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年07月03日 分類:經濟論文 次數:
摘要:電網企業積極開展數字化審計工作,形成了良好的數據分析體系,針對電力企業不同領域展開了持續審計工作,從而構建出科學的數字化審計模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讓內部審計工作得到了全新的發展機會。但是,內部管理對數字化審計提出更多的要求,因此需要不斷加強對數字化審計工作的研究。基于此,本文主要對相關問題進行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數字化;審計;措施
一、數字化審計概述
審計是鑒定與證實被審計單位的信息是否可靠無誤,經濟行為是否合理與合乎規定。建立“集中分析、分散核實”的數字化審計模式,讓被審計單位使用“數字畫像”,從而完成從“周期性審計”向“持續審計”的轉變,從“經驗依賴”向“數據依據”的改變,從“抽樣審計”向“全面審計”的變化。數字化審計是審計技術的創新,是提高審計質量、提升審計監督能力的有效途徑。不斷加強數字化審計,可以提高審計數字化信息系統的實用化水平,實現審計信息共享、全程控制、在線監督、輔助分析功能,提高審計管理水平和效率,從而更經濟、有效地履行審計監督職能。
審計論文投稿刊物:《現代審計與會計》是由黑龍江省審計科學研究所主辦,《現代審計與會計》宣傳黨和國家的審計(會計)方針、政策;研究和探討前沿審計(財會)知識;交流工作經驗。是熱愛審計、財會事業者永遠的良師益友。
二、數字化審計現狀分析
具體包括以下幾點:①功能設計不能滿足審計需要。由于缺乏統籌謀劃,審計信息系統依托于各業務信息系統碎片化構建,審計作業功能缺乏整體架構且功能固化,可擴展性不高,無法發揮大數據關聯分析的技術優勢,不能滿足跨系統、跨業務審計需求。②數據資源利用廣度和深度不夠。最新的數據挖掘、分析技術應用不充分,不適應數字化審計工作“全面分析、發現異常、精準定位、實時監控”的工作需要。
、蹟祿促|量不高。企業各業務信息系統產生的數據是審計的對象,由于各專業新系統建設層出不窮,業務數據缺乏統籌管理,造成審計信息系統數據源來源不完整、不統一,有時不能如實反映經濟業務實質。另外,審計信息系統上線運行后,后期數據管理和維護不到位,數據更新滯后或提取不到的情況時有發生。針對以上問題,搭建企業數字化審計平臺是實現數字化審計的理想方案,平臺以真實完整、邏輯清晰、更新及時、來源唯一的數據庫作為支撐,平臺之上能夠充分應用數據處理分析工具進行可擴展、插件式審計模型開發構建,通過多業務信息系統數據關聯分析輕松實現跨系統、跨業務審計,形成具有開放、動態、融合、智能特征的數字化審計一體化平臺。
三、全面提升數字化審計的相關措施
1、組建完善的審計團隊推動審計工作發展。
目前,電網企業都在積極探索實踐數字化審計工作,想要助推數字化審計工作深入開展,就要組建完善的審計團隊。以某電網企業為例,該企業組建了四個團隊,分別為:審計團隊、運監團隊、工作團隊、運維團隊。其中工作團隊中涉及到了電網企業的核心專業部門,針對審計團隊提出來的問題進行核實整改。借助團隊化的方式可以引領數字化審計得到全面的發展,實現數據的集中分析、遠程持續監督,也能夠讓企業充分發揮出資源集約優勢,從根本上提升數字化審計工作的質量效果,開展研究、實踐、創新等方面的工作。
2、監督和促進黨風廉政建設。
審計工作在監督和促進黨風廉政建設方面主動作為,堅持重預防、強檢查、抓整改措施,通過審計監督有效促進所屬各單位持續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從嚴治黨,全面開展黨費審計。一是受托開展清理收繳黨費使用情況專項審計。按照黨組工作部署,對本級黨委及所屬各單位基層黨組織清理收繳黨費使用情況進行專項審計,重點檢查了扶貧攻堅項目、走訪慰問、黨員活動室建設等項目資金的使用情況。
