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年12月25日 分類:經濟論文 次數:
摘要:在時代進步的背景下,電子商務迎來了發展的春天,電子商務企業審計工作主要包括對企業交易活動和會計信息的核對,電子商務企業做好審計工作有利于保證交易過程安全可靠。 在復雜的市場競爭背景下,審計環境對象和范圍產生了一定的變化,審計風險也較以往有所增高。 因此,有必要從電子商務企業審計工作風險入手,找出對應的解決策略,提高企業審計工作的有效性。
關鍵詞:電子商務企業; 審計風險; 風險防范
一、引言
近年來,全球經濟發展帶動了電子商務行業興起,電子商務的崛起沖擊了傳統實體經濟,也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消費方式,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網上購物來節約時間,電商消費群體的年齡層次從一開始的以青年人為主逐漸開始下移。 與之相配套的是手機支付手段,其已經成為電子商務企業網上交易必不可少的一個途徑。 在電商企業獲得發展春天的同時,電子化的工作模式挑戰了傳統審計工作方法,也給企業帶來了一定的風險和挑戰。
二、電子商務企業和審計工作相關概述
(一)電子商務企業相關概述
電子商務是一種全新的網上交易模式,它是以互聯網技術為基礎展開的線上交易活動,賣家與買家之間進行商品交換,不需要通過面對面的交流就可以達成交易,在某種程度上可以把電子商務理解為電子化的傳統商務。 當前我國常用的電子商務模式包括企業賣家—企業買家(Business to Business,B2B)模式和企業賣家—個人買家(Business to Consumer,B2C)模式。 B2B指的是企業之間展開網絡營銷,阿里巴巴集團就是典型的B2B模式; B2C模式指的是通過線上平臺向顧客進行產品銷售。
除此之外,電子商務交易模式還有各種類型,如顧客與顧客之間、個人與賣家之間、線上網店和線下實體銷售之間,這反映出了電子商務交易模式的多元化。 電子商務企業以電商貿易為主要業務,在互聯網技術的支持下,企業在業務經營過程中能突破時間與空間限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資金流通效率,加快產品生產速度,形成資金流、物流、信息流的三方匹配。
與傳統企業交易不同的是,電子商務企業交易具有一定的虛擬性,買賣雙方不需要面對面交流,兩個互不相識的人通過線上平臺就可以完成商品交易過程,整個過程體現出虛擬化特征,這樣的網絡虛擬化無限擴大了企業的交易邊界,線上渠道使得賣家不需要把大量的資金成本投入在房租上,轉而更好地投入貿易經營。 在動態化信息的支持下,電商平臺產品銷售打破時間和地點限制,改變資金流和物流的通行渠道。 在網絡開放環境之下,電子商務對網絡環境安全要求非常高,在局域網內部進行商品交易,企業會通過殺毒軟件、防火墻、加密技術等確保電商網絡安全,也確保用戶資金流的穩定可靠。
(二)電子商務背景下的審計工作
本文探討的是電子商務企業特定模式下的審計工作,電子商務大背景對審計工作開展產生了多方面的影響。 首先,電子商務對審計工作開展環境有一定的影響。 審計工作人員通過互聯網技術展開遠程審計工作,能減少審計工作耗費的時間和人力成本,提升審計工作效率。 當前我國電商企業審計工作缺乏一定的制度標準和規則,導致電商企業審計工作缺乏穩定外部環境,形成一定的阻礙,因此電商企業急需建立具有法律保障的審計工作環境。 其次,電子商務環境影響審計工作的開展對象。 在電商企業內部,審計工作一般通過無紙化電算化的方式進行,這里就涉及大量傳統紙質憑證電子化傳輸,審計工作的開展主要依靠電子審計證據,這些證據是否可靠是電子商務企業需要解決的又一個問題,做到這一點就要確保企業內部計算機網絡環境較為安全。 最后,電子商務環境還影響審計工作的開展方法。 電子商務企業信息運轉具有動態性,如果采用傳統審計方法,將會造成一系列不適應現象,在現代電子商務環境中,審計工作需要開展數據挖掘和連續審計工作,并且獲取可靠的電子審計證據,因此目前開展審計工作需要和大數據、云計算技術相結合。
三、電子商務企業審計風險產生原因分析
(一)審計工作環境不安全
