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年11月25日 分類:教育論文 次數:
摘要:21世紀以來,教育已經成為國家重點發展事業,小學語文教育在這個多元化的社會里顯得尤為重要。高年段的學生能夠對閱讀文章有著一定的了解,教師通過指導學生閱讀文章能夠幫助他們把握思想情感,推動他們閱讀寫作表達能力的培養。在閱讀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于寫作相結合的方式讓學生將在閱讀過程中所積累的素材體現到寫作過程中,注重讀寫教學一體化的實現,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本文主要論述了將小學閱讀與寫作相結合的意義,并提出了具體的教學措施。
關鍵詞:小學;高年段;閱讀;寫作;教學措施
在素質教育背景之下,很多教師對于學生的寫作能力重視程度不夠。在教學過程中只是針對學生的基礎知識和閱讀進行練習,沒有高效地開展語文寫作工作。教師認為對寫作進行指導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花費大量精力卻不能獲得同等“回報”。對此,不會集中精力對寫作教學進行探究。課堂上也只是通過引入作文模板的教學方式,不利于學生提高語文寫作能力。沒有強化閱讀與寫作之間的聯系,學生的寫作習慣養成,難以開展高質量的寫作。對此,教師應當探索更為針對性的教訓措施,通過以讀促寫不斷提高教學效率,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
一、將閱讀與寫作相結合的意義
(一)滿足新課程改革對于小學語文教育的需求
在科技和社會不斷發展的背景之下,在教育領域推進了新課程改革,需要讓當前教育的發展不斷適應新課程改革的目標。然而,傳統的小學語文教育主要處于教師包辦式以及應試教育模式之下,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學習積極性,容易突顯各種學習問題。然而,在當前小學教育過程中學生需要更多地融入自己的主動思考,讓自己處于學習主動地位。在語文寫作教學開展的過程中,不能一味進行探索,需要進行有依據的思考。例如,可以利用以讀促寫來幫助學生確定探索和研究的方向,以此對知識點有著更為深層次的理解[1]。
(二)符合語文寫作學科特性
語文作為語言學科,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需要對素材和背景知識進行積累。然而,由于語文是學生的母語,在實際學習和應用的過程中如果缺少語言環境,學生難以結合實際生活來對各種素材進行積累。這時我們需要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過程中幫助學生提高對素材的儲備量。這樣,學生在創作的過程中才能有更多自由思考以及創作的空間。通過強化在閱讀中積累作文素材,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語言表達方式和知識點,從而在寫作的過程中寫出更為優秀的作文[2]。
(三)符合小學生學習需求
小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已經形成了既定的思維。高年級學生不同于低年級學生,不會過度依賴于教師的解答和引導,他們更多需要融合自己的自主探究,能夠對困難知識點進行不斷的思考和研究。這就需要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之下,為學生提供更多思考探究的機會,推動學生的自主發展,讓學生有跡可循,將閱讀與寫作相結合,可以促進學生自主探究,提高他們的實踐和應用能力,以此強化他們的寫作水平。
二、小學高年段閱讀與習作教學措施
(一)培養學生寫作興趣
當前在小學高年段閱讀與習作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需要幫助學生培養習作興趣。在寫作的過程中學生通常會感到十分無聊并且不能將全部的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上,難以提高在閱讀和寫作過程中的學習興趣,導致教學效果不突出。通過增強學生對閱讀和寫作的興趣,可以幫助他們寫出優美的文字。對此,在實際閱讀和寫作教學之前,教師首先需要培養學生們對于習作的興趣。
在此過程中,教師應當通過多種手段來鼓勵學生進行習作,將學生內心想法表達出來。例如,在為學生們布置習作內容時,可以針對自己喜歡的動物將自己在閱讀過程中見到的描繪動物的素材融入到自己的習作中,如小貓、小狗,突出自己的感情。教師通過積極引導學生可以讓學生關注到動物可愛的一面,激起習作興趣。與此同時,教師應當將寫作優秀學生的文字展示給全班學生看,通過教師或學生朗讀的方式展示,這樣也會鼓勵學生積極寫作[3]。
(二)將閱讀寫作與生活相結合
語文作文是學生們知識積累的反應,能夠進一步展現學生的語文能力和綜合素質。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之下,教師在寫作教學過程中也需要灌輸閱讀教育,愛閱讀中積累素材,形成語感。例如,我們在學習“二十年后的故鄉”這一習作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們準備描寫故鄉的文章,如《故鄉》、《月是故鄉明》等,體現作者對故鄉的喜愛和贊美之情,作者用文章來讓沒有去過的人產生向往之情。在閱讀的過程中,教師在讓學生進行閱讀理解的同時,應當鼓勵學生對這篇文章的結構和思路進行模仿,對自己的家鄉進行描述。通過聯系閱讀和寫作,真正地將閱讀與寫作結合實際生活,促進閱讀寫作的生活化教學開展[4]。
(三)創設教學情景
由于學生會對寫作產生恐懼感,所以教師的首要人物就是幫學生消除恐懼感,培養自信心。只有學生對寫作文感興趣,才能夠具備寫好作文的動力。教師可以創設作文環境,使得學生從中獲得感悟,例如在寫有關拔河比賽的作文時,教師也可以抓住學生好奇愛玩的天性,設置拔河比賽的教學情境,使得學生共同參與。
其次,讓學生抓住重點來觀察雙方隊員在拔河過程中外貌、動作以及神態方面的改變,使得學生能夠親身經歷以及感受,最終形成自己的思想。再者,教師也可以組織演講練習,學生可以進行補充,而教師也可以進行適當點撥,運用一些修辭手法,完善作文教學,在激發學生表達欲望的同時,也能夠喚起學生對于作文寫作的興趣。
語文教學論文范例:《課外語文》雜志創刊于2002年,由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遼寧出版集團主管,遼寧人民出版社主辦,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教育委員會學術指導,《課外語文》編輯部編輯出版的教育期刊。本刊面向全國公開發行。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當前小學語文教學工作開展的過程中需要不斷培養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認識到將閱讀與寫作教學結合起來的重要意義,并且通過閱讀教學積累寫作素材,促進讀寫結合,加強對素材的加工,以此不斷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增強語文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王靜.試論小學語文閱讀與習作相結合的有效教學方法[J].讀與寫,2020,17(27):100.
[2]陳曉晴.“習”從“閱”中來——淺談小學語文閱讀與習作融合教學[J].讀與寫,2020,17(25):57.
[3]田常楠.探討統編教材小學高段語文教學閱讀與習作的融合與促進[J].課外語文(下),2020,(5):136-137.
[4]歐玉榕.借他山之石,攻習作之難——小學語文群文閱讀與寫作融合的教學策略研究[J].小學生作文輔導(讀寫雙贏),2020,(4):88.
作者:孫中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