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年07月10日 分類:農業(yè)論文 次數(shù):
這篇氣象類工程師論文發(fā)表了茶葉生產氣象要素及氣象災害防御,根據(jù)不同地方氣候的不同,我們發(fā)現(xiàn)寧德市很適合茶葉的生產,寧德生產的茶葉深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茶葉生產受到很多自然因素的影響,例如生長的氣溫、水分以及光照等等,那么茶葉生產有哪些災害性天氣和防御措施呢?
關鍵詞:氣象類工程師論文,茶葉生產,氣象要素,氣象災害防御
引言
寧德市位于福建省東北翼沿海,東臨東海與臺灣隔海相望,西與南平市相鄰。屬中亞熱帶海洋季風氣候,氣候暖和、雨量充沛。由于境內地形復雜多樣,各地氣候亦有一定的差異,茶葉是亞熱帶常綠作物,其系統(tǒng)發(fā)育特性較為耐陰,對雨濕條件要求比較高,適宜于溫暖、多雨的氣候條件里生長。從氣候角度看,寧德很適合茶葉生產。多年來,特別是近幾年,寧德市的茶葉生產有了較大的發(fā)展,寧德的茶葉不僅產量高,品質也優(yōu),如綠茶、烏龍茶、大白茶等,因品質優(yōu),口味佳而享譽國內外,深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被命名為“坦洋功夫”的紅茶,還獲得世界博覽會的金獎。本文對寧德市茶葉生產與氣候條件進行了分析并對茶葉氣象災害提出相應防御措施,為茶葉生產的發(fā)展,提供氣象條件的依據(jù)。
1茶葉生產與氣候
1.1氣溫與茶葉生長發(fā)育的關系
氣溫的高低是影響茶葉生長發(fā)育的重要因素。茶葉一般在日平均溫度達10~12℃或以上開始萌動,14~16℃進入正常萌發(fā)成長,其較適宜的溫度為20℃左右。盡管隨品種,樹齡的不同,茶葉成熟的時間也不一樣,但大多數(shù)的茶葉在一年中的生育期是3—10月,這段時間寧德各地的溫度溫暖平穩(wěn),≥10℃的活動積溫。位于南部海拔較低的蕉城區(qū)積溫高達6000℃,即使位于北部海拔近800m的壽寧也有4400℃,均能滿足茶樹生育對氣溫的需求。由于地形的差異南部低海拔地區(qū)溫度高,茶葉生長塊,每年可采摘4~7輪,北部高海拔地區(qū)氣溫低一些,一年采摘3~4輪,每667m2產量南部地區(qū)比高海拔地區(qū)多10%~20%。溫度亦是影響茶葉化學成分的一個重要因素。溫度過高不利含氮物質的積累,茶葉容易老化,影響茶葉質量,到了35℃還會減弱茶葉的光合作用,甚至灼傷茶葉,但溫度過低又會影響茶葉的生長,氣候溫暖適中,四季變幅小,晝夜溫差大是本地的氣候特點,也是茶葉生長比較理想的條件。
1.2水分和空氣相對濕度對茶葉生長影響
茶樹生長比較喜歡潮濕的外部環(huán)境,這就要求茶樹在生長期中要有大量水分,因為水分和空氣相對濕度關系到茶樹新陳代謝的強度和影響茶葉中各種有機物質的形成和積累。水分足、空氣中相對濕度大時,茶樹能長出嫩而肥厚的嫩葉,而且可以增加茶葉中的氨基酸等的含量,提高茶葉的產量和品質。反之缺水、相對濕度偏小時,纖維素增加,葉片粗老,降低茶葉品質。茶樹在進行正常生長階段所需的降水量約為1500mm左右。寧德各地的年降水量都在1500mm以上,基本上能滿足茶葉生長的要求或有余。年平均的相對濕度各地都在70%以上,在正常年份對茶樹生長發(fā)育均能適應。
1.3光照對茶葉生長的影響
光照條件深刻地影響著茶樹體內的新陳代謝的作用,一般來說,光照的強度強,日照量大,紅橙光多,抑制了碳素代謝和含氨化合物的形成和積累,增加纖維素,茶葉出現(xiàn)老化現(xiàn)象,使得茶葉質量下降。而光照弱,漫射光多,藍紫光豐富,則有利于含氮化合物的形成,提高了茶葉的品質。據(jù)國外有關單位對單株茶苗測定,茶樹的飽和光度為0.4~0.5卡/(min/cm2),而寧德各地均未達到這個目標,即使在光照比較強的福安等地,在日照最長的7月份,其輻射量也只有0.31卡/(min/cm2)。因此,茶樹的生長雖感光度有些不足,但從另一方面說明了寧德地區(qū)光照弱,漫射光多,從光照方面來說,生產高質量茶葉的條件是優(yōu)越的。
2災害性天氣和防御措施
2.1氣象災害對茶樹生長的影響
