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年09月10日 分類:經濟論文 次數:
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國很多行業中也都用到了互聯網技術,金融行業也不例外,互聯網金融是現在金融行業發展的一個趨勢了。本文是一篇金融論文范文,主要論述了互聯網金融規范發展對策。
摘要:“互聯網金融”是一種將互聯網應用技術與金融核心業務結合在一起所形成的新型業務形態。自互聯網興起以來,它以其獨有的特點對現有金融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為了促使金融行業又好又快的發展,國家相關部門急需出臺相關政策對互聯網金融進行監管和規范。本文將從互聯網金融的基本定義出發,分析中國互聯網金融的現狀及其存在的問題,最后對中國的互聯網金融發展提出一系列建議。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法律監管,現狀,對策
一、理論基礎
“互聯網金融”顧名思義就是將傳統的金融業務與新興的互聯網技術及信息通信技術結合在一起所形成的新型金融業務模式。互聯網金融主要包括第三方支付、P2P網絡借貸、眾籌、金融產品網絡銷售等四種形式。互聯網金融一方面可以為資金融通、支付、信息流通、投融資等提供便利,另一方面還解決了現有的傳統金融業務存在的經營成本高、效率低、投融資信息不對稱、客戶體驗度低等一系列問題,極大的促進了金融業的發展。
二、中國互聯網金融的現狀
自2008年以來,我國的互聯網金融快速發展,以第三方支付、網絡借貸、眾籌、投融資信息中介等為主要業務的企業如雨后春筍迅速增加,業績斐然。一是第三方網絡支付快速發展。2015年全國共有27家第三方網絡支付機構獲得支付許可證,全年第三方支付市場規模達到9.31萬億。二是網絡借貸平臺不斷增多。截止2015年底,全國共有2021家網絡借貸平臺正常運營,累計交易金額達到800多億元。三是眾籌融資業務平穩向前。截止2015年底,全國共有77家眾籌融資平臺,以“天使匯”為例,自創立以來共有10萬多個創業項目完成了融資注冊登記,通過“天使匯”審核的共有1000多家,實現融資的項目共計100多個,總融資金額達到6億多元。四是網絡金融產品銷售業務迅猛發展,到2015年底,阿里巴巴的“余額寶”用戶數達到2.6億人,申購基金總額達到6207億元,“天弘基金”一躍成為中國最大的基金公司。五是傳統金融機構也開始涉足互聯網金融業。傳統金融機構為了適應時代的發展,也開始將自己的金融業務與互聯網技術結合在一起。2013年2月18日,中國第一家在線保險機構“眾安在線”順利通過中國保監會的審批,也在穩步發展中。
三、中國互聯網金融存在的問題
1.互聯網金融機構缺乏法律約束與監管。互聯網金融自2008年以來迅猛發展,取得了驕人的業績。但是,到目前為止也沒有精確的法律條文對現有的互聯網金融機構進行準確的定位,更沒有完善的法律條文和規章制度對互聯網金融機構從事的業務進行全面的約束,尤其是互聯網借貸業務存在著大量的違反規則現象。法律監管缺失可能致使一些互聯網金融機構尋求法律空擋,造成他們所從事的業務處于“灰色地帶”。許多不法分子借著網聯網金融的興起,以P2P、眾籌等名義大肆吸收公眾存款,非法占用公眾資金。例如安徽鈺誠集團的線上借貸項目“e租寶”自成立以來通過自設虛假項目共計吸收公眾存款達到800多億元,致使大量民眾遭受財產損失。一方面是由于國家相應的機構對企業所從事的業務進行缺乏嚴格的審批;另一方面是由于公眾對互聯網金融缺乏一定的了解,安全意識薄弱,受產品的高回報、高收益誘惑,無法對互聯網金融產品所包含的風險進行準確的評估。在互聯網借貸興起的這幾年時間里,已經發生了多起非法集資、公司老板攜款逃跑事件。因此,國家相關部門應盡快制定相應的法律條文對互聯網金融機構進行準確的定義,對機構所從事的業務進行準確的監管,這樣才能促進互聯網金融又好又快的發展。2.第三方網絡借貸機構存在資金保管風險。第三方網絡借貸機構在投融資交易中一般承擔中間人的角色,投資的資金先中轉至第三方網絡借貸機構,先由第三方網絡機構保管一段時間,再發放給融資人。借貸資金從投資人到融資人手中存在一定的時間差,若第三方機構對資金缺乏嚴格的監管和有效地擔保,就會造成第三方機構攜款潛逃的事件發生。例如,“淘金貸”、“e租寶”等一些p2p網絡借貸平臺的老板攜款逃跑事件,給投資人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3.企業內部控制制度不完善。企業內部管理制度是資金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火墻”,可以有效地控制企業的經營風險和操作風險。