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年10月28日 分類:教育論文 次數:
摘要:作為高職院校,要從根本上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秉承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辦學導向,突出思想政治教育,把思想理論教育和價值引領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和各環節,就要構建一套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體系。
關鍵詞:構建;思想政治;體系
大學時期是青年學生思想、道德、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形成、重組和固化的一個重要時期,因此這個時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顯得尤為重要。作為新疆高職院校,要從根本上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秉承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辦學導向,突出思想政治教育,把思想理論教育和價值引領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和各環節,就要構建一套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體系,完善機制,搭建平臺,優化制度,強化保障,切實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實處、開花結果。本文以新疆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為例,淺析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體系的構建工作。
構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體系要緊緊圍繞“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
深入貫徹習近平同志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堅持以樹人為核心、立德為根本,把立德樹人的成效作為檢驗學院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建立育人為本的教育政績觀、德育為先的教育評價觀。教師要承擔好立德樹人、教書育人的神圣職責,著力在堅定青年學生的理想信念、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加強品德修養、增長知識見識、培養奮斗精神、增強綜合素質上下功夫,讓青年學生成為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人才,培養一批批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奮斗終身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青年時代是學習知識、陶冶情操、增長本領的黃金時期,青年學生要把正確的道德認知、自覺的道德養成、積極的道德實踐緊密結合起來,自覺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正確的思維方式和價值取向去引領學習、生活和實踐。
二、構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體系要緊緊圍繞教師、學生兩個主體。
做好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須立足教師、學生兩個群體。在教師層面,通過政治上主動引導、專業上著力培養、生活上熱情關心,促進廣大教師堅定理想信念、練就過硬本領、勇于創新創造、矢志艱苦奮斗、錘煉高尚品格,全面提高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能力,努力培養造就政治強、情懷深,思維新、視野廣、自律嚴、人格正的好老師。把提高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擺在首要位置,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教書育人全過程,突出全員全方位全過程師德養成,推動教師成為先進思想文化的傳播者、黨執政的堅定支持者、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在學生層面,圍繞學生、關愛學生、服務學生,注重以理服人、以情動人、以文化人,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著力提高大學生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和文化素養。
三、構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體系要以“三全育人”落地生根為前提。
切實形成黨委領導、黨政工團齊抓共管,教職員工全員參與的“大思政”工作格局。建立“多維度、立體式”五支思想政治工作隊伍,構建全員育人模式。配齊配強黨團干部隊伍,為思政工作提供有力的組織保證;建立健全政治輔導員和生活輔導員隊伍,實現輔導員隊伍職業化;充實加強班主任隊伍,提高德育工作水平;選優用好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打造高素質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整合配齊專兼職心理健康隊伍,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專業化、規范化。精心打造課堂主渠道、課前五分鐘素質教育、集中教育、第二課堂、黨團活動日、社團活動、實習實訓、社會實踐及“青馬領航育英才”“三進兩聯一交友”活動等平臺陣地,形成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格局。
四、構建思想政治工作體系要夯實辦學方向、培養目標、師德師風、教育引導四大支柱。
辦學方向上,做到“四個”堅持不懈,即堅持不懈傳播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堅持不懈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持不懈促進學院和諧穩定,堅持不懈培育優良校風和學風;培養目標上,堅持“四個”服務,即為人民服務,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服務,為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師德師風上,堅持“四個”統一,即堅持教書和育人相統一,堅持言傳和身教相統一,堅持潛心問道和關注社會相統一,堅持學術自由和學術規范相統一;學生教育上,引導把握“四個”正確認識,即正確認識世界和中國發展大勢,正確認識中國特色和國際比較,正確認識時代責任和歷史使命,正確認識遠大抱負和腳踏實地。
五、構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體系要確保五項教育達到實效。
(一)加強理想信念教育。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發揮思政課程的主渠道作用、課程思政的主陣地作用、實踐環節的主戰場作用,切實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用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教育學生、武裝學生,引導師生深刻領會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
加強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教育,深化中國共產黨史、中華人民共和國史、改革開放史和社會主義發展史學習教育,組織開展青馬領航工程、紅色宣講主題教育,充分利用改革發展的偉大成就、重大歷史事件紀念活動,以生動有趣的語言,貼近新時代大學生生活實際的案例對大學生開展教育,用鮮活的理想信念教育內容激勵廣大學生成為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忠實實踐者。
(二)加強愛國主義教育。愛國主義是中華兒女最自然、最樸素、最深沉的情感。貫徹落實《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定期舉行集體升國旗、唱國歌儀式,有效利用重大活動、開學典禮、畢業典禮、重大紀念日、主題黨團日等契機和重點文化基礎設施開展愛國主義教育。
(三)加強思想品德教育。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教書育人全過程。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重點,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教育,研究制訂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求的師生行為規范,以規范為準則提升師生道德素養。
(四)加強勵學精技教育。增強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緊迫感,既扎實打牢基礎知識又及時更新專業知識,既刻苦鉆研理論又積極掌握技能,不斷提高與時代發展和事業要求相適應的素質和能力。積極探索高職教育規律,在辦學理念、辦學定位、人才培養目標等方面融入職業精神、勞模精神、工匠精神的教育內容。各專業在制訂人才培養方案、教學大綱和理論課程教學時,將本專業本行業的職業精神貫穿其中。
青年教育論文投稿刊物:《中國青年研究》雜志是由共青團中央主管,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國青少年研究會主辦,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研究青年與青年社會發展問題的學術理論月刊,是中國青少年研究會會刊。
(五)加強文體美勞教育。實施中華文化傳承工程,大力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融入教育教學,運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本功能、思想精華和時代價值,培育師生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價值取向,推動文化傳承創新,增強文化認同,堅定文化自信,提高文化素養。
參考文獻:
[1]創建高校“大思政”工作新格局的實踐探索——以安陽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為例[J]. 王保林. 寧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9(01)
[2]韓慧莉.構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三全育人”新格局[J].中國青年研究,2012(7):109-112.
[3]林毅.試論高校“三全育人”理念的內涵及落實機制[J].齊魯師范學院學報,2018(4):19-26.
作者:葉來•葉爾扎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