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年08月30日 分類:經濟論文 次數:
一、工程教育專業認證中教學檔案建設的重要性
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是由專門機構針對高校開設的工程類專業實施的專門性認證,是目前國際上通行的工程教育質量保障制度[1]。 2016年,我國正式成為《華盛頓協議》會員,標志著我國的工程教育認證獲得了國際認可。 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是實證評價,其基本工作模式是接受認證的專業對照認證標準,提供滿足要求的證據,專家依據標準判定證據的有效性。 接受認證的專業所提供的證據多數來自本專業的教學檔案資料。
教學檔案資料準備得完整、充分與否,是否體現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理念,科學合理與否,是否達到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標準,體現著專業的辦學水平和國際化程度,也反映著學校的工程教育整體質量,最終決定該專業能否通過認證。 因此,如何做好工程教育專業認證過程中的檔案建設,是高校教學管理和檔案管理工作者共同面臨的新課題,具有重要理論研究價值和管理實踐意義。
二、工程教育專業認證中專業教學檔案建設的特點
1.專業教學檔案建設針對性強。 工程教育專業認證中檔案建設要體現工程教育認證的基本理念,一是學生中心理念,二是產出導向理念,三是持續改進理念。 檔案收集整理時要貫徹這三個基本理念,專業教學檔案收集應圍繞如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實踐能力、工程素養和職業發展能力,對涉及學生、培養目標、畢業要求、課程體系、持續改進、師資隊伍、支持條件等模塊進行整理,其目標就是對該專業的學生培養是否符合認證標準通過教學檔案進行舉證[2]。
2.專業教學檔案建設邏輯性強。 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核心理念是“產出導向”,認證標準和模塊也圍繞“產出導向”開展。 專業教學檔案要按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標準模塊建設,認證標準模塊的各項指標系統性比較強,存在如下邏輯關系:國家社會及教育發展需求、行業產業發展及職場需求、學校定位及發展目標、學生發展及家長校友期望決定培養目標,培養目標決定畢業要求,畢業要求決定課程體系,課程體系決定教學內容,教學內容通過持續改進在校內達到畢業要求,在校外滿足國家社會及教育發展需求、行業產業發展及職場需求、學校定位及發展目標、學生發展及家長校友期望,在校內外各形成一個閉合循環[3]。
3.專業教學檔案建設周期性強。 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注重持續改進,要求必須有明確可行的改進機制和措施,能持續跟蹤改進,形成“評價—改進—再評價”的閉環管理。 另外《工程教育專業認證辦法》規定,認證結論有三種情況,分別是通過認證,有效期6年; 通過認證,有效期3年; 不通過認證。 結論為“通過認證,有效期3年”的,每年向認證委員會及秘書處提交改進報告; 結論為“通過認證,有效期6年”的,每兩年向認證委員會及秘書處提交改進報告,匯報專業進展和改進情況。 以上兩項就決定了專業教學檔案建設的周期性特別強。
4.專業教學檔案的內容更豐富。 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時,專家除了審閱學校自評報告,還要到學校進行現場考察,此時專家要調閱該專業大量的教學檔案,來考證本專業的人才培養是否以學生為中心,是否與自評報告一致,是否按照產出導向組織教學,是否堅持持續改進,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這都需要大量、翔實的專業教學檔案來實證,比如人才培養目標的確立,都有什么企業參與,什么行業專家參與,何時何地參與,應該有照片和簽到表進行實證。 因此,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對專業教學檔案的內容需求更豐富。
三、工程教育專業認證中專業教學檔案建設存在的問題
1.專業教學檔案建設意識不到位。 由于院系沒有專職的專業教學檔案管理人員,一般由教學管理人員或新進的年輕教師兼職專業教學檔案管理員,這些工作人員的專業教學檔案建設意識不強,對專業教學檔案建設的認識不到位,同時各院系專業教學檔案管理往往缺乏制度化,即使有檔案管理制度,由于人員流動性和臨時性,使制度的執行力度有所欠缺,導致各專業的教學檔案出現歸檔不符合要求、不齊全或不及時的現象。
2.專業教學檔案歸檔范圍不科學。 目前,高校存在著專業教學檔案的歸檔范圍不科學,歸檔辦法和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理念和邏輯性不吻合的現象,大多數學校沒有及時修改專業教學檔案歸類辦法和歸檔目錄范圍,各專業教學檔案還是按照傳統的教學檔案歸類辦法歸檔,和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標準和觀測點不對應,專家調閱時不便于查找,不利于現場考察的專家們對照認證標準和觀測點進行印證。
