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年08月17日 分類:教育論文 次數:
信息技術作為現代教育技術中的典型代表,做好對其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不僅可以提升課堂教學質量,還能夠為學生的數學素養的構建帶來助力。 文章結合本人實踐教學經驗,在文中先對信息技術在數學課堂中的應用價值進行分析,之后對信息技術在數學課堂中的應用策略展開探討。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進一步做好課堂教學模式創新,提升學生的課堂學習體驗,成為了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重要目標。 信息技術作為現代教育技術中的典型代表,其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應用日趨成熟,這為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帶來了助力。 為了進一步更好的發揮出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價值,實現以信息技術為基礎,演繹精彩數學課堂的教學目標,做好信息技術的應用模式分析至關重要,文章以此為切入點展開分析和探討。
1 信息技術在數學課堂中的應用價值
信息技術作為現代教育技術的典型代表,做好對其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價值分析,能夠為提升課堂教學效果帶來助力。
1.1 豐富教學資源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做好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夠實現豐富網絡教育資源與課堂教學工作的有效連接,這可以實現對課堂教學資源的有效豐富,幫助學生更好的完成對數學知識的認知與學習。 傳統課堂教學中,數學知識的表達以教材、教師口述、板書為主,這種方式雖然也能應用教育資源,但資源量、類型相對有限。 但當教師運用信息技術后,所有與知識有關的資源都可以被利用,這可以讓學生從更多的角度去認知和了解知識,提升他們對知識的學習效果,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果由此得以提升。
1.2 降低學習難度
信息技術作為現代教育技術當中的典型代表,做好對其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能夠實現對學習難度的有效降低,這對于提升課堂教學效果帶來了重要支持。 從小學生的心智發育角度來看,雖然小學數學知識的設計盡量做到了以學生認知水平為前提,但由于學生的智力發育差異,仍有學生會因為邏輯思維能力不足而出現學習困難的現象。 在這種情況下,信息技術的應用可以讓原本抽象的數學知識以具體、象形的方式予以出現,同時其還能夠將數學知識與學生的生活聯系到一起,這可以有效降低數學知識的學習難度,并讓學生發現數學知識的學習樂趣,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由此得以提升。
1.3 培養數學素養
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能夠實現對學生數學素養的進一步培養,這對于小學數學素質教育目標的實現帶來了重要助力。 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學生不僅可以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還能夠了解數學知識的由來,提升數學知識的探究能力,并學會運用信息技術去解決生活問題,這讓數學知識的學習不再是單一性的知識學習,而是圍繞學生成長、生活的一種技能,數學素質教育目標也由此得以實現。
2 信息技術在數學課堂中的應用策略
從當前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來看,我們想要將信息技術巧妙的應用到課堂教學環節中,實現對課堂教學行為的精彩演繹,就必須要先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2.1 借助信息技術,做好趣味課前導入
課前導入是非常重要的教學環節,科學而有效的課前導入能夠實現對學生的思維引導和興趣激發,其是保證學生課堂學習狀態的關鍵。 傳統的課前導入以教師的口頭講述為主,內容多為舊課復習和新課預習,此種方式雖然能夠達到一定導入效果,但學生的學習狀態并未得到調動,這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課堂教學效果。 信息技術作為現代教育技術中的典型代表,將其應用到數學課堂導入環節中,可以讓抽象的導入知識以具體、形象的方式出現,這可以有效滿足學生的認知需求,并帶給他們主觀情感方面的觸動,因此將其應用到課堂導入環節中,能夠為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帶來重要助力。
例如在進行《認識圖形》一課的教學導入時,我就運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展示了生活中常見的事物,包括盒子、箱子、足球、西瓜等,讓他們能夠從生活中常見的事物入手,對圖形有一個基礎的認知。 之后,我再運用信息技術進行連線游戲設計,學生需要依靠自己的主觀判斷將生活中的事物與右邊的圖形進行連線,由此來實現對他們的圖形基本認識能力考查,為接下來的教學工作打下基礎。 在這種導入模式下,學生在信息技術的幫助下對圖形產生了基本認知,同時還依托信息技術游戲獲得了良好的情感體驗,這不僅可以提升課堂導入效果,還能夠進一步實現對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優質的課前導入工作由此得以完成。
