且富含的美學規則異常豐富,但由于設計建橋者未留下其最初設計時的美學構思,我們只能根據現存橋梁的狀況反推其蘊含的美學,其分析方法不一,對于美學的闡釋角度多樣,鑒于我們自身能力,也許未能詳細一一列出,故本文僅屬筆者之見。
參考文獻
[1]談橋梁美學設計竇麗然
[2蘇州橋梁設計的美學特點研究東南大學王衛國
[3]淺析橋梁美學元素的統一設計謝曲波
[4]橋梁美學設計方法探索與研究碩士論文羅華瑩
[5對現有世界文化遺產橋梁的核心價值及中國古橋申遺的思考楊艷,孫潮,陳寶春
作者:李景景 陳瑋 單位:蘇州科技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力學
推薦閱讀:《藝術生活》曾用名《藝術.生活;福建工藝美術》(雙月刊)創刊于1979年,是由福州大學工藝美術學院主辦的工藝美術刊物。知網收錄名為藝術生活-福州大學廈門工藝美術學院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