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年10月10日 分類:教育論文 次數:
【摘要】隨著我國的經濟實力以及科技技術的不斷發展,不僅我國的國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極大提高,我國的國民素質也在不斷提高。與此同時,教育事業的發展也是日新月異,教育部門為了來自有更好的未來、享受到更好的教育,正在不斷的做出改革。我國的新課改不斷實施并且不斷地深入,正在不斷地探索更適合學生的教育、尋找能更好的培養出促進我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國家棟梁。
作為小學學科中最重要的學科之一的小學語文,小學語文教學中讀寫結合已經滲透到我國各個學校之中,我國小學語文教師以及相關的教育部門也在不斷地探索如何將讀寫結合更好的滲透到學生的學習以及教師的教學之中,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以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關鍵詞】讀寫結合小學語文閱讀教學
一、讀寫結合的應用對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意義
閱讀和都是一種心理過程,而且這兩者之間是不同的,閱讀是一種從外向內的吸收,而是由內向外的思想的表達,這兩種心理過程雖然不同,并且感覺是兩種相反的心理過程,但是這兩種心理過程之間是可以相互溝通的。這是語文教學心理方面的研究結果。沒有閱讀過的是沒有靈魂的、是不能完美的表達出自己的內心所想的;沒有的純閱讀是沒有意義的,僅僅吸取前人的直接經驗,對于自己的能力的提高是微效。
閱讀是吸收,是的前提;是傾吐,是升華,兩者必須相輔相成。實際上是一種運用語言以及文字的符號反映客觀事物、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傳遞知識信息的創造性腦力的勞動過程。一般情況下,是小學語文老師布置給學生的一項作業或者說任務。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沒有自我學習的意識,玩心重,學生正處于一個建立學習興趣以及學習習慣的非常重要的階段,這一階段的學生的學習習慣的養成、興趣的培養以及知識系統的建立都極具可塑性,小學生的好奇心最強。
如果不可以的提醒他們閱讀的重要性,他們可能會對閱讀這一“技能”產生放棄的念頭,被其他更有趣的事情所吸引,但是如果我們告訴他們閱讀對于文這一作業的重要性,他們會有更強的動力去閱讀,而閱讀的過程正是學生詞匯量積累的過程以及方法接觸的好時機,如果他們能找到自己感興趣的書、感興趣的內容,更能幫助他們養成閱讀的好習慣,這樣有了詞匯量、有了優美句子以及好的表達方式的積累,文對他們來說也會變得比較容易一點,寫出的作品的質量也會更高一點,我們的閱讀教學就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當下讀寫結合的應用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分析探究
首先,小學語文教學的教育者——小學語文老師對于讀寫結合在學生閱讀教學中的重要性不夠重視,甚至沒有意識到。這種情況正是導致老師的教學水平得不到提高的重要原因。其次,是我國大多數學校的語文教學都將閱讀和分開進行教學,甚至單獨設立以及閱讀的課程。這種情況可能也是因為閱讀如果和放到同一課程的話,教師教學的時間不夠,一節45分鐘的課,僅僅讓學生就已經很倉促了,如果再加上相關閱讀材料的積累,時間一定不夠充裕。最后,課程設置的另一方面原因可能也是由于語文老師沒有相關的將兩者結合的教學經驗,由于自己教學水平的限制,無法在正式的教學過程中,運用專業的教學知識來實現讀寫結合的教學。
三、小學語文的教學中的讀寫結合的應用的教學模式以及策略方法探究
葉圣陶先生也曾聽說過:“學生讀得好,才能寫得好”“閱讀得其方,之能力亦即隨而增長。”葉圣陶先生作為現代優秀的作家、教育家、文學出版家和社會活動家,有“優秀的語言藝術家”之稱。葉圣陶先生不僅在文學方面有巨大的貢獻,葉圣陶先生對我國特色現代教育理論也做出了極其具有創造性以及系統性的重要的貢獻?梢,找到合適的讀寫結合的教學策略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之中的運用是多么的重要。
針對小學語文在教學中意識方面的問題,必須通過各種有效合適的方式對教師進行提醒或培訓,讓教師認識到閱讀對于的必要性以及對于閱讀的重要性。針對學生,小學生的生活以及學習還是比較豐富的,有各種各樣好玩的事情發生,寫日記是他們記錄自己生活中的樂趣以及分享生活的重要手段,同樣也是鍛煉學生的能力的有效方式。
除了寫日記,每周或者每月的讀書筆記不僅可以幫助它們鍛煉閱讀能力、還可以提高他們的水平。總之,讀寫結合的教學方式的合理運用對學生有極大的積極意義,教師要通過適當的運用方式以此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閱讀能力以及水平。
參考文獻:
[1]張大薇.讀寫結合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才智,2018,(36):13.
[2]李杰.談讀寫結合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運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8,(34):51.
[3]王嬌.雙劍合璧讓教學更高效———淺談讀寫結合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8,(27):111.
教育刊物推薦:《中國校外教育》雜志是由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主管,中國兒童中心主辦,中國兒童期刊社承辦,多家權威教育部門聯合協辦,是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的國家一級教育類核心期刊,具有國際、國內雙刊號,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雜志根據讀者的人群不同,將中旬刊以刊登基礎教育類的文章為主,下旬刊以刊登高校教育類的文章為主,國內刊號CN:11-3173/G4,國際刊號ISSN:1004-8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