2.2 運用信息技術,提升課堂學習質量
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角度來看,課堂教學環節是最關鍵的教學步驟,因為此環節是教師與學生進行數學知識學習和探究的主要階段,此階段的教學質量會直接影響學生的知識學習效果。 傳統的課堂教學環節,多以教師講述為主,學生只能被動的聽、記、背,表面上這種方式能夠達到一定的學習效果,但學生缺少對學習行為的主觀動力,遇到學習問題時也無法及時予以表述和解決,這會導致學生的學習熱情下降,課堂教學效果也因此受到影響。 所以為了改變課堂教學效果,做好信息技術的應用是非常關鍵的教學措施。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想要做好對信息技術的有效應用,就必須要做好多方面的控制工作,其中信息技術的表達方式和應用時機是最關鍵內容。 所謂表達方式是指通過信息技術表達出的數學知識,必須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能力,保證他們能夠看得懂、學得會,為課堂教學效果提升帶來助力。 而應用時機是指信息技術的應用要有目的、有策略,讓其在關鍵時刻予以出現,幫助學生解決思維難題,提升他們的學習效果。 例如在進行《長方體和正方體》一課的教學時,學生之前接觸的幾何知識都是平面圖形,再加上他們尚未具備良好的空間邏輯思維,所以他們在面對長方體和正方體知識時,不可避免的會出現思維困境。 這時,我運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展示長方體和正方體,讓他們可以全方位、無死角的觀察長方體和正方體,并通過信息技術對長方體的分解,來了解長方體共有幾個面,每個面是什么圖形,每個圖形的具體位置在哪,與哪個面相連,學生對于長方體知識的學習由此得以完成,他們的空間邏輯思維能力也因此得以提升。
2.3 妙用信息技術,強化課堂訓練效果
課堂訓練環節是教師考察學生課堂學習效果,鍛煉學生知識應用能力的關鍵,做好此環節的教學設計,能夠為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帶來助力。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作為課堂教學負責人,其必須要先做好對學生的學習行為觀察,了解他們的課堂學習效果,并以此為基礎進行課堂教學設計,以確保課堂訓練能夠符合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 目前,絕大多數小學數學教師的課堂訓練多以習題解答訓練為主,俗稱“題海戰術”,不可否認這種方式能夠達到一定的教學效果,但在學生的數學素質培養方面存在不足,因此我們必須要對其予以改變和創新,而信息技術就成為了我們創新課堂訓練的首選教育策略。
例如在完成《多邊形的面積》一課的教學后,我就運用信息技術為他們提供了三個不同的多邊形,然后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能力選擇其一,進行多邊形面積的解答。 為了體現出訓練的趣味性,我會給習題設計一個背景,例如學校要設計花壇、學校要建設體育場等,讓學生能夠將習題與生活聯系到一起,由此來實現對他們的認知興趣提升。 又或者在進行“雞兔同籠”問題的解答時,我就運用信息技術對問題予以表現,以Flash 的形式對小雞、兔子予以表現,由此來提升習題的趣味性,讓學生能夠產生探究興趣。 在此基礎上,我在學生進行解答分析時,還會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輔助,讓他們能夠更加直觀、具體的完成對小雞、兔子數量的觀察和分析,讓他們更好的進行分析,為習題的順利解答帶來助力。
2.4 依托信息技術,實現課后自主學習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課后自主學習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學環節。 通常情況下,課后自主學習是基于課后作業所展開的,但由于小學生自控力較差,再加上他們本身的學習水平有限,所以他們常常會出現無法獨立完成作業的情況,這讓課后作業的價值受到影響。 針對這一教學問題,我們可以通過運用信息技術來將其予以解決,讓學生能夠在課后也可以完成對課堂學習環節的回顧,由此來實現對知識的回顧,為課后自主學習效果的提升帶來助力。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們會運用微課系統將課堂教學環節錄制下來,學生在課后自主學習時,可以登錄系統進行課堂教學環節的回顧,提升他們對于知識的理解效果,避免他們因為知識掌握不牢固而在自主學習環節中遇到問題。 在此基礎上,學生還可以通過微課系統完成對知識點、習題的復看,這可以幫助他們完成課堂學習過程的復習,強化他們的知識學習效果。 針對一些知識難點,學生還可以通過線上系統與教師、同學進行交流,讓他們來幫助自己解決學習困難,課后復習效果因此獲得了顯著提升。
3 總結
綜上所述,做好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課堂學習體驗,還能夠為課堂教學效果的進步帶來助力。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作為課堂教學負責人,其必須要進一步了解學生的認知興趣和思維能力,并借助信息技術將數學知識巧妙的展示出來,由此來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學習體驗,讓他們通過信息技術來感受到數學知識的魅力,并獲得數學知識探究主動性的提升,由此做到依靠信息技術來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工作質量,為學生的數學素養構建帶來助力,也為小學數學素質教育目標的實現打下基礎。
作者:萬旭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