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分類:電子論文 次數:
5G 將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將改變5-8 年或10 年以后整個人類社會的游戲規則,我們不遺余力地推進5G 是為了提升未來的國家競爭力
十年前在一次國際論壇上,前諾基亞老總非常感慨地說了一句話,“我們什么都沒有做錯,但是不知道為什么我們輸了。”因為在2007 年,喬布斯攜蘋果手機橫空出世,重新定義了移動互聯網,把曾經的手機老大諾基亞直接拉下了“神壇”。
毋庸諱言,今天最大的趨勢就是技術的趨勢,而技術趨勢中現在最典型的就是我們正在遇到的5G“風口”。
一、奇數代的通信技術是顛覆性創新
我做過一些研究,發現移動通信的一代、三代、五代通常是顛覆性技術,可以改寫行業的游戲規則。比如第一代大哥大,可以用無線隨時隨地打電話,實現了移動接打語音電話的夢想。由于采用模擬方式,所以移動通信質量很差,你打電話還能聽到別人的雜音。
后來2G 對1G 的語音通信進行了優化和完善,采用數字編碼技術,推出更加小巧靈活的智能手機。
到了3G 時代,主要是解決手機上網,又創造了一個全新的應用場景。在很長一段時間,大家不知道3G 手機怎么用,因為3G 的標準是在2000 年通過的,當時有一個WCDMA 標準,一個是TD-SCDMA 標準,整整七年中,大家都在議論手機上網能做什么?
當時大家說,“開車的撞樹,走路的撞墻,看手機你還想上網?”但是, 這場信息革命就始自于3G。
2007 年1 月,喬布斯攜蘋果手機上線,成功教育了大家怎么用OTT 方式做出各種各樣的應用。今天無論是網游、手機支付、短視頻,大家似乎都離不開手機了。
這個時候4G 出現了,主要是對3G 所培育出來的業務進行優化升級,希望能夠降價提速,獲得更好的體驗, 所以我總結出一個規律:“偶數代”通常是對“奇數代”的優化和完善。
今天5G 來了,5G 最大的變化是不僅解決人與人的通信、人與計算機的通信,還要連接萬物,從2C 到2B,它要解決物聯網、車聯網和工業互聯網的應用,這是一場非常重大的全方位革命。
為什么美國人把5G 看得這么重,因為他們看到了八年后、十年后,當一個社會萬物互聯的時候,整個游戲的規則就被改變了。如果發生了戰爭等情況,也許不用動槍炮了,癱瘓對方的網絡就足矣。這涉及到一個國家的競爭力。
二、電信業進步取決于“三只手”
為了培育5G,商業模式的成功是關鍵,因為只有這樣,才有一個良好的生態循環。很多人問我:運營商什么時候提供5G 服務?我用一個三角形的圖告訴他們,推動一個市場的進步,資源的優化和配置通常是兩只手:市場無形的手和良好的政府監管,這是“凱恩斯學派”的經濟理論, 但是我們通過研究發現,電信業還有一個技術的第三只手。從2.5G 的時候人們就想上網,到了3G、4G 一直在降價提速,所以技術是會提升市場效率的。
在這個基礎上,很多創新其實并不是基礎電信運營商做的,而是源自于社會。5G 的標準一共有三大場景,到現在為止,它的第三個應用場景“高可靠、低時延”還沒出來,原來說今年四季度,后來推到明年一季度了。
為什么這個標準會推遲?因為原來都是通信圈的人在制定標準,后來發現關于無人駕駛各種控制類的應用需要讓汽車和工業制造行業的人參與到這個標準制定中來,所以從5G 產業發展來講,需要一個更加開放的市場環境,它的應用創新一定也是來自于整個社會,來自于各行各業。
過去運營商提供的個人應用都是同質化的。你用短信、我用短信,你用流量、我用流量,這就是2C 的應用,但企業的應用是完全不同的垂直市場。這就是5G 創新中面臨的一個巨大挑戰。例如物流業、金融業對網絡和通信能力的需求截然不同,學校、醫院的數字化需求也是不同的,這需要動員最了解自己痛點的那些行業企業用戶來創新他們的應用。
三、5G 改變產業生態規則
眾所周知,桌面電腦的操作系統是Windows,后來為了支持手機上網,微軟開發了一個應用系統卻失敗了,這叫路徑依賴。因為它無法擺脫桌面電腦Windows 的路徑依賴,或者說對原有操作系統技術的依賴性,所以必然失敗。而兩個以前根本沒有做過操作系統的企業卻脫穎而出,專門為移動互聯網開發出兩個遍布全球的操作系統:蘋果IOS 和谷歌安卓。