目前,很多企業都存在著內部管理制度不完善的現象,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是企業為了追求較高的盈利水平,往往采取近乎冒險的交易方式,將企業的資金置于高風險之中。第二是企業沒有嚴格的隱私保護制度,不注重企業內部管理,客戶信息保護意識較低。第三是未建立嚴格的投融資審核制度,在未對融資人的身份、還款能力、資信情況等進行嚴格審核的情況下將資金貸給融資人,造成死賬壞賬。若互聯網金融企業不建立嚴格的內部管理制度,必會對企業日后的發展造成嚴重的阻礙。4.征信系統不完善。征信是網絡借貸的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直接影響網絡借貸的風險水平及企業的發展。但是,在目前的中國征信系統中,絕大多數的信息主要由中國人民銀行根據國內的正規的金融機構的交易數據統計而來。因此,現階段還沒有專門的機構對小微企業和個人的網絡還款信用做詳細的統計。從而極大增加了網絡借貸平臺的風險和經營成本,嚴重制約了企業的長遠發展。
四、中國互聯網金融發展的對策
1.完善法律法規、制定規范的監管體系。一是法律機構應該盡快對互聯網金融機構的屬性進行明確的定義,確保互聯網金融機構有直接的監管單位。二是國家立法機關要針對互聯網金融機構所從事的業務制定完善的法律條文,確保監管的完善,絕不允許灰色地帶存在。三是國家相關部門應牽頭互聯網金融協會制定行業規則和標準,從而確保互聯網金融行業又好又快發展。四是國家立法機關應結合發達國家的互聯網金融法規和我國的實際情況制定出符合我國互聯網金融產業現狀的法律條文,使互聯網金融成為一個有法可依、執法必嚴、嚴格監管的行業。2.完善互聯網金融征信系統。加快建設互聯網金融業務的征信系統,利用云計算、大數據對所有互聯網金融機構的交易進行監管和服務,根據每一筆業務對客戶的征信情況做出一定的評價,并將這個信用統計結果儲存到專門的征信系統。將互聯網金融業務的征信系統與中國人民銀行的征信系統結合,形成一個完善的全面的大數據庫。慢慢地互聯網金融平臺對目標客戶的信用評價就有了一定的依據,從而可以大大降低互聯網金融企業的風險水平和管理成本,使傳統金融企業和互聯網金融企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3.建立互聯網金融企業信息披露制度。互聯網金融企業應對企業的投融資項目、投資去向、收益情況、擔保公司等一系列與投資者資金有關的數據進行嚴格的披露,確保投資者對企業的情況有一定的了解,確保投資者對投資風險的判斷有一定的依據。4.制定行業標準,加強行業自律。一是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應盡快制定相應的行業標準,用于督導互聯網金融業務平穩合法的進行。二是監管部門應對現在進行的金融業務進行梳理,發現其中不合理的、存在漏洞的地方,進一步完善現有的互聯網金融法律法規。5.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促進金融業務更快發展。政府應從國家財政中專門拿出一部分資金建立互聯網金融事業推動基金,加大對互聯網金融的扶持力度。同時,互聯網金融事業推動基金的數量是有限的,因此我們需建立創新形式的基金使用模式,應建立相應的考核制度,對申請的企業進行嚴格的考核和比較,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
參考文獻:
[1]王春梅.當金融遇上互聯網[J].財經國家周刊,2013(16).
[2]劉髙漢.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及其法治監管[J].中州學刊,2014,2.
[3]邱勛.余額寶對商業銀行的影響和啟示[J].新金融,2013,6(9).
金融論文投稿期刊推薦:《金融發展研究》始終堅持以“立足轄區,著眼全國,堅持改革開放方針,服務金融中心工作,研究金融理論、政策和實務,探索金融運行規律,反映最新金融科研成果”為辦刊宗旨,以堅持正確導向,樹立精品意識,繁榮金融科研事業,服務金融改革實踐為辦刊指向,為把刊物辦成區域金融改革的窗口、金融理論研究的園地、傳播金融信息的媒介、金融職工聯系的橋梁而不懈努力和探索,推動了轄內金融理論與實務研究的深入開展,為轄內金融改革發展大業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形成了金融期刊的鮮明特色,現已成為深受魯豫兩省廣大金融干部職工喜愛的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