3.專業教學檔案建設不規范。 由于專業教學檔案管理員多數是教師兼職,沒有接受過系統的檔案管理培訓,導致在整理檔案、檔案歸檔時操作不規范,指導教師整理教學文檔經驗不夠,導致有的文圖不清晰,或書繪不工整,標題與內容吻合度不高; 有的檔案項目不全,考試試卷沒附試卷分析或沒附標準答案; 畢業論文(設計)指導教師評分、評閱教師評分和總成績不相符; 有的教研活動沒留存照片、簽字記錄等原始資料; 有的資料沒有簽字蓋章,形成時間沒有或不對應,甚至錯別字較多,超出了允許范圍。
四、工程教育專業認證中專業教學檔案建設的對策
1.深刻把握專業認證實質。 要做好工程教育專業認證中的教學檔案建設工作,相關人員必須全面理解專業認證的基本理念、認證標準、工作流程等,深刻把握專業認證實質要求和工作規律,選擇正確的工作路徑和方式,有針對性地強化教學檔案日常管理和認證檔案專項建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因此,高校在開展專業認證工作過程中,應當邀請專家來校開展專題培訓,以提高教學和檔案管理相關人員對專業認證工作的認識。
2.重視專業教學檔案建設。 參與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工科專業務必高度重視教學檔案建設工作,將專業教學檔案建設制度化,增強廣大教師和教學管理人員的教學檔案意識和教學檔案工作的執行力,認識到教學檔案建設對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促進和實證作用,要在日常工作中做好教學檔案的歸檔整理,而不是在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前進行突擊準備,要經常對教學檔案的建設進行檢查,及時做好歸檔整理,保證檔案齊全不遺漏。
3.建立科學的專業教學檔案歸檔范圍。 工科專業在教學檔案建設時應堅持工程教育專業認證“以學生中心、產出導向、持續改進”的基本理念,對照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標準及觀測點,利用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邏輯性科學設置教學檔案歸檔范圍,設置好教學檔案建設歸檔一級目錄和二級目錄。 一般而言,應當遵循學生、培養目標、畢業要求、課程體系、持續改進、師資隊伍、支持條件等七項認證標準設置一級目錄,按照具體舉證要求和學校的檔案管理實際情況設置二級目錄,二級目錄應涵蓋專業人才培養的全過程檔案[4]。
4.提高專業教學檔案建設規范性。 專業教學檔案建設一定要規范,嚴格按照學校教學管理文件和標準做好歸檔工作,針對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三大基本理念,確保人才培養全過程的全部教學檔案,包括培養目標、畢業要求、培養方案、教學大綱、教案、課件等,特別是考核試卷、畢業論文(設計),歸檔時要材料齊全、整理規范,體現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理念、課程達成度、畢業要求達成度以及解決復雜工程問題的能力。
5.開發專業認證檔案查閱系統。 信息技術的發展以及教育部、國家檔案局關于檔案信息化建設的要求,促進了高校教學檔案的信息化建設,許多高校建立了信息化的檔案管理系統,實現了紙質檔案和電子檔案的同步存儲。 在此基礎上,還要積極開展檔案編研工作,挖掘現有檔案信息,積極為利用者服務。 參加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高校,需要開展以專業認證為主題的教學檔案編研工作,按照專業認證檔案歸檔范圍,匯編整理參評專業的教學檔案,在學校的檔案管理系統中開辟專欄,或者開發設計專門的專業認證檔案系統,把專業建設檔案以數字化的形式呈獻給認證專家,方便專家工作,提高認證工作效率。
參考文獻:
[1]程晶晶,徐建.面向高等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檔案建設的研究與實踐[J].科技創新導報,2015(23):22-23.
[2]李洪.面向高等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檔案建設的必要性及特點[J].合肥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6):138-140.
[3]李志義.成果導向的教學設計[J].中國大學教學,2015(3):32-39.
[4]劉磊,甄浩藝.《華盛頓協議》視域下消防工程專業建設的探索與實踐[J].武警學院學報,2017(7):76-79.
作者:張永進 李 敏 沈香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