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年01月21日 分類:教育論文 次數:
摘要:在小學生成長和發展的過程中,閱讀是非常重要的方式,能使得學生發展思維、了解世界、生成審美,對學生的全面和綜合發展起到促進的作用。所以在當前,教師在課程教學的開展中也不能固步自封,而是應該打破課程的局限性,大力的鼓勵學生投入到課外閱讀中,使得學生打破束縛、開闊視野,使得學生在局限的課程中獲取到更好的成長和發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外閱讀;實踐與思考
前言:書籍就是學生成長道路上的良師益友。但要想展現出閱讀的價值和作用,單單依賴于課內閱讀是遠遠不夠的。所以在當前,教師也應該結合時代的發展趨勢,不斷帶動學生投入到課外閱讀當中,做到精心的組織和規劃,使得學生在課外閱讀當中開闊視野、拓展眼界,讓學生在書籍的海洋中不斷暢游,對閱讀的魅力進一步的進行體會。
1.構建展現平臺,推動課外閱讀
要想使得學生的課外閱讀得到有效的推動,教師在引導時首先就應該讓學生喚醒閱讀的興趣和熱忱[1]。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小學生現階段的特點對展示平臺進行搭建,對各式各樣的閱讀趣味活動進行開展等。使得學生在其中可以積極和主動的參與,在課外閱讀當中獲取到更多的享受和體驗。例如,可以將“我最喜歡的一本課外書”作為主題,讓學生對自己喜歡的課外書籍進行展示、欣賞和評價,讓學生篩選出自己的最愛的書籍和故事。可以將“我從課外閱讀中的收獲”作為主題,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接觸到更多人才勵志的故事,帶給學生一定的啟示和帶動,對學生個性的構建和三觀的形成產生正面的影響。帶領學生一起開展“角色扮演”,找尋到閱讀中有趣的故事和場景,讓學生以小組的方式采取課本劇改編+表演的方式,使得學生在此過程中展現自己的表現欲,加強對閱讀內容的理解,使得學生的閱讀興趣變得更加濃郁和高漲,達到理想的課外閱讀的推動效果。
2.實現內外聯動,推動課外閱讀
對于大部分的小學生來說,學生的年齡較小,認知不足,在閱讀的技巧和方法上是非常匱乏的[2]。這樣就會導致學生的課外閱讀的質量和效率偏低,久而久之喪失熱情,對課外閱讀的有效推動產生非常不利的影響。所以在課程教學的開展中,教師也應該展現自己的引領作用,使得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做到得法于課內、用法與課外,使得課內外閱讀之間可以互相促進、融會貫通,讓理想的課外閱讀的開展效果得到實現。例如,在講解完《草船借箭》一課后,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對《三國演義》進行閱讀,特別是閱讀和諸葛亮相關的片段,使得學生對這一人物的理解更加深刻,被人物的智慧所折服和贊嘆。在此過程中,由于學生需要面臨的篇幅是較大的,教師也應該加強方法的傳授。
可以讓學生在課外閱讀當中采取精讀+略讀的方式,對重點內容反復性的揣摩,對于次要內容大致瀏覽、快速閱讀,使得學生的閱讀質量和效率得到持續的提升。此外,為了對人物和事件的關系與順序進行梳理,教師在課程教學當中也可以讓學生一邊閱讀一邊嘗試繪制思維導圖,使得學生的閱讀思路變得更加清晰和完善。教師在課外閱讀指導的過程中可以主要劃分為指導課、推進課、分享課三種類型。分別為方法指導、內涵剖析、分享交流。使得課外閱讀課在推動的過程中更加系統和具備條理性,達到理想當中最佳的課程效果。
3.篩選正確書籍,推動課外閱讀
小學生的分辨意識是相對比較薄弱的。所以在對學生的課外閱讀進行引導的過程中,教師也應該展現作用,帶領學生對書籍進行篩選,使得學生的課外閱讀得到有效的推動。例如1.避免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出現片面化的情況。應該使得學生在課外閱讀的過程中做到廣泛閱讀。可以為學生提供不同類型、體裁的有閱讀價值的書籍,使得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可以貫穿古今,使得學生的知識視野變得更加廣闊。2.為學生選擇適合的書籍。在書籍推薦的過程中應該考慮到學生當前的閱讀水平,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對難易程度進行控制。使得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參與度更高,在課外閱讀的過程中有更多的收獲。例如。教師在課程中可以推動1+n式的群文閱讀。比如在講解完《桂林山水》一課之后,教師就可以在課外找尋到類似寫景文章,如《梅雨譚》、《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等。讓學生在此基礎上分析異同點,帶動學生對比閱讀。使得學生的思維更加靈活、能力不斷提高,使得理想的課程教學效果得到提高。
4.實行讀寫結合,推動課外閱讀
在現階段,新課改大力的倡導讀寫結合,要求教師在課程教學的開展中應該將閱讀和寫作之間的關聯性充分地展現出來,做到以讀促寫、讀寫結合[3]。所以在課外閱讀當中,教師也應該大力的倡導讀寫結合,使得課外閱讀更具價值和意義。例如,在閱讀完畢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針對精彩段落進行仿寫、根據文本留白進行擴寫、根據自身想法進行仿寫。并可以在交流和探討完畢后進行閱讀感想的寫作。使得讀寫結合得到實現,使得學生的課外閱讀得到有效的推動。
教學論文投稿刊物:《試題與研究》創辦于1978年,前身是《教學通訊》雜志社,現出版有《中學生學習報》《試題與研究》等系列教輔報刊。24年來,報社堅持全面輔導、鞏固基礎、提高素質、培養能力的宗旨,強調知識性、實用性、針對性并重的原則,以嚴謹的作風、科學的方法、求實的精神,全心全意為廣大中學生“傳道、授業、解惑”,引導莘莘學子在知識的海洋中盡情遨游。
結論:總之,在小學階段的語文課程教學開展的過程中,教師加強對學生課外閱讀的指導和推動是非常關鍵的。可以使得學生在課外閱讀當中放飛思維、開闊視野,帶動學生獲取到良好的成長和發展。所以,教師在課程教學開展的過程中就應該構建展現平臺、實現內外聯動、篩選正確書籍、實現讀寫結合等,使得課外閱讀得到推進,達到理想當中最佳的課程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王海燕. 運用童話主題閱讀提高小學生課外閱讀教學質量[J]. 試題與研究,2020,(36):184-185.
[2]高建琴. 小學語文課內外閱讀有機銜接的行動探究[J]. 考試周刊,2020,(A2):27-28.
[3]程實. 以課外閱讀促進小學語文核心素養發展的策略研究[J]. 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1,(01):35-36.
作者:陳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