在電子商務企業開展審計工作首先面臨的風險是環境問題,主要分為以下三個板塊。 第一,缺乏運行制度標準,互聯網技術催生了電子商務平臺的產生,與此同時在交易過程中也出現了一系列違法現象,如虛擬交易、網絡詐騙、泄露用戶信息等。 從法律視角看這一問題,我國缺乏電商及跨境電商相關法律法規,在實踐過程中部門規章制度代替了法律法規發揮作用,但可能顯得捉襟見肘。 在審計工作上,相關制度準則尚未體現出審計工作在電商環境下應有的與時俱進,缺乏方向引導,沒有細化審計程序。 第二,網絡天然的開放性和共享性造成電子商務環境存在隱患,在買賣雙方交易過程中,雙方特別是買家的金融數據容易被不法分子竊取盜用,造成資金損失,特別是在企業與企業之間的電商交易中,這一風險被放大。 互聯網信息技術仍然在成長過程中,電商環境的安全性無法得到百分之百的保障,進而導致審計工作證據不可靠。 第三,缺乏社會信用體系的安全性。 買賣雙方進行線上交流都需要考察雙方信用情況。
(二)企業內部控制存在問題
企業內部控制力度的缺乏也會影響審計工作的開展。 電子商務企業在運營模式和商品交易模式上與傳統企業存在較大的差別,電子商務企業的日常經營和管理對企業自身內部控制工作的要求比較高。 在電商企業日常業務運營中,管理層需要對各個部門的工作人員加以監督,才能確保財務信息真實、電商平臺工作有效開展。 但是部分電商企業缺乏實體辦公的機會,大多數時候會選擇通過線上交流進行業務往來,如果內部控制力度不到位,就會導致員工職權缺乏多方牽制和監督,容易造成數據錯報漏報現象,給審計工作帶來致命打擊。 除此之外,在企業供應商的選擇環節,電子商務企業主要通過互聯網平臺審核對方信息資料,不像傳統企業要經過當面交流層層把關,這就給線上銷售產品的安全性帶來風險,也給審計工作帶來困難。
四、電子商務企業審計風險防范策略
(一)打造安全的審計工作環境
針對電商企業實際工作環境不安全的問題,在解決對策上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來展開。 一方面,要建立健全法律法規,通過硬性的法律規則制度確保電子商務活動安全。 我國迄今為止沒有完整的電子商務法律法規,國家管理部門要針對當前電子商務交易活動頻繁出現的問題和存在的典型隱患進行制度化的約束和保障,規范電子商務交易流程,確保電子商務交易參與人的利益不受損害。 在電子商務審計工作上,需要制定規章制度,明確審計工作人員的工作職責和范圍,作出政策規劃和導向,對實際審計工作的開展提出明確指導意見,面對立法空白,可以借鑒先進的法律法規建設相關制度,結合我國電商發展實際情況和審計工作實際問題,制定出一套能解決審計環境問題的電商交易法規。
另一方面,針對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不完善的問題,我國政府有關部門也應以立法和規范的行為對線上交易過程加以控制與監督。 目前,很多電商平臺為了吸引顧客線上消費提供小額貸款服務,這些貸款都是以消耗信用為前提,如螞蟻花唄等。 線上資格審查的不嚴謹造成信用風險的概率比較高,也給審計工作帶來麻煩,而建設社會信用體系一方面能保護電商企業,另一方面能保護人民群眾的財產利益,這就要求我國有關部門要發揮自身監督職能,確保買賣雙方利益不受到損害。
(二)完善企業內控制度
針對企業在內部控制上存在的風險,電子商務企業需要從制度層面上加以保障,加大內部控制力度,降低審計工作風險。 管理人員要更新現代管理理念,使用現代審計風險模型,從源頭上降低企業員工數據錯報漏報的風險。 在具體操作中,這一風險很難控制,要從檢查入手降低風險發生的可能性,企業管理人員要完善電子商務自身的內部控制制度,利用網絡信息系統針對企業內部控制最薄弱的環節對癥下藥,加大企業自查力度,對于一些涉及重大資金安全的工作崗位要合理授權,使職權形成多方限制效應,防止員工利用職務之便弄虛作假,徇私舞弊。
(三)更新審計手段,培養審計人才
要提高電子商務審計工作效率,還需要依靠培養人才和更新手段來完成,很多審計工作人員缺乏專業審計能力,企業要打造高質量審計團隊,必要時可以和高校專業人才展開合作,降低由于專業能力不足而導致的審計風險。 另外,要積極開發系統審計軟件,對于工作人員來說審計工具的性能非常重要,其關系到審計工作的質量,特別是在電子商務背景下,傳統審計工作模式必須發生改變,工作人員要了解動態的審計數據,積極和相關人員展開交流,與會計進行業務對接。 企業管理者要組織高級計算機技術人員對審計軟件加以開發與更新,運用軟件自身優勢解決審計工作容易出現的問題,降低審計出錯概率。
五、結語
電子商務企業審計工作因環境、工作方法、信用制度等問題存在多種風險,企業管理人員要及時打造安全的審計工作環境,完善企業內部控制制度,更新審計手段,培養審計人才,全面提高電子商務企業審計工作的開展效率,最終推動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冰羽,翟峰莉,劉桐.電子商務企業審計風險的成因及防范措施[J].西部皮革,2020,42(14):69.
作者:王韶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