2.1.1倒春寒的影響驚蟄以后,本地氣溫逐漸回升,當北方有一股較強冷空氣影響本地,氣溫降到一定程度時稱為“倒春寒”,由于寒前有一個明顯回暖過程,所以倒春寒往往會造成比較嚴重的寒害,而此時正值本地的春茶發(fā)芽時期,對茶芽會造成一定的傷害,其傷害程度則視降溫強度而定,如果氣溫降到1~5℃,則茶芽生長緩慢或停止生長;氣溫突然降到0~-2℃,則茶樹的茶葉就會出現(xiàn)部分凍害,如果突然降到-3℃或以下,茶樹上的嫩葉大部分被凍害,嚴重情況時還可能出現(xiàn)茶葉植株死亡。從歷史資料看,寧德出現(xiàn)嚴重“倒春寒”并不多,但一旦出現(xiàn)則傷害是嚴重的。2015年4月14日全市出現(xiàn)大幅度降溫,屏南壽寧等高海拔山區(qū)連續(xù)出現(xiàn)2d晚霜,氣溫降到0°以下,導致茶園普遍受凍減產。
2.1.2臺風和暴雨影響臺風影響時會出現(xiàn)大風和暴雨,大風會使茶樹枝條折斷,甚至還會使已經生長出來的茶葉打落,暴雨會沖刷茶園土壤,有的還會形成泥石流沖垮和覆蓋大片茶園,影響茶葉的產量和質量。每年影響寧德的臺風有3~4次。2015年8月13號臺風“蘇迪羅”從莆田登陸,寧德出現(xiàn)了強風、暴雨,周寧還出現(xiàn)了日雨量大于300mm的特大暴雨,全市茶葉損失慘重。
2.1.3冰雹和干旱的影響冰雹會打斷茶樹枝打落茶葉,使茶葉生產受損失。寧德多數(shù)年份有1~2次降雹過程,冰雹直徑一般在0.5~3cm,持續(xù)時間3~20min,往往造成局地性茶葉災害。干旱分春旱、夏旱和秋冬旱3種,其中尤以前2種干旱對茶葉生產影響較大。春季正是茶葉生長時期,這時出現(xiàn)干旱,茶芽無法萌芽,即使部分茶樹萌出茶芽,也是既干又薄,影響產量和質量。夏旱出現(xiàn)在7—8月份,此時氣溫高,土面和葉面蒸發(fā)量大,而茶樹又得不到水分供應,部分茶樹會出現(xiàn)枯萎,特別是地勢較高的山頭,無泉水源,對茶樹造成更大的威脅,影響收成。如1977年出現(xiàn)夏旱,這一年夏茶欠收。
2.2茶葉氣象災害防御措施
茶葉氣象作為條件和資源,為寧德優(yōu)質茶葉增產增收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但氣象災害也不同程度的影響了這里的茶葉生產。雖然有些災害目前人力尚無法完全消除,但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減輕或部分減輕災害給茶葉生產帶來的影響。2.2.1細化茶葉氣象服務氣象部門和茶葉生產部門可建立聯(lián)系機制,互通信息,遇到災害天氣,可早測早報早預防減少損失,災后做好交流和總結工作,氣象還可以為茶葉生產、茶樹品種改良,茶葉生產區(qū)劃提供相關氣象數(shù)據(jù),使茶葉生產能充分利用資源,減少災害帶來的損失。2.2.2完善茶葉生產栽培技術茶園要經常除草和松土,減少土內水分蒸發(fā),還能促進茶樹對肥料的吸收,利用天氣情況對茶葉采摘,要分期限和分區(qū)域進行,要做好留葉工作,使茶樹盡快恢復,增強茶樹抗災能力,有利于茶葉生產。2.2.3加強防御災害的能力干旱能使茶葉減產甚至絕收,可施行人工增雨工作,滋潤土地,滋潤茶樹減少損失。春季晚霜和低溫會凍壞茶葉,可施熱性農家肥,或應用飛行器播灑增溫藥霧,或人工煙熏等,減少輻射提高溫度,減少減輕凍害。
3結束語
寧德茶葉生產已具規(guī)模,其產值在工農業(yè)總產值中占有重要地位,茶葉還是本市出口創(chuàng)匯的重要物資,其經濟價值可觀。作為環(huán)境和條件,氣象要素在茶葉生產發(fā)展中發(fā)揮了一定作用,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寧德茶葉氣象災害雖然不多,但其災害嚴重,經濟損失巨大,對于有些災害,目前人力尚無有效方法,但可以提出一些措施減少災害帶來的損失。撰寫本文的目的是為了探討氣象要素在茶葉生產中作用的思路,為寧德進一步擴大茶葉生產的決策和做計劃時參考。懇切期盼有量更多、質更優(yōu)的寧德茶源源問世。
作者:林江 單位:福建省寧德市氣象局
推薦閱讀:《中國生態(tài)農業(yè)學報》是由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fā)育生物學研究所主辦的大農業(yè)學術期刊,國內刊號CN:13-1315/S;國際刊號ISSN:1671-3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