今天有的軟件公司在封鎖華為,它是否想過,當萬物互聯新的場景到來的時候,一定會出現新的操作系統,這時候確實是我們有可能重新改變游戲規則的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最近華為在推鴻蒙操作系統,如果能夠把萬物互聯的概念連進去,就會有一個比較優勢,以前的操作主要是解決人與計算機的通信方案,在操作系統上完全有可能產生一種全新的商業應用邏輯或者一種新的技術創新。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講,在平臺、技術、網絡等所有層面都會產生一場革命,5G 將是一個全產業鏈生態的規則改變,對拉動國民經濟大發展舉足輕重。
5G 有三個應用場景。第一個場景叫增強移動寬帶。這一類主要是高清交付類應用,大量的智能家居會進入到4K~8K 的高清視頻,而目前常用的WIFI 是做不到的,因為WIFI 是一種落后的可淘汰技術,而5G 完全可以覆蓋。還有遠程醫療,雖然遠程手術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但是高清晰圖像的遠程診斷和會診將司空見慣。此外,各種安防監控也會大量應用。
海量機器連接是第二大應用場景。這個場景并不一定追求大帶寬,窄帶物聯網就行了,它也不需要低時延,每5 分鐘放一個信號出來證明這個井蓋沒有被人偷走就可以了。
5G 有一個切片技術,這個切片技術相當于我們在馬路上畫出了快速公交線和慢車線一樣,可以動態地調整資源,提供點對點的高質量服務。比如海量機器連接的場景,重點是在連接,就是要把原來不可控、不可管的東西可感知、可測量,可以進行動態的管理。這時候會用到供應鏈管理、倉儲管理,除了對個人健康進行監測,還可以監測老人和嬰幼兒,還有智慧園區管理、車聯網等。
很多人把車聯網等同于無人駕駛,其實這是兩回事。有人駕駛的車如果聯網了會更聰明,比如好多人開車忘了起步時看儀表盤,結果開到高速上沒油了,以后不會出現這種問題,聯了網的車會迅速告訴司機沒油了,然后讓司機開到加油站。還有你到一個停車場,不用到處找停車位,車會告訴哪里有停車位,所以車聯網會帶來許多新的應用場景。
第三個場景是高可靠、低時延操控類的應用。這一類應用會使社會高度自動化,會產生大量的關系數據。由于在數據中有很多沒有價值的低密度靜態數據,一旦連接,這個關系數據特別是動態的關系數據會大規模增加,從而使得社會更加智能。有人說,5G 可能決定了一個城市的智商。
無人車、無人機有兩個主要應用領域,一個是工業級的應用,比如在生產車間里面看到無人車運貨取東西,這是在車間的局域網中用一個平臺來控制調動的。載人的家用車如果有一天變成了無人駕駛汽車,必須嵌入兩個最根本的能力:增強現實和邊緣計算。
載人車是不允許遠程操控的,必須用邊緣計算和增強現實,通過機器智能判斷路況。一根針扎你一下,你感覺到了是10 毫秒,5G 能夠做到1 毫秒。5G 可以用非常強的感知能力,在1 毫秒把路況數據抓取過來支撐機器的決策,但這個決策數據并不是要發送到云端,而是必須在離這個操作點最近的車上用機器智能做出演算,這就是邊緣計算。
邊緣計算的本質是在最靠近應用的時候提供存儲、計算和傳輸服務。就好比云計算相當于購物中心,一個月去幾次,但你去得最多的是家門口的便利店,這就是邊緣計算。它最靠近你,最了解你,他把高頻次的個性化的東西放在里面。
四、5G 產生四大商業模式
5G 網絡的本質是無限連接,連接產生了高價值的關鍵數據,未來的大數據會有全新的飛躍。原來人連人,但是沒有連物,人跟社會的關系不清晰。5G 具有“一高兩低三大”(高可靠、低功耗、低時延、大容量、大覆蓋、大連接)的通用性。5G 網絡的切片能力可以對垂直領域提供差異化服務。5G 將促進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的深入發展,同時5G 會衍生出四大商業模式。
一是基于流量的商業模式。運營商的主要職責就是做這件事,但運營商更應該做能力的開放。因為你不太了解每個垂直行業的特點,所以可能要向一些特殊的行業、垂直的行業開放自己的能力,讓最知道自己痛點的行業客戶利用運營商的這個能力去打造屬于它的解決方案。
二是基于連接的商業模式。有兩層意思,比如開大會好幾個燈不亮,臨時維修不了,如果都聯網了,提前就能知道哪個燈不亮,就及時維修了。這是一種連接,先要把所有物連進來。還有就是5G 的頻率非常高,只要有樓等障礙物遮擋,基站信號就傳不過去,所以蜂窩就會非常密集,這時覆蓋是一個很大問題。另外一種連接就是要在宏蜂窩的基礎上做微蜂窩的覆蓋,使得各個地方都有連接。這是一個商業價值非常大的領域。
