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年11月13日 分類:教育論文 次數:
摘要:多年來,校外培訓機構都是國內教育領域的熱門話題,它不僅僅是家庭中父母實現對孩子望子成龍夢想的一大社會平臺,也是教育主管部門針對教育機構的嚴管對象。考慮到校外培訓機構涉及多方利益,所以針對它的管理難題也相當之多。本文中開門見山,直接探討了校外培訓機構管理問題的有效解決路徑。
關鍵詞:校外培訓機構;管理難題;雙軌并行;評選組
校外培訓機構管理工作一直以來都是我國教育部所思考運作的問題,它主要希望探索機構的組織與管理辦法,強化其組織領導工作內涵,明確其相關工作方法。
一、校外培訓機構管理問題一——疏通破解管理難題
傳統校外培訓機構存在整治力度不夠、收效一般等等問題,為進一步規范機構培訓辦學行為,地方教育部還需要積極舉辦各種社會教育活動,疏通破解管理難題,例如可嘗試舉辦校外培訓機構星級評選活動,目的在于評選出一批優秀的星級校外培訓機構,發揮星級機構的教育管理示范作用。這些星級教育機構的帶頭示范作用是相當明顯的,包括他們的教育行為、教育模式、管理模式等等都能夠引領地區內校外培訓機構效仿學習,最終建立校外培訓機構的規模化、品牌化、規范化發展機制。
考慮到城市地區內的校外培訓機構數量較多、組織辦學狀況相對復雜、某些機構社會影響力較大,所以在評選過程中需要建立校外培訓星級機構評選試行區,爭取做到對試行區內所有教育機構的客觀、全面評選工作優化。當然,也要做到與時俱進,基于線上+線下聯合考察評選模式展開活動。其中線上由校外家長、社會教育人士參與評選,而線下則交由教育部、學校共同組織參與實地考察、評比,完成評選活動。
就以線上評選為例,它能夠最大限度發揮校外不同層次人士參與到評選活動中,發揮培訓評選作用,凸顯評選經驗。這里就要結合《規范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意見》相關內容對校外教育培訓機構的星級評選內容、細則進行考量,結合相關法律法規情況、學校辦學規模、學校及社會環境硬件設施實施全方位分析,建立“三個一級指標”為主的、基于“辦學方向”、“財務情況”、“辦學行為”等等指標為核心的校外教育培訓機構評選活動。總體來說就是要做到評選工作依標展開,保證評選得當,客觀公正。
在評選過程中,不但要提出針對性評選對象,還擴大評選參與對象范圍,除校內外教育人士以外,還要邀請學生所居住社區代表、家長代表等等也參與進來,共同建立監督組,確保現場監督評選活動實施到位。在這里,要保證評選組一專多能,彰顯監督組工作實效。
在監督過程中要注重實效、分工明確,確保所有監督評選工作人員都能深入到星級評選監督活動中,發揮監督評選職能優勢。例如可專門針對黨的辦學方針、機構“一訓三風“的建設機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等明確評選內容及評選標準,最終形成評選正向效應,真正為學生創辦正規學習機構,打壓不正規學習機構,較好輸到校外培訓機構管理工作順利開展[1]。
二、校外培訓機構管理問題二——雙軌并行優化管理
雙軌并行是當前社會上校外培訓機構管理工作所追求的,它一方面依靠教育主管部門構建管理引導機制,一方面也希望基于優秀校外機構構建規范發展體系,明確市場淘汰機制。在管理過程中確保一部分擁有辦學能力的校外機構走上正軌,并有機會進行規范化、品牌化管理。而針對市場上某些沒有辦學能力的機構則讓他們自生自滅,適應社會時代發展需求,如此優化管理工作,破解管理難題。具體來講,下文提出8點雙軌并行優化管理措施。
第一,要成立校外培訓機構黨支部,強化黨員學習,全方位提高負責人政治站位,強化黨對于機構的絕對領導。
第二,要成立校外培訓機構協會,通過協會組織干部共同組建新的監管科,確保校外培訓機構自制格局建設到位。
第三,要充分利用校外培訓星級評選活動,持續規范追求機構有機發展。
第四,要構建校外培訓機構特色學科教育機制,以此來明確具體辦學方向,在實施學科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綜合素養,開展有意義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活動。
第五,要組織校外教育培訓機構建立校長、教員培訓班,持續提升校外培訓機構負責人的辦學思想,優化調整辦學組織機制,提高辦學水平。
第六,針對社會上具有特殊貢獻的校外教育培訓機構要予以獎勵,例如可嘗試吸納一部分機構教師參與到培訓學習活動中,不斷提升教師的綜合素養與專業業務能力。
第七,要確保每學期開展一次校外培訓機構教育教學專項督導工作,并針對性建立臺賬。
第八,要建立校外教育培訓機構的負責管理者微信群,對相關教育管理數據進行及時上報,有效加強監管工作[2]。
教育培訓論文投稿刊物:《食品安全導刊》雜志由中國商業聯合會、北京肉類食品協會主辦,是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正式批準的、一本全面關注食品安全技術、知識的專業期刊。本刊圍繞行業與領域、產業與市場、產品與技術,關注食品加工生產到流通銷售產業鏈安全。雜志讀者覆蓋食口吃地業所有門類的生產加工企業,流通銷售企業,食品原輔料供應企業,包裝/加工機械企業,種植養殖企業,食品安全監管、檢驗、檢測、認證、科研、教育培訓等機構,政府監管部門等。
總結:
在當前教育市場機制發展進化背景下,校外教育培訓機構應運而生。作為地區教育主管部門應該起到幫扶作用,鼓勵優質校外培訓機構良性發展,同時自然淘汰一些發展水平較低的劣質培訓機構,彌補當前公辦學校在教育資源供應上的不足之處。
參考文獻:
[1]規范教育培訓[J].教育,2017(14):17.
[2]陳寶安,高逸群,董日志.淮安市洪澤區"三抓"從嚴規范校外培訓機構食安管理[J].食品安全導刊,2018(35):69.
作者:李建鑫 2.靳鵬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