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年08月22日 分類:教育論文 次數:
這篇教育研究論文發表了構建初中科學高效課堂的研究,以往的初中科學教學課堂低效無趣,作者對初中高效課堂進行了研究,提出了高效課堂的構建措施,實現高質量、高效率和高收益的教學課堂,以下是作者提出了構建初中科學高效課堂的措施。
摘要:如今,隨著新課改在我國的不斷推進,構建高效課堂成為廣大教育者都在極力追求的教學目標之一。如何立足于教學實際現狀,采取切之可行的措施構建出高效的教學課堂,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獲取最大的學習收益,是當前廣大教師都在認真思考和深刻分析的問題。以初中科學為例,并結合自身實踐,對新課改背景下初中科學高效課堂的構建進行幾點個人意見和觀點的描述。
關鍵詞:教育研究論文,新課改,初中科學,高效課堂,科學探究
對當下初中科學教學課堂進行調查和分析,發現大多數情況下科學課堂是低效、無效甚至是負效的,所以改變如今的教學措施,提高課堂教學與學習的效率已迫在眉睫。筆者作為奮戰在教學一線的初中科學教師,對當下初中科學教學也進行了細致的觀察和深入的剖析,發現在科學教學過程中確實存在著一些制約課堂教學效率提高的不利因素,并積極探索和研究了對其進行克服的措施,頗有成效,F筆者結合自身多年的探索和實踐經驗,對新課改背景下構建初中科學高效課堂的必要性進行簡單總結,然后提出具體的構建措施,望能起到拋磚引玉之效。
一、新課改背景下構建初中科學高效課堂的必要性
如今,隨著新課改的實施,廣大教師都開始關注新的教學理念,新的教材變化和新的教學方式等,應試教育應當被我們所摒棄,轉而大力推行素質教育,堅決執行素質教育所提出的“減負”要求,即減輕學生過重的學習壓力,讓學生有自由發展和健康成長的空間,爭取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取高質量的教學效果。然而,作為一名初中科學教師,我們不得不承認,在當前的科學教學過程中,存在著種種制約課堂教學效率提高的不利現象,如教師過于強調以書本知識為本位,重視學生對理論知識的學習,輕視對所學知識的實踐,重視學生對學習結論的掌握,輕視學生的學習過程;教師把自己當作課堂教學活動的中心,無視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摧毀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采取的教學方法陳舊單一,課堂教學變得機械呆板,課堂氣氛沉悶壓抑,缺乏生氣和活力,致使學生的學習興趣下降……鑒于此種情況,面對新課改在我國的大力推行和深入盛行,作為初中科學教師的我們有必要依據新課改理念,去積極探尋新的教學方法和模式,力圖改變如今初中科學高付出、低效率的教學現狀,進而實現高質量、高效率、高收益教學課堂的構建。
二、新課改背景下初中科學高效課堂的構建措施
1.運用科學探究的學習方法,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發展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
應試教育是以教師的講為主導,學生被動地傾聽和接受,這在很大程度上束縛了學生的學習創造性,迫使學生走進了死讀書的死胡同,培養出來的學生雖然學習基礎扎實,在科學考試中能取得優異成績,但是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都比較差,而且缺乏創新的精神。《義務教育科學課程標準》中指出:“科學課程的教學要突出科學探究的學習方式,給學生提供充分的科學探究機會,發展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增進學生對科學探究的理解。”基于這一教學理念,作為初中科學教師,應該改變以往學生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積極運用科學探究的學習方法,讓學生以主體者的身份去參與科學學習活動的探究,從而充分體現學生的學習主體性,并以此發展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比如,在學習《體溫的控制》這一節內容時,一上課,我就向學生提出了以下幾個問題:(1)每一個動物都有其特點,魚類生活在水中,爬行類是冷血動物等,那么哺乳動物有什么特點?(2)哺乳動物的恒溫特性表現在哪里?恒溫動物的體溫一直保持不變嗎?(3)人體用什么來維持體溫穩定?(4)冬天當外界溫度低于體溫時,人體會怎樣調節才能保持恒溫?夏天當外界溫度高于體溫時又會怎樣調節?(5)環境溫度過高,超出了體溫調節的最大限度,會導致怎樣的狀況?然后讓學生依據這些問題,對課本內容進行自主分析和研究,并之后與同學、教師對這些問題展開討論,這樣,就使以學生為主體的科學探究式方式代替了原來的一言堂教學方式,突出了學生的自主探究,讓學生成為了課堂的主人,既有效促進學生對本課內容的深刻理解,也發展了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
2.注意學生間的個體差異,實施分層教學,使全體學生在原有基礎上都得到充分發展
分層教學,是一種教學思想,也是一種教學策略。它的核心思想是面向全體學生,正視學生之間所存在的差異。我國古代偉大學者孔子就曾提出“因材施教,因人而異”的教學主張。而且,《義務教育科學課程標準》中指出:“無論學生存在著怎樣的地區、民族、經濟條件、文化背景的差異,科學課程均為每一個學生提供公平學習科學的機會,這是由義務教育的性質決定的。”因此,作為初中科學教師,在教學實踐過程中不能在使用傳統“一刀切”的教學方式,而是正視學生在各個方面所存在的差異,把教學著力點放在面向全體學生,面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置不同層次的教學活動,從而使全體學生都在原有基礎上得到充分發展,促使每一位學生都獲得成功。比如,在學習《物質的溶解》這一節內容時,我就依據不同學生的不同學習能力,將學生進行了分層,并針對不同層次學生,制訂了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如學習能力較低的為C層次學生,所要達到的教學目標是能區別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了解溶解度的意義并會查閱溶解度表;學習能力一般的為B層次學生,除了要達到C層次目標,還要了解外界條件能夠影響物質的性質;學習能力較高的為A層次學生,除了要達到B層次目標,還要會計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能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這樣,我通過對不同層次學生提出不同的學習目標要求,使每位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并能在原有基礎上獲得充分的發展,獲得成功的滿足感。
3.注重學生的親身實踐,體現科學課程的開放性特征,增強學生對科學知識的應用能力
常規下的初中科學課堂,教師將學生拘泥在固定的教學場所中,向學生講授各種科學書本知識,忽視了學生的親自實踐。這種傳統式教學方式在逐漸磨滅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也無法有效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而且,《義務教育科學課程標準》中也明確指出:“本課程要引領學生在參與實踐的活動中,感受科學知識在生活領域的應用價值,倡導開放互動的教學方式與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充滿民主氣息的教學過程中,提高自主學習和發展的能力。”鑒于此,作為初中科學教師,我們除了在課堂上完成我們的基本教學任務,還應注重學生的親身實踐,大力開展符合教材內容和學生興趣特點的課外實踐活動,充分體現出科學課程的開放性與實踐性特征,讓學生在體驗科學課程豐富精彩的同時,對科學知識的應用能力也能獲得提高。比如,在學習《水資源的利用、開發和保護》這一節內容時,在學生初步了解了合理開發和利用水資源的措施,了解水污染產生的主要原因和知道處理污水的幾種常用方法之后,我將全班學生進行了分組,然后組織他們進行課外實踐活動,具體活動內容為:調查學校周圍是否存在水污染的情況,如果有,找出水污染產生的主要原因,并根據自己所學知識和結合實際,提出合理的解決對策;調查平常在廚房、浴室及廁所使用過的水流到了什么地方,自己所生活的地區,周圍的工業、農業廢水排出后對河流、湖泊和水生動植物造成了什么后果。學生調查過程中,要注意將調查現象、調查過程和調查結論進行文字記錄,課堂上,每個小組派出一名代表向老師闡述本組調查的相關情況。這樣,我通過組織學生開展課外實踐活動,一方面給學生提供了應用科學知識的機會,增強了學生對所學科學知識的應用實踐能力,另一方面讓學生感受到了科學課程并非是在固定場所的死板學習,也會充滿無限樂趣,從而對科學課程產生極強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對于初中科學高效課堂的構建起到了極為重要的推動作用。
4.重視德育,大力挖掘科學課程所蘊含的德育因素,對學生進行良好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
《義務教育科學課程標準》中指出:“科學課程應重視本身所蘊含的德育因素,培養學生良好的科學態度、情感與價值觀,為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等奠定基礎。”可見,新課程標準把德育放在了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在初中科學教材中,思想教育內容并不占有明顯的地位,這就需要作為初中科學教師,應認真鉆研教材,大力挖掘科學課程中所蘊含的德育因素,將德育融入對科學知識的講解和分析中,從而使學生在獲得科學基礎理論知識的同時,還能受到良好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比如,在學習《保護土壤》這一節內容時,我就給學生播放了世界、我國土壤分布情況的幻燈片,讓學生利用圖文資源確切了解到了世界、我國土壤的真實情況,培養了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興趣,然后讓學生分組討論土壤的主要污染物和保護土壤的措施,激發學生自己解決問題的愿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另外,還設計了“說一說”活動:假如你是最后一塊土壤,你最想對人類說的一句話是什么?這一活動的設計能讓學生感受人類無止境破壞土壤所造成的后果,讓學生產生緊迫感、危機感。這樣,通過這一系列活動的設計,讓學生意識到了世界和我國土壤資源的嚴重危機,增強了保護土壤的意識,樹立了防止土壤污染的責任感,使學生形成向上的、穩定的情感,改進了學生的環境觀念、全球觀念和可持續發展觀念。綜上所述,打造優質高效的課堂,是每一位教師永無止境的追求。希望每一位初中科學教師,都能在新課改之風大力盛行的形勢下,以新課改理念為教學指導,立足于初中科學教學現狀,探索、研究和總結各種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確保其符合中學生認知特點和科學教學實際,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致和強烈的學習積極性,打造出高質量、高效率、高收益的初中科學課堂(即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1]陳小芳.淺談構建初中科學高效課堂的設計思路[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2(6).
[2]戚建楚.新課改標準下初中科學課堂教學分析[J].亞太教育,2015(3).
作者:宗萍英 單位:浙江省金華市東陽江北初中
推薦期刊:《中州大學學報》(雙月刊)創刊于1984年,由中州大學主辦。本刊為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綜合性學術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