三是基于網絡切片的商業模式。通過提供動態的各種網絡切片的應用,為社會的各種需求提供點對點的能力。
四是基于完整解決方案的商業模式。過去每個人上網都被互聯網公司畫像,畫像的目的是為了精準推送服務,投其所好,但是萬物互聯時代需要對萬事萬物畫像,需要對企業畫像,所以現在有些從事企業畫像的公司,希望運營商為其提供能力開放。
前不久看到中國聯通提出能力開放,通過把網絡服務打包給特定企業,然后由它們為特定垂直行業提供解決方案。這樣就出現了面向某些行業的垂直運營商,它不需要網絡,但它可以提供網絡服務。
五、結語
5G 會產生很多新的架構和生態,而5G 技術真正意義上的成功,一定是商業模式的成功和創新。未來市場的應用就是垂直型應用,一些虛擬運營商將從對個人的應用轉向對企業行業的應用,運營商將為它們賦能。
5G 循序漸進的發展一定會帶來一個完全不同的社會,它會使社會運行效率更高,當然就涉及更大的安全問題。當所有人的生活都離不開電的時候,如果斷電,影響會很大。5G 將重構數字經濟生態,在未來5-8 年會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從而也將改變5-8 年或10 年以后整個人類社會的游戲規則,我們不遺余力地推進5G 是為了未來的國家競爭力。
中國人最早發明了火藥,沒拿它做槍炮,拿它做了鞭炮;中國人最早發明了指南針,沒拿它航海,卻做了羅盤。我們能不能看得遠一點,站在國家競爭戰略的角度去審視,不僅要在技術上領先,還要在商業模式上領先,最后推動整個社會的進步。
互聯網方向論文投稿知識:5G研究論文如何選擇期刊投稿
5G網絡已經離我們不再遙遠了,很多網絡技術,移動通信工作人員在晉升職稱時,會發表這方面的論文,而關于5G研究方向的論文期刊選擇是一件困難的事情,小編在這里介紹:想要順利的發表論文,選擇期刊是非常關鍵的,要結合自己發表所需的時間,期刊的質量,文章的類型,期刊的收錄等情況來選擇合適的期刊,下面是期刊之家小編詳細的介紹。
級別:CSSCI南大期刊,北大期刊,統計源期刊
ISSN:1001-4233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北大期刊,CSSCI南大期刊
ISSN:1671-7465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CSSCI南大期刊,北大期刊,統計源期刊
ISSN:1005-9245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級別:北大期刊,統計源期刊,CSSCI南大期刊
ISSN:1000-5560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045-232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284-1851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352-4928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169-433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960-741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048-969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191-291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1741-7007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238-7854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214-7144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