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年11月22日 分類:教育論文 次數:
這篇醫學教育論文發表了音樂教育對提升醫學生人文素質的重要意義,在醫學生人文素質培養中,音樂教育可以提升學生的審美素養和道德情操,發展醫學生多方面的能力,這對醫學生的品質成長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音樂教育還可以提升醫學生的心里素質,以下是詳細討論。
關鍵詞:醫學教育論文,音樂教育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指出,“音樂教育并不是音樂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這種教育以音樂藝術為媒介、以審美為核心。目前,音樂課已成為許多醫學院校非專業課中的必選課程,成為提高醫學生人文素質的重要途徑。醫學院校音樂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將音樂活動作為審美和文化教育的手段,使醫學生在音樂學習中提升審美素養、陶冶道德情操,促進健全人格的發展。
一、增強醫學生的審美素養和道德情操
(一)引導醫學生追求真善美。音樂藝術之于醫學教育,其意義不僅在于提高醫生的人文素養,而且在于使醫學蘊含審美意味。教育和感化是音樂的顯著特點。在不同形式音樂教育的影響下,醫學生可以更加真切而清楚地感知和追求真善美。在音樂欣賞課中,不同風格、題材、形式的音樂作品可以從不同角度感染醫學生,讓他們對真善美做出自己的判斷和接納。音樂實踐課可以調動各種美的因素,使醫學生在理解、認識以及欣賞音樂的同時追求真善美,從而使情感得以升華、心靈得以凈化。
(二)促進醫學生良好醫德的養成。醫學生的人文素質以醫德為核心。良好醫德的養成離不開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樹立。音樂可以直觀地表現人的情感。詞和曲的結合傳達了創作者的思想。通過對優秀音樂作品的欣賞,可以讓醫學生進入創作者的內心世界,和創作者展開對話,并產生強烈的共鳴。在這個潛移默化的過程中,他們的道德修養和思想境界得以不斷提升。比如,通過對傳統民族音樂作品的欣賞,不僅可以學習豐富的音樂知識,還可以讓愛國主義情懷和集體主義精神在醫學生的心靈中不斷增長。而且,音樂也是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載體。這些都對醫學生良好醫德的養成產生深遠的影響。
二、發展醫學生多方面的能力
(一)發展醫學生的感知能力。作為未來的醫務工作者,醫學生必須學習和掌握良好的感知能力,必須對身體的變化保持敏感的知覺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在今后的醫務工作中不斷提升診斷能力。無論是欣賞音樂,還是演奏音樂,亦或是其它音樂實踐活動,都需要調動多方面的感知覺,從而使人體的感知能力變得更加敏銳和協調。比如,通過積極參與音樂實踐活動,個體注意的范圍、注意的轉移、注意的穩定性、注意的分配等注意的品質可以得到很大程度的強化和提升。這種品質對醫學生的成長至關重要。
(二)發展醫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藝術的主要吸引力和性能就在于消除個人的離群和孤單之感,就在于使個人和其他的人融合在一起。音樂實踐活動是一種社會交往活動。音樂欣賞時的小組討論、音樂表演時的才藝展示、音樂研究時的思想碰撞,都離不開人際間的密切往來。為了更好地開展音樂教育活動,醫學生必須學會如何與人溝通和協作,學會尊重和理解他人,增強自我適應能力。如今的醫患關系不容樂觀。如果不注重發展醫學生人際交往的能力,將來就難以處理醫生和患者之間的關系,難以保障醫務工作者專業成長的順利進行。
(三)發展醫學生的合作能力。醫學科學綜合化是現代醫學的重要特征。醫學合作是醫學科學綜合化的必要條件。在提升醫學生人文素質的過程中,必須深入考慮如何發展其合作能力。在醫學院校開展音樂教育,通過合奏排演、合唱排練、音樂劇排演等形式,可以很好地培養和發展醫學生的合作能力。比如,一首合唱曲目的完成、一場音樂劇的創作,都需要對里面的角色明確分工。如果有人對此表示異議或不理解,就需要心平氣和地進行溝通和協商。個人主義或英雄主義難以順利完成音樂實踐活動,尤其是在面向群體的教育實踐活動之中。
(四)發展醫學生的創造能力。創新是前進的動力。醫學要發展,就需要不斷地創新。醫學生創造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到未來醫學發展水平的高低。抽象信息在人腦中的形象反映是音樂教育影響人的重要特點。而形象反映又可以促進個體對抽象信息的加工和創造。音樂思維最為活躍、自由,也最具有個性和開放性。在音樂欣賞的過程中,個體的創造性思維得以不斷激活。而且,音樂教育追求超越。其內容和形式豐富多樣,是對多學科視野下多元文化的擴展和豐富。通過音樂教育,可以不斷發展醫學生的想象能力,可以發展不斷獲取新觀念的能力,為醫學生的健康成長奠定扎實的基礎。
三、提升醫學生的心理素質
作為未來醫務工作者的醫學生,將來需要擔負起治病救人的責任,需要面對各種復雜多變的醫療案例,需要處理日趨緊張的醫患關系。這就要求醫學生必須從大學開始注重培養和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質。
音樂具有情感教育的功能。而且,現代醫學研究表明,音樂與身體健康、心理健康有著密切的關系。音樂作品有助于改善情緒、振奮精神,有助于緩解因心理、家庭、學校、社會等因素造成的焦慮、抑郁、緊張等消極心理狀態。音樂作品可以改善睡眠質量、提高免疫水平,可以提升記憶力、治療精神分裂,可以改善孤獨癥患兒的治療、促進手術患者的康復。
醫學生的性格、興趣以及愛好千差萬別。對此,音樂教育的開展不能千篇一律,而應該因材施教,引導醫學生欣賞不同風格的音樂。對于焦慮、煩悶的學生,可以指導他們欣賞旋律優美而浪漫、意境純凈的音樂。對于自卑、憂郁的學生,可以指導他們欣賞旋律明快、節奏活潑的音樂。對于行為散漫、意志力不強的學生,可以指導他們欣賞表現人與自然、人與社會抗爭精神的音樂。
人格的成長并不是與天俱來的,而是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只有看到這一點,才能通過音樂教育更好地促使醫學生在對真善美的追求中發現、調整并升華自我,才能不斷提升醫學生的素質,促進其健康人格的養成。
推薦期刊:教育研究與評論簡介傳播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弘揚民族優秀科學文化,促進國際科學文化交流,探索防災科技教育、教學及管理諸方面的規律,活躍教學與科研的學術風氣,為教學與科研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