二是開展日常黨費使用情況專項審計。將日常黨費收支使用情況納入審計重點內容,與經營業績、經濟責任審計同步開展,進一步規范了黨費收繳、使用和管理。接受委托,開展工會經費審計。審計部受企業工會經費審查委員會委托,對所屬部分單位工會經費和“三不讓”幫扶救助資金收支情況進行檢查,重點對所屬單位工會經費收支的真實性、合規性、完整性、工會資產安全及財經紀律執行情況和工會主席經濟責任履行情況實施審計,促進工會組織認真履職,規范管理。
3、轉變觀念,提高認識。
隨著社會信息化的進一步加深,信息技術對傳統的生產、管理、消費等方面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利用計算機系統開展數字化審計,將會使審計思維方式發生變化,也對審計人員的業務能力和思想理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的企業利用審計信息系統開展數字化審計的時間較短,大多數審計人員由于接觸機會少、培訓不到位以及對新事物存在畏難抵觸情緒等客觀原因,使得審計思維方式仍然以傳統審計為主,對新興審計方法缺乏創新意識,導致數字化審計水平停滯不前。雖然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審計工作面臨全新的外部環境和新的挑戰,但審計人員要迅速轉變傳統思維模式,不斷探尋新的規律、發現新的方法、學習新的技術,充分發揮審計工作職能,更好地為企業服務。審計部門應抓住機遇,走“科技強審”的道路,提高審計技能和審計監督能力。
4、加強交流和培訓工作促進審計人員提升。
加強交流和培訓工作,可以有效促進審計人員提升,開展學習培訓,可以有效突出重點,數字化審計工作在考核部署上較為復雜,審計人員作為審計工作的重點,加強對審計人員的培訓,可以讓其對審計考核標準形成更加深刻的理解,在考核過程中,更加科學的安排部署審計工作。比如,電力企業可以組織審計工作團隊學習優秀的審計案例,對比自身存在的不足,吸收借鑒優秀審計案例中的經驗,持續改進數字化審計編制工作。不僅如此,數字化審計工作中涉及到大量的信息技術和編程語言應用知識,因此作為數字化審計工作人員,除了要掌握專業的審計工作知識之外,還要掌握SQL等編程語言知識,電網企業可以有針對性的培養專業數據庫人員,同時讓審計工作人員可以熟練操作有關系統。
5、強化問題整改和責任追究。
一是嚴肅問題整改,要求被審計單位審計結論和決定執行情況報告以公函形式上報,同時要求審計組緊盯審計決定執行情況,多渠道推動審計問題整改到位,實現審計問題閉環管理。二是要求各單位將接受內外部各類審計被查出的重大問題及其整改、問責追責情況向本單位黨組織報告,重大問題要在民主生活會上通報問題整改情況。
三是嚴格責任追究,將審計決定整改情況納入對領導人員的經營業績考核,對問題較多的單位按規定進行審計約談。四是組織相關單位、部門召開審計問題整改聯席會議,會前對所屬單位未整改問題逐一落實,了解整改情況;會中聽取相關單位、部門對審計問題整改情況的匯報,并針對問題提出下一步問題整改工作部署,制定整改期限和措施;會后印發會議紀要,要求被審計單位本著“制度未完善的不放過、資金未追回的不放過、責任未落實的不放過”的原則規范整改,助力企業規范經營管理行為。
結束語
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以及習近平同志作出關于“科技強審”工作要求部署,未來數字化審計必然成為開展審計工作必不可少的手段和支撐。新時代內部審計人員要積極融入發展潮流,研究更新技術手段,以大數據處理分析技術應對紛繁復雜的業務信息數據,進一步提升發現問題的代表性和提出建議的針對性,為企業發展持續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閆.我國數字化審計的未來發展趨勢[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8(4):127.
[2]郭求文,張力軍,童競.對數字化審計發展與提升的思考[J].中國總會計師,2018(8):88-89.
[3]周翔宇.關于大數據環境下審計工作的幾點思考[J].經貿時間,2018(13):137-138.
作者:關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