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年10月26日 分類:教育論文 次數:
摘要:小學是學生進入學校學習的關鍵性階段,也是人生的重要階段,學生在此時接受怎樣的教育,對于未來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的樹立有著極大影響。而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課堂,作為培養學生審美情趣、提升學生品德的重要途徑,在新的教育形勢下,開展對于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策略的探討,已經成為廣大教育工作者關注和研究的重點。
關鍵詞: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策略
德育對于學生的成長成才具有著重要的意義,而道德與法治教學作為小學學科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科學有序的教學,能夠幫助學生從小就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增強學生抵制各種不良誘惑的能力,促進學生健康的成長。但是縱觀當前的道德與法治的實際課堂教學,部分教師受于傳統教學觀念影響,對于道德與法治中學生情感的激發不重視,教學方式長期以講解為主,忽視學生的自主學習,這一教學模式不僅嚴重影響了課程教學效果的落實,阻礙了學生的綜合全面發展,同時對于小學道德與法治的可持續發展也造成了不利的影響。為了有效的改善這一教學現狀,筆者也將結合自身教學經驗,對有效教學策略的實施進行深入的分析。
巧設趣味教學情境,調動學生學習興趣
情境創設這一教學方式,是教師在學科教學中常用的教學方式之一,也是經過無數專家和學者經過研究探討的,通過其科學有效的實施,能極大的促進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對于活躍課堂氛圍,促進學生的積極主動學習也有著積極意義。尤其是小學階段的學生,其思維仍是以形象思維為主導,教師運用情境教學的方式,將課程教學內容以圖片、視頻,或是以表演的形式展現出來,學生的學習體驗增強,對于知識內容的記憶也會更加印象深刻。
例如在教學《不甘屈辱奮勇抗爭》這一課程內容時,其教學的重難點是讓學生能夠通過課程學習,了解和掌握列強和中國的侵略戰爭,以及簽訂的不平等條約,理解其對中國社會的影響,然后從歷史的經驗教訓中思考出中國富強的道路和途徑。為了幫助學生有效的突破重難點,教師可以借助不斷發展的現代信息技術,將課程教學與現代信息技術相整合,為學生創設趣味的多媒體情境。在網絡上收集虎門銷煙的影片視頻等,搭配以林則徐的簡介,以及鴉片戰爭的視頻片段,并搭配以《南京條約》的部分內容展示。通過圖片、視頻的展示并配以悲壯的音樂,刺激學生的視覺和聽覺,以充分激發學生對于戰爭的痛恨,煥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學生的情感體驗增強,學習起來也將會更加積極主動。
科學設置教學問題,活化學生思維思考
學生的學習本身就是一個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而教學問題的設置,也是教育教學中教師常用的教學方式之一。在小學道德與法治的課程教學中,教師根據課程教學內容,以教學目標為導向,為學生適時的設置思考問題,不僅可以學生進行思考產生自己的想法,促進學生對知識點的吸收,幫助學生更好掌握知識要點,同時也方便教師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為后續的課程教學提供參考依據。
例如在教學《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這一課程內容時,教師可以以談話的方式為導入,讓學生談一談自己到過哪些公共場所?你知道這些公共場所的秩序嗎?讓學生回想自己的經歷,并與同學一起分享自己所了解的規則。在學生對于課程內容有一定了解后,教師可以用多媒體設備聯網為學生搜集一些公共場所的標志,像是圖書館中的請安靜、公共場所的請勿吸煙等,讓學生在觀看的過程中思考:你在看到這些標志的時候是怎樣做的?以問題為引導,進一步啟發學生思考,遵守公共秩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而不遵守公共秩序又有哪些危害?通過層層問題的設置,一步步引導學生有效的達成學習目標,課堂教學效率提高,學生的學習也能更加切實有效。
教育論文投稿期刊:《亞太教育》致力于傳播亞太地區教育文化新信息,展示亞太地區教育實踐新模式,推廣亞太地區優秀辦學經驗和教育教學成果,為亞太地區教育工作者提供教育教學和教育管理學科的學術交流平臺,著重報道亞太地區教育科研成果、實踐經驗,傳播普及青少年教育教養科學知識,促進亞太地區教育交流和人才培養。
注重理論聯系實際,促進學生學以致用
小學階段是學生飛速發展的重要時期,面對學生不斷發展變化的現狀,如何實施科學的教學以滿足學生不斷發展的需求,是很多教師在教學方式創新過程中所思考的重點。而以理論聯系實際的方式,將生活中的內容帶入到課堂教學中,為學生展開趣味的教學,或是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踐,促進道德與法治的生活化教學,不僅可以促進學生的積極學習,同時對于提升學生學習效益也有著重要作用。
例如在教學《弘揚優秀家風》這一課程內容時,教師可以以學生的家庭生活為帶入,在教學導入完成后讓學生談談各自對家的感受和對家風的看法,引導學生聯系自身生活自由發言,像是吃飯的時候有哪些默認的行為、出門時家長有哪些叮囑等等,在學生積極分享后,讓學生總結發言在家風中獲得了哪些啟發?最后引導學生將課程中講到優秀家風進行總結,說一說從自身出發可以怎樣開展家風宣傳活動。讓學生自己動手實踐制作宣傳板報、網絡傳遞家書等活動。通過這一教學方式,讓學生能夠積極參與課程學習中,學生的學習效益提升,課堂教學效果也能得到切實的保障。
總而言之,道德與法治教學對于小學階段學生的成長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新的教育形勢下,教師應及時優化提升自身教學觀念,積極探究實施科學的教學策略,以促進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效果獲得全面提升,學生能在課程中真正的實現學有所獲。
參考文獻:
[1]劉榮連.核心素養下的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策略分析[J].當代教研論叢,2019(09):100.
[2]吳周澤.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思考[J].亞太教育,2019(08):19-20.